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吴坚 桂沛君 +3 位作者 张勃 韩淑霞 马国栋 谢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57-959,965,共4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随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改善,ACS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状动脉血流中断、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心肌坏死,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疾病,对患者生命及生存质量和机体功能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被医学界公认是治疗AC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依从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治疗技术在卒中后运动和认知及言语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瑛 吴春薇 +1 位作者 丁玎 吴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59-663,共5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卒中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卒中后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功能障碍,如运动、认知、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等。人类大脑在卒中损伤后有显著的恢复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其他部位代替受损伤的脑组织行使其原有功能...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卒中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卒中后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功能障碍,如运动、认知、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等。人类大脑在卒中损伤后有显著的恢复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其他部位代替受损伤的脑组织行使其原有功能,而这种重组和可塑能力与康复治疗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来改善卒中后认知、运动等各类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MNS)的发现和基于MNS理论的康复疗法为卒中后功能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 镜像神经疗法 运动功能 认知 失语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内骨折围手术期的系统康复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汝蕴 覃鼎文 +2 位作者 韩宝昕 王秀芬 蒋协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膝关节内骨折患者64例作为治疗组,其中股骨髁间骨折20例、胫骨平台骨折44例,于伤后7—10天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围手术期系统康...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膝关节内骨折患者64例作为治疗组,其中股骨髁间骨折20例、胫骨平台骨折44例,于伤后7—10天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随机选择门诊患者56例为对照组(术后自行锻炼者)。结果: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3—10个月),康复疗程平均7.2±4.6周,膝关节平均屈曲115.9°±10.4°、伸直5°±6.1°,GEPI:3.1%±1.6%,HHS评分:87±17.6,全部恢复伤前工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无一例因术后早期康复而致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的发生。结论:膝关节内骨折患者伤后实行围手术期、个性化、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使伤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关节内骨折 膝关节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肺康复运动处方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净 闫汝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20-1224,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因其患者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因其患者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康复运动处方 PULMONARY 世界卫生组织 社会经济负担 公共卫生问题 疾病经济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早期康复 被引量:6
5
作者 覃鼎文 闫汝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8-459,共2页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内固定术后 骨折切开复位 胫骨平台骨折 经统计学分析 门诊复查 患者 对照组 可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韩旭 盛夏 +1 位作者 韩宝昕 鲁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1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和常规神经生理学方法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和常规神经生理学方法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综合康复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康复手法对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宝昕 王秀芬 靳兵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2-81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康复手法操作对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4例分为2组,其中22例采用常规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程序进行手法训练,作为对照组;12例在常规程序训练基础... 目的研究不同的康复手法操作对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4例分为2组,其中22例采用常规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程序进行手法训练,作为对照组;12例在常规程序训练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有一定操作难度的新手法,并引用部分脑卒中髋关节康复训练手法,作为观察组。分别于2周后、3个月后、6个月后进行随访。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表、Kendall百分比肌力分级标准及Berg平衡量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肌力、关节功能、平衡协调能力、减轻疼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手法操作及引用部分脑卒中髋关节康复训练手法可以作为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康复的一个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脑卒中 偏瘫 康复训练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松解铰链外固定架植入术后的康复 被引量:4
8
作者 闫汝蕴 覃鼎文 蒋协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僵硬松解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转归。方法:选择肘关节僵直松解、可活动的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患者35例,术后第1天开始系统康复治疗,持续至患者去除外固定架... 目的:探讨肘关节僵硬松解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转归。方法:选择肘关节僵直松解、可活动的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患者35例,术后第1天开始系统康复治疗,持续至患者去除外固定架后。根据Mayo肘部评分系统、肘部稳定性、肘关节活动度及针道情况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3个月—12个月)。外固定架平均使用8.5周(6—11周),术前Mayo评分59.5±1.7分,术后82.8±7.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前肘关节总ROM平均37.51°±10.8°、术后110.5°±15.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5例术后均获得无痛性肘关节,并且全部恢复了伤前工作。4例固定针针道感染,采取局部换药治疗,术后8周去除固定架后痊愈。结论:应用可活动的肘部外固定架治疗:在组织愈合期间允许对肘关节提供活动;使得进行松解或重建的组织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获得愈合;肘关节僵直行关节松解+外固定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外固定架的作用下更加利于实施早期、准确、量化、有效的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僵直 异位骨化 铰链式外固定架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围手术期康复理念,提高骨关节创伤的疗效 被引量:6
