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检人群的齿痕舌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玉杰 梁嵘 +7 位作者 张莹 杨新宇 姚叙莹 王召平 陈东宁 王盛花 任继平 崔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83-2289,共7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的齿痕舌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以健康体检者309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质辨识问卷进行体质辨识;医生进行舌诊并拍摄舌图。各组间的率与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092人中齿痕舌的发生率为56.27%,其中重度齿...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的齿痕舌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以健康体检者309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质辨识问卷进行体质辨识;医生进行舌诊并拍摄舌图。各组间的率与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092人中齿痕舌的发生率为56.27%,其中重度齿痕舌占11.21%;女性的中、重度齿痕舌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50岁以上时,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与湿热质组的齿痕舌出现率逐渐降低(P<0.05,P<0.05,P<0.01,P<0.01);8种偏颇体质的齿痕舌发生率与平和质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平和质组比较,特禀质和血瘀质的重度齿痕舌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齿痕舌在体质辨识中不具有特异性。50岁以后,齿痕舌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重度齿痕舌对辨识健康状态具有诊断价值,建议将不出现重度齿痕舌作为判断平和质的一项舌诊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舌诊 齿痕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8例体检者“上火”体验的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金飞 梁嵘 +2 位作者 王盛花 王召平 任继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5期39-44,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上火"的症状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58名志愿者的上火的原因、症状、应对措施等进行调查。结果:91%的人有过上火的经历,在调查中的发生率为4.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尤其是老年... 目的:初步探讨"上火"的症状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58名志愿者的上火的原因、症状、应对措施等进行调查。结果:91%的人有过上火的经历,在调查中的发生率为4.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尤其是老年女性,上火后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不同性别者的上火症状亦有差异。结论:中国人日常所说的上火是一种具有燥象和热象特征的亚健康状态。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促使其发生的重要原因,症状的差异与性别、年龄相关。纠正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缓解上火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火 回顾性调查 症状 身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人群中子宫肌瘤患者的脉象图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苌丽静 梁嵘 +9 位作者 高思妍 杨新宇 阿南悦子 姚叙莹 王召平 陈东宁 王盛花 亢汝梅 任继平 崔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95-2300,共6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子宫肌瘤患者脉象的共性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1∶1)的方法,运用中医脉象仪采集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脉搏波,运用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比值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子宫肌瘤组比较,子宫肌瘤组的ab...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子宫肌瘤患者脉象的共性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1∶1)的方法,运用中医脉象仪采集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脉搏波,运用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比值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子宫肌瘤组比较,子宫肌瘤组的abc脉形出现率增高,取脉最佳压力、h4、h4/h1均值降低,h5、h5/h1均值增高。结论:脉象仪软件自动判别脉象,显示子宫肌瘤组中弦脉类脉象的出现率占79.28%,但从脉形特征和脉搏波参数来看,子宫肌瘤组的脉位略浮,脉象略滑,外周阻力低于非子宫肌瘤组。