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logMAR视力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刚 张方华 +1 位作者 颜少明 彭秀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标准化logMAR视力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Weber-Fechner法则设计本视力表和记录方法。采用三划等长的E形视标,视标大小及排列采用均匀的几何增率,每行视标数为4个,共14行,每两行视标变化进率为1010。视力检查...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标准化logMAR视力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Weber-Fechner法则设计本视力表和记录方法。采用三划等长的E形视标,视标大小及排列采用均匀的几何增率,每行视标数为4个,共14行,每两行视标变化进率为1010。视力检查距离是为3 m。视力记录可选择视角对数记录、小数记录。以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为标准,通过检查100人的单眼裸眼视力验证本视力表检查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该视力表纠正每行之间视标个数不等和大视标个数较少的缺点,采用多种视力记录方法,并可以作多种视力记录的相应数值的转换。本视力表与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论:本标准化logMAR视力表具有检查结果可靠、视力统计方便、准确的优点,可应用于眼视光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logMAR视力表 Weber-Fechner法则 标准对数视力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梁艳闯 王智群 +5 位作者 李然 梁庆丰 罗时运 邓世靖 安莹 孙旭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地分析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1985份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培养阳性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细菌279株,阳性率为14.06%;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及革... 目的回顾性地分析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1985份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培养阳性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细菌279株,阳性率为14.06%;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阴性球菌分别为119株(42.65%)、58株(20.79%)、98株(35.13%)及4株(1.43%)。假单孢菌属比例最高,为20.07%。细菌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妥布霉素的耐药百分比分别为20.2%、35.9%、15.5%及29.4%。老年组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妥布霉素的耐药百分比明显高于成人组(χ2=14.744,5.835,19.709;P<0.05)。结论假单孢菌属及葡萄球菌属仍是细菌性角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各种菌属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均有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细菌 药物耐受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黑色素瘤微血管密度与其临床组织病理学预后指标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凤华 李彬 +2 位作者 李辽青 孙宪丽 陈长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学预后指标及巩膜导管受侵与否的关系。方法应用高碘酸Schiff(PAS)特殊染色法显示血管基底膜,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5例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 目的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学预后指标及巩膜导管受侵与否的关系。方法应用高碘酸Schiff(PAS)特殊染色法显示血管基底膜,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5例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并通过形态学计量法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肿瘤微血管密度与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高度无关,与肿瘤最大基底直径(LTD)、肿瘤大小分组、细胞类型、侵犯巩膜导管与否有关。结论肿瘤血管增生与临床病理学预后指标之间有密切关系,提示MVD可能成为预测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微血管密度 组织病理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共焦显微镜在阿米巴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琛 邓世靖 +2 位作者 王智群 李然 孙旭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激光共焦显微镜HRT3-RCM在阿米巴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9例(10眼)行HRT3-RCM检查,同时进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及阿米巴原虫培养。结果9例患者中,HRT3-RCM显示7例角膜组织内阿米巴包囊为阳... 目的探讨激光共焦显微镜HRT3-RCM在阿米巴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9例(10眼)行HRT3-RCM检查,同时进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及阿米巴原虫培养。