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蛋白质组学揭示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蛋白变化及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江雪 鱼盼盼 +1 位作者 曾翔俊 郭彩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10,共8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状态下心肌组织蛋白的变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心肌细胞特异性过表达sRAGE小鼠,建... 目的探讨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状态下心肌组织蛋白的变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心肌细胞特异性过表达sRAGE小鼠,建立I/R模型,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蛋白表达种类及浓度。结果与对照组(I/R+sRAGE KI^(fl/fl))相比较,心肌细胞特异性过表达sRAGE小鼠心肌I/R组(I/R+sRAGE-CKI)心肌组织中上调的蛋白数目是59个,下调的蛋白数目是42个,火山图显示显著上调的蛋白分别是lghg1、lgh2b、Mcm7和Nifk,显著下调的蛋白分别是Abca7、Colla2、Ablim1、Crebrf和Kcp;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显著变化的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外、质膜、内质网、细胞骨架及其他;功能富集结果显示显著变化的蛋白主要参与调控信号转导、细胞活力、代谢、感染性疾病、肿瘤和免疫系统等过程。结论心肌I/R状态下sRAGE可通过升高或降低参与调控细胞内外信号转导的靶蛋白浓度而抑制心肌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GE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质组学 蛋白变化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寄生碱和多糖对肝癌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董坤 丰平 +4 位作者 江瑛 樊星 李向利 薛晓伟 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研究槲寄生碱和多糖对异型增生肝细胞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槲寄生碱(mistletoe alkali,MA)和多糖(mistletoe polysaccharose,MP)对SMMC-7721,HepG2细胞增生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观察肝癌细... 目的研究槲寄生碱和多糖对异型增生肝细胞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槲寄生碱(mistletoe alkali,MA)和多糖(mistletoe polysaccharose,MP)对SMMC-7721,HepG2细胞增生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观察肝癌细胞的DNA相对含量,分析各时期细胞增生周期的移行变化。结果MA和MP有较好的抑制肝癌细胞增生的作用,呈现出时间-剂量依赖性;MP组及MA组SMMC-7721和HepG2细胞G1期比例增加(P<0.01),G2期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1),并使2种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P和MA均能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Hep G2增生,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脱氧核糖核酸 流式细胞术 槲寄生碱(MA) 槲寄生多糖(MP)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j3基因转染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芦玲巧 于刚刚 +3 位作者 张冬梅 曾翔俊 王红霞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建立在体大鼠过表达cyp2j3基因模型,并观察过表达cyp2j3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心肌多点直接注射质粒的方法转染cyp2j3基因,实验分为3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NS组)、空载体质粒组(pcDNA3.1组)和重组质粒组(pcDNA3.... 目的建立在体大鼠过表达cyp2j3基因模型,并观察过表达cyp2j3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心肌多点直接注射质粒的方法转染cyp2j3基因,实验分为3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NS组)、空载体质粒组(pcDNA3.1组)和重组质粒组(pcDNA3.1-2J3组),各组18只大鼠。在基因转染2周后各组取6只大鼠处死并取注射部位附近心肌采用RT-PCR、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YP2J3 mRNA、蛋白的表达,其余采用结扎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BL-420F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用TTC染色的方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基因转染2周后,转染pcDNA3.1-2J3组CYP2J3 mRNA及蛋白明显高于NS组及pcDNA3.1组,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转染pcDNA3.1-2J3组能够提高再灌注期左心室收缩末期压(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pressure,LVE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减少缺血期及再灌注期心肌梗死面积(P<0.05)。结论心肌直接注射质粒pcDNA3.1-2J3能够有效转染心肌组织并能够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基因转染 缺血-再灌注损伤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及内源性5-羟色胺改变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彩霞 杜凤和 +3 位作者 张立克 芦玲巧 陈瑞芬 孙异临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表现和内源性5-HT的变化规律,为了解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急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心电、心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心肌HE染色及超微结构改变判断...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表现和内源性5-HT的变化规律,为了解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急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心电、心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心肌HE染色及超微结构改变判断心肌损害与否及损伤程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C-ECD)测定血浆及心肌组织5-羟色胺(5-HT)水平,观察1、6、24和48h时间点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表现为心电异常增多(P<0.05);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包括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变化率(±dp/dtmax)和左心室发展压(LVDP)显著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P<0.05);CK-MB含量增加(P<0.05);HE染色和超微结构可见心肌灶状变性、坏死及出血等。急性脑损伤后24h心肌损害最严重。血浆5-HT水平升高(P<0.05)。血浆5-HT水平与CK-MB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损伤可以导致心肌损害的发生,使内源性5-HT的产生增加,5-HT可能参与急性脑损伤后的心肌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损伤 心肌损害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在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红霞 曾翔俊 +4 位作者 王珏 芦玲巧 穆晶 常静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DM)小鼠肝脏中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血糖测定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浓度,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中UⅡ及胰岛素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UⅡ在肝脏中...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DM)小鼠肝脏中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血糖测定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浓度,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中UⅡ及胰岛素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UⅡ在肝脏中的表达,应用RT-PCR法测定GPR14 mRNA在肝脏的表达。结果2DM小鼠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U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肝脏免疫活性UⅡ表达及其受体GPR14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小鼠。结论2 DM小鼠肝脏UⅡ表达增高可能是血浆UⅡ增高的来源之一,受体GPR14 mRNA表达也增高,其在2DM发病中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尾加压素 G蛋白偶联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EET心脏保护过程中NOS及ERK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珏 闫丽 +3 位作者 曾翔俊 王红霞 芦玲巧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2-805,共4页
