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鼠心肌再生相关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梦琪 刘婷婷 +6 位作者 孙芳玲 田欣 郑文荣 祝自新 王宇峰 马连素 王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心肌梗死导致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观点认为,成年哺乳动物心脏中心肌细胞自我增殖更新能力有限,而近年来大量报道指出,哺乳动物在出生早期具备心肌再生的能力,并且其强度足...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心肌梗死导致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观点认为,成年哺乳动物心脏中心肌细胞自我增殖更新能力有限,而近年来大量报道指出,哺乳动物在出生早期具备心肌再生的能力,并且其强度足以修复受损的心脏组织。新生鼠心肌再生现象的发现,为探讨影响心肌再生的相关机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继而许多能够逆转心肌细胞周期阻滞和促进心肌再生的调控机制得以揭示。本文基于近几年开展的有关新生鼠心肌再生的研究,综述了影响心肌再生基因表达的因素(ncRNAs、转录因子等)、心肌再生相关信号通路和非心肌细胞(细胞外基质、免疫反应、心外膜等)对心肌再生的调节作用,以期为实现成年哺乳动物心肌损伤后心肌再生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生 心血管疾病 细胞增殖 新生心脏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家兔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建立的经验 被引量:4
2
作者 闫峰 吉训明 +3 位作者 宣芸 田欣 张陈诚 罗玉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在大鼠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的制作基础上,应用神经介入"微导丝导管"技术,建立一种改良的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的MCAO模型,为脑缺血研究提供新的模型。方法分离麻醉固定后的家兔... 目的在大鼠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的制作基础上,应用神经介入"微导丝导管"技术,建立一种改良的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的MCAO模型,为脑缺血研究提供新的模型。方法分离麻醉固定后的家兔颈部动脉,在用PE-50管特制的中空导管内插入合适的导丝经颈外动脉残端剪口再经颈内动脉插入颅内,堵塞大脑中动脉。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家兔后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手术未影响家兔血气pH值、PO2、PC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BP)及血糖水平;动物模型缺血后脑血流平均下降至插栓前的45.8%±16.2%;大脑中动脉缺血后24 h家兔行为学差异较大。脑组织TTC染色均匀,出现梗死的脑组织相对梗死体积百分比为9.43%±5.37%;动物模型成功率为54.3%。死亡原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失败原因多为脑血管痉挛、脑血管解剖结构变异导致线栓位置有误。结论此模型的成功率为54.3%,用于脑缺血研究时应监测脑血流以及注意术中细小的操作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脑缺血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德玉 孙芳玲 +8 位作者 魏仁平 刘婷婷 程华 艾厚喜 田欣 祝自新 郑文荣 王宇峰 王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1-1244,共4页
目的观察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剂量组(30 mg/kg)、莫诺苷中剂量组(90 mg/kg)和莫... 目的观察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剂量组(30 mg/kg)、莫诺苷中剂量组(90 mg/kg)和莫诺苷大剂量组(270 mg/kg)。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30 min再灌注模型。再灌注7 d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梗死侧皮层VEGF和FGF-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7 d后,各组梗死侧大脑皮层VEGF、FGF-2的表达均有增加(P<0.05);莫诺苷小、中、大剂量组VEGF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莫诺苷大剂量组FGF-2的表达进一步显著增加(P<0.001)。结论莫诺苷可以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和FGF-2的表达,可能有助于促进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莫诺苷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生长因子-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静脉高压兔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鸿祺 吴少帅 +5 位作者 李永忠 滕梁红 张智萍 郭德玉 卢德宏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541-546,共6页
目的建立脊髓静脉高压的兔模型,用于脊髓血管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方法取新西兰白兔22只,分为实验组18只,正常对照组4只。对实验组兔行左侧肾动静脉的端-侧吻合,构建动静脉瘘。结扎左侧肾动静脉的肾门端,在左、右肾静脉之间结扎下腔静... 目的建立脊髓静脉高压的兔模型,用于脊髓血管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方法取新西兰白兔22只,分为实验组18只,正常对照组4只。对实验组兔行左侧肾动静脉的端-侧吻合,构建动静脉瘘。结扎左侧肾动静脉的肾门端,在左、右肾静脉之间结扎下腔静脉的近心端,在降结肠静脉以近结扎下腔静脉的远心端,使左侧肾动脉的血流经动静脉瘘口进入下腔静脉,再经腰静脉返流到椎旁静脉丛,继而逆流入硬脊膜内的脊髓冠状静脉丛,造成脊髓静脉高压环境。术后1、3、7、14d及以后每周评价兔的双侧后肢运动、感觉功能(共计5周)。实验组术后分为早(≤3d)、中(4d至3周)、晚(>3周)3期,从存活的每期兔中随机抽取2只,经股动脉行腹主动脉造影,了解瘘口通畅及血流情况;行磁共振扫描,观察脊髓的影像学改变;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脊髓组织结构的变化。正常对照组只麻醉,不实施手术,抽取2只行MRI和病理检查,作为与模型组对照的基准。