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路上的斗士--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盛树力教授
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27-829,共3页
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领域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研究者,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是同行们眼里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是年轻人心中和蔼可亲的老前辈,他就是年近八旬高龄的盛树力教授。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教书育人 言传身教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医院新型科研实验技术平台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士大 吴燕川 +4 位作者 郭秒 苏结 张新胜 丁秀娟 陈凌 《中国医院》 2009年第2期38-39,共2页
科学研究是医院创新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先进的实验技术平台对医院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实验技术平台的不断升级和更新保证了医院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实验技术平台为例,阐述了我院近7年来实... 科学研究是医院创新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先进的实验技术平台对医院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实验技术平台的不断升级和更新保证了医院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实验技术平台为例,阐述了我院近7年来实验技术平台的建设、管理和取得的初步成绩,从而说明21世纪激烈竞争环境下,建设新型实验技术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科研 实验技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98,共1页
医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作为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很大一部分内容需要利用医学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最终完成研究生课题。可以说,作为一名好医生,必须要学会使用实验室来解决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提高自己对疾病的认识。... 医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作为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很大一部分内容需要利用医学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最终完成研究生课题。可以说,作为一名好医生,必须要学会使用实验室来解决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提高自己对疾病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医学生仅仅在本科期间,跟着老师在学校的教学实验室中做过一些有限的科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研究生课题 医学研究生 医学实验室 医学院校 教学实验室 实验科学 化学试剂 火灾损失 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42及神经生长因子在实验性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内表达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咏梅 闫颖 赵志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51-85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42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实验性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脑病小鼠海马表达的长时程变化,探讨DM脑病发病的相关机制。方法 64只雄性昆明小鼠采用数字表法...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42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实验性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脑病小鼠海马表达的长时程变化,探讨DM脑病发病的相关机制。方法 64只雄性昆明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32)和DM组(n=32)。小鼠禁食12 h后,按200 mg/kg腹腔注射新鲜配制的链脲佐菌素,3 d后尾部测非禁食血糖,大于15 mmol/L者为DM模型复制成功。分别在造模后1、4、8及12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C组与DM组小鼠海马CA1区Aβ42及NGF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1)C组小鼠海马CA1区Aβ42阳性细胞数量少,染色浅;而造模后1、4、8及12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Aβ42阳性细胞数量较C组增多,染色深。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造模后1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Aβ42阳性细胞数量14.10±3.60比C组13.20±3.08略有增加,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4、8及12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Aβ42阳性细胞数量(16.10±3.67,16.20±2.86,17.50±3.10)比C组(11.70±2.54,12.00±2.67,10.80±2.92)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组小鼠海马CA1区NGF阳性细胞数量较多,染色深;造模后1、4、8及12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NGF阳性细胞染色较C组稍浅。细胞计数结果显示,1、4、8及12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NGF阳性细胞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中期(4周)小鼠海马内Aβ42表达明显增加,并持续至实验终点(DM 12周)。DM小鼠海马内NGF表达在本研究中没有明显变化。Aβ42参与DM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变性过程,在DM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病 海马 β淀粉样肽42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急性颅脑创伤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源 王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40-1341,共2页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的TBI发病率为(100~200)/10万人,其中重型TBI患者占18%~20%,其死亡率占30%~50%。至今我国TBI所致的死亡率仍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伤残人数...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的TBI发病率为(100~200)/10万人,其中重型TBI患者占18%~20%,其死亡率占30%~50%。至今我国TBI所致的死亡率仍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伤残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对社会劳动力和人口质量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TBI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脑组织创伤又可分为原发性创伤和继发性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颅脑损伤 头部损伤 穿透性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抑制剂3-M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安琪 杨楠 +3 位作者 朱玥荃 师文娟 黄敏琪 赵咏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8-1015,共8页
