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年建设,五年腾飞——回顾细胞生物学系暨“肝脏保护与再生调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
1
作者 安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4-517,共4页
首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细胞生物学科的医科院校之一。随后十年相继获批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科及实验室的发展始终坚持走转化医学之路,以细胞分子生物学为切入点,以肝病的基因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细胞生物学科的医科院校之一。随后十年相继获批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科及实验室的发展始终坚持走转化医学之路,以细胞分子生物学为切入点,以肝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为核心开展研究,汇聚基础临床结合这一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在科研、教学、人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系 肝脏保护与再生调节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鞘胺醇调节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媛媛 李伟阳 +1 位作者 杨琳 李丽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9-733,共5页
目的本课题探究了磷酸鞘胺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表达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是否表达S1P受体,进一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单... 目的本课题探究了磷酸鞘胺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表达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是否表达S1P受体,进一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在S1P刺激下是否表达炎性细胞因子,最后应用药理学工具干预S1P受体(S1P receptor,S1PRs)信号系统研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表达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机制。结果 S1PR2拮抗剂(JTE-013)、S1PR3拮抗剂(CAY-10444)可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J774A.1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而S1PR1拮抗剂(W146)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并无影响。结论磷酸鞘胺醇通过S1PR2和S1PR3上调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巨噬细胞 磷酸鞘胺醇 炎性反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刺激因子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系的方法建立与表达鉴定
3
作者 吴媛 张静 +1 位作者 董凌月 安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4-928,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肝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的BEL-7402肝癌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鉴定后的Flag-HSS-pc DNA3.0质粒转染到肝癌细胞系BEL-7402中,进行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人肝癌...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肝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的BEL-7402肝癌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鉴定后的Flag-HSS-pc DNA3.0质粒转染到肝癌细胞系BEL-7402中,进行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鉴定HSS mRNA和蛋白质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证实HSS基因能在稳定转染的肝癌细胞系中表达,并定位于线粒体中。同时发现在稳定转染细胞中HSS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也均高于野生型BEL-7402细胞。结论目前已成功构建稳定转染HSS的BEL-7402肝癌细胞系。为深入研究HSS的生理功能提供实验工具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刺激因子 人肝癌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apoA-Ⅰ对BEL-7402细胞内脂质堆积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覃岭 王宇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过表达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的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及不同类型的脂肪酸作用于细胞,检测过表达apoA-Ⅰ与正常细胞内脂质水平,来研究利用过表达apoA-Ⅰ促进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cassette trans... 目的通过建立过表达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的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及不同类型的脂肪酸作用于细胞,检测过表达apoA-Ⅰ与正常细胞内脂质水平,来研究利用过表达apoA-Ⅰ促进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介导的脂质转运途径,降低脂质合成,进而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细胞的脂质堆积的分子机制,探索一种新方法,通过apoA-Ⅰ/ABCA1这一途径改变细胞内脂质代谢来预防NASH。方法①通过不同浓度和类型的脂肪酸处理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作用6、12、24 h后,经油红O染色,检测不同时间脂质在细胞内的定位,从而确定出适合的脂肪酸浓度及作用时间;②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及类型的脂肪酸作用细胞6、12、24 h后,细胞活性的变化情况;③分别转染空载体质粒pcDNA 3.0与质粒pcDNA3.0/apoA-Ⅰ,通过Western blotting的实验方法,检测细胞内、外apoA-Ⅰ的表达情况;④对正常或过表达apoA-Ⅰ的BEL-7402细胞模型,以最适的实验条件作用于正常(对照组)和过表达apoA-Ⅰ(实验组)的BEL-7402细胞,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游离脂肪酸以及三酰甘油的含量。结果①200μmol/L或400μmol/L浓度脂肪酸作用6、12及24 h均可使脂质在BEL-7402细胞胞质中堆积,脂质的产生对脂肪酸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②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使细胞活性降低,且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棕榈酸的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加强;③apoA-Ⅰ过表达于BEL-7402细胞内,且apoA-Ⅰ可以释放到细胞外,协助ABCA1转运胆固醇;④与正常的BEL-7402细胞相比,过表达apoA-Ⅰ组细胞内的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以及胆固醇均有显著减少。结论与正常组相比,过表达apoA-Ⅰ可以减少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及三酰甘油在人肝细胞内的聚积,从而对于NASH的防治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子A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载脂蛋白A-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apoA-Ⅰ可缓解BEL-7402细胞中衣霉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
5
作者 张灿 王宇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9,共7页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结果证实,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可以通过减少肝...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结果证实,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可以通过减少肝细胞脂质堆积来减轻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造成的非酒精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但相关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为探索apo A-Ⅰ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衣霉素处理人肝癌BEL-7402细胞。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衣霉素确实可以诱导BEL-7402细胞内质网应激,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通过将apo A-Ⅰ表达载体及其对照载体转染到BEL-7402细胞,再加入衣霉素处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apo A-Ⅰ的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表达明显减轻,同时与脂质合成相关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1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脂质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内甘油三酯和游离胆固醇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apo A-Ⅰ能够减轻衣霉素引起的内质网应激,可能机制是通过调控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减少肝细胞的脂质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Ⅰ 内质网应激 衣霉素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内涵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法在蛋白质核质分布研究中的应用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纪晓方 李丽英 常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620,共5页
目的使用不同方法对蛋白质的核质分布进行检测并比较差异。方法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后使用高内涵分析(high content analysis,HCA)对蛋白质的细胞质或细胞核总荧光强度进行分析;分别提取胞质及胞核蛋白,使用Western blotting法对核质组... 目的使用不同方法对蛋白质的核质分布进行检测并比较差异。方法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后使用高内涵分析(high content analysis,HCA)对蛋白质的细胞质或细胞核总荧光强度进行分析;分别提取胞质及胞核蛋白,使用Western blotting法对核质组分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鉴定。结果两种方法均可检测到蛋白质的出核转运;经定量分析,HCA法检测到的HuR蛋白质/核比升高倍数小于Western blotting法。结论使用HCA法检测蛋白质核质定位具有准确、客观、成本低、快捷、多参数等特点,不失为Western blotting的有效补充及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涵分析 WESTERN BLOTTING 蛋白质核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