结果实验组18只兔中,死亡5只,存活13只。与术前相比,术后实验组兔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均有所下降,术前兔的运动功能评分为4.0±0.0,术后分别为:第3天3.1±0.5,第2周2.6±0.5,第4周2.9±0.8;术前感觉功能评分为0.0±0.0,术后分别为:第3天4.9±1.7,第2周6.3±1.6,第4周5.4±2.6。造影显示实验组抽取的6只兔中,早期2只兔瘘口均通畅;中期1只瘘口存在,1只部分闭塞;晚期2只瘘口均闭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RI显示,瘘口通畅的实验组兔,胸腰段脊髓异常信号,病理检查显示,脊髓实质淤血,但水肿及变性坏死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动物模型能够模拟人脊髓静脉高压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但模型的长期稳定性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疾病 模型 动物 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TSE-T2加权像纵向观察猫脑皮质脊髓束早期Wallerian变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敏 于春水 +6 位作者 秦文 朴月善 郭德玉 宣芸 祝自新 田欣 李坤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研究猫脑皮质脊髓束早期Wallerian变性(WD)在3D-TSE-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对8只家猫实施单侧皮质脊髓束(CST)起源脑区切除术,选取连续的8个时间点,即建模前、建模后2天、4天、6天、8天、10天、20天、30天进行MRT2... 目的研究猫脑皮质脊髓束早期Wallerian变性(WD)在3D-TSE-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对8只家猫实施单侧皮质脊髓束(CST)起源脑区切除术,选取连续的8个时间点,即建模前、建模后2天、4天、6天、8天、10天、20天、30天进行MRT2加权扫描。通过放置感兴趣区(ROI),分别获得患侧与健侧皮质脊髓束走行区的T2信号强度值(T2s),计算患侧与健侧T2s比值即相对T2信号强度(rT2s)。结果手术后至第4天,T2WI未见明显异常信号,rT2s值相对稳定;第6~10天,T2WI见患侧开始出现异常低信号,rT2s值急剧下降;第10~30天内,患侧仍表现为T2WI明显低信号,rT2s值保持相对稳定,但30天时rT2s值有升高趋势。结论 T2WI能比较敏感地监测早期W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 WALLERIAN变性 T2信号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CD_3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志敏 孙芳玲 +10 位作者 刘婷婷 程华 向本旭 魏仁平 艾厚喜 田欣 祝自新 郑文荣 王宇峰 郭德玉 王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CD_(34)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中、大剂量组,每组9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30 min后再灌注模型。术后莫诺苷小、中... 目的观察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CD_(34)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中、大剂量组,每组9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30 min后再灌注模型。术后莫诺苷小、中、大剂量组予莫诺苷30 mg/kg、90 mg/kg、270 mg/kg每天灌胃1次。7 d后采用免疫组化(n=6)及Western blotting法(n=3)观察缺血侧皮层CD_(34)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患侧皮层CD_(34)表达显著升高,莫诺苷大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F>14.865,P<0.001)。结论莫诺苷可能通过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CD_(34)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莫诺苷 CD_34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神经发生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魏仁平 孙芳玲 +1 位作者 刘婷婷 王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7-1041,共5页
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受到多种源于自身或外在、邻近或远程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本文总结国内外研究中与大脑神经发生相关的信号通路,如Notch、骨形态发生蛋白、Wnt、Shh等,重点分析各通路的关键蛋白以及在神经干细胞调控中的作用。
关键词 神经发生 神经干细胞 信号通路 NOTCH 骨形态发生蛋白 WNT SHH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诺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肝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魏仁平 孙芳玲 +8 位作者 刘婷婷 程华 艾厚喜 郭德玉 田欣 祝自新 王宇峰 郑文荣 王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脑缺血再灌注7 d大鼠患侧皮层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脑缺血再灌注7 d大鼠患侧皮层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每组5只。造模后3 h按照30,90,270 mg/kg剂量每天一次灌胃给予莫诺苷。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莫诺苷对脑缺血再灌注7 d大鼠患侧皮层HGF及v WF表达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7 d后,免疫印迹法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H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同模型组相比,莫诺苷给药组(30 mg/kg、90 mg/kg、270 mg/kg)H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免疫荧光法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v WF表达显著升高(P<0.001);同模型组相比,莫诺苷中、大剂量组(90 mg/kg、270 mg/kg)v WF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01)。