目的研究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脑组织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2,CXCR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 目的研究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脑组织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2,CXCR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影响,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对炎症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和MCAO再灌注24 h+3-MA(3-MA)组,每组5只。按照改良线栓法制作MCAO大鼠模型,模拟缺血90 min。3-MA组大鼠于MCAO前腹腔注射10 mg/kg 3-MA。所有组别大鼠均再灌注24 h。达到再灌注时间后将大鼠处死,迅速断头、取脑,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CXCR2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脑组织冰冻切片缺血半暗带区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COX2阳性细胞数量,并分别对IL-1β、COX2进行细胞定位。结果(1)MCAO组大鼠再灌注24 h缺血脑组织CXCR2蛋白水平比Sham组明显升高(P<0.05)。3-MA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CXCR2蛋白水平比MCAO组显著减少(P<0.05)。(2)Sham组大鼠脑内偶见TNF-α、IL-1β和COX2阳性细胞,而MCAO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TNF-α、IL-1β和COX2阳性细胞数量均比Sham组显著升高(P<0.05)。相较于MCAO组,给予自噬抑制剂3-MA的缺血大鼠脑组织半暗带区中TNF-α、IL-1β和COX2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3)IL-1β和COX2在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带区内分别与神经元标志物NeuN共定位。结论自噬抑制剂3-MA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CXCR2表达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COX2的阳性细胞数量,从而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说明自噬是促进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分子GRP78及CHOP在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8
7
作者 闫颖 赵咏梅 +2 位作者 赵志炜 王玉兰 李森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通路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通路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在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CA1区表达的变化,探讨ER Stress在糖尿病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5)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n=35)。小鼠禁食12h后,按200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d后尾部非禁食血糖>15mmol/L者为DM模型复制成功。分别在STZ注射后1、4、8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正常组与DM组小鼠海马CA1区GRP78及CHOP阳性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计数GRP78及CHOP阳性细胞。结果 ①GRP7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注射STZ后1、4、8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GRP78阳性细胞形态和数量与正常组相似。②CHO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注射STZ后1、4、8周正常组小鼠海马CA1区CHOP阳性细胞数量较少,染色浅;DM组小鼠海马CA1区CHOP阳性细胞数量较多,染色深。③注射STZ后1、4、8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GRP78阳性细胞数量(12.00±3.60,10.50±3.11,13.75±3.01)与正常组(10.33±2.34,8.88±1.89,7.00±3.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P=0.23,P=0.06);注射STZ后1、4、8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CHOP阳性细胞数量(45.12±10.27,32.88±6.58,20.19±3.54)比正常组(19.19±6.80,15.44±5.35,13.94±5.00)明显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0和0.009)。结论 ER Stress相关分子CHOP在DM小鼠海马CA1区表达比正常小鼠增加,说明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组织内发生了ER Stress。ER Stress可能在糖尿病脑病神经元变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糖尿病脑病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和经脊髓重复磁刺激对脊髓半横断大鼠运动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潘钰 汪璇 +2 位作者 刘萍 陈赞 王玉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观察经颅和经脊髓重复磁刺激对脊髓半横断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T10大鼠脊髓半横断模型,脊髓半横断大鼠于术后4 d分别给予经颅和经脊髓重复磁刺激治疗,刺激强度为最大输出强度的35%,刺激频率5 Hz,每序列5 s,间歇2 min,连续1... 目的观察经颅和经脊髓重复磁刺激对脊髓半横断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T10大鼠脊髓半横断模型,脊髓半横断大鼠于术后4 d分别给予经颅和经脊髓重复磁刺激治疗,刺激强度为最大输出强度的35%,刺激频率5 Hz,每序列5 s,间歇2 min,连续10个序列,每天1次,每周5 d,连续2周。各组大鼠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BBB评分和水平梯子实验评价运动功能;术后38 d取患侧下肢胫前肌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经颅磁刺激组大鼠手术17 d后各时间点BBB评分和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高于术后3 d和脊髓损伤组(P<0.05);经脊髓磁刺激组大鼠手术10 d后各时间点BBB评分和步态正确率高于术后3 d和脊髓损伤组(P<0.05),术后10 d步态正确率高于经颅磁刺激组(P<0.05)。