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飞行相关神经眼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谨硕(综述) 朱思泉 王宁利(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6-483,共8页
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过程中,受到失重环境、空间辐射等诸多因素影响,视觉也会受到影响。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主诉中都有视觉感受下降的描述,航天飞行相关神经眼综合征(SANS)是指在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后观察到眼部生理学、神经学和神经影像... 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过程中,受到失重环境、空间辐射等诸多因素影响,视觉也会受到影响。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主诉中都有视觉感受下降的描述,航天飞行相关神经眼综合征(SANS)是指在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后观察到眼部生理学、神经学和神经影像学发现。美国航空航天局于2011年首次描述此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视盘水肿、眼球变平、脉络膜皱襞和远视移位。虽然SANS的确切发病机制还在探索阶段,但已经提出了几种假设来解释这种神经眼现象。本综述综合以往的研究,总结当前SANS的致病机制假设和影响因素,以及用于研究地面模拟失重的手段,同时汇总了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该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有助于为保护航天员的眼部安全,以及实现未来的太空旅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飞行相关神经眼综合征 失重环境 跨筛板压差 病理生理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人治理结构体制下的现代职业化医院管理模式 被引量:9
2
作者 周生来 《中国医院》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我国正在进行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与"法人治理结构"相一致的新型医院管理模式就成为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经过对东西方理念与文化融合的研究,于2001年10月提出"现代... 我国正在进行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与"法人治理结构"相一致的新型医院管理模式就成为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经过对东西方理念与文化融合的研究,于2001年10月提出"现代职业化医院管理模式"后,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印证与改进,总结提出"法人治理结构体制下的医院管理模式——现代职业化医院管理模式"。此模式的提出将有利于改变我国医院管理的"行政化与官员化",实现医院管理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从而加速我国医院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实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优化生产力"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治理结构 医院组织特性 医院管理模式 现代化与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程家庭医生签约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熊刘芳 邹晓昭 +1 位作者 马涵英 赵铁夫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8-1244,共7页
背景我国社区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长程家庭医生签约将有助于提高健康管理的连续性和治疗效果,分析患者对长程签约的需求,对于国家推进家庭医生服务至关重要。目的探究北京市朝阳区社... 背景我国社区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长程家庭医生签约将有助于提高健康管理的连续性和治疗效果,分析患者对长程签约的需求,对于国家推进家庭医生服务至关重要。目的探究北京市朝阳区社区患者对于长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改进家庭医生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连续入组,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愿意长程签约服务分为同意长程签约组(简称签约组)和拒绝长程签约组(简称拒签组)。2020年1月—2021年1月通过线上系统检索患者健康档案录入患者性别、年龄、慢性病等资料,其余一般资料包括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医疗支出、健康状况、住址距离、依从性、是否独居等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收集和补充。2021年1—3月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一般资料、服务质量评价以及长程家庭医生签约意愿。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以及研究前期开放性问卷调查结果设计家庭医生服务质量评价SERVQUAL量表,分别从期望质量、感受质量以及重要程度维度按1~5分进行打分,期望评分与感知评分用于计算服务质量评分(SQ),后者用于进行重要程度矫正后SQ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长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500份问卷,共回收问卷423份,包括微信平台(73例,17.2%)、线下问卷(190例,44.9%)以及电话访谈(160例,37.8%),问卷有效率为84.6%。签约组283例(66.9%),拒签组140例(33.1%)。SEVRQUAL量表的SQ平均分为-0.54,感知平均分为3.98分,期望平均分为4.52分。两组矫正后SQ评分及各维度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址距离(OR=1.077,95%CI=1.013~1.145,P=0.018)、依从性(OR=0.291,95%CI=0.137~0.617,P=0.001)、独居(OR=4.132,95%CI=1.997~8.550,P<0.001)以及矫正后SQ(OR=0.983,95%CI=0.980~0.986,P<0.001)是患者长程签约家庭医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矫正后的家庭医生服务质量、住址距离、独居与否以及依从性是患者签约长程家庭医生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SERVQUAL量表能较好评价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有助于制定家庭医生服务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 健康管理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应用时机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弢 谢英 +7 位作者 周玉杰 马涵英 郭永和 李月平 成万军 刘宇扬 赵迎新 史冬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的应用时机对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60例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PCI术前早期应用组(Ⅰ组,冠脉造影前4~6h应用替罗非班)和PCI术前即刻应用组...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的应用时机对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60例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PCI术前早期应用组(Ⅰ组,冠脉造影前4~6h应用替罗非班)和PCI术前即刻应用组(Ⅱ组,导丝通过冠脉病变后应用替罗非班)。分析两组靶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 MI)血流分级和TI 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的差异。随访PCI术后24h、3d、7d和3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并记录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的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术前即刻靶血管TI MI血流2~3级(81%)和TMPG灌注2~3级(62%)的比率均显著高于Ⅱ组(分别为62%和33%,P<0.05)。