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全面认识与正确治疗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37-339,共3页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正确治疗 介入神经放射学 正确诊断率 影像学表现 脑血管疾病 DAVF 血管构筑 栓塞材料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静脉窦高压后硬脑膜微循环变化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鹏 凌锋 +5 位作者 李萌 张鸿祺 支兴龙 缪中荣 宋庆斌 王玉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73-37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静脉窦高压后硬脑膜微循环的变化,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生的机制。方法将11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5只,对照组25只。实验组大鼠闭塞其上矢状窦和左侧横窦,同时行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吻合,造成静脉窦高压。然后分别... 目的观察大鼠静脉窦高压后硬脑膜微循环的变化,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生的机制。方法将11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5只,对照组25只。实验组大鼠闭塞其上矢状窦和左侧横窦,同时行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吻合,造成静脉窦高压。然后分别在术后7、14、21、28、40、60、90 d取实验组大鼠3只和对照组大鼠1只观察硬脑膜微循环,并计量上矢状窦旁开1mm,分别与上矢状窦平行和垂直的1mm直线上所能观察到的直径≤10μm的血管数目和直径的变化。结果在静脉窦高压7 d,大鼠硬脑膜未见血管增生;14 d后硬脑膜才出现血管增生。90 d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管数目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大鼠硬脑膜中可观察到毛细血管网中动静脉直接通道的开放,血液经该通道进入静脉的路径直而短(21 d)。第28天时实验组大鼠可观察到动静脉瘘形成,而且其形态和结构与正常动静脉短路类似,但连接的血管增粗,不再是毛细血管。结论静脉窦高压形成初期,硬脑膜血管增生活跃,后期血管增生减弱或消失。从瘘口的位置和结构分析,瘘口很可能是由原来存在的血管薄弱部位逐渐演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微循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颈交界区及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新庆 张鸿祺 +4 位作者 张鹏 支兴龙 缪中荣 李萌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40-342,共3页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颅颈交界区 临床分析 颈段 脊髓血管畸形 SDAV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