经颅和经脊髓磁刺激组大鼠胫前肌运动终板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显著高于脊髓损伤组(P<0.001)。结论早期经颅和经脊髓磁刺激可促进脊髓半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改善,并改变远端肌肉的可塑性,经脊髓磁刺激可加速脊髓半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经脊髓磁刺激 脊髓半横断 运动功能 恢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患者血清中腺苷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浩 甘解华 +2 位作者 郭秒 吉训明 吕国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腺苷水平 小鼠血清 脑缺血 脑保护作用 神经调节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能量代谢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ATP、ADP及AMP含量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燕川 李尧华 +3 位作者 谢胜男 李昕 于顺 何士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4-537,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脑组织中腺苷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HPLC)-可变波长检测法。方法应用酸沉淀蛋白、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Supelco Discovery C18(150 mm×4.6 mm,5μm)反相色谱柱及... 目的建立小鼠脑组织中腺苷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HPLC)-可变波长检测法。方法应用酸沉淀蛋白、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Supelco Discovery C18(150 mm×4.6 mm,5μm)反相色谱柱及相同填充材料的预柱,对小鼠脑组织样品中腺苷酸进行分离分析,波长为254 nm,流动相为30 mmol/L K2HPO4-KH2PO4(含5%甲醇),pH5.85,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腺苷酸ATP、ADP及AMP在10~100 m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TP:A=28.924C+14.144,γ=0.999 90;ADP:A=31.504C-12.608,γ=0.999 92;AMP:A=46.539C-5.255,γ=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95.3%~103.2%;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1.14%~1.75%、2.45%~3.9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检测法可以简便、准确、有效地测定急性重复低氧小鼠脑组织中ATP、ADP和AMP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脑组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对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楠 丁锚 +3 位作者 黄语悠 房亚兰 师文娟 赵咏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8-913,共6页
目的采用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脑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 目的采用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脑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ic methyl ester,L-NAME)对脑缺血大鼠再灌注后NGF和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缺血损伤的深层机制。方法将42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Sham)组;MCAO再灌注0 h(MCAO 0 h)组;MCAO再灌注6 h(MCAO 6 h)组;MCAO再灌注12 h(MCAO 12 h)组;MCAO再灌注24 h(MCAO 24 h)组;MCAO再灌注72 h(MCAO 72 h)组以及MCAO 24 h+L-NAME组(于MCAO前30 min腹腔注射L-NAME,剂量为1 mg/kg)。每组6只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于缺血90 min后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NGF和BDNF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将NO所致的组织损伤标志物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分别与BDNF和NGF共定位。结果MCAO组大鼠再灌注后0、6 h,脑缺血半暗带区域几乎未见NGF和BDNF阳性细胞。再灌注12 h,可见NGF和BDNF阳性细胞。再灌注24 h,半暗带区NGF和BDNF阳性细胞数较再灌注12 h组进一步增多(P<0.05)。至再灌注72 h,半暗带区NGF和BDNF阳性染细胞数较再灌注24 h组减少(P<0.05)。MCAO再灌注24 h组大鼠缺血半暗带区,3-NT分别与NGF和BDNF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Sham组大鼠未见3-NT和NGF双标阳性细胞,MCAO再灌注24 h组大鼠半暗带区可见大量3-NT和NGF双标阳性细胞。给予L-NAME后,半暗带区3-NT和NGF双标阳性细胞数目比MCAO 24 h组明显减少(P<0.05)。Sham组大鼠未见3-NT和BDNF双标阳性细胞,MCAO再灌注24 h组大鼠半暗带区可见大量3-NT和BDNF双标阳性细胞。给予L-NAME后,缺血大鼠半暗带区3-NT和BDNF双标阳性细胞数目比MCAO 24 h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NGF和BDNF表达上调,最初的上调出现在再灌注12 h左右,随再灌注时间延长,NGF和BDNF表达进一步增加,至再灌注24 h达到高峰,随后在再灌注72 h下降。L-NAME通过抑制NOS活性,减少NO的产生,减少3-NT形成,进而引起NGF和BDNF表达下降,说明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促进NGF和BDN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对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体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蓉 赵志炜 +2 位作者 张丽 张兰 李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自行研制的抗老年性痴呆中药新药参乌胶囊(Shen-wu capsule,SW)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stilbene glucoside,TSG)对于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结构和突触体素表达的影响,阐... 目的观察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自行研制的抗老年性痴呆中药新药参乌胶囊(Shen-wu capsule,SW)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stilbene glucoside,TSG)对于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结构和突触体素表达的影响,阐明其防治神经元退行性变的机制。方法选用老年SD大鼠,从21月龄始,分别灌胃给予SW(0.8 g/kg、1.6 g/kg)和TSG(0.03 g/kg、0.06 g/kg)至24月龄。以6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未给药24月龄大鼠为老年对照。