结论莫诺苷可以上调HGF及v WF在脑内的表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脑缺血再灌注 免疫印迹 免疫荧光 HGF VW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芎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estin、DCX、Ne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干良敏 魏守蓉 +3 位作者 王文 刘婷婷 魏仁平 薛存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缬芎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组织神经巢蛋白(Nestin)、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神经核蛋白(NeuN)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芎滴丸(50mg/kg)给药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缬芎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组织神经巢蛋白(Nestin)、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神经核蛋白(NeuN)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芎滴丸(50mg/kg)给药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缺血30min再灌注,假手术组大鼠只结扎颈总动脉,不插栓。造模成功后对缬芎滴丸组大鼠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给药7d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缬芎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estin、DCX、NeuN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estin表达量在假手术组为(18.67±0.58),模型组为(49.00±5.29),缬芎滴丸组为(105.67±3.51),给药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X表达量在假手术组为(21.67±1.53),模型组为(61.00±4.36),缬芎滴丸组为(112.00±12.53),给药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euN表达量在假手术组为(28.67±6.51),模型组为(46.00±4.36),缬芎滴丸组为(323.00±10.82),给药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芎滴丸可能通过促进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estin、DCX、NeuN表达,上调内源性神经发生,从而参与脑组织损伤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半暗带 缬芎滴丸 神经巢蛋白 双肾上腺皮质激素 神经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伏与碘甘油对大鼠实验性牙龈炎治疗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秀敏 郭德玉 +2 位作者 李斌 叶翠飞 李凤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688-689,共2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碘伏与碘甘油对牙龈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丝线结扎大鼠牙颈部,辅以高糖饮食造成牙龈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牙龈炎模型组、碘伏组与碘甘油组。用药7 d后,测定牙龈局部血流及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碘伏与碘甘油对牙龈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丝线结扎大鼠牙颈部,辅以高糖饮食造成牙龈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牙龈炎模型组、碘伏组与碘甘油组。用药7 d后,测定牙龈局部血流及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动物牙龈充血红肿有溃疡和假性牙周袋形成,探诊易出血。牙龈炎局部血流量、血细胞数及龈沟液AST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碘伏组及碘甘油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流量、血细胞数及AST均有显著降低(P<0.05),碘甘油组血流量及AST含量显著低于碘伏组。结论2种碘制剂对牙龈炎均有治疗作用,碘甘油的治疗作用优于碘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牙龈炎 碘伏 碘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溶栓时间窗在缺血性脑卒中tPA治疗的临床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陶依然 刘婷婷 +3 位作者 孙芳玲 艾厚喜 郭德玉 王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8-123,共6页
脑卒中(stroke)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为止,溶栓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是唯一被美国FD... 脑卒中(stroke)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为止,溶栓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是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脑卒中的溶栓药物。然而t PA的时间窗只有4.5 h,很少一部分人会在时间窗内接受溶栓治疗,并且当t PA的治疗时间窗超过4.5 h,会显著增加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发生率,从而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显著增加。在临床上通常使用联合用药的治疗策略来延长t PA的治疗时间窗,从而减少溶栓带来的不利影响。HT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极大地限制了t PA的临床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在动物试验中与t PA联合使用能扩大t PA的治疗时间窗并且不增加出血性转化风险的药物,旨在为提高t PA的整体疗效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溶栓时间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出血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加敏 刘婷婷 +3 位作者 孙芳玲 郭德玉 王文 石京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3,共6页