目的观察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ERK1/2)抑制剂对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ET)引起的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structural nitric oxide synthase,sNOS)变化的影... 目的观察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ERK1/2)抑制剂对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ET)引起的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structural nitric oxide synthase,sNOS)变化的影响,了解NOS与ERK1/2在11,12-EET心脏保护中的作用方式。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假手术组(Sham);11,12-EET缺血再灌注组(EET+I/R);11,12-EET缺血再灌注加PD098059组(EET+I/R+PD)。观察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时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采用化学比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sNOS活性。结果 I/R组的±dp/dtmax均低于Sham组及EET+I/R组(P<0.01);EET+I/R+PD组均低于EET+I/R组的±dp/dt max(P<0.01)。I/R组心肌sNOS低于Sham组(P<0.01)及EET+I/R组(P<0.01);EET+I/R组高于EET+I/R+PD组(P<0.01)。结论 11,12-EET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ERK进而增加sNOS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二十碳三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2A)RB对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及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彩霞 张立克 +2 位作者 芦玲巧 孙异临 杜凤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27,共6页
目的通过了解5-羟色胺2A受体阻断剂(5-hydroxytryptamine2A receptor blocker,5-HT2ARB)对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的作用及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影响,探讨NE、5-HT及其5-HT2AR在... 目的通过了解5-羟色胺2A受体阻断剂(5-hydroxytryptamine2A receptor blocker,5-HT2ARB)对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的作用及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影响,探讨NE、5-HT及其5-HT2AR在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中的作用。揭示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的本质并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急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以心电图、心功能、肌酸激酶-MB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含量、心肌HE染色及超微结构改变判断心肌损害程度。采用HPLC-ECD测定血浆及心肌组织NE和5-HT水平。采用RT-PCR和real-time RT-PCR方法测定5-HT2AR。将32只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急性脑损伤组和5-HT2AR阻断剂组,每组8只。急性脑损伤后24h观察大鼠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表现为心电异常增多(P<0.05);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降低,包括左心室内压上升和下降的最大变化率(±dp/dtmax)和左室发展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LVDP)显著下降(P<0.05),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end pressure,LVDEP)升高(P<0.05);CK-MB含量显著增加(P<0.05);HE染色和超微结构可见心肌灶状变性、坏死及出血等。血浆和心肌组织NE以及血浆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应用5-HT2AR阻断剂后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指标明显改善,可降低心肌NE的含量(P<0.05)。结论急性脑损伤可导致心肌损害的发生,可能通过增加内源性5-HT而激活5-HT2AR引起心肌损害。5-HT2AR阻断剂可改善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损伤 心肌损害 5-HT2ARB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质粒与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对大鼠平滑肌细胞CYP2J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常静 曾翔俊 +5 位作者 王红霞 穆晶 刘琨 王瑛 李珊珊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比较脂质体介导法和裸质粒直接转染法导入CYP2J3基因表达的效率。方法将CYP2J3真核表达质粒导入原代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YP2J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CYP2J3蛋白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液1... 目的比较脂质体介导法和裸质粒直接转染法导入CYP2J3基因表达的效率。方法将CYP2J3真核表达质粒导入原代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YP2J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CYP2J3蛋白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液11,12-EET含量。实验分为裸质粒转染组(2J3)、脂质体介导转染组(L2J3)和对照组,转染后24h和48h收集细胞。结果转染后24h,2个转染组CYP2J3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2J3组蛋白含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J3组蛋白含量较L2J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液11,12-EET含量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染后48h2个转染组CYP2J3 mRNA表达较24h时弱,但仍较对照组高,脂质体转染组较裸质粒转染组CYP2J3 mRNA表达增强;2J3组及L2J3组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转染组培养液中11,12-EET浓度较对照组高,脂质体转染组表达高于裸质粒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裸质粒直接转染能成功导入CYP2J3基因并表达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 CYP2J3 裸质粒 基因转染 环-二十碳三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中心肌G蛋白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彩霞 曾翔俊 +1 位作者 杜凤和 陈步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建立动物急性脑损伤(acute brain injury,ABI)模型,观察心肌Gs蛋白α亚基(αsubunite of Gs,Gsα)和Gq蛋白α亚基(αsubunite of Gq,Gqα)的变化,探讨Gs和Gq在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adrenalinβ1r... 