两组PCI术后靶血管TI MI血流3级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术后TMPG灌注2~3级比率(89%)显著高于Ⅱ组(64%,P<0.05)。两组PCI术后24h和3d内均未发生MACE,7d MACE发生率均为1.25%,两组30d内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3.75%和6.25%(P>0.05)。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两组重度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25%(P>0.05),中度出血并发症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均为1.25%。结论在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高危NSTE-ACS患者于PCI术前早期(4~6h)应用替罗非班较PCI术前即刻应用,能更显著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并有降低PCI术后30d内MACE发生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筛查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永辉 王以新 杨敏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101-3104,共4页
目的筛查北京市大屯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3—1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屯社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的风险筛查问卷筛选出脑卒中高危者1 200人,收集其既往史、生活方式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颈... 目的筛查北京市大屯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3—1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屯社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的风险筛查问卷筛选出脑卒中高危者1 200人,收集其既往史、生活方式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等。结果本组1 200例脑卒中高危者中,男性的平均年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血压检出率、吸烟率、饮酒率、超重或肥胖率高于女性,缺乏体育锻炼率低于女性(P<0.05)。≥65岁男性斑块形成及狭窄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65岁男性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及狭窄检出率高于女性(P<0.01)。有内膜增厚者高血压及糖尿病检出率、吸烟率、饮酒率高于无内膜增厚者(P<0.05);有斑块形成者高血压及糖尿病检出率、吸烟率、饮酒率低于无狭窄者,缺乏体育锻炼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斑块形成者(P<0.05);有狭窄者高血压及糖尿病检出率、饮酒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狭窄者(P<0.05);不同狭窄程度脑卒中高危者高血压检出率及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年龄、高血压、吸烟、饮酒、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尤其是男性高危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疾病 卒中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家祎 黄连军 +1 位作者 范占明 张兆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在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法及支架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4月收治的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的15例胸主动脉...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在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法及支架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4月收治的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的15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B型夹层6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瘤4例,穿透性溃疡4例),其中13例病变距左锁骨下动脉锚定区小于15 mm,2例大于15 mm。采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治疗,观察脑及上肢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评价内漏、左锁骨下动脉显影等结果。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地在主动脉内植入覆膜支架1枚,并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烟囱"支架1枚,术后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左上肢严重缺血症状。术后5 d~3个月复查,主动脉覆膜支架形态良好,未发现I型内漏,"烟囱"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中近端锚定区不足时,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以延长锚定区并保持左锁骨下动脉通畅,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支架 锁骨下动脉 近端锚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布醇在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东婷 马晓海 +3 位作者 赵蕾 刘一祎 刘一 范占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比较对比剂钆布醇和钆喷酸葡胺在MR延迟增强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超声诊断为HCM的患者分别接受2次心脏MRI扫描,注射对比剂钆布醇(0.15 mmol/kg)及钆喷酸葡胺(0.20mmol/kg)15 min后,采用IR-... 目的比较对比剂钆布醇和钆喷酸葡胺在MR延迟增强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超声诊断为HCM的患者分别接受2次心脏MRI扫描,注射对比剂钆布醇(0.15 mmol/kg)及钆喷酸葡胺(0.20mmol/kg)15 min后,采用IR-turbo Flash序列进行延迟强化成像,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比较延迟强化的纤维化心肌体积、纤维化心肌与正常心肌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_(remote))、纤维化心肌与左心室心腔的对比噪声比(CNR_(pool))、两种对比剂之间的信噪比(SNR)。结果 2次扫描中,30例患者中有26例显示心肌延迟强化。延迟增强后纤维化心肌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钆布醇和钆喷酸葡胺的CNRremote分别为27.38±14.83、20.94±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CNR_(pool)分别为10.28±8.74、7.64±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SNR分别为34.16±14.33、25.94±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对比剂评价纤维化心肌体积有很好的相关性(r=0.980、0.982,P<0.05)。结论在HCM延迟增强成像中,应用钆布醇(0.15 mmol/kg)较应用钆喷酸葡胺(0.20 mmol/kg)可以更有效地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对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文 金鸣 +2 位作者 李金荣 路彤 陈铁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0-701,共2页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 (SY)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 ,探讨其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VEC)和EVC 30 4细胞系分别分为PAF、SY、SY +PAF、银杏内酯(ginkolide)和 ginkolide...