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谈科技期刊编辑从收稿环节防止学术不端行为——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超渊 孙丽娜 +2 位作者 陈瑞芳 慕萌 张俊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2-1094,共3页
学术不端行为已是全球化的问题,严重影响科技期刊的质量,应在出版流程早期阶段进行防范。编辑在收稿环节就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学术不端。除了借助查重软件,编辑还应同时核查其他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对涉及学术不端稿件的甄别能力。
关键词 学术不端 收稿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卒中相关知识调查及干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胜云 孙海欣 +5 位作者 赵性泉 王文志 吴升平 江滨 杜晓立 贾鸿雁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9期716-722,共7页
目的调查社区医务人员对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卒中相关知识培训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现场。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干预前基线调查。使用统一的问卷式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 目的调查社区医务人员对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卒中相关知识培训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现场。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干预前基线调查。使用统一的问卷式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1)社区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2)卒中相关知识,包括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卒中的防控相关知识、卒中的早期症状识别及转诊知识。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上述卒中相关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再次问卷调查。对调查前后的卒中知识认知情况进行比较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有50名社区医务人员参与研究。(1)社区医务人员对早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为66%~100%,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4%~100%。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的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为70%~96%,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2%~100%。(2)对卒中高危人群的知晓率为84%~100%,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8%~100%。对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社区干预的知晓率为86%~96%,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4%~98%。对卒中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为90%~100%,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4%~100%。(3)对卒中早期症状识别知晓率为82%~96%,培训后的知晓率为94%~100%,对发生卒中早期症状转诊的知晓率为88%~98%,培训后为96%~100%。结论目前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对卒中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识别、卒中高危人群的社区干预及卒中防控等相关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不足。经过一定学时的相关知识培训后上述知识的知晓率得到明显提高。需要定期对社区医务人员加强卒中相关知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知识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知识、信念、行为效应性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滑蓉蓉 吴升平 +6 位作者 王文志 茹小娟 江滨 张辉 鲍秋菊 刘红梅 杜晓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人群(年龄≥50岁)脑卒中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脑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在北京崇文与石景山两个城区约10万自然人群中,按年龄性别构成整群随机抽取1350例年龄≥50...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人群(年龄≥50岁)脑卒中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脑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在北京崇文与石景山两个城区约10万自然人群中,按年龄性别构成整群随机抽取1350例年龄≥50岁的非卒中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并由培训合格的社区医生填写统一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脑卒中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等相关资料。结果脑卒中防治知识评分与信念和行为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76(P=0.005)和0.245(P<0.01),信念评分与行为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208(P<0.01)。知识评分与文化程度相关,信念、行为评分与性别和年龄相关。结论脑卒中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三项评分呈相互一致性。同时信念和行为评分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影响,而与文化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知识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控技术临床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建国 解虎涛 杨岸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疾病谱已发生深刻变化,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功能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神经调控技术作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手段,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本文系统阐述“神经调控”概念、分类及其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疾病谱已发生深刻变化,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功能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神经调控技术作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手段,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本文系统阐述“神经调控”概念、分类及其技术演变,重点总结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分析其在运动障碍疾病、癫痫、疼痛、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康复等领域的疗效和发展潜力;探讨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的融合趋势,指出闭环神经调控技术已成为脑机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精准治疗和个性化调控提供新的思路;指明神经调控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拓展新适应证、创新靶点探索模式、更新治疗理念及开展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展望未来,我国神经调控事业应抓住时代机遇,通过持续探索和创新,为全球脑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控(非MeSH词) 神经外科(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调查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海欣 王文志 +7 位作者 陈胜云 赵性泉 贾鸿雁 张岩 吴升平 江滨 茹小娟 杜晓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8期630-634,共5页