结果9例患者中,HRT3-RCM显示7例角膜组织内阿米巴包囊为阳性,其中3例查到阿米巴滋养体,2例在角膜组织内查见真菌菌丝。包囊表现为圆形,双壁,高密度影像,直径15~20μm;滋养体表现为不规则高密度影像,其中心或偏中心可见致密的核,直径25~40μm。角膜刮片见阿米巴包囊7例,阿米巴培养阳性6例。结论HRT3-RCM是利用激光作为光源的新一代共焦显微镜,分辨率更高,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作为阿米巴性角膜炎早期病原学诊断以及治疗随访观察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巴 角膜炎 激光共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特定区域人群眼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建军 徐亮 +5 位作者 朱建波 崔彤彤 马科 孙秀英 杨桦 马英楠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群中眼压的分布特征以及眼压与年龄、近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核性白内障、青光眼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 40岁以上居民 44 5 1例 ,进行视力、屈光、倍频视野、裂隙灯眼前节数码照相、散瞳眼底照相等检查。采用非接触... 目的 探讨人群中眼压的分布特征以及眼压与年龄、近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核性白内障、青光眼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 40岁以上居民 44 5 1例 ,进行视力、屈光、倍频视野、裂隙灯眼前节数码照相、散瞳眼底照相等检查。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每例受试者随机选一眼用于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 双眼眼压资料完整者 44 2 9例。 70岁以上组的平均眼压显著低于 70岁以下各组 (P <0 0 5 )。正常人眼压呈轻微偏向右侧的近似正态性分布 (偏度系数0 2 71) ,平均眼压 ( 15 90± 2 82 )mmHg ,95 %可信限区间 (CI) 10 3 7~ 2 1 43mmHg。近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者的眼压均高于无上述疾患者 (P <0 0 5 )。白内障手术后与无白内障手术史者眼压无统计学差异。年龄、核性白内障与眼压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 ,而近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与眼压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在人群中非接触眼压计测得的眼压正常值范围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正常值 10~ 2 1mmHg非常近似。 70岁后眼压有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区域人群 眼压 分布特征 青光眼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根林 王津津 +1 位作者 刘月月 王景昭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阿魏酸(FA)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内游离钙([Ca2+]i)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胚胎7个月人视网膜,新生小牛视网膜和生后4个月小鼠视网膜为研究对象,检测FA作用后[Ca2+]i水平变化。结果500μg/mLFA作用下,胚胎人组[Ca2+]i荧光强度(基值... 目的研究阿魏酸(FA)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内游离钙([Ca2+]i)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胚胎7个月人视网膜,新生小牛视网膜和生后4个月小鼠视网膜为研究对象,检测FA作用后[Ca2+]i水平变化。结果500μg/mLFA作用下,胚胎人组[Ca2+]i荧光强度(基值为57.08±3.97)在10s内降至38.41±4.92,维持在38.41±4.92~43.45±3.29;新生小牛组[Ca2+]i(基值为69.48±3.87)在20s内降至52.86±3.69,维持在49.75±3.82~54.39±4.04;成年小鼠组[Ca2+]i(基值为71.54±3.73)在20s内降至54.91±3.57,维持在53.81±3.49~58.14±3.49,且发现胚胎人组[Ca2+]i基值和受光照射后变化明显异于新生期小牛组和成年小鼠组。结论FA能有效降低视网膜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对于促进增殖和保护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视网膜 神经细胞 游离钙 浓度变化 胞浆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史翔宇 庞秀琴 +1 位作者 李彬 孙异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后兔眼睫状体细胞的变化发展过程,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取20只青紫蓝兔进行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在光凝后即刻、3d、1周、1个月和3个月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睫状突的结构变化过程。结果光凝后即刻... 目的探讨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后兔眼睫状体细胞的变化发展过程,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取20只青紫蓝兔进行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在光凝后即刻、3d、1周、1个月和3个月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睫状突的结构变化过程。结果光凝后即刻睫状突组织破坏,基质血管扩张。以后组织破坏加重并出现上皮囊肿。随时间推移,睫状体组织结构紊乱,有形成分减少。结论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可有效地破坏睫状突结构,并使这种破坏呈不可逆。