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 (SY)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 ,探讨其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VEC)和EVC 30 4细胞系分别分为PAF、SY、SY +PAF、银杏内酯(ginkolide)和 ginkolide +PAF 5组 ,以光镜和结晶紫比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和生物活性变化。结果 HVEC与PAF(10 -11~ 10 -6mol·L-1)孵育 30min后 ,其形态由长梭状或多边形变为椭圆或圆形 ,细胞间隙加大 ,由紧密排列变为疏松的单个细胞 ;HVEC与SY +PAF孵育后 ,形态变化与PAF所致相似 ,生物活性亦见下降趋势 ;HVEC与SY (0 5 71g·L-1)孵育仅 30min即出现形态改变 ,生物活性也有下降趋势 ;EVC 30 4与SY(1 143g·L-1)培养 4h后可致形态改变和生物活性下降。结论 在培养条件下未见SY拮抗PAF损伤内皮细胞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血管内皮细胞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中药 植物药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相关并发症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寇镭 吴庆华 +2 位作者 邓洪儒 陈忠 杨宝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 ,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  1999年 12月~ 2 0 0 3年 6月 ,71例经彩色超声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veinthrombosis,DVT)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 (venacavafilter ,VCF) ,其中... 目的 探讨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 ,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  1999年 12月~ 2 0 0 3年 6月 ,71例经彩色超声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veinthrombosis,DVT)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 (venacavafilter ,VCF) ,其中急性下肢DVT 4 0例。术中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 ,确定下腔静脉和滤器释放途径静脉无血栓形成 ,将滤器放置平于肾静脉开口之下的下腔静脉。应用的滤器包括Titan -Greenfield滤器、Simon -Nitinol滤器、LGM滤器和TrapEase滤器。术后常规肝素和华法令抗凝。 结果 本组VCF均释放成功。术后 1~ 4 1个月随访 ,下腔静脉滤器放置部位血栓形成 2例 ,滤器倾斜 5例 ,倾斜角度 <15°。无滤器释放不全、穿孔、脱落、移位、出血和滤器释放通路血栓形成 ,无肺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发生。 结论 不同类型滤器出现并发症的种类和发生率不同。滤器置入术前行彩色超声检查和术中下腔静脉造影 ,了解下腔静脉和VCF放置通路的情况 ,术中操作要点的实施 ,以及术后严格的抗凝治疗 ,是确保VCF放置成功、有效预防PE发生、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腔静脉 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7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范颖 李斌 沙立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4种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74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切除子宫重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性生活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4种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74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切除子宫重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性生活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4组74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LSH、CISH、TLH、LAVH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5.3±32.4)min、(84.5±31,7)min、(105.3±34.5)min、(169.4±37.4)min;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分别为(30±5)d、(50±9)d、(35±7)d、(54±11)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2/120)、1.3%(4/310)、2.8%(7/250)、1.7%(1/60)。结论应用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4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解剖映射技术指导下主动脉窦内起源室性早搏的导管消融治疗 被引量:7
11
作者 陶海龙 秦奋 +4 位作者 李凌 白中乐 龙德勇 王小芳 陈晓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快速解剖映射(FAM)技术在主动脉窦内起源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AM技术对20例起源于主动脉窦内室早患者进行主动脉窦的解剖建模、激动标测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 目的:研究快速解剖映射(FAM)技术在主动脉窦内起源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AM技术对20例起源于主动脉窦内室早患者进行主动脉窦的解剖建模、激动标测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X射线曝光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通过随访评价导管消融的远期疗效。结果:主动脉窦内室早位于左冠窦6例(30.0%),右冠窦7例(35.0%),左右冠窦交界区7例(35.0%)。放电(2.3±0.2)次室早完全终止,放电时间(66.3±5.7)s,手术时间(1.9±0.8)h,X线曝光时间(8.4±3.5)min。所有患者术中即刻均达到消融终点,随访(10±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采用FAM技术导管消融治疗主动脉窦内起源的室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解剖映射技术 导管消融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声阅读条件下不规则汉字频率效应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谭向杰 马力飞 +3 位作者 于薇 张兆琪 王晓怡 翁旭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639-1641,共3页