应用通道式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脑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突触体素(synaptophysin,SYP)的表达。结果与6月龄青年对照组大鼠相比,24月龄老年大鼠通道式水迷宫试验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1);给予SW和TSG的老年大鼠在高剂量组可见水迷宫错误反应次数显著减少,与老年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24月龄老年大鼠神经元突触数量明显减少;而给予TSG大剂量灌胃组突触数量增多,并可见类似于突触球的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见24月龄大鼠SYP染色明显变浅,累积光密度值低(P<0.01);而灌胃给予SW和大剂量TSG组大鼠SYP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对于老年大鼠的神经元突触靶位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结果为其在临床用于延缓衰老、改善认知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乌胶囊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 老年 突触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固相萃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燕川 冯秀丽 +1 位作者 何士大 秦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60-761,共2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去甲肾上腺素 血浆浓度 测定结果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和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促进α-突触核蛋白向线粒体与细胞核转运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芙蓉 李昕 +3 位作者 殷娟娟 李尧华 王玉兰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2-736,共5页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对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α-Syn)向线粒体以及细胞核转运的影响。方法将MES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在含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分别用过氧化氢(H2O2...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对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α-Syn)向线粒体以及细胞核转运的影响。方法将MES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在含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分别用过氧化氢(H2O2)以及PD和正常人血清处理,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不同处理对α-Syn向线粒体以及细胞核的转运以及对线粒体及细胞核的影响。比色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脂质氧化(malondialdehyde,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tion competence,T-AOC),观察血清的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H2O2和PD血清促进α-Syn向线粒体转运与细胞核转运,并造成线粒体皱缩、崩解,PD血清处理同时引起类似凋亡的核碎裂现象。PD血清的SOD、MDA和T-AOC高于对照血清。结论氧化应激和PD血清均可促进α-Syn向线粒体与细胞核转运,PD血清促进α-Syn向线粒体与细胞核转运可能与其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帕金森病 血清 线粒体 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基础血清谷氨酸、GABA和谷氨酰胺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威 吴燕川 +3 位作者 姜德春 闫素英 孙轲 王诗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7-529,533,共4页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检测基础血清谷氨酸、GABA和谷氨酰胺对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42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133例作为对照组,用RP-HPLC法测定基础血清谷...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检测基础血清谷氨酸、GABA和谷氨酰胺对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42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133例作为对照组,用RP-HPLC法测定基础血清谷氨酸、GABA及谷氨酰胺的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诊断癫痫的指标,然后得出通过相关危险因素预测癫痫的回归方程,最后采用ROC曲线评价回归方程的相关因素的诊断效能并找到最佳诊断分界值。结果两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谷氨酸、GABA和谷氨酰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P<0.01),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与癫痫的相关性分别为1.03和1.005,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5),新变量P的AUC为0.819,此时诊断效能最好,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83.5%。结论联合基础血清谷氨酸、谷氨酰胺水平的回归模型能够提高对癫痫的诊断效能,可提高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谷氨酸 GABA 谷氨酰胺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3型糖尿病 被引量:11
16
作者 许保磊 王蓉 张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38-1340,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世界痴呆患者约为3560万,并以每20年翻1倍的速度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6570万,2050年达到1.154亿。痴呆患者中AD的比例为5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世界痴呆患者约为3560万,并以每20年翻1倍的速度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6570万,2050年达到1.154亿。痴呆患者中AD的比例为50%~75%。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可能与AD的高发病率具有相关性。有学者认为,AD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紊乱疾病,甚至称之为3型糖尿病。目前,AD公认的病理机制包括口淀粉样肽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糖尿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认知障碍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区PERK/p-eIF2α通路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楠 丁锚 +3 位作者 闫峰 师文娟 黄语悠 赵咏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以及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相关通路PERK/p-eIF2α的影...