安全性好,对周围组织无破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青光眼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睫状体光凝 病理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血啉甲醚的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实验性虹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海英 张风 +2 位作者 高丽琴 严伟 熊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观察以国产血啉甲醚(HMME)为光敏剂,应用光动力学疗法(PDT)封闭实验性虹膜新生血管(INV)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应用氩离子激光封闭猴眼全部视网膜分枝静脉的方法建立INV模型。静脉注射HMME(5 mg/kg),用514 nm的氩绿激光照射,设定能... 目的观察以国产血啉甲醚(HMME)为光敏剂,应用光动力学疗法(PDT)封闭实验性虹膜新生血管(INV)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应用氩离子激光封闭猴眼全部视网膜分枝静脉的方法建立INV模型。静脉注射HMME(5 mg/kg),用514 nm的氩绿激光照射,设定能量密度分别为107.46、143.28、275.22 J/cm23组,行虹膜彩像、虹膜荧光造影(IFA)、虹膜吲哚青绿造影(IICGA)及光镜和电镜观察疗效。结果PDT治疗后48 h,治疗区INV基本闭塞;ICGA显示基质层血管有不同程度的闭塞。PDT后3周,治疗区域新生血管仍闭塞,虹膜基质血管重新开放;非治疗区新生血管退行。光镜显示中能量组虹膜基质轻度萎缩,高能量组虹膜可见大量色素增殖。治疗组均未发生眼压升高。结论以HMME为光敏剂的PDT在一定时期内可有效封闭实验性虹膜新生血管,减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但对虹膜基质有一定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疗法 血啉甲醚 虹膜新生血管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玲 卢清君 +1 位作者 王宁利 王津津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的生长状况,用透射电镜、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鉴定其性质,为进一步研究脉络膜黑色素细胞及相关眼病提供模型。方法将脉络膜组织用胰蛋白酶与胶原酶多次消化,分离得到的细胞用F12培养液进行培养、传代...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的生长状况,用透射电镜、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鉴定其性质,为进一步研究脉络膜黑色素细胞及相关眼病提供模型。方法将脉络膜组织用胰蛋白酶与胶原酶多次消化,分离得到的细胞用F12培养液进行培养、传代、冻存和复苏。用透射电镜、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鉴定细胞性质。结果初分离的脉络膜黑色素细胞呈棕色球状体,24 h内贴壁。贴壁细胞渐变为双极、三极或树枝状,常有较长的分支,胞浆内含有棕黄色色素颗粒,传代后色素量保持稳定。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少量微绒毛,胞浆内的黑素体沿胞膜分布或簇状分布。体外培养的脉络膜黑色素细胞S-100表达阳性,细胞角蛋白表达阴性。结论采用胰蛋白酶与胶原酶多次消化并在培养液中添加多种刺激因子,可建立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的有限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脉络膜 黑色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细胞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玲 卢清君 +1 位作者 王宁利 王津津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的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印迹法从蛋白表达水平定量检测bFGF对脉络膜黑色素细胞表达MMP-2、MMP-9的影响,并用免疫荧光组织...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的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印迹法从蛋白表达水平定量检测bFGF对脉络膜黑色素细胞表达MMP-2、MMP-9的影响,并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定位。结果应用等量总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法分析,用MMP-2抗体检测发现:正常脉络膜黑色素细胞样本有微弱的信号条带,bFGF处理的样本有清晰的信号条带;用MMP-9抗体检测发现:正常脉络膜黑色素细胞样本未见信号表达,bFGF处理的样本有微弱的信号条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示MMP-2、MMP-9反应产物位于细胞浆,且细胞核周围较密集。结论bFGF可上调体外培养的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细胞表达MMP-2、MMP-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脉络膜 黑色素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对房水流出通道中MMP-9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静嫦 王宁利 +3 位作者 吴河坪 范志刚 林辉 乔利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对房水流出通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影响,从分子细胞学水平探讨IL-1的降眼压机制。方法SD大鼠10只,随机选择一眼前房注射重组鼠IL-1β30ng,对侧眼前房注... 目的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对房水流出通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影响,从分子细胞学水平探讨IL-1的降眼压机制。方法SD大鼠10只,随机选择一眼前房注射重组鼠IL-1β30ng,对侧眼前房注射等体积1g·L-1PBS作为对照。用药30h后取眼球,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房水流出通道的MMP-9表达,并利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用药眼的小梁网、睫状肌和虹膜均出现强阳性反应,自动图像分析显示用药眼与对侧眼的灰度分别为47.39±3.30、88.42±4.76,差别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t=25.95,P=0.000<0.01)。