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细菌组成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蔡爽 赵焕英 +3 位作者 周焱 杨宁燕 时清 尚佳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1-1235,1239,共6页
目的:检测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菌群构成,分析检出细菌种类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31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的根尖周病损组织,采用16SrDNA克隆测序法检测样本中菌群构成,统计分析菌种检出率与有无自发疼、咀嚼疼及窦道的关系。结果:3... 目的:检测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菌群构成,分析检出细菌种类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31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的根尖周病损组织,采用16SrDNA克隆测序法检测样本中菌群构成,统计分析菌种检出率与有无自发疼、咀嚼疼及窦道的关系。结果:31个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样本共获得2057个可分析序列,鉴定出268个菌种或基因型,从属于9个菌门。检出率最高的具核梭杆菌(74.19%)、隐蔽小杆菌(67.74%)和纤细弯曲杆菌(64.52%)与各临床症状间无明显关联,普氏坦纳菌在有自发痛样本中检出率显著增高,口普氏菌和副溶血嗜血杆菌在有咀嚼痛样本中的检出率显著增高,变黑普氏菌和短优杆菌存在的样本发生窦道的几率显著增高,两种未培养韦荣氏菌的检出率在有咀嚼痛的样本中显著减少。结论: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是包含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普氏菌、优杆菌及韦荣氏菌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根尖周病损 16S rDNA克隆测序法 细菌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