目的调查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在两个社区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样670户居民,每户确定一人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前统一培训社区医生,调查表由社区医生入户问卷填写完成。调查内容包括:(1)... 目的调查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在两个社区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样670户居民,每户确定一人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前统一培训社区医生,调查表由社区医生入户问卷填写完成。调查内容包括:(1)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2)卒中相关知识,包括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的早期症状、发生卒中症状如何转运以及获得卒中知识来源。结果 (1)社区居民对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为48.1%~84.8%。(2)对卒中早期症状知晓率为62.8%~82.8%。(3)有50.3%居民认为发生卒中后应该求助于"120"或"999"急救系统转运至适合医院。(4)居民获取卒中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为电视(91.3%)、报纸(76.6%)、社区医生/医生(62.8%)和杂志(51.0%)。结论目前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卒中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等相关知识认知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教育途径主要应集中在电视、报纸、社区医生/医生举办的健康大课堂、杂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知识 市区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震颤神经调控治疗进展
6
作者 郭松 张弘灏 +1 位作者 李建宇 杨岸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对于部分震颤症状严重、日常生活活动受到影响且药物疗效欠佳的患者可予以神经调控治疗,其疗效优于药物治疗。本文拟对特发性震颤的神经调控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方向... 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对于部分震颤症状严重、日常生活活动受到影响且药物疗效欠佳的患者可予以神经调控治疗,其疗效优于药物治疗。本文拟对特发性震颤的神经调控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方向性电极和可感知脑深部电刺激术以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最佳刺激靶点的临床研究,以为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震颤 磁共振成像 超声疗法 深部脑刺激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张力障碍神经调控治疗进展
7
作者 梁楠 马凌燕 +1 位作者 孟凡刚 张建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肌张力障碍是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肌肉收缩为特征,引起异常运动和(或)重复姿势的运动障碍疾病,具有病因多样、临床症状复杂等特点。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可逆性神经外科治疗方法,在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果。本文综述肌张力障碍的... 肌张力障碍是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肌肉收缩为特征,引起异常运动和(或)重复姿势的运动障碍疾病,具有病因多样、临床症状复杂等特点。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可逆性神经外科治疗方法,在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果。本文综述肌张力障碍的常用神经调控技术并展望神经调控的技术创新、多学科融合及临床推广前景,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失调 深部脑刺激法 物理刺激 经颅磁刺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运动障碍疾病神经调控治疗进展
8
作者 董文文 邱畅 +2 位作者 徐怿琛 杨岸超 章文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罕见运动障碍疾病的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脑深部电刺激术、脊髓电刺激术,以及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电休克疗法等神经调控技术的兴起为罕见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系统回顾并总结上述侵入性和非侵入性神经调控... 罕见运动障碍疾病的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脑深部电刺激术、脊髓电刺激术,以及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电休克疗法等神经调控技术的兴起为罕见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系统回顾并总结上述侵入性和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亨廷顿病、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等多种罕见运动障碍疾病中的应用及疗效,以为神经调控技术在罕见运动障碍疾病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障碍 电刺激疗法 物理刺激 经颅磁刺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反应性神经电刺激治疗进展
9
作者 樊修良 白宇彤 +1 位作者 杨岸超 张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癫痫是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约1/3最终诊断为难治性癫痫,传统药物和手术治疗效果有限,反应性神经电刺激作为一种闭环神经调控技术,为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反应性神经电刺激通过植入式电极实时监测脑电活动,识别癫痫发作... 癫痫是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约1/3最终诊断为难治性癫痫,传统药物和手术治疗效果有限,反应性神经电刺激作为一种闭环神经调控技术,为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反应性神经电刺激通过植入式电极实时监测脑电活动,识别癫痫发作前兆并进行电刺激干预,有效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和强度。本文综述反应性神经电刺激的组成、刺激参数选择与动态调整、长期数据记录与分析、与机器学习算法的融合、临床应用进展及其与迷走神经刺激术的比较,探讨其面临的技术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为更多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治疗并扩展至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癫痫 电刺激疗法 迷走神经刺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MRI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武春雪 高培毅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脑内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NET)与幕上皮层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对鉴别两种疾病的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DNET 35例及低级别星形细胞瘤33例,分别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各种MRI表现(采用评分法)进行分析,采用... 目的:探讨脑内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NET)与幕上皮层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对鉴别两种疾病的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DNET 35例及低级别星形细胞瘤33例,分别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各种MRI表现(采用评分法)进行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诊断DNET的回归方程。由一位高年资及一位低年资神经放射医师在数据分析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阅片,分析其诊断准确性及两次的变化。