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以及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相关通路PERK/p-eIF2α的影响,探讨RIPC保护脑缺血损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组和RIPC+MCAO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于缺血90 min后拔出线栓再灌注24 h。其中RIPC+MCAO组在MCAO之前,给予大鼠连续3 d的RIPC(采用夹闭双侧股动脉10 min开放10 min,每天3个循环的方法)。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检测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以及GRP78、p-eIF2α的表达。结果 1)Sham组大鼠脑内偶见Beclin1阳性细胞。MCAO组大鼠再灌注24 h缺血半暗带区Beclin1表达水平比Sham组显著升高(P<0.05)。给予RIPC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半暗带区Beclin1的表达水平比MCAO组显著减少(P<0.05)。Beclin1与神经元标志物NeuN共定位。2)MCAO组大鼠再灌注24 h,脑缺血半暗带区GRP78分别与Beclin1和LC3B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3)MCAO组大鼠再灌注24 h,脑缺血半暗带区Beclin1与p-eIF2α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Sham组大鼠未见Beclin1和p-eIF2α双标阳性细胞,MCAO组大鼠再灌注24 h半暗带区可见大量Beclin1和p-eIF2α双标阳性细胞。给予RIPC后,缺血大鼠半暗带区Beclin1和p-eIF2α双标阳性细胞数目比MCAO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RIPC可能通过抑制ERS相关通路PERK/p-eIF2α,减少神经元中自噬相关蛋白产生,避免神经元过度激活自噬,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自噬 Beclin1 PERK/p-eIF2α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蓉 唐玉 +3 位作者 张丽 赵志炜 张兰 李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8-22,共5页
目的为研究脑老化过程中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神经结构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从出生1 d至24月龄(1 d、1月龄、3月龄、6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Sprague Dawley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随增龄变化,同... 目的为研究脑老化过程中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神经结构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从出生1 d至24月龄(1 d、1月龄、3月龄、6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Sprague Dawley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随增龄变化,同时观察与脑老化密切相关的指标脂褐素沉积。结果在大鼠6月龄之前,随着月龄的增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发育逐渐完善,至6月龄大鼠突触数量明显增多;此后突触数量逐渐减少,至24月龄大鼠神经元突触数量最少。从1月龄开始海马神经元内即可见少量脂褐素颗粒沉积,随着月龄的逐渐增加,至24月龄时脂褐素颗粒沉积显著。结论青年期大鼠的海马神经元突触发育最好,进入老年期后,突触结构受损,老年期损伤最为严重,同时伴有大量的脂褐素颗粒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龄 大鼠 神经元 突触 海马 脂褐素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腺苷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邢绣荣 秦俭 +2 位作者 吴燕川 王晶 郝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观察心搏骤停大鼠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复苏成功率、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腺苷、一氧化氮(NO)水平及心肌组织内皮素-1(ET-1)、腺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肾上腺素治疗组和肾上腺素+氨茶碱治疗... 目的:观察心搏骤停大鼠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复苏成功率、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腺苷、一氧化氮(NO)水平及心肌组织内皮素-1(ET-1)、腺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肾上腺素治疗组和肾上腺素+氨茶碱治疗组各20只。分别测定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及手术对照组的血浆NE、腺苷、NO及心肌组织ET-1、腺苷的水平。结果:肾上腺素+氨茶碱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少于肾上腺素治疗组(P<0.05)。肾上腺素+氨茶碱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75%,30min存活率为70%,肾上腺素治疗组分别为60%和55%(P>0.05)。2个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大鼠的血浆腺苷、NE水平及心肌组织ET-1、腺苷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肾上腺素治疗组血浆NO水平也显著高于手术对照组(P<0.01),肾上腺素+氨茶碱治疗组血浆NO及心肌组织ET-1水平低于肾上腺素治疗组(P<0.05)。结论:在复苏早期应用腺苷受体拮抗剂氨茶碱不仅可提高复苏成功率,并且降低血浆NO和心肌组织ET-1水平,有利于减轻复苏后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术 氨茶碱 腺苷 内皮缩血管肽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后致密区与突触可塑性 被引量:16
20
作者 冯波 胡鹏 王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7,共4页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生物信号从突触前膜经突触传递到突触后膜。突触的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可引起突触可塑性的改变,进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突触后致密区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于维持突触发挥正常功能至关重要。本文从...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生物信号从突触前膜经突触传递到突触后膜。突触的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可引起突触可塑性的改变,进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突触后致密区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于维持突触发挥正常功能至关重要。本文从突触后致密区的发现和组成成分、参与突触可塑性的主要神经递质、以及突触后致密区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等3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后致密区 可塑性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