提示对脉象仪提供的脉名诊断、脉波图形和脉搏波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获取子宫肌瘤组的共性脉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脉象 脉搏波 弦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87例平和质及3种偏颇体质的舌象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莹 梁嵘 +7 位作者 任玉杰 杨新宇 姚叙莹 陈东宁 王召平 王盛花 任继平 崔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78-228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平和质与3种偏颇体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的舌象特征。方法:以1687例体检人群为对象,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各体质类型的得分;由中医师进行舌象观察并拍摄数字舌图,并对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和...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平和质与3种偏颇体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的舌象特征。方法:以1687例体检人群为对象,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各体质类型的得分;由中医师进行舌象观察并拍摄数字舌图,并对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和阴虚质4组的舌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和质组中,属于正常范围的舌质(淡红舌、正常舌形)与舌苔(薄白苔)的出现率均不到50%。与平和质组比较,痰湿质组的暗红舌、厚腻苔、黄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组的红/绛舌、厚腻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组的红绛舌、瘦薄舌、少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颇体质时,虽然异常舌象的出现率增高,并各具特征,但舌诊与体质辨识问卷相结合的诊断规律研究仍是体质辨识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舌诊 数字舌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舌象特征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思妍 梁嵘 +3 位作者 王召平 苌丽静 阿南悦子 王盛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研究关于子宫肌瘤舌象特征的文献,探讨子宫肌瘤舌象的共性特征。方法检索CNKI(1999-2008)数据库,以"子宫肌瘤"及"舌"为关键词,检索出文献629篇。进一步筛选有舌诊记录的文献189篇,累计病例1796例,并分析子宫肌... 目的研究关于子宫肌瘤舌象特征的文献,探讨子宫肌瘤舌象的共性特征。方法检索CNKI(1999-2008)数据库,以"子宫肌瘤"及"舌"为关键词,检索出文献629篇。进一步筛选有舌诊记录的文献189篇,累计病例1796例,并分析子宫肌瘤时出现的各种舌质与舌苔的百分比。结果子宫肌瘤中暗舌出现率为57.07%,瘀点舌出现率为48.11%。从辨证的角度分析,气滞血瘀证的瘀点舌出现率为67.04%,暗紫舌出现率为54.93%;气虚血瘀证的淡舌出现率为81.03%,瘀点舌出现率为42.56%;痰湿内阻证的白腻苔出现率为82.44%,暗紫舌出现率为81.68%,胖大、齿痕舌出现率为67.18%;瘀血内阻证的瘀点舌的出现率为89.15%,暗红舌出现率为40.31%。结论子宫肌瘤的舌象特征为暗舌和瘀点舌,且各种常见证型具有各自的舌象特征。这些舌象特征可运用于对子宫肌瘤的体质辨识和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舌诊 辨证 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舌图的舌色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松鹤 梁嵘 +2 位作者 王盛花 王召平 黄庆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2期29-32,57,共5页
目的:从临床医生的视角,探讨数字舌图的舌色数据的采集方法。方法:(1)对142幅淡红舌不同部位的舌色数据进行比较;(2)由临床医师进行舌色样本的数据采集,获得706幅不同舌色的Lab色度值。结果:(1)舌侧部位与舌尖、薄白苔、厚白苔、反光和... 目的:从临床医生的视角,探讨数字舌图的舌色数据的采集方法。方法:(1)对142幅淡红舌不同部位的舌色数据进行比较;(2)由临床医师进行舌色样本的数据采集,获得706幅不同舌色的Lab色度值。结果:(1)舌侧部位与舌尖、薄白苔、厚白苔、反光和阴影部位的舌色数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2)临床医生诊断的不同舌色,经色度值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在三维色彩空间中亦具有各自的分布范围。结论:由医生对数字舌图进行舌色样本的数据采集是准确分析舌色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数字舌图 舌色分析 色彩空间 Lab色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主诉“上火”者中“已病”舌象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嵘 陈冬宁 +4 位作者 王召平 李丹溪 姚叙莹 田丁 王盛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2020-2023,共4页