结论IL-1降眼压机制可能与3条房水流出通道的MMPs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眼压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在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微丽 邹留河 张铁民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ACD)患者的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方法对经基因型检测明确为ACD患者(R124H突变)的10例20眼角膜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其中1例2眼为穿透角膜移植(PK)术后眼,一眼病变复发,另一眼无复发表现。并取颗粒状角膜营... 目的探讨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ACD)患者的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方法对经基因型检测明确为ACD患者(R124H突变)的10例20眼角膜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其中1例2眼为穿透角膜移植(PK)术后眼,一眼病变复发,另一眼无复发表现。并取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Ⅰ型(GCDⅠ,R555W突变)患者9例18眼作为对照。结果ACD患者未手术眼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基底上皮、Bowman膜及整个角膜基质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光改变;PK术后复发眼Bowman膜及紧邻其下的前基质可见由细小沉积物组成的不规则混浊;PK术后无复发表现眼角膜各层未见明显异常。GCDⅠ型最显著的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为角膜基质内以大型沉积物为主。结论首次对经基因检测确诊的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进行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ACD患者基底上皮、Bowman膜及整个角膜基质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光改变,但较GCDⅠ型患者的沉积物为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显微镜 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4
13
作者 路晖 李树宁 +1 位作者 傅涛 王宁利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制作大鼠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对以往建立的动物模型进行补充,以更好地开展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相关研究。方法SD大鼠10只,制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通过全巩膜隧道穿入前房25号硅胶管,末端埋于结膜下,连续缝合结膜瓣。同样方... 目的制作大鼠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对以往建立的动物模型进行补充,以更好地开展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相关研究。方法SD大鼠10只,制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通过全巩膜隧道穿入前房25号硅胶管,末端埋于结膜下,连续缝合结膜瓣。同样方法做另外3只大鼠,分别于术后2、5、11d取眼球做组织学检查,观察术后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通过大鼠前房引流管植入术,可以在结膜下形成良好的滤过泡,经过7~11d逐渐瘢痕化。结论大鼠引流管植入术是一个可靠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动物模型,可用于滤过手术后伤口愈合、瘢痕化过程及滤过手术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滤过手术 动物模型 滤过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对房水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静嫦 王宁利 +3 位作者 范志刚 刘长征 曾明兵 林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对房水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其降低眼压的有效性及探讨其降低眼压的机制。方法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3组,A、B组随机一只眼前房注射重组鼠IL-1β30ng,另一只眼前房注射等体积的0.1%PBS作为对照,C组作为空白...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对房水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其降低眼压的有效性及探讨其降低眼压的机制。方法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3组,A、B组随机一只眼前房注射重组鼠IL-1β30ng,另一只眼前房注射等体积的0.1%PBS作为对照,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用药80h后,A组用药眼和对侧眼分别前房注射10μl125I标记鼠清蛋白(125I-RSA)和131I标记的鼠清蛋白(131I-RSA),B组相反,用药眼和对侧眼分别前房注射10μl131I-RSA和125I-RSA,C组随机一只眼前房注射10μl125I-RSA,对侧眼注射10μl131I-RSA,并于注药后每10min取静脉血一次,共7次,进行血循环中125I-RSA或131I-RSA放射性强度的测定,计算血样品中125I-RSA/131I-RSA的蛋白量比值。结果三组间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较C组增加27.20%,B组较C组降低25.44%。