9
作者 闫汝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7-387,共1页
关键词 康复治疗 骨关节创伤 围手术期 疗效 骨科专家 骨关节损伤 骨科治疗 康复工作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干预机制以及个性化运动处方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10
作者 果可欣 桂沛君 谢瑛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9-1654,共6页
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增加运动,是影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这类患者的身体健康,是治疗MAFLD的基石。然而,不同类型、强度、时间和频率的运动对MAFLD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本研究综述... 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增加运动,是影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这类患者的身体健康,是治疗MAFLD的基石。然而,不同类型、强度、时间和频率的运动对MAFLD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本研究综述了不同运动处方对MAFLD患者的作用和影响,有助于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运动锻炼,从而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生活方式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限制训练联合有氧运动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康复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逯莉莉 桂沛君 +2 位作者 谢瑛 任念 乔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59-1463,共5页
近年来,血流限制训练(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BFRT)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方式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是配合低强度运动,能够达到和高强度运动相似的效果。血流限制训练不仅能够促进肌肉肥大、增加肌肉力量和激素分泌,而且联合低强度... 近年来,血流限制训练(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BFRT)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方式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是配合低强度运动,能够达到和高强度运动相似的效果。血流限制训练不仅能够促进肌肉肥大、增加肌肉力量和激素分泌,而且联合低强度有氧运动能有效提升心肺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高强度运动 心肺耐力 血流限制 肌肉力量 激素分泌 康复领域 肌肉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郑萍 盛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病4周内、不能主动完成腕背伸运动,且患侧腕背伸时所测收缩肌电值=基础肌电值的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n=30)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组(n...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病4周内、不能主动完成腕背伸运动,且患侧腕背伸时所测收缩肌电值=基础肌电值的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n=30)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组(n=30)应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肉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00),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即使于发病早期,未检测到肌肉收缩肌电值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偏瘫患者上肢瘫痪肌肉的功能治疗,其疗效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上肢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肌电检查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背伸运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春薇 闫汝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1-394,共4页
表面肌电图(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因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单位募集和同步化等中枢控制因素,以及肌肉兴奋传导速度等外周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且这些因素与脑卒中状态下机体上位神经控制功能障碍... 表面肌电图(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因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单位募集和同步化等中枢控制因素,以及肌肉兴奋传导速度等外周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且这些因素与脑卒中状态下机体上位神经控制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采用sEMG信号分析技术评价脑卒中患者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状态成为近年来康复医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运动单位 肌电检查 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神经肌肉系统 应用 兴奋传导速度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对生物体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春薇 闫汝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11-1216,共6页
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属于非电离辐射中的极高频波,是一种波长为10—1mm,频率在30—300GHz的电磁波。这种物理因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前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疾患的治疗中,其最为常用的频率是42.2、53.6、61.2... 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属于非电离辐射中的极高频波,是一种波长为10—1mm,频率在30—300GHz的电磁波。这种物理因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前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疾患的治疗中,其最为常用的频率是42.2、53.6、61.2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免疫系统 生物体 非电离辐射 医疗手段 物理因子 东欧国家 极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琳 桂沛君 谢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1-575,共5页