血管新生是指机体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创伤修复与缺血缺氧条件下,在原有血管丛基础上经出芽或其他方式形成新血管的过程。血管新生大致包括五个阶段:血管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增殖、血管芽生、管腔形成、血管网络稳定及成熟。在缺血... 血管新生是指机体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创伤修复与缺血缺氧条件下,在原有血管丛基础上经出芽或其他方式形成新血管的过程。血管新生大致包括五个阶段:血管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增殖、血管芽生、管腔形成、血管网络稳定及成熟。在缺血性心脏病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病理特点是心肌血管的狭窄和堵塞,导致心肌梗死。因此,促血管新生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方法之一。多种促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参与到血管新生的过程中,如多肽类生长因子和脂类介质。本文就缺血性心肌梗死后心肌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血管新生 促血管生成因子 多肽类生长因子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B4信号通路对人胚胎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文 刘婷婷 +7 位作者 孙芳玲 魏仁平 艾厚喜 郭德玉 田欣 祝自新 郑文荣 王宇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2-472,共1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EphB4是否参与调节了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活动,并探索其下游信号通路。方法培养原代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使用沉默慢病毒与过表达慢病毒转染细胞,分别下调和上调EphB4蛋白表达水平。检测EphB4对细胞增殖...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EphB4是否参与调节了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活动,并探索其下游信号通路。方法培养原代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使用沉默慢病毒与过表达慢病毒转染细胞,分别下调和上调EphB4蛋白表达水平。检测EphB4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下游信号通路。结果 EphB4基因沉默后,抑制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促进细胞向胶质细胞分化,对细胞凋亡无影响。EphB4基因过表达后,促进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抑制细胞向胶质细胞分化,对细胞凋亡无影响。EphB4是通过下游信号通路Abl-Cyclin D1调节细胞增殖,此信号通路不参与EphB4在细胞分化方面的调节。结论 EphB4参与调节神经干细胞增殖,而且是决定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还是向胶质细胞分化的开关,是调节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新信号通路,其很可能成为脑卒中后神经元修复的有效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B4信号 人胚胎神经干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栓通胶囊对ApoE^(-/-)小鼠主动脉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子洁 刘婷婷 +6 位作者 赵学庆 郑文荣 王宇峰 田欣 祝自新 孙芳玲 王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0,共5页
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炎症相关因子白介素1β(iterleukin-1beta,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 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炎症相关因子白介素1β(iterleukin-1beta,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的表达,初步探讨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ApoE^(-/-)小鼠,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脑栓通胶囊低剂量组、脑栓通胶囊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脑栓通胶囊0.5 g/kg体重,高剂量组给予脑栓通胶囊1.0 g/kg体重,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连续给药12周后,红油O染色检测整体主动脉内膜斑块,观察比较各组小鼠的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6、TNF-α、ICAM-1和MMP-9的表达。结果药物给予干预后,脑栓通胶囊高剂量组的主动脉斑块面积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脑栓通胶囊低剂量组能够分别抑制炎症相关因子IL-1β和IL-6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脑栓通高剂量组中的IL-1β、IL-6、TNF-α和ICAM-1表达均有所降低(P<0.05,P<0.01)。MMP-9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可以调节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很可能与该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通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