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科研问题为基础的讨论-情境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课程中的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妙然 王炜 +2 位作者 张须龙 许江南 陈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4-2637,共4页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教研组在医学免疫学课程中设计了“以科研问题为基础的讨论-情境式教学”模块。以“热点前沿问题”为基础创设“科研情境”,让...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教研组在医学免疫学课程中设计了“以科研问题为基础的讨论-情境式教学”模块。以“热点前沿问题”为基础创设“科研情境”,让同学们试当“科研工作者”,通过“问题-演讲-讨论”“专家授课”及“实验观摩”三个环节,切身体验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科研过程。此教学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以科研问题为基础的讨论-情境式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主导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袁慧慧 王炜 +6 位作者 张须龙 崔烨 窦云鹏 陈彦 吕喆 刘杰 孙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46,450,共4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活动全过程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成长和科研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呼吸免疫研究团队研究生培养为例,重点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成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这将为今后优化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 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 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免疫学在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彦 张须龙 +2 位作者 许江南 贾玉峰 孙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免疫学(immunology)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多种学科和不同疾病的诸多方面。近年来,免疫学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并深化了对众多常见疾病中的免疫应答及调控机制的认识,为揭示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 免疫学(immunology)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多种学科和不同疾病的诸多方面。近年来,免疫学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并深化了对众多常见疾病中的免疫应答及调控机制的认识,为揭示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和临床防治手段。本文对研究较为深入的免疫学中关键的细胞和重要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因子等在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这四个方面的进展概况加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 肿瘤 神经系统疾病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治疗的新支柱-免疫检查点疗法——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被引量:7
4
作者 温铭杰 杨硕 +4 位作者 王惊华 韦春莲 黄雪峰 王玺 周鹏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5-320,I0001,共7页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与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抑制免疫负调控用于癌症治疗”方面的贡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癌症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本文总结了常见...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与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抑制免疫负调控用于癌症治疗”方面的贡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癌症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本文总结了常见免疫检查点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现历史,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肿瘤免疫 CTLA-4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免疫治疗的利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被引量:6
5
作者 温铭杰 于明航 王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5-769,共5页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度落于免疫学领域,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其授予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抑制免疫负调节机制领域的杰出贡献——发现癌症免疫治疗方法。
关键词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疫苗研究进展——2021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彦 孙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3-899,共7页
