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抑制剂3-M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安琪 杨楠 +3 位作者 朱玥荃 师文娟 黄敏琪 赵咏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8-1015,共8页
目的研究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脑组织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2,CXCR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 目的研究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脑组织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2,CXCR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影响,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对炎症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和MCAO再灌注24 h+3-MA(3-MA)组,每组5只。按照改良线栓法制作MCAO大鼠模型,模拟缺血90 min。3-MA组大鼠于MCAO前腹腔注射10 mg/kg 3-MA。所有组别大鼠均再灌注24 h。达到再灌注时间后将大鼠处死,迅速断头、取脑,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CXCR2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脑组织冰冻切片缺血半暗带区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COX2阳性细胞数量,并分别对IL-1β、COX2进行细胞定位。结果(1)MCAO组大鼠再灌注24 h缺血脑组织CXCR2蛋白水平比Sham组明显升高(P<0.05)。3-MA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CXCR2蛋白水平比MCAO组显著减少(P<0.05)。(2)Sham组大鼠脑内偶见TNF-α、IL-1β和COX2阳性细胞,而MCAO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TNF-α、IL-1β和COX2阳性细胞数量均比Sham组显著升高(P<0.05)。相较于MCAO组,给予自噬抑制剂3-MA的缺血大鼠脑组织半暗带区中TNF-α、IL-1β和COX2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3)IL-1β和COX2在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带区内分别与神经元标志物NeuN共定位。结论自噬抑制剂3-MA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CXCR2表达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COX2的阳性细胞数量,从而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说明自噬是促进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