结论IL-1具有增加小梁网通道房水流出的作用,为其降低眼压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房水动力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SEB诱导的免疫耐受参与免疫赦免部位的应答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庆华 潘志强 +5 位作者 张文华 接英 武宇影 徐亮 彭虹 陈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耐受性是否参与免疫赦免部位的应答反应。方法:以LEW大鼠作为受体,F344大鼠作为供体,进行角膜移植。将受体鼠随机分成5组,即在手术前7 d及移植后7 d,以球旁途径分别注射30μg/kg、60μg/kg、9... 目的:探讨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耐受性是否参与免疫赦免部位的应答反应。方法:以LEW大鼠作为受体,F344大鼠作为供体,进行角膜移植。将受体鼠随机分成5组,即在手术前7 d及移植后7 d,以球旁途径分别注射30μg/kg、60μg/kg、90μg/kg和120μg/kg的SEB组和注射生理盐水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为移植后注射糖皮质激素(GC)、FK506、环孢素A((CsA)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 ra)组。镜下观察移植后30 d内角膜的浑浊、水肿和新生血管,用抗排斥反应指数记录移植片存活天数。采用NK1.1-PE荧光抗体进行组织染色,观察移植后不同时间受体鼠角膜片的炎症细胞浸润和受体鼠眼局部NK细胞的变化。结果:注射120μg/kg SEB的大鼠移植片比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存活天数延长了22 d。与FK506、CsA、IL-1ra和GC组相比也明显延长。120μg SEB/kg受体鼠的移植片排斥反应指数为3.42±2.18,明显低于对照组6.58±3.15(P<0.01)。其中水肿指数和新生血管指数明显降低。组织染色结果显示,SEB注射后NK细胞数量增加。结论:注射SEB能降低大鼠角膜移植的排斥反应,提示SEB诱导的耐受性参与了免疫赦免部位的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SEB诱导 免疫耐受 免疫赦免部位 应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毛球运动致眼外伤的运动损伤特点及预防对策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洁 陈艳 +5 位作者 苗景鹏 赵萌 坑彩霞 王晓洁 郭建军 刘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羽毛球运动导致眼外伤的运动损伤特点并对此类眼外伤的预防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在羽毛球运动中眼球受伤的患者,记录其受伤当时的致伤物(球或球拍)、运动项目(单打或双打)、致伤... 目的:探讨羽毛球运动导致眼外伤的运动损伤特点并对此类眼外伤的预防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在羽毛球运动中眼球受伤的患者,记录其受伤当时的致伤物(球或球拍)、运动项目(单打或双打)、致伤人(对手或队友)、受伤者从事羽毛球运动的时间、受伤者的屈光状态及视力矫正情况、接受专业指导情况、眼外伤风险知晓情况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收集患者60例,门诊患者46例,因伤情较重需住院手术患者14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5~65岁,平均43岁。右眼32例,左眼28例,被球打伤42例,被球拍打伤18例,单打8例,双打52例,其中被对手打伤15例,被队友打伤37例。闭合性眼外伤56例,开放性眼外伤(眼球穿孔伤或眼球破裂伤)4例。受伤者从事羽毛球运动1~30年,平均6.5年。屈光状态资料完整者56例,正视眼34例,近视眼21例,远视眼1例。打球时屈光矫正资料完整者50例,正视眼不需矫正者34例,有屈光不正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者7例,戴框架眼镜矫正近视者9例。33%的受伤者和20%的致伤者接受过专业指导,50%的受伤者知晓这一运动的眼外伤风险。结论:在羽毛球运动中,双打比单打有更高的眼外伤风险,双打中前场队员处于最高风险的位置。大部分受伤者是因双打中回头被队友打伤,少数情况是在网前位置与对手距离过近时被对手扣杀所伤。与球相比,球拍打伤的伤情通常更严重。戴框架眼镜会增加眼球开放性损伤的风险,不建议在羽毛球运动中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建议独眼者不要参加羽毛球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眼外伤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眼压猴视盘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的纵向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克高 彭晓燕 +3 位作者 章征 孙华 杨迪亚 王宁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观察高眼压前后视盘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的纵向变化,探讨高眼压对视盘和GCC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用恒河猴3只,全部为雄性,年龄4岁,保持在12 h暗和12 h光照(100 Lux)环境中给予水果、蔬菜等混合喂养... 目的观察高眼压前后视盘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的纵向变化,探讨高眼压对视盘和GCC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用恒河猴3只,全部为雄性,年龄4岁,保持在12 h暗和12 h光照(100 Lux)环境中给予水果、蔬菜等混合喂养。3只猴右眼用激光诱发高眼压。检测光凝前后的实验猴眼压,行眼底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记录基线和3次随访的视盘外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的厚度和GCC,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次光凝后激光眼即刻眼压为(3.00±0.58)mmHg(1 kPa=7.5 mmHg),明显低于光凝前的眼压(17.33±1.20)mmHg和对侧眼的眼压(17.00±1.5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5,P=0.004;t=9.17,P=0.010)。首次光凝后近2 a激光眼的眼压为(41.00±5.00)mmHg仍维持在高于光凝前的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P=0.030)。