202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在mRNA疫苗研发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生物化学家Katalin Karikó和免疫学家Drew Weissman。然而目前对此类疫苗的了解尚不充分。mRNA疫苗是将合成的编码蛋白质抗原的mRNA序列递送至体内指导机体表达相... 202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在mRNA疫苗研发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生物化学家Katalin Karikó和免疫学家Drew Weissman。然而目前对此类疫苗的了解尚不充分。mRNA疫苗是将合成的编码蛋白质抗原的mRNA序列递送至体内指导机体表达相应的蛋白质,并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该蛋白的免疫应答以实现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目的。mRNA疫苗作为一种新型的核酸疫苗,具有高转染效率、强免疫刺激能力、良好的安全性、易产业化和低成本等特点,mRNA疫苗在传染病和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应用中展示了其特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疫苗 感染性疾病 肿瘤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δT17/Th17/Tc17细胞在H1N1重症感染小鼠肺脏中的分布及其与肺脏免疫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薛春雪 温铭杰 +2 位作者 刘萌 张须龙(指导) 曹彬(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3-568,共6页
目的:探讨γδT17/Th17/Tc17细胞在H1N1重症感染小鼠肺脏中的分布及其与肺组织炎性损伤的关系。方法:通过滴鼻感染建立H1N1重症感染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γδT17/Th17/Tc17细胞的比例和数目;采用ELISA和Luminex多因... 目的:探讨γδT17/Th17/Tc17细胞在H1N1重症感染小鼠肺脏中的分布及其与肺组织炎性损伤的关系。方法:通过滴鼻感染建立H1N1重症感染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γδT17/Th17/Tc17细胞的比例和数目;采用ELISA和Luminex多因子试剂盒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7A、IL-1β、IL-23的浓度和血清中IL-17A的浓度。结果:(1)建立了H1N1重症感染小鼠模型;(2)感染后第3天小鼠肺脏中γδ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Th和Tc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感染后第1天肺脏中γδT17细胞占总γδT细胞的比例和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Th17和Tc17细胞占Th和Tc细胞的比例和数目较对照组也升高;其中γδT17细胞的数目显著高于Th17和Tc17细胞(P<0.05);(4)感染后小鼠BALF中IL-17A的浓度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后第3天血清中IL-17A也显著升高(P<0.05);BALF中可能参与γδT17细胞活化的IL-1β和IL-23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γδT17细胞有可能以γδTCR非依赖的作用方式活化,并通过释放IL-17A参与H1N1重症感染小鼠早期肺组织炎性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H1N1 重症流感 IL-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子琪 张须龙(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90-2796,共7页
流感病毒是发病率最高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之一,而流感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细菌性肺炎,这也是流感流行期间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具有抗生素治疗有限、病情急性加重和预后差等特点。临床研究发现,即使轻症流感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 流感病毒是发病率最高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之一,而流感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细菌性肺炎,这也是流感流行期间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具有抗生素治疗有限、病情急性加重和预后差等特点。临床研究发现,即使轻症流感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也会诱导重症肺脏细菌性肺炎和损伤,从而导致死亡。研究表明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分子的变化,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参与流感病毒致病机制。本文主要综述肺脏天然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在流感病毒继发细菌感染加重中的作用机制,通过了解机体免疫应答在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协同作用,将有助于寻找新的靶点并设计新的临床治疗方案,降低流感病毒继发细菌性肺炎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细菌 共感染 天然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中IFN-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韩鸿举 苏子阳 +1 位作者 周玉洁 王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探讨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IL-33上调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表达的机制。方法应用生存曲线在线分析工具分析IL-33表达对患者生存时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探讨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IL-33上调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表达的机制。方法应用生存曲线在线分析工具分析IL-33表达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数据,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网络相互作用分析,探讨IL-33对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影响。从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协会(Clinical Proteomic Tumor Analysis Consortium,CPTAC)蛋白和蛋白磷酸化组数据库中下载数据,分析IL-33表达与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D(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D,HNRNPD或AU-rich element binding factor 1,AUF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生存曲线在线分析结果显示IL-33的高表达显著改善多种癌症生存预后。在IL-33受体St 2敲除鼠结肠癌模型中,IFN-γ表达显著下调。IL-33影响的基因主要富集于对IFN-γ的反应,对IFN-β的反应,固有免疫调控等信号通路和生物过程中。CPTAC蛋白质组数据分析提示IL-33和AUF1表达显著负相关(r=-0.64,P<0.001)。