结果:DNET组平均年龄为(19.09±1.95)岁,明显低于低级别星型细胞瘤组的(32.58±2.32)岁,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Z=-4.09);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Z=-0.93);DNET组病变最大径为(3.57±0.25)cm,低级别胶质瘤组为(4.28±0.30)cm,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t=-1.84);DNET组病变表现为多囊或脑回样结构、三角征、边界清晰、T2WI信号较高、瘤内分隔、无瘤周水肿或占位效应等征象的例数(分值分别为32、16、33、45、14和0)均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分值为12、3、20、65、1和1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Z=-4.71~-1.62,P均<0.05);而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出现明显强化者(18分)要多于DNET(3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Z=-2.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形态、三角征、边界、T2WI信号、瘤周水肿或占位效应这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值均<0.05)。了解这些数据后高年资及低年资医师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1%和82.9%)均高于了解前(分别为77.1%和65.7%),其中低年资医师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Z=2.95)。结论:DNET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鉴别诊断诸多因素中,当患者年龄较小(<24.5岁)、病变可观察到多囊或脑回样结构、可见三角征、边界清晰、T2WI呈高信号以及无瘤周水肿或占位效应时,诊断更倾向于DNET,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提高DNET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科研型研究生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虹 冯洁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期74-75,共2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血管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成为神经科学的重中之重。脑血管病科研型研究生教育是学科发展的原动力,如何提高脑血管病科研型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未来脑血管病专业的发展。目前,关于脑...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血管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成为神经科学的重中之重。脑血管病科研型研究生教育是学科发展的原动力,如何提高脑血管病科研型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未来脑血管病专业的发展。目前,关于脑血管病科研型研究生的教育研究较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承担着脑血管病科研型研究生的培养任务,现就科研型研究生培养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科研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外科常见病理类型体细胞突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字林 胡文瀚 张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23,共9页
癫痫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结构性病因导致的癫痫手术切除病灶可治愈,一直是癫痫外科关注的重点。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结构性病因可能由体细胞突变所致。本文综述皮质发育畸形、长期癫痫相关肿瘤、海马硬化和下丘脑错构瘤4... 癫痫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结构性病因导致的癫痫手术切除病灶可治愈,一直是癫痫外科关注的重点。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结构性病因可能由体细胞突变所致。本文综述皮质发育畸形、长期癫痫相关肿瘤、海马硬化和下丘脑错构瘤4种癫痫外科常见病理类型体细胞突变相关致病基因及其研究进展,以及对手术方案制定和手术预后的影响,以为癫痫外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基因 突变 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手术前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红波 孙彦辉 +5 位作者 穆林森 李杰飞 李梦凯 黄博渊 申辉 郭世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肿瘤患者抑郁状况的差异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RSD)在手术前后分别对140例脑肿瘤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比较手术前后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肿瘤患者抑郁状况的差异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RSD)在手术前后分别对140例脑肿瘤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比较手术前后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肿瘤患者抑郁分布状况和临床特征。结果 140例脑肿瘤患者术前抑郁病例数及患病率为50例(35.7%),评分为15.36±6.52;术后抑郁病例数及患病率为9例(6.4%),评分为9.71±5.55。手术前后所有受试者的抑郁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抑郁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抑郁患病率较术前显著下降(χ2=36.10,P<0.05);良、恶性脑肿瘤术后抑郁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5),左、右及双侧病变组术后抑郁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脑肿瘤患围手术期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抑郁可能与脑肿瘤的病理性质和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抑郁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落体致大鼠脑损伤后血脑屏障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崔云 张琳 袁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8期649-650,i0001,共3页
目的用IgG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研究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变化。方法复制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在外伤后1h、6h、24h及7d时取脑组织,分别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同时用IgG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血脑屏障的变化,并对免疫组化结果进... 目的用IgG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研究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变化。方法复制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在外伤后1h、6h、24h及7d时取脑组织,分别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同时用IgG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血脑屏障的变化,并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后,损伤部位出现片状出血及明显水肿,电镜观察显示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星形细胞肿胀,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gG在脑损伤后1h即有漏出,6h漏出最严重,持续至24h,7d时降低。结论大鼠脑损伤后出现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IgG免疫组化染色是研究血脑屏障功能变化简单、敏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血脑屏障 免疫球蛋白G(IgG)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城市老年前期人群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政弘 孙冬玲 +5 位作者 何俐 刘运海 王翩 徐吉 闫宇翔 王文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8-413,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三城市(北京市、长沙市、成都市)老年前期人群的亚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12月—2014年4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北京市、长沙市、成都市各抽取两个社区,共1 163例老年前期居民,以其中问卷填写有效的1 02... 