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科手术护理配合标准作业程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莹 王菲 龚树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19,共4页
目的提高耳科疾病患者手术护理质量与效率。方法按时间段将耳科手术患者400例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构建耳科手术护理配合标准作业程序(SOP),对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后用于手术护理中。比较耳蜗植入、中耳手... 目的提高耳科疾病患者手术护理质量与效率。方法按时间段将耳科手术患者400例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构建耳科手术护理配合标准作业程序(SOP),对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后用于手术护理中。比较耳蜗植入、中耳手术、听神经瘤手术及咽鼓管球囊扩张4项手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前3项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手术器械仪器故障致手术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构建的耳科手术护理配合SOP使手术护理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耳科疾病 标准作业程序 耳蜗植入手术 听神经瘤手术 咽鼓管球囊扩张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对豚鼠耳蜗基底膜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登化 龚树生 +1 位作者 陈丽艳 谢静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观察噪声性聋豚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白色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两组豚鼠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后,噪声组给予高强度... 目的观察噪声性聋豚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白色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两组豚鼠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后,噪声组给予高强度窄带噪声(122dB SPL,3小时)暴露,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噪声组于噪声暴露后1小时、3天、7天、14天和21天分别行ABR检测;并以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豚鼠耳蜗基底膜听觉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水平。结果噪声暴露后1小时、3天、7天、14天、21天噪声组豚鼠ABR各频率反应阈均较噪声暴露前及对照组显著增高,且随时间的延长听力逐渐恢复,14天时趋于稳定,达到永久性阈移。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在噪声组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及Hensen's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噪声组豚鼠耳蜗基底膜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H2BAcK5/β-actin比值为0.310 2±0.083 9)较对照组(0.617 9±0.126)明显下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噪声可导致豚鼠内耳感觉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下降,乙酰化组蛋白失衡有可能参与了噪声性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聋 组蛋白 组蛋白乙酰化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功能性听力下降对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贞 张庆苏 +2 位作者 胡乃晓 王琦 龚树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功能性听力损失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10月,耳鼻喉科门诊中老年患者30例(年龄52~76岁),根据测听结果,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好的(SIN<-2.63 dB)入L组(n=15),识别能力差的(SIN>-2.63 dB)入H组(n=15)。采...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功能性听力损失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10月,耳鼻喉科门诊中老年患者30例(年龄52~76岁),根据测听结果,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好的(SIN<-2.63 dB)入L组(n=15),识别能力差的(SIN>-2.63 dB)入H组(n=15)。采用剑桥神经心理学成套测试(CANTAB)中4、6、8个模型负荷的配对联结学习(PAL)和空间工作记忆(SW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PAL和SWM错误数均随负荷上升而显著上升(χ2>28.182,P<0.001)。不同负荷下,L组PAL错误数均低于H组(U<53.5,P<0.05);6个模型负荷下,L组SWM错误数低于H组(U=55.0,P<0.05)。听力与负荷交互效应不显著(F<1.680,P>0.05)。结论年龄相关功能性听力下降对情景记忆的影响较工作记忆更多,与记忆负荷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听力下降 年龄 工作记忆 情景记忆 记忆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噪声下言语识别的影响因素及听觉认知训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贞 龚树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老年人多存在噪声下交流困难的情况,无论是否存在听力下降。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下降是听觉中枢处理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现。同时,外周听力水平和认知水平与其明显相关,彼此相互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包括:共同原因、降低-补偿假说、信... 老年人多存在噪声下交流困难的情况,无论是否存在听力下降。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下降是听觉中枢处理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现。同时,外周听力水平和认知水平与其明显相关,彼此相互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包括:共同原因、降低-补偿假说、信息退化假说、感觉剥夺假说和认知负荷假说。简而言之,听觉中枢处理能力同认知水平有明确的关系,随年龄的增长同时下降。降级的感觉输入(听力下降或者在噪声下交流)给认知系统带来更多的负荷,占据更多的认知资源,影响认知即时的处理。随着时间的流逝,长期的感觉剥夺会导致认知能力的全面下降。认知水平下降反过来从上而下影响对听觉中枢处理的补偿作用。明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后,再探讨听觉训练和认知训练对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康复效果。大量研究证实,听觉训练程序在改善听力损失患者的听觉中枢处理和认知功能方面的治疗意义,同时认知训练可以通过训练认知的部分领域(记忆能力)改善认知和听觉中枢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 听力下降 听觉中枢处理 认知 噪声下言语识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