结论IL-33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可以增强免疫细胞IFN-γ的表达,IL-33可以通过下调AUF1的表达,阻止AUF1所属的“AUF1和信号转导调控复合体”对IFN-γmRNA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计算生物学 免疫疗法 转录组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红膏对脂多糖刺激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秀娟 林燕 +3 位作者 吕喆 安云庆 丁跃中 李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究朱红膏对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的人单核细胞系(huma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THP-1)分泌人白细胞介素-1p( interleukin-1 beta,IL-1β)、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oluble intercellul... 目的探究朱红膏对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的人单核细胞系(huma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THP-1)分泌人白细胞介素-1p( interleukin-1 beta,IL-1β)、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人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 )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countingkit-8,CCK-8)检测朱红膏对THP-1细胞活力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朱红膏对LPS刺激的THP-1表达IL-1β、sICAM-1、IL-8和MCP-1的影响。结果朱红膏和LPS共同作用THP-1细胞24h后,朱红膏在汞含量4.2-8.4mg/kg时可抑制THP-1细胞表达MCP-1(P〈0.01,P〈0.05);在汞含量2.1mg/kg时可抑制THP-1细胞分泌IL-1β(P〈0.05);在汞含量2.1-8.4mg/kg时可抑制IL-8的分泌(P〈0.01,P〈0.05),而对分泌sICAM-1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朱红膏通过降低LPS诱导的THP-1表达IL-1β、IL-8和MCP-1,从而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来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修复 朱红膏 黏附分子 趋化因子 炎性反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诱导的小鼠过敏原非依赖性哮喘样模型肺组织免疫细胞及亚群的改变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琳洁 陈诗皓 +8 位作者 安高 黄琼 易达委 李艳 吕喆 王晶晶 黄克武 王炜 孙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1-56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诱导的过敏原非依赖性哮喘样模型小鼠的观察,探索IL-33对小鼠肺组织中T、B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和固有淋巴样2型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诱导的过敏原非依赖性哮喘样模型小鼠的观察,探索IL-33对小鼠肺组织中T、B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和固有淋巴样2型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氯化钠注射液(normal saline,NS)组和IL-33组,分别将NS、IL-33于1~6 d连续滴鼻,之后隔天滴鼻至18 d制备小鼠哮喘模型。采用有创肺功能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肺组织切片染色观察气道炎性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B细胞亚群,NKT细胞和ILC2细胞数量及比例变化。结果与NS组相比,鼻腔给予IL-33刺激可引起小鼠气道反应性增高,气道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增生。IL-33组小鼠肺组织T细胞(CD3^+T)及其亚群细胞数增多,Th2细胞(CD3^+CD8-IL-4^+)出现优势分化,Th1/Th2细胞比例下降(P<0.01);B细胞(CD19^+B)及其亚群(B1a:CD19^+CD23-CD5^+CD11b^+,B1b:CD19^+CD23-CD5-CD11b^+和B2:CD19^+CD23^+B220^+)以及ILC2细胞(lineage-ICOS^+ST2^+)数出现明显增加(P<0.01);NKT细胞(CD3^+CD8-CD49b^+)比例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IL-33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造成肺组织T、B淋巴细胞亚群和ILC2细胞的数量及比例改变,打破局部免疫系统平衡,引发哮喘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哮喘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固有淋巴样2型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MV-DKK1/IL10双表达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12
作者 张晓清 刘思博 +3 位作者 窦云鹏 杜雨轩 袁慧慧 赵文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211-1217,共7页
目的:构建双表达人Dickkopf 1(DKK1)表位序列和IL-10功能序列的核酸疫苗载体,检测其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段免疫原性较高的片段并与T细胞表位片段连接,将此基因片段与IL-10的功能片段克隆至pCMV6-XL5载体中,得到p... 目的:构建双表达人Dickkopf 1(DKK1)表位序列和IL-10功能序列的核酸疫苗载体,检测其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段免疫原性较高的片段并与T细胞表位片段连接,将此基因片段与IL-10的功能片段克隆至pCMV6-XL5载体中,得到pCMV-DKK1/IL10双表达核酸疫苗载体;用此质粒DNA转染COS7细胞并肌肉注射BALB/c小鼠,分别检测核酸疫苗在细胞和小鼠体内的表达;用核酸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制备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模型,评估核酸疫苗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pCMV-DKK1/IL10双表达核酸疫苗载体,DKK1重组蛋白和IL-10能够在COS7细胞和小鼠肌肉组织中成功表达;免疫后4周即可检测到高滴度的DKK1抗体;核酸疫苗可以减轻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的炎症症状和骨破坏的程度。结论:pCMV-DKK1/IL10双表达核酸疫苗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该研究结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核酸疫苗 DKK1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免疫特点
13
作者 张寒晓 段荦 +10 位作者 张牧之 张若旸 赵刘一诺 周若男 李运淇 吕喆 王晶晶 袁慧慧 崔烨 孙英 王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11,共9页