目的了解我国三城市(北京市、长沙市、成都市)老年前期人群的亚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12月—2014年4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北京市、长沙市、成都市各抽取两个社区,共1 163例老年前期居民,以其中问卷填写有效的1 0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HSQ-25)对纳入居民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价,比较并分析不同健康状态老年前期居民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指标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三城市老年前期居民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53.51%(549/1 026),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劳动强度、1周内服药情况及不同舒张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男性老年前期居民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育锻炼情况及不同BMI、收缩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老年前期居民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劳动强度、1周内服药情况及不同FPG、TC女性老年前期居民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育锻炼情况及不同BMI、收缩压、舒张压、TG、LDL-C、HDL-C女性老年前期居民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劳动强度、1周内服药情况、FPG及TG对男性老年前期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劳动强度、1周内服药情况及FPG对女性老年前期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城市老年前期居民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劳动强度、1周内服药情况、FPG及TG是男性老年前期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年龄、劳动强度、1周内服药情况及FPG是女性老年前期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老年前期人群 流行病学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功能解剖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忠 王忠诚(审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8-750,共3页
语言作为人脑的一种高级皮质功能备受关注。自1861年发现Broca区后,神经语言学研究一直是脑科学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一个多世纪以来,对语言的科学性研究已得出两条基本结论:一是脑的不同部位在语言中完成不同的功能;二是不同的脑区损... 语言作为人脑的一种高级皮质功能备受关注。自1861年发现Broca区后,神经语言学研究一直是脑科学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一个多世纪以来,对语言的科学性研究已得出两条基本结论:一是脑的不同部位在语言中完成不同的功能;二是不同的脑区损伤产生不同的言语障碍。随着神经功能影像技术及电生理监测技术的进展,语言的功能解剖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研究 脑科学研究 神经语言学 科学性研究 皮质功能 不同部位 言语障碍 监测技术 影像技术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3D几何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于红玉 李海云 +2 位作者 张莹 杨新建 王盛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75-177,共3页
血流动力学的状态参数及其变化是认识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以及风险预测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DSA图像的颅内动脉瘤的3D几何模型的建立方法,完成了动脉瘤3D形状的几何表达。该模型为进一步分析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基础。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刺激吗啡精神依赖大鼠伏隔核后相关脑区细胞外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文瀚 张颖 +3 位作者 孟凡刚 张斌 张凯 张建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高频电刺激吗啡精神依赖大鼠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后,NAc、苍白球腹侧核(ventral pallidum,VP)以及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中细胞外谷氨酸(glutamate,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 目的通过研究高频电刺激吗啡精神依赖大鼠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后,NAc、苍白球腹侧核(ventral pallidum,VP)以及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中细胞外谷氨酸(glutamate,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变化,阐述高频电刺激治疗药物精神依赖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吗啡10 d(3次/d),对照组大鼠在同等时间给予同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皮下注射。停药后第7天将大鼠麻醉,立体定向引导下将刺激电极置入单侧NAc,在刺激前后用微透析探针对同侧NAc,VP和VTA行微透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透析液中的Glu和GABA的含量。对照组大鼠只植入电极,不刺激。结果吗啡组NAc中Glu含量增高。对NAc行高频电刺激后,NAc和VTA中细胞外Glu含量递减,GABA含量无明显变化;VP中细胞外Glu和GAB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Glu在维持吗啡精神依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频电刺激能通过减少NAc和VTA中细胞外Glu的含量来消除吗啡精神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精神依赖 伏隔核 高频电刺激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进展
19
作者 白宇彤 杨岸超 张建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脑深部电刺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帕金森病是其最早应用的适应证之一,在多个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以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优化为主线,聚焦手术技术革新与神经回路机制研究两大方... 脑深部电刺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帕金森病是其最早应用的适应证之一,在多个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以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优化为主线,聚焦手术技术革新与神经回路机制研究两大方向,分别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手术技术创新、硬件设备优化、程控策略改进、神经回路标志物识别与应用,不仅显著提高疗效,而且为神经调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思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深部脑刺激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子宫内膜细胞纯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春霞 王蕊 +3 位作者 柴奇 魏静 罗小燕 姚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4-966,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人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方法将离体子宫内膜组织立即放入无菌瓶中,冲洗、剪碎,0.1%Ⅰ型胶原酶消化2h,100目和300目细胞筛分离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别离心(前者700r/min,离心5min,后者1000r/min,离心10min),应... 目的探讨一种人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方法将离体子宫内膜组织立即放入无菌瓶中,冲洗、剪碎,0.1%Ⅰ型胶原酶消化2h,100目和300目细胞筛分离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别离心(前者700r/min,离心5min,后者1000r/min,离心10min),应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体外培养,并通过免疫细胞染色进行鉴定。结果胶原酶消化及细胞筛过筛后离心可以完全分离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并分别经角蛋白单抗和波形蛋白单抗组化染色为阳性。结论该方法简单,费用低廉,能达到完全分离子宫内膜细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