目的:探讨主诉为"上火"时出现"已病"舌象的诊断意义。方法:以303例主诉"上火"的案例为基础,分析"已病"舌象与问诊资料的关联性。结果:1所有案例中,53.14%的"上火"者具有2个以上的&qu... 目的:探讨主诉为"上火"时出现"已病"舌象的诊断意义。方法:以303例主诉"上火"的案例为基础,分析"已病"舌象与问诊资料的关联性。结果:1所有案例中,53.14%的"上火"者具有2个以上的"上火"诱因。复合诱因以不内外因(饮食因素、劳累)与内因(压力大、情绪不好)的组合为多见。当多个"上火"诱因同时存在时,舌象表现为"已病"的机率明显增加;2 29.95%"上火"者为经常上火,其舌象表现为"已病"的机率明显增加。结论:当舌象表现为"已病"时,多已不是"欲病"的上火,而属"已病"的中医热证。在中医体检中,有效地区分"欲病"与"已病"十分重要,而"已病"舌象是区分两者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上火 舌诊 已病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以前以“禀”为词素的先天体质术语研究
8
作者 姚叙莹 梁嵘 +4 位作者 李丹溪 田丁 王召平 陈东宁 王盛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5-1070,共6页
目的:对清以前医籍中以"禀"为词素的先天体质术语及其内涵进行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光盘为检索对象,以"禀"为关键字检索,共检索出6 480篇,逐篇阅读后,筛选出清代以前具体论述先天体质的文献,提炼出9个用来表... 目的:对清以前医籍中以"禀"为词素的先天体质术语及其内涵进行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光盘为检索对象,以"禀"为关键字检索,共检索出6 480篇,逐篇阅读后,筛选出清代以前具体论述先天体质的文献,提炼出9个用来表述先天体质的词汇。结果:1.隋朝最早出现以"禀"字组成的先天体质术语。至明末,依次出现了"禀气"、"禀质"、"禀受"、"禀赋"、"所禀"、"赋禀"、"气禀"、"禀体"、"素禀"9个先天体质术语,出现率高的先天体质术语是"禀受"(33.27%)与"禀赋"(32.99%)。2.构成先天体质的要素有5个,至明末依次出现了形体、父母遗传、寿夭、气血、地域,出现率最高的是形体(32.11%)。结论:1.清以前,表述先天体质的术语带有"禀"字。2.用多个词汇来表述先天体质,意在表述先天体质的不同要素,同时也体现了先天体质的认识过程。3.最先认知的先天体质要素不是父母遗传,而是形体、气血是位居第2的先天体质要素,表明观察先天体质不仅涉及身体的结构——形体表现,也涉及身体的功能——气血表现。古代中医有关先天体质的探讨对当今的健康认知与健康维护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先天 遗传 形体结构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伤寒医案267人次的舌象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前进 梁嵘 +2 位作者 姚叙莹 王盛花 王召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69-2273,共5页
目的:探讨清代伤寒病舌诊的共性特征。方法:阅读46部伤寒病舌诊医案著作,获得伤寒病舌诊医案214例,267人次,统计舌质与舌苔的出现率。并分析舌象记录在清早期、中期、晚期的变化规律。结果:在267人次中,对舌苔的记录最多(91.39%)。清代... 目的:探讨清代伤寒病舌诊的共性特征。方法:阅读46部伤寒病舌诊医案著作,获得伤寒病舌诊医案214例,267人次,统计舌质与舌苔的出现率。并分析舌象记录在清早期、中期、晚期的变化规律。结果:在267人次中,对舌苔的记录最多(91.39%)。清代不同时期的舌象记录比较显示:与清代早期比较,苔质的记录数量明显增加(P<0.01)。苔色的记录以清早期为多,清中期减少(P<0.01),清晚期又显著增加(P<0.01)。清晚期,腻苔和红舌的记录显著增加(P<0.01)。结论:对古代伤寒病舌诊的共性特征以及演变规律分析,能够为现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以及伤寒、温病方药的准确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医案 伤寒病 舌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舌诊对腻苔概念形成的贡献
10
作者 张前进 梁嵘 +2 位作者 姚叙莹 王盛花 王召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探讨伤寒舌诊中腻苔概念的形成。方法:查阅46部伤寒病舌诊医案,摘录与滑、腻相关的医案,并以"腻"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有关腻苔的著作,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寒舌诊医案中对滑苔的记录呈下降的趋势... 目的:探讨伤寒舌诊中腻苔概念的形成。方法:查阅46部伤寒病舌诊医案,摘录与滑、腻相关的医案,并以"腻"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有关腻苔的著作,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寒舌诊医案中对滑苔的记录呈下降的趋势,而腻苔的记录呈增长的趋势。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是最早在滑苔中描述苔"腻"的著作。经过滑、腻并存的时段后,腻苔成为一个独立的舌象。结论:腻苔是从滑苔中分化出来的舌象,是伤寒舌诊研究的成果之一,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伤寒舌诊与温病舌诊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医案 舌诊 伤寒病 腻苔 滑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的舌脉诊研究
11
作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64-2264,2260,共1页
将中医诊法有机地嵌入健康体检,探讨建立中西医学互补的健康评价体系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系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的研究目标。该诊法研究团队以舌诊为主要的切入点,其研究涉及了以下3个方面:
关键词 中医诊法 体质辨识 北京中医药大学 舌脉诊 医院体检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 健康评价体系 健康体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