目的 分析短期烟草烟雾暴露后肽段激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小鼠的免疫特点。方法 建立上述短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行肺组织石蜡切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类计数观察气道炎症;有创肺功能检测肺呼吸力学参数;借助Luminex技术分析细... 目的 分析短期烟草烟雾暴露后肽段激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小鼠的免疫特点。方法 建立上述短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行肺组织石蜡切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类计数观察气道炎症;有创肺功能检测肺呼吸力学参数;借助Luminex技术分析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辅助T(T helper,Th)细胞和固有淋巴样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亚群的数量及比例变化。结果 短期烟草烟雾暴露后肽段激发可损伤小鼠肺泡;诱导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炎症;3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Th17、ILC3细胞增多,ILC1、ILC2细胞减少。结论 烟草烟雾暴露后肽段激发诱导的短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以3型免疫为主,且ILC3可能比Th17的作用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烟草烟雾 固有淋巴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3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鸿举 苏子阳 +1 位作者 王玺 周玉洁 《生理科学进展》 202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主要表达于人角质细胞、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中。IL-33在Th(helper T cell)2细胞的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Th2细胞分泌Th2相关细胞因子,趋化Th2细胞,并在组织损伤中作为警报素放大免疫反应。IL-33... 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主要表达于人角质细胞、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中。IL-33在Th(helper T cell)2细胞的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Th2细胞分泌Th2相关细胞因子,趋化Th2细胞,并在组织损伤中作为警报素放大免疫反应。IL-33也可以激活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随着肿瘤免疫疗法研究逐渐深入,IL-33的抗肿瘤作用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包括在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等癌症中的作用。为更好总结IL-33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本文从IL-33在肿瘤免疫中的信号通路和IL-33对不同肿瘤免疫治疗效应两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免疫疗法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6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薇 杨华升 +2 位作者 何秀娟 李秀惠 钱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槐耳颗粒,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槐耳颗粒,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结果槲芪散治疗组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槲芪散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肝癌的介入治疗可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槲芪散 经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功能 槐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疡愈涂剂对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影响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秀娟 吕喆 +2 位作者 龙军 李蕴 李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2-755,共4页
目的研究疡愈涂剂(YangYuTuJi,YYTJ)对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影响的分子机制,探讨其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用虎红染色法观察YYTJ高(132.5mg/L)、中(66.3mg/L)、低(33.2mg/L)浓度对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人单核... 目的研究疡愈涂剂(YangYuTuJi,YYTJ)对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影响的分子机制,探讨其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用虎红染色法观察YYTJ高(132.5mg/L)、中(66.3mg/L)、低(33.2mg/L)浓度对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人单核细胞(THP-1)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黏附的影响,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YYTJ对HUVEC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 cell ular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CD44表达的影响。结果 YYTJ和TNF共同作用HUVEC12h后,高浓度YYTJ能明显抑制HUVEC与PMN以及THP-1黏附(P<0.05),能明显抑制HUVEC表面ICAM-1和CD44表达(P<0.05)。中浓度YYTJ能明显抑制HUVEC表面VCAM-1和CD44表达(P<0.05,P<0.01)。低浓度YYTJ能明显降低HUVEC表面CD44表达(P<0.05)。结论疡愈涂剂通过降低TNF诱导的HUVEC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从而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分子 创伤愈合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外用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PI_(36-259)抗菌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颖 李丽 +6 位作者 龙军 范宜强 刘振龙 孔庆利 吕喆 王炜 安云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小鼠BPI36-259目的抗菌蛋白,免疫家兔制备目的蛋白特异性抗血清。