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胸椎后外侧入路镜下椎管减压、间盘摘除术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飞
傅博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以中央型或侧方型突出较为常见,突出的椎间盘一旦压迫脊髓将会造成脊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及日常生活[1]。胸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2。传统上,...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以中央型或侧方型突出较为常见,突出的椎间盘一旦压迫脊髓将会造成脊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及日常生活[1]。胸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2。传统上,临床多采用全身麻醉、俯卧位下行胸椎后路椎板切除、突出间盘摘除术治疗,但胸椎管与脊髓缓冲空间较小、手术风险较大、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较多[1]。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后方入路,但后路手术可能需要牵拉硬膜囊和脊髓,存在脊髓损伤的风险[2,3]。而本研究所采用的后外侧入路不仅可以对椎管的腹侧及背侧同时进行充分的减压,且不需要牵拉硬膜囊和脊髓,降低了脊髓损伤的风险。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脊柱内镜技术的优势逐渐显现,内镜下的颈、腰椎椎管减压、突出间盘摘除技术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优良的临床疗效[4,5],但局部麻醉、侧卧位内镜下的胸椎管减压、突出间盘摘除技术尚未普遍开展。我科自2021年7月开始开展局部麻醉、侧卧位胸椎后外侧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间盘摘除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该技术操作细节及短期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椎管减压
脊髓功能障碍
操作细节
临床发病率
硬膜囊
内镜下
局部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侧卧位endo-PCND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分析
2
作者
高飞
傅博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2-714,718,共4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70%,通常表现为神经根受压所致的上肢根性疼痛、麻木及无力等症状[1,2]。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数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通过颈椎后路内镜下神经根管减压术(endo...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70%,通常表现为神经根受压所致的上肢根性疼痛、麻木及无力等症状[1,2]。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数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通过颈椎后路内镜下神经根管减压术(endoscopic-posterior cervical nerve root decompression,endo-PCND)获得神经根的充分减压和优良疗效[3]。既往,多数医疗中心采用全身麻醉、俯卧位进行该手术。然而,对于高龄或心肺功能不佳的病人,全身麻醉和俯卧位增加了围手术期的风险。近年来,我科首先尝试在局部麻醉、俯卧位下进行该手术,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局部麻醉、俯卧位下进行该手术,由于面部下方体位垫的影响和无菌铺单造成的局部封闭环境,部分病人会出现呼吸不畅和恐惧心理,不能较好地配合完成手术。因此,自2021年7月开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创新性地改为在局部麻醉、侧卧体位下进行endo-PCND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该手术的操作细节、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受压
操作细节
俯卧位
短期疗效
局部麻醉
临床疗效
内镜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椎后外侧入路镜下椎管减压、间盘摘除术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飞
傅博
冯艺
机构
北京
大学
人民
医院
疼痛医学
科
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文摘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以中央型或侧方型突出较为常见,突出的椎间盘一旦压迫脊髓将会造成脊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及日常生活[1]。胸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2。传统上,临床多采用全身麻醉、俯卧位下行胸椎后路椎板切除、突出间盘摘除术治疗,但胸椎管与脊髓缓冲空间较小、手术风险较大、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较多[1]。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后方入路,但后路手术可能需要牵拉硬膜囊和脊髓,存在脊髓损伤的风险[2,3]。而本研究所采用的后外侧入路不仅可以对椎管的腹侧及背侧同时进行充分的减压,且不需要牵拉硬膜囊和脊髓,降低了脊髓损伤的风险。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脊柱内镜技术的优势逐渐显现,内镜下的颈、腰椎椎管减压、突出间盘摘除技术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优良的临床疗效[4,5],但局部麻醉、侧卧位内镜下的胸椎管减压、突出间盘摘除技术尚未普遍开展。我科自2021年7月开始开展局部麻醉、侧卧位胸椎后外侧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间盘摘除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该技术操作细节及短期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椎管减压
脊髓功能障碍
操作细节
临床发病率
硬膜囊
内镜下
局部麻醉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侧卧位endo-PCND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分析
2
作者
高飞
傅博
冯艺
机构
北京
大学
人民
医院
疼痛医学
科
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2-714,718,共4页
文摘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70%,通常表现为神经根受压所致的上肢根性疼痛、麻木及无力等症状[1,2]。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数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通过颈椎后路内镜下神经根管减压术(endoscopic-posterior cervical nerve root decompression,endo-PCND)获得神经根的充分减压和优良疗效[3]。既往,多数医疗中心采用全身麻醉、俯卧位进行该手术。然而,对于高龄或心肺功能不佳的病人,全身麻醉和俯卧位增加了围手术期的风险。近年来,我科首先尝试在局部麻醉、俯卧位下进行该手术,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局部麻醉、俯卧位下进行该手术,由于面部下方体位垫的影响和无菌铺单造成的局部封闭环境,部分病人会出现呼吸不畅和恐惧心理,不能较好地配合完成手术。因此,自2021年7月开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创新性地改为在局部麻醉、侧卧体位下进行endo-PCND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该手术的操作细节、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受压
操作细节
俯卧位
短期疗效
局部麻醉
临床疗效
内镜下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胸椎后外侧入路镜下椎管减压、间盘摘除术短期疗效分析
高飞
傅博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侧卧位endo-PCND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分析
高飞
傅博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