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DAC2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性粒细胞TBC蛋白家族成员的表观调控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雪
范俊芬
+3 位作者
王荣亮
马青峰
罗玉敏
赵海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71,共10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后介导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和吞噬功能的分子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的表观调控机制。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选取3例前循环缺血发病6 h内未接受...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后介导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和吞噬功能的分子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的表观调控机制。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选取3例前循环缺血发病6 h内未接受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的60~80岁男性患者,另选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进行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分析AI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转录组差异;另外,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ChIP-seq)分析中性粒细胞中与HDAC2结合的基因。结果(1)RNA-seq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IS后13个TBC1D家族分子转录水平变化显著,其中TBC蛋白家族成员-TBC1D10A、TBC1D31、TBC1D5共3个分子的转录水平显著下调,TBC1D10B、TBC1D10C、TBC1D17、TBC1D2、TBC1D22A、TBC1D26、TBC1D29、TBC1D3H、TBC1D8、TBC1D9B共10个分子转录水平显著上调。(2)ChIP-seq分析显示,AIS患者的HDAC2结合的TBC1D家族基因差异性表达,对HDAC2结合的差异基因启动子进行甲基化分析,发现这些TBC1D家族分子存在高度甲基化和中度甲基化修饰,受表观遗传学乙酰化和甲基化双重调节。结论TBC1D家族分子可能是调节急性缺血性卒中后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和吞噬的潜在靶点,HDAC2与该家族的基因组可能有广泛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中性粒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TBC1D
脱颗粒
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DAC2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性粒细胞TBC蛋白家族成员的表观调控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雪
范俊芬
王荣亮
马青峰
罗玉敏
赵海苹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7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1314,82271309)。
文摘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后介导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和吞噬功能的分子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的表观调控机制。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选取3例前循环缺血发病6 h内未接受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的60~80岁男性患者,另选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进行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分析AI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转录组差异;另外,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ChIP-seq)分析中性粒细胞中与HDAC2结合的基因。结果(1)RNA-seq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IS后13个TBC1D家族分子转录水平变化显著,其中TBC蛋白家族成员-TBC1D10A、TBC1D31、TBC1D5共3个分子的转录水平显著下调,TBC1D10B、TBC1D10C、TBC1D17、TBC1D2、TBC1D22A、TBC1D26、TBC1D29、TBC1D3H、TBC1D8、TBC1D9B共10个分子转录水平显著上调。(2)ChIP-seq分析显示,AIS患者的HDAC2结合的TBC1D家族基因差异性表达,对HDAC2结合的差异基因启动子进行甲基化分析,发现这些TBC1D家族分子存在高度甲基化和中度甲基化修饰,受表观遗传学乙酰化和甲基化双重调节。结论TBC1D家族分子可能是调节急性缺血性卒中后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和吞噬的潜在靶点,HDAC2与该家族的基因组可能有广泛的结合。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中性粒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TBC1D
脱颗粒
吞噬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neutrophil
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
TBC1D
degranulation
phagocytosi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DAC2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性粒细胞TBC蛋白家族成员的表观调控
李雪
范俊芬
王荣亮
马青峰
罗玉敏
赵海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