目的 利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出声阅读条件下不规则汉字频率效应的脑激活模式。方法  8名非语言专业大学生在MR扫描过程中执行汉字出声阅读任务。用视觉方式随机呈现 40个形声字 ,其中高频、低频不规则字各 2 0个。结果... 目的 利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出声阅读条件下不规则汉字频率效应的脑激活模式。方法  8名非语言专业大学生在MR扫描过程中执行汉字出声阅读任务。用视觉方式随机呈现 40个形声字 ,其中高频、低频不规则字各 2 0个。结果 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辅助运动区、左侧颞下回后部、双侧纹外皮层、左侧岛叶、扣带回前部表现出频率效应 ,即阅读低频汉字时的激活强于高频汉字。结论 出声阅读汉字特别是低频不规则汉字可激活主要语言加工区 ,可作为可靠而实用的临床诊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出声阅读 汉字 频率效应 扣带回前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清 李艳芳 +2 位作者 周玉杰 周志明 王建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1例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6±6.4)岁。分为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51例...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1例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6±6.4)岁。分为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51例)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桡动脉组70例)。观察并对比如下指标:X线曝光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血肿、无脉征、动-静脉瘘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进入失败率,术后卧床期间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体循环及肺循环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平均(47.8±21.3)min,对照组平均(40.1±24.8)min(P>0.05);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平均(3.3±1.9)h,对照组平均(22.5±8.1)h(P<0.001);桡动脉组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为5.7%(P<0.05);桡动脉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对照组3.9%(P<0.05);桡动脉组血管进入失败率为2.8%,对照组为5.7%(P<0.05);卧床期间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桡动脉组为1.4%,对照组为8.5%(P<0.01),桡动脉组体循环栓塞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3.9%(P<0.01),桡动脉组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4%(P<0.05)。住院期间两组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对于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径路均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冠状动脉疾病 桡动脉 穿刺术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的牛心包生物力学特性测试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坚刚 蒯行成 +2 位作者 胡野荣 任毕乔 龚光甫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5-230,共6页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牛心包处理方法。方法 观察戊二醛及 2 ,3 -丁二醇改性戊二醛处理后的牛心包热挛缩温度、生物力学特性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鞣制后心包厚度和僵硬度增加 ,柔韧性降低。丁二醇组的弹性模量 (8.75± 1 .71 )...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牛心包处理方法。方法 观察戊二醛及 2 ,3 -丁二醇改性戊二醛处理后的牛心包热挛缩温度、生物力学特性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鞣制后心包厚度和僵硬度增加 ,柔韧性降低。丁二醇组的弹性模量 (8.75± 1 .71 )较戊二醛组 (6.5 9± 1 .3 7) (P <0 .0 5 )更近似于正常瓣膜组织 ;且其极限拉伸强度优于戊二醛组。超微结构显示丁二醇组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结构完整 ;戊二醛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均明显变性 ,结构模糊。结论  2 ,3 -丁二醇改性处理后的牛心包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戊二醛 2 3-丁二醇 生物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晓薇 孙敬武 +1 位作者 罗彬 张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眼震电图特征,通过体位试验确诊BPPV后,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以Barbecue翻滚法复位治...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眼震电图特征,通过体位试验确诊BPPV后,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以Barbecue翻滚法复位治疗,水平背地性眼震者经左右侧头训练后再同法复位,并限制体位。结果 56例患者中,平卧侧头试验见水平向地性眼震者41例,潜伏期为2.5±1.3s,其中5例患者无明显潜伏期,眼震持续时间22.9±16.4s,2例持续时间≥60s;诱发出水平背地性眼震者15例,潜伏期为3.7±3.1s,眼震持续时间67.2±17.7s,其中2例持续时间≤60s。41例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中39例1次复位成功,首次复位治疗成功率为95.12%(39/41),其中2例眼震持续时间〉60s的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有2例复位不成功。15例水平背地性眼震患者中,2例在首次左右侧头训练时即见眼震转化为水平向地,3例在2~4次随访时转化为水平向地;眼震转化后再行平卧侧头试验表现为,转向起初眼震为水平背地较弱侧时,其水平向地性眼震更明显,且眼震速度明显增快、潜伏期明显缩短。结论在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复位治疗过程中,翻滚复位法结合左右侧头训练及体位限制有助于复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眼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心肌声学造影与心肌显色分级评价冠状动脉介入后心肌灌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房芳 李治安 +3 位作者 杨娅 田峰 陈韵岱 陆兆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应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及心肌显色分级(MBG分级)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心肌灌注情况,并对两种评价方法做出比较。方法24例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的冠心病患者,于PCI前后分别采用MBG分级以及冠状动脉内MCE观察梗死相... 目的应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及心肌显色分级(MBG分级)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心肌灌注情况,并对两种评价方法做出比较。方法24例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的冠心病患者,于PCI前后分别采用MBG分级以及冠状动脉内MCE观察梗死相关血管供应节段心肌显影效果、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评估及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出院前采用二维超声和组织多普勒随访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结果①MBG提示66.7%的患者在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后灌注改善;②冠脉内MCE显示注入造影剂即刻能够获得清晰心肌显影,患者均获得较满意左心室及心肌显影效果,MCE显示约70%节段开通冠状动脉后灌注好转,局部心肌灌注量提高;③"罪犯"血管对应心脏节段PCI术后收缩期峰值速度较术前提高,术后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较术前增加;④相关性分析提示PCI术后MCE灌注量与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并能预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改善。结论PCI即刻多数心肌灌注得到改善,MBG分级及选择性MCE均能显示心肌灌注状态,而选择性MCE能量化局部心肌灌注状态,并能预测PCI术后近期随访心脏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因此选择性MCE优于M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心肌声学造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显色分级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不同介入性血运重建方式的远期随访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亚玮 陈方 +8 位作者 张维东 高阅春 张晓玲 李峥 何继强 李宇 韩智红 赵华 汪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7-609,612,共4页
