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细菌组成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蔡爽
赵焕英
+3 位作者
周焱
杨宁燕
时清
尚佳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1-1235,1239,共6页
目的:检测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菌群构成,分析检出细菌种类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31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的根尖周病损组织,采用16SrDNA克隆测序法检测样本中菌群构成,统计分析菌种检出率与有无自发疼、咀嚼疼及窦道的关系。结果:3...
目的:检测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菌群构成,分析检出细菌种类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31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的根尖周病损组织,采用16SrDNA克隆测序法检测样本中菌群构成,统计分析菌种检出率与有无自发疼、咀嚼疼及窦道的关系。结果:31个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样本共获得2057个可分析序列,鉴定出268个菌种或基因型,从属于9个菌门。检出率最高的具核梭杆菌(74.19%)、隐蔽小杆菌(67.74%)和纤细弯曲杆菌(64.52%)与各临床症状间无明显关联,普氏坦纳菌在有自发痛样本中检出率显著增高,口普氏菌和副溶血嗜血杆菌在有咀嚼痛样本中的检出率显著增高,变黑普氏菌和短优杆菌存在的样本发生窦道的几率显著增高,两种未培养韦荣氏菌的检出率在有咀嚼痛的样本中显著减少。结论: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是包含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普氏菌、优杆菌及韦荣氏菌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根尖周病损
16S
rDNA克隆测序法
细菌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L-17在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
8
2
作者
周焱
王颖慧
+1 位作者
赵焕英
尚佳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检测IL-17在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分析其在不同病理类型及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120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类型并按炎症细...
目的:检测IL-17在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分析其在不同病理类型及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120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类型并按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IL-17的分布特点;ELISA法检测IL-17的蛋白表达量。结果:120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中根尖周肉芽肿占65.8%,根尖周囊肿占18.4%,根尖周脓肿占15.8%。IL-17在3种病理类型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淋巴细胞、浆细胞。ELISA结果显示IL-17在不同病理类型组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在根尖肉芽肿组中的表达与炎症程度呈负相关。结论:IL-17在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内广泛存在,随炎症程度加重表达逐渐降低,推测IL-17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程进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乳牙
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泽勤
李立强
+8 位作者
谷涌泉
李建新
冯增国
佟铸
许晴
高喜翔
齐一侠
郭建明
张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4-308,共5页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中的应用价值,观察聚ε-己内酯(PCL)-肝素人工血管在体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10只Wistar大鼠,应用PCL-肝素人工血管完成大鼠腹主动脉移植,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应...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中的应用价值,观察聚ε-己内酯(PCL)-肝素人工血管在体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10只Wistar大鼠,应用PCL-肝素人工血管完成大鼠腹主动脉移植,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应用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大鼠体内PCL-肝素人工血管在不同时间点的管壁厚度、管腔内径及血流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移植模型建立后1、2、3个月,PCL-肝素人工血管管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2,P<0.01),且1个月与2个月间(P=0.01)、1个月与3个月间(P<0.01)管壁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点PCL-肝素人工血管管腔内径(F=0.08,P=0.99)及血流速速(F=0.58,P=0.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建模后1个月,PCL-肝素人工血管均无动脉瘤样扩张改变;建模后3个月,瘤样扩张的PCL-肝素人工血管管腔内径明显大于未扩张者(t=2.94,P=0.03),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未扩张者(t=4.28,P=0.01)。结论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可精确测量PCL-肝素人工血管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体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模型
动物
大鼠
主动脉
腹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细菌组成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蔡爽
赵焕英
周焱
杨宁燕
时清
尚佳健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口腔
医学
院儿童口腔科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检测中心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1-1235,1239,共6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122079)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编号:SQKM201210025019)
文摘
目的:检测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菌群构成,分析检出细菌种类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31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的根尖周病损组织,采用16SrDNA克隆测序法检测样本中菌群构成,统计分析菌种检出率与有无自发疼、咀嚼疼及窦道的关系。结果:31个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样本共获得2057个可分析序列,鉴定出268个菌种或基因型,从属于9个菌门。检出率最高的具核梭杆菌(74.19%)、隐蔽小杆菌(67.74%)和纤细弯曲杆菌(64.52%)与各临床症状间无明显关联,普氏坦纳菌在有自发痛样本中检出率显著增高,口普氏菌和副溶血嗜血杆菌在有咀嚼痛样本中的检出率显著增高,变黑普氏菌和短优杆菌存在的样本发生窦道的几率显著增高,两种未培养韦荣氏菌的检出率在有咀嚼痛的样本中显著减少。结论: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是包含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普氏菌、优杆菌及韦荣氏菌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乳牙
根尖周病损
16S
rDNA克隆测序法
细菌
临床症状
Keywords
Deciduous teeth Periapical lesions 16SrDNA cloning and sequencing Bacteria Symptom
分类号
R78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L-17在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
8
2
作者
周焱
王颖慧
赵焕英
尚佳健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北京
大学
口腔
医学
院口腔医院
医学
影像科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检测中心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68,共4页
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学科建设基金(16-09-15)。
文摘
目的:检测IL-17在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分析其在不同病理类型及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120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类型并按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IL-17的分布特点;ELISA法检测IL-17的蛋白表达量。结果:120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中根尖周肉芽肿占65.8%,根尖周囊肿占18.4%,根尖周脓肿占15.8%。IL-17在3种病理类型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淋巴细胞、浆细胞。ELISA结果显示IL-17在不同病理类型组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在根尖肉芽肿组中的表达与炎症程度呈负相关。结论:IL-17在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内广泛存在,随炎症程度加重表达逐渐降低,推测IL-17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程进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乳牙
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肉芽肿
Keywords
IL-17
deciduous teeth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periapical granuloma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泽勤
李立强
谷涌泉
李建新
冯增国
佟铸
许晴
高喜翔
齐一侠
郭建明
张建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宣武医院血管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血管外科研究所
北京理工
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检测中心
出处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4-308,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104100)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16-1-2012)
文摘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中的应用价值,观察聚ε-己内酯(PCL)-肝素人工血管在体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10只Wistar大鼠,应用PCL-肝素人工血管完成大鼠腹主动脉移植,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应用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大鼠体内PCL-肝素人工血管在不同时间点的管壁厚度、管腔内径及血流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移植模型建立后1、2、3个月,PCL-肝素人工血管管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2,P<0.01),且1个月与2个月间(P=0.01)、1个月与3个月间(P<0.01)管壁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点PCL-肝素人工血管管腔内径(F=0.08,P=0.99)及血流速速(F=0.58,P=0.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建模后1个月,PCL-肝素人工血管均无动脉瘤样扩张改变;建模后3个月,瘤样扩张的PCL-肝素人工血管管腔内径明显大于未扩张者(t=2.94,P=0.03),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未扩张者(t=4.28,P=0.01)。结论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可精确测量PCL-肝素人工血管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体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模型
动物
大鼠
主动脉
腹
血流动力学
Keywords
ultrasonography
models,animal
rats
aorta,abdominal
hemodynamics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细菌组成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蔡爽
赵焕英
周焱
杨宁燕
时清
尚佳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IL-17在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表达
周焱
王颖慧
赵焕英
尚佳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中的应用
徐泽勤
李立强
谷涌泉
李建新
冯增国
佟铸
许晴
高喜翔
齐一侠
郭建明
张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