1肥胖的流行病学肥胖已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WHO规定,对于成年人,超重是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BMI≥30即为肥胖。从1975—2014年,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男性肥胖者的比例从3.2%增长到10.8%,女性肥胖者的比例... 1肥胖的流行病学肥胖已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WHO规定,对于成年人,超重是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BMI≥30即为肥胖。从1975—2014年,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男性肥胖者的比例从3.2%增长到10.8%,女性肥胖者的比例从6.4%增长到14.9%,并且仍然呈上升趋势。到2025年,全球男性肥胖的比例有望达到18%,女性将超过21%[1]。在我国,肥胖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2012年,我国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占42%,儿童中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为16%[2]。研究表明,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3]。中年人超重和肥胖均会增加死亡的风险[4]。所以,帮助肥胖患者减重所带来的效果并不仅仅是体重的减轻,更是促进其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肥胖的病因复杂,与遗传、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均有相关性[5],因此,对于不同的减肥方式,个体间的差异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和肥胖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体质指数 恶性肿瘤 肥胖者 经颅直流电刺激 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牵引联合中药电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立 马立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2期1028-1029,共2页
目的观察骨盆牵引联合中药电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骨盆牵引联合中药电熨治疗,并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1984年制定的腰椎疾患成绩判断标准(JOA评定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自觉症状... 目的观察骨盆牵引联合中药电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骨盆牵引联合中药电熨治疗,并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1984年制定的腰椎疾患成绩判断标准(JOA评定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自觉症状、客观体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骨盆牵引联合中药电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盆牵引 中药电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图中mu波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镜像神经元活动的关系
17
作者 吴春薇 谢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590,共5页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是一种通过测定自发的有节律的生物电活动以了解脑功能状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因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电活动,被认为是神经元活动的可靠指标。在脑科学研究中,尤其是涉及婴幼儿及青少年群体的发育...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是一种通过测定自发的有节律的生物电活动以了解脑功能状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因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电活动,被认为是神经元活动的可靠指标。在脑科学研究中,尤其是涉及婴幼儿及青少年群体的发育性研究,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等神经影像技术的高成本及对运动的高敏感性,使其技术的使用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活动 mu 脑科学研究 神经影像技术 青少年群体 脑功能状态 生物电活动 发育性 影响因素 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因子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淑霞 谢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30-1432,共3页
物理因子治疗是在神经系统损伤中较常用到的治疗方法。近些年来,物理因子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因疗效好、费用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电刺激疗法、磁刺激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3个方面对物理因子治疗在... 物理因子治疗是在神经系统损伤中较常用到的治疗方法。近些年来,物理因子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因疗效好、费用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电刺激疗法、磁刺激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3个方面对物理因子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物理因子 电刺激 功能磁刺激 生物反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肢联动训练的下肢血流限制对健康青年人心肺耐力、下肢肌耐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大卫 吴坚 +1 位作者 桂沛君 谢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70-1475,共6页
目的观察短期下肢血流限制(BFR)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健康人心肺耐力、下肢肌耐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选取本院健康青年人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例。两组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选择无氧阈水平强... 目的观察短期下肢血流限制(BFR)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健康人心肺耐力、下肢肌耐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选取本院健康青年人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例。两组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选择无氧阈水平强度进行四肢联动训练,每次20 min,每周3次,共2周;试验组于双侧大腿根部以血流加压训练带250 mmHg加压,对照组于相同位置佩戴无压力的血流加压训练带。训练前后采用CPET、6分钟步行测试、靠墙静蹲、座椅试验、功能性前伸试验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除功能性前伸试验外,两组各项测试成绩均提高(|t|>2.321,P<0.05),试验组靠墙静蹲和座椅试验成绩高于对照组(t>2.660,P<0.05)。结论下肢BFR基础上行四肢联动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下肢肌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训练 四肢联动 心肺耐力 肌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观察疗法对重度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建平 桂沛君 谢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在重度偏瘫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月至6月,40例脑卒中后重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常规康复训练前,观察组观看有关手臂与手日常生活活动和动作的视频,嘱患者想象自己患侧上肢和手完...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在重度偏瘫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月至6月,40例脑卒中后重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常规康复训练前,观察组观看有关手臂与手日常生活活动和动作的视频,嘱患者想象自己患侧上肢和手完成这些动作;对照组观看有序的几何图形、字母及没有人和动物的视频。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两组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评定量表上肢部分(MAS-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MAS-UE和MBI评分均提高(t>2.854,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F>4.395,P<0.05)。结论动作观察疗法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重度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动作观察疗法 偏瘫 上肢 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