目的比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540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其中多支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CR组,247例),多支病变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 目的比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540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其中多支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CR组,247例),多支病变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IR组,29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远期随访结果。结果与CR组比较,IR组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处数、严重程度、三支病变比例、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分叉病变数量均明显升高(P<0.05)。随访(32.4±2.4)个月,IR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CR组(P<0.05)。IR组再次血运重建比例和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完全血运重建是MACE、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预测因子(P<0.05),但未见对远期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实现完全性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长期预后效果优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者。不完全血运重建是MACE事件、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运重建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气腹与气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初步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范颖 王君 +2 位作者 张军 赵文娟 李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无气腹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优点。方法比较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无气腹36例与气腹39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的子宫重量、术后病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麻醉费用、手术费... 目的探讨应用无气腹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优点。方法比较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无气腹36例与气腹39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的子宫重量、术后病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麻醉费用、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无气腹组18例合并心、肺疾病,为气腹禁忌证。结果与气腹组相比,无气腹组手术时间短[(81.0±18.5)min vs(96.5±15.4)min,t=-3.95,P=0.000)],术中出血量少[(53.8±31.6)ml vs(74.2±33.5)ml,t=-2.71,P=0.001],麻醉费用少[(923.6±223.3)元vs(1585.1±253.4)元,t=-12.01,P=0.000],但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长[(5.0±1.0)d vs(3.2±0.9)d,t=14.14,P=0.000],术后住院时间长[(6.1±0.8)d vs(4.6±0.8)d,t=7.65,P=0.000]。2组术中切除子宫重量、术后病率、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气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可行的,尤其对有心、肺合并症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无气腹 气腹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解剖技能培训的作用和思考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敬武 孙家强 侯晓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5-637,共3页
颞骨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骨骼之一,是构成侧颅底的一部分,众多的脑神经、颈内动静脉穿行其中,听觉与平衡觉的终末器官也深寓其中。颞骨的位置深在、腔隙狭小、形态抽象,且其复杂的解剖结构、特殊的毗邻关系以及多变的生理病理,使耳外科... 颞骨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骨骼之一,是构成侧颅底的一部分,众多的脑神经、颈内动静脉穿行其中,听觉与平衡觉的终末器官也深寓其中。颞骨的位置深在、腔隙狭小、形态抽象,且其复杂的解剖结构、特殊的毗邻关系以及多变的生理病理,使耳外科手术成为最具有挑战性和深刻内涵的外科技术。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耳外科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颞骨解剖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 外科医生 外科手术 侧颅底 生理病理 解剖知识 操作技术 尸头标本 动静脉 毗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七氟醚吸入诱导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亚光 欧阳川 +1 位作者 曹译匀 赵丽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3-694,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在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吸入诱导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型患儿20例(A组)与非紫绀型患儿23例(B组),面罩吸入6%七氟醚诱导,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观察RR、VT、PETCO2、SpO2及气管... 目的比较七氟醚在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吸入诱导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型患儿20例(A组)与非紫绀型患儿23例(B组),面罩吸入6%七氟醚诱导,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观察RR、VT、PETCO2、SpO2及气管插管前后MAP与HR变化。结果 A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77.9±34.2)s,明显长于B组的(41.0±18.0)s(P<0.01),且与PETCO2、SpO2均呈负相关关系(r=-0.669,P<0.05;r=-0.789,P<0.01);VT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而RR明显慢于、PETCO2及SpO2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对紫绀型患儿诱导时间较长,但较非紫绀型呼吸抑制作用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麻醉诱导 患儿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