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中国神经外科的奠基者之一——段国升教授
- 1
-
-
作者
史元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433-436,共4页
-
-
关键词
中国
神经外科
段国升
人物传记
颅脑火器伤
颅骨缺损
脑电图
-
分类号
K82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他汀类药物与卒中防治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陈兴洲
苏克江
高宗恩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解放军
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95-200,共6页
-
-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卒中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防治
血管平滑肌增生
动脉血管病变
血管内皮损伤
临床试验证据
动脉狭窄
降脂治疗
-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红军博士 白衣将领——涂通今专访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史元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535-538,共4页
-
-
关键词
博士学位
涂通今
神经外科
医学科学院
外科医学
前苏联
92岁
-
分类号
K82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神经外科一代宗师——史玉泉教授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史元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46-149,共4页
-
文摘
史玉泉教授为我国神经外科主要奠基人之一,曾任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在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他善于思考,勤奋钻研,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神经科学留下了让人难以忘怀的篇章。特别是对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和理论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他亲手灌注的上百个颅内动静脉畸形标本模型,千姿百态、玲珑剔透,堪称艺术精品,成为医学院校的经典教具;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史氏分级法”,得到国际认可并沿用至今;他写下的论著,成为一代又一代神经外科医师的宝典。早春二月,带着对这位一代宗师的崇敬心情,本刊编辑专程飞往上海采访史教授,真切感受了史教授的“人品极处只本然”的大家风范。面对滚滚流去的黄浦江,脑中跃然闪过老子的话“大象无形,以河承之”。与史教授对话,使我们的心灵又得到一次升华。
-
关键词
教授
玉泉
颅内动静脉畸形
上海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医师
神经科学
临床诊治
脑血管病
标本模型
医学院校
国际认可
奠基人
科主任
分级法
黄浦江
-
分类号
K82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坚持临床分析 合理运用高新技术——蒋景文教授专访
- 5
-
-
作者
史元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49-51,共3页
-
文摘
神经科学的每一次飞跃都与高科技的发展休戚相关。医学高科技的崛起,丰富了医师救死扶伤的武器库,给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了莫大的福音。但拥有高科技武器,就能代表强大的战斗力吗?在临床医师愈来愈依赖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的趋势下,详细地询问病史和基本的体格检查,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是否还占有重要的位置?本刊编辑在2006年1月19日专访了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内科蒋景文教授。蒋教授结合自己半个多世纪在神经科的临床经验,通过成功与失败病例的分析,使我们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
关键词
临床分析
教授
高新技术
合理
神经科学
临床医师
实验室检查
高科技
救死扶伤
体格检查
-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科学面前不容虚伪——王新德教授专访
- 6
-
-
作者
邹左功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95-197,共3页
-
-
关键词
教授
科学
2005年
神经病学
虚
医疗组
领导人
新中国
-
分类号
K82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她的激情永在燃烧
- 7
-
-
作者
史元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1-83,共3页
-
-
关键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燃烧
激情
医科大学
神经科
白求恩
从医
-
分类号
K82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