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小鼠BPI功能片段,构建pUC57-muBPI1-281质粒;PCR扩增获得mu BPI36-259基因片段,构建pET28a-mu BPI36-259重组质粒;用...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小鼠BPI36-259目的抗菌蛋白,免疫家兔制备目的蛋白特异性抗血清。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小鼠BPI功能片段,构建pUC57-muBPI1-281质粒;PCR扩增获得mu BPI36-259基因片段,构建pET28a-mu BPI36-259重组质粒;用IPTG诱导重组质粒转化的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获得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为主的mu BPI36-259目的蛋白;用变性目的蛋白免疫家兔获得兔抗鼠BPI36-259蛋白特异性抗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特异性及其效价。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mu BPI36-259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获得以包涵体表达形式为主的目的蛋白;用变性目的蛋白免疫家兔获得小鼠BPI36-259蛋白特异性抗血清(效价1∶10000)。结论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获得了以包涵体表达形式为主的抗菌蛋白,免疫家兔获得的特异性抗血清可用于小鼠BPI36-259目的抗菌蛋白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BPI36-259目的蛋白 E.COLI BL21(DE3) 多克隆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11~13在肥大细胞上的表达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艳 李波 +5 位作者 姚秀娟 吕喆 安云庆 王炜 黄克武 孙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51-257,共7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11~13在小鼠肥大细胞上的表达。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TLR11~T...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11~13在小鼠肥大细胞上的表达。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TLR11~TLR13在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st cell,BMMC)和小鼠肥大细胞系MC/9的表达。结果 BMMC和MC/9细胞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能表达TLR11~TLR13。结论发现肥大细胞表达TLR11~TLR13,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Toll样受体11 Toll样受体12 Toll样受体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分析小鼠树突状细胞TLR4 mRNA表达及地塞米松的调节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罕 吕喆 +3 位作者 李冬妹 何秀娟 伍香玲 胡永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小鼠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实验;观察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C)发育成熟过程中TLR4 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地塞米松(DEX)对DCTLR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用细胞因子定向诱导的... 目的:建立检测小鼠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实验;观察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C)发育成熟过程中TLR4 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地塞米松(DEX)对DCTLR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用细胞因子定向诱导的方法将小鼠骨髓细胞培养为DC;(2)构建pUCm-T/TLR4和pUCm-T/β-actin重组质粒,建立检测小鼠TLR4 mRNA水平的实时定量PCR实验;(3)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体外培养4、6、8、10、12d的DCTLR4 mRNA表达水平进行动态观察;(4)在DC培养体系中加入DEX,与常规培养DCTLR4 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从小鼠骨髓细胞中成功诱导培养了DC,经免疫磁珠纯化后其纯度可达90%以上;(2)建立了能精确分析小鼠TLR4 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实验;(3)在DC培养前期TLR4 mRNA表达水平变化不大,后期则明显升高;(4)DEX可使DCTLR4 mRNA表达增强。结论:小鼠骨髓源DCTLR4 mRNA表达水平与其发育成熟阶段密切相关;DEX促进DCTLR4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树突状细胞 TLR4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PI N端功能片段(muBPI_(25)蛋白)体外杀菌和中和内毒素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喆 王炜 +7 位作者 范宜强 刘振龙 孔庆利 温铭杰 龙军 李晨 许晴 安云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4-297,303,共5页
目的:建立胞内杀菌和体外中和内毒素实验模型,检测muBPI25目的蛋白对胞内寄生菌的抑杀作用和对内毒素的中和作用。方法:将pcDNA3.1(+)-muBPI36-259质粒导入RAW264.7细胞,用胞内寄生G+/G-菌感染上述细胞建立muBPI25目的蛋白胞内杀菌实验... 目的:建立胞内杀菌和体外中和内毒素实验模型,检测muBPI25目的蛋白对胞内寄生菌的抑杀作用和对内毒素的中和作用。方法:将pcDNA3.1(+)-muBPI36-259质粒导入RAW264.7细胞,用胞内寄生G+/G-菌感染上述细胞建立muBPI25目的蛋白胞内杀菌实验模型;将pSecTag2B-muBPI36-259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检测muBPI25蛋白中和内毒素实验模型。结果:胞内杀菌实验模型证实muBPI25目的蛋白对G-伤寒杆菌具有抑杀作用;中和内毒素实验模型证实muBPI25目的蛋白对内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结论:首次证实小鼠BPI N端功能片段,即muBPI25目的蛋白对G-菌具有抑杀作用,对其裂解产物内毒素具有中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渗透性增强蛋白 RAW264.7细胞 胞内寄生菌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