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00例声嘶儿童及青少年电子喉镜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华 刘世琳 张亚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声嘶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500例声嘶患儿电子喉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746例,女754例,声带小结占44.2%(1105例),声带肥厚占38.2%(955例),急性及亚急性喉炎占6.5%(163例),声带麻痹占5.6%(141例),喉...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声嘶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500例声嘶患儿电子喉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746例,女754例,声带小结占44.2%(1105例),声带肥厚占38.2%(955例),急性及亚急性喉炎占6.5%(163例),声带麻痹占5.6%(141例),喉乳头状瘤占1.6%(40例);以上5种疾病为引起儿童及青少年声嘶的常见该病,占总人数的97%(2404/2500例);发病年龄主要以学龄前期为最高,占37.12%(928/2500),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2.32:1;5种疾病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不同,其中声带麻痹在<1岁组所占比例最高(77.30%,109/141),喉乳头状瘤在1~3岁组比例最高(50.00%,20/4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声嘶疾病的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期为主;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声带小结发病比例最高,声带麻痹和喉乳头状瘤分别在婴儿组和幼儿组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嘶 电子喉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亚梅 王桂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的研究任重道远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亚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任重道远 2002~2003年 syndrome OSAHS 儿童睡眠障碍 流行病学调查 SLEEP 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睡眠状况 2岁儿童 青少年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峰度成像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文风 文宏伟 +4 位作者 刘玥 彭芸 程华 李宏彬 邰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脑微观结构的改变,探索OSA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生理。方法对19例OSAS患者、23例正常对照组使用美国GE Medical Systems Discovery MR750 3.0T磁共振...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脑微观结构的改变,探索OSA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生理。方法对19例OSAS患者、23例正常对照组使用美国GE Medical Systems Discovery MR750 3.0T磁共振仪进行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扫描,采用FSL软件对两组被试者进行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学(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和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SAS患儿在右侧内囊前肢、右侧丘脑辐射、穹窿、胼胝体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下降,在左后放射冠、右上纵行纤维束、右侧外囊、右侧内囊前肢、胼胝体压部峰度部分各向异性(kurtosis fractional anisotropy,KFA)值下降。右侧内囊前肢、左顶叶的KFA值与最低血样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 O2)呈正相关,胼胝体压部、右后放射冠、左侧中央后回、左前顶叶DKI参数值FA、KFA与血氧饱和度<90%所占比例、低通气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OSAS患者在多个脑区KFA值存在异常,且与缺氧存在关系,可能是OSA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 弥散峰度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适用范围 被引量:15
5
作者 曹永丽 段晓岷 +1 位作者 彭芸 张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适用范围。方法:对76例可疑气道异物的患儿行螺旋CT扫描及图象重建,以内窥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总结其适用范围。结果:经内窥镜及手术确诊气道异物6...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适用范围。方法:对76例可疑气道异物的患儿行螺旋CT扫描及图象重建,以内窥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总结其适用范围。结果:经内窥镜及手术确诊气道异物68例,未见异物8例,其中3例为肉芽肿,2例炎性狭窄;螺旋CT诊断气道异物72例(6例假阳性),未见异物4例(2例假阴性)。螺旋CT对气道异物诊断的敏感度为94.3%(66/70),准确率为85.9%(66/76)。结论:螺旋CT扫描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高,定位准确,可显示各种合并症,是无创非侵入性检查的首选方法。但应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 儿童 异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的听力损失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世琳 陈敏 +8 位作者 刘卫一 姜苏敏 王桂香 张亚梅 张莉 焦雪梅 刘薇 胡艳 潘岳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及恢复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55例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进行ABR测试,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ABR阈值变化及后期语言发育情况。结果 55例中双耳... 目的观察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及恢复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55例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进行ABR测试,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ABR阈值变化及后期语言发育情况。结果 55例中双耳ABR阈值正常37例,异常18例,其中,单耳异常11例、双耳异常7例,听力受损率占总例数的32.73%(18/55),中或重度听力损失率16.36%(9/55)。治疗后复测ABR 7例,阈值恢复正常或改善。初次电话随访23例,其中,听力语言发育好16例,一般4例,发育差2例,死亡1例。第二次随访21例,17例语言发育与同龄儿无差异,正常入托或上学前班,3例语言发育较同龄儿差,1例死亡。结论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幼儿听力损失发生率较高,抗病毒治疗对听力损失的恢复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症状性 巨细胞病毒感染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