目的建立动物急性脑损伤(acute brain injury,ABI)模型,观察心肌Gs蛋白α亚基(αsubunite of Gs,Gsα)和Gq蛋白α亚基(αsubunite of Gq,Gqα)的变化,探讨Gs和Gq在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adrenalinβ1receptor blocker,β1-ARB)和5-羟色胺受体2A阻断剂(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 blocker,5-HT2ARB)对G蛋白的影响。方法复制Wistar大鼠ABI模型(n=8)。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假手术对照组(SHAM)、急性脑损伤模型组(ABI)、β1-ARB组(BETA)和5-HT2ARB组(KETA组)。利用RT-PCR方法测定Gsα和GqαmRNA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Gsα和Gq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ORM:100%)相比,SHAM组、ABI组和BETA组GsαmRNA表达分别为(92.6±24)%、(39.7±30)%和(80.1±12)%。ABI组GsαmRNA表达比SHAM组显著降低(P<0.05),预先应用β1-ARB的BETA组GsαmRNA表达比ABI组增高(P<0.05),而与SHAM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NORM:100%)相比,SHAM组、ABI组和BETA组Gqα蛋白表达分别为(105±30)%、(110±14)%和(107±23)%,各组之间Gqα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I组GsαmRNA和Gsα蛋白表达水平于脑损伤后显著降低。提示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伤的发生可能与抑制Gs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Gs蛋白可能以Gsα蛋白表达量改变的方式参与了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伤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损伤 心肌损害 5-HT2ARB Gs蛋白α亚基 Gq蛋白α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在sRAGE抑制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彩霞 江雪 +1 位作者 曾翔俊 陈步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建立体内和体外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STAT3蛋白表达变化;检测sRAGE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STAT3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C57BL/6J小鼠心脏和原代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建立体内和体外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STAT3蛋白表达变化;检测sRAGE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STAT3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C57BL/6J小鼠心脏和原代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模型,在sRAGE和(或)STAT3抑制剂AG490的干预下,通过检测TUNEL及caspase-3活性评价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的STAT3(p-STAT3)及总的STAT3(t-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与Sham组相比,I/R组TUNEL阳性细胞数目和caspase-3活性分别增加了115%和120%,I/R组p-STAT3/STAT3比值降低了50%,sRAGE降低了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包括TUNEL阳性细胞数目降低了51%,caspase-3活性降低了36%,此外,sRAGE预处理I/R组的p-STAT3/STAT3比值增加了381%;体外实验,与Control组相比,I/R组TUNEL阳性细胞数目和caspase-3活性分别增加了380%和77%,I/R组p-STAT3/STAT3比值降低了69%,sRAGE(900 ng/m L)同样降低了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表现为TUNEL阳性细胞数目降低了63%,caspase-3活性降低了33%,此外,sRAGE预处理I/R组的p-STAT3/STAT3比值增加了243%,与I/R+sRAGE组相比较,I/R+sRAGE+AG490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目升高了126%,caspase-3活性增加了42%,p-STAT3/STAT3比值降低了68%。结论 sRAGE可通过激活STAT3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GE 心肌缺血再灌注 凋亡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邱笑违 王珏 +5 位作者 王红霞 王雯 蒋东桥 芦玲巧 唐朝枢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11,12-EET)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以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了解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发挥血管保护作用的可能途径,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11,12-EET)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以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了解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发挥血管保护作用的可能途径,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1,12-EET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11,12-EET缺氧/复氧组。通过向培养瓶内通入混合气体(2%O2,5%CO2,93%N2)3h,复氧1h,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结果11,12-EET在常氧条件下可对细胞造成轻度损伤,在缺氧/复氧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内皮细胞的存活率,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高Akt的表达。结论11,12-EET具有减轻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提高缺氧/复氧条件下内皮细胞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和促进Akt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二十碳三烯酸 内皮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EET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绍华 曾翔俊 +4 位作者 王红霞 闫丽 江瑛 郝刚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53-75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11,12-EE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11,12-EET保护作用的变化,以期了解11,12-EET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特点。方法复制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11,12-EET,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心功能变...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11,12-EE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11,12-EET保护作用的变化,以期了解11,12-EET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特点。方法复制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11,12-EET,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心功能变化。结果给予6.24×10-7.5mol/L、6.24×10-8mol/L 11,12-EET均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心功能,6.24×10-9mol/L 11,12-EET作用较弱;给药24 h后11,12-EET拮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也减弱。结论11,12-EET的浓度及给予11,12-EET的时间对心脏保护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二十碳三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保护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