光凝后4个月时激光眼视盘的颜色开始变淡,8个月时颜色较光凝前明显变淡,12个月时颜色仍然变淡。对侧眼视盘的颜色在光凝后4~12个月都呈现粉红色,与光凝前对比无明显变化。光凝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激光眼视盘周围的RNFL厚度都较对侧眼以及光凝前变薄。对侧眼视盘周围的RNFL厚度在光凝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与光凝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光凝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激光眼黄斑区GCC的厚度与光凝前和对侧眼相比变薄。光凝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对侧眼黄斑区GCC的厚度与光凝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在高眼压造成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之前,视盘和GCC一直处于高眼压和低眼压的波动状态;由此引起的缺血再灌注交替性损伤可能是激光诱导的高眼压模型猴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视盘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对体外培养IPE细胞的转染及毒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晓慧 孙葆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 研究腺相关病毒 (recombinantadeno associatedvirus ,rAAV)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对体外培养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irispig mentepithelial,IPE)的转染和病毒载体对IPE细胞的毒性 ,为rAAV携带... 目的 研究腺相关病毒 (recombinantadeno associatedvirus ,rAAV)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对体外培养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irispig mentepithelial,IPE)的转染和病毒载体对IPE细胞的毒性 ,为rAAV携带目的基因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酶辅助的显微分离方法体外培养IPE细胞并鉴定。按转染倍数 (multipleofinfection ,MOI)为 10 3 、10 4、10 5、10 6转染已培养 3d的传二代IPE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 GFP对IPE的转染效率。MTT法检测rAAV GFP对IPE细胞的毒性。结果 rAAV GFP对IPE的转染效率 ,MOI =10 3 时为 2 6 .7%、MOI =10 4时为 5 3.6 %、MOI =10 5时为 6 0 .2 %、MOI =10 6时是 6 3.7% .AAV GFP转染IPE细胞后 ,细胞生长正常 ,MTT法显示各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的OD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AAV GFP对体外培养的IPE细胞转染效率可达 6 0 %以上 ,而且腺相关病毒对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球囊巩膜外加压后眼压和虹膜血管的改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克高 章征 颜繁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巩膜外加压对大鼠加压后即刻和不同时段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和虹膜血管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大鼠18只。于每只大鼠右眼切开结膜,在外直肌下方放置球囊导管,充气加压4~5 ATM(1 ATM=101.325 k Pa)。于加压、撤压... 目的探讨巩膜外加压对大鼠加压后即刻和不同时段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和虹膜血管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大鼠18只。于每只大鼠右眼切开结膜,在外直肌下方放置球囊导管,充气加压4~5 ATM(1 ATM=101.325 k Pa)。于加压、撤压前后不同时段分别测量大鼠的IOP,拍摄眼前节像。观察IOP、角膜和虹膜血管的改变。结果加压后即刻IOP(40.66±10.55)mmHg(1 kPa=7.5 mmHg)迅速高出基线(8.45±1.23)mmHg(P=0.000)。加压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后IOP逐渐下降,但仍高出基线水平,除60 min(P=0.929)外,其他3个时间点与基线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撤除巩膜外加压后即刻的IOP(6.09±0.49)mmHg迅速低于基线水平(P=0.000)。撤压后15 min、30 min后IOP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巩膜外加压后角膜水肿、虹膜血管扩张。撤除巩膜外加压后角膜出现皱褶,虹膜血管仍然扩张。结论球囊巩膜外加压后即刻IOP迅速增高,以后逐渐下降。随着加压时间的延长对侧眼的IOP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球囊巩膜外加压可能影响大鼠的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球囊导管 巩膜外加压 眼压 虹膜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POS技术对睑板腺癌的评估研究
20
作者 李辽青 李彬 +2 位作者 王凤华 孙宪丽 陈长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7-467,共1页
增强多聚一步染色法(EPOS)是一种新型快速高敏的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本研究将先进的EPOS方法引入眼科临床,评价EPOS技术在对睑板腺癌术中的快速诊断,以及在准确判断评估手术切缘有否受肿瘤细胞侵犯等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EPOS 睑板腺癌 增强多聚一步染色法 诊断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