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宇航 戴海学 +3 位作者 汪明明 李晓蓉 王丽娟 薛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74-378,共5页
应用电喷雾离子阱正负离子扫描技术对槲皮素的结构和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比较研究,并采用MassFrontier 3.0软件辅助解析正离子扫描条件下槲皮素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及其裂解规律。槲皮素正离子扫描的ESI-MS裂解特征是出现碎片m/z287、285、... 应用电喷雾离子阱正负离子扫描技术对槲皮素的结构和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比较研究,并采用MassFrontier 3.0软件辅助解析正离子扫描条件下槲皮素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及其裂解规律。槲皮素正离子扫描的ESI-MS裂解特征是出现碎片m/z287、285、275、267、257及229,碎片m/z285和275可继续裂解成碎片m/z257、229。碎片m/z283、273、257、245和229的形成及碎片m/z283、273裂解成碎片m/z255是槲皮素负离子扫描的ESI-MS裂解特征。槲皮素的正负离子扫描质谱裂解规律基本相似,但负离子提供的碎片信息较少。本研究为进一步探求该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转化,结构优化和修饰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水溶性主成分丹参素和阿魏酸合用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晓蓉 李晓莉 +3 位作者 王丽娟 李宇航 徐艳霞 薛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68-972,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主成分丹参素和川芎水溶性主成分阿魏酸合用时的药动学相互作用。方法6只♂健康家兔,采用随机交叉与自身对照分组,分别进行单用丹参水溶性主成分丹参素和阿魏酸及同时合用丹参素和阿魏酸时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采...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主成分丹参素和川芎水溶性主成分阿魏酸合用时的药动学相互作用。方法6只♂健康家兔,采用随机交叉与自身对照分组,分别进行单用丹参水溶性主成分丹参素和阿魏酸及同时合用丹参素和阿魏酸时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丹参素及阿魏酸的浓度。结果静脉给药后,丹参素和阿魏酸在家兔体内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在单用和复合给药时的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21β),总体消除率(Cls),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等主要药动学参数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给药剂量下,丹参素与阿魏酸合用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素 阿魏酸 药动学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丹芎方中丹参素、阿魏酸、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晓莉 李晓蓉 +2 位作者 王丽娟 李宇航 薛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建立丹芎方(丹参,川芎)中多种有效成分同时定量的RP-HPLC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芎方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阿魏酸、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浓度。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5μm,150mm×4.6mm)色谱柱,以... 目的:建立丹芎方(丹参,川芎)中多种有效成分同时定量的RP-HPLC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芎方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阿魏酸、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浓度。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5μm,150mm×4.6mm)色谱柱,以甲醇-0.5%(v/v)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丹参素、阿魏酸、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1,320,254和254nm。结果:丹参素、阿魏酸、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在线性范围内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2,线性关系良好,4种组分检测精密度RSD〈5%。加样回收率为98.1%~104.05%。结论:通过对不同批次及同一批次不同时间的样品的含量进行测定,说明本方法切实可行,稳定可靠,且重现性好,可作为丹芎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 丹参素 阿魏酸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ⅡA 丹参制剂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的电喷雾电离裂解规律解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宇航 戴海学 +2 位作者 李晓蓉 王丽娟 薛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24-228,共5页
利用电喷雾电离技术对葛根素的结构和质谱裂解规律进行研究,用Mass frontier3.0软件辅助解析了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及其裂解途径。结果发现,葛根素主要通过D环的糖苷碎裂而发生裂解,出现碎片m/z399、381、363、351、335、321。碎片m/z399... 利用电喷雾电离技术对葛根素的结构和质谱裂解规律进行研究,用Mass frontier3.0软件辅助解析了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及其裂解途径。结果发现,葛根素主要通过D环的糖苷碎裂而发生裂解,出现碎片m/z399、381、363、351、335、321。碎片m/z399裂解成碎片m/z381,碎片m/z381又裂解成碎片m/z363和351为ESI-MS裂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电喷雾电离质谱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用与复方给药后隐丹参酮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晓莉 李晓蓉 +3 位作者 王丽娟 李宇航 徐艳霞 薛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单用及丹芎方给药后隐丹参酮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隐丹参酮的浓度,应用3P87软件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计算,比较单用和复方给药后隐丹参酮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变... 目的研究比较单用及丹芎方给药后隐丹参酮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隐丹参酮的浓度,应用3P87软件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计算,比较单用和复方给药后隐丹参酮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变化。结果单剂量单用及复方静脉给药后,隐丹参酮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开放二房室模型,除总体消除率(Cls)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它主要药动学参数如分布半衰期(T12α)与消除半衰期(T21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独给药相比,经静脉单次给药后丹芎方中的其它化学成分能够减慢隐丹参酮在家兔体内的分布和消除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丹芎方 药物动力学 相互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真武汤对肝肾综合征模型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杨东旭 成亮 +8 位作者 徐平湘 胡小敏 李伯楠 刘磊 杨华升 李秀惠 勾春燕 李雁 何秀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573-574,共2页
目的:研究加味真武汤对硫代乙酰胺所致肝肾综合征模型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300mg/(kg.d),共2天,制造肝肾综合征模型。测定大鼠血中ALT/GPT、CRE、UREA、TBL、NO、内毒素、ET及ATⅡ的量。同时测定16h尿量,... 目的:研究加味真武汤对硫代乙酰胺所致肝肾综合征模型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300mg/(kg.d),共2天,制造肝肾综合征模型。测定大鼠血中ALT/GPT、CRE、UREA、TBL、NO、内毒素、ET及ATⅡ的量。同时测定16h尿量,并计算肌酐清除率。结果:加味真武汤45、22.7、15g/kg可改善硫代乙酰胺所致肝肾综合征模型大鼠的肝肾功能:血中ALT/GPT、CRE、UREA、TBL降低,尿量增加,肌酐清除率增加,同时血清内毒素水平及NO含量也降低。结论:加味真武汤对肝肾综合征动物模型有一定保护作用,与降低模型动物血清内毒素水平及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真武汤 硫代乙酰胺 肝肾综合征 内毒素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丹参酮的电子电离和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戴海学 徐艳霞 +2 位作者 刘蕴 李晓蓉 薛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98-202,共5页
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电子轰击质谱(EI-MS)两种质谱技术,对隐丹参酮的结构和裂解途径分别进行了研究。采用EI-MS获得m/z296[M]+、281、268、253、235、225等质谱峰,采用ESI-MS获得m/z297[M+H]+、268、254、251等质谱峰,并用Mass... 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电子轰击质谱(EI-MS)两种质谱技术,对隐丹参酮的结构和裂解途径分别进行了研究。采用EI-MS获得m/z296[M]+、281、268、253、235、225等质谱峰,采用ESI-MS获得m/z297[M+H]+、268、254、251等质谱峰,并用Mass Frontier 3.0软件辅助解析了其中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以及裂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电子轰击质谱(EI—MS)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克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丽娟 李晓蓉 +5 位作者 李宇航 徐艳霞 胡小敏 陈怡 樊袁杰 薛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84-1588,共5页
目的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曲克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方法将曲克芦丁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数据分别应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反应的荧光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应用双对数方... 目的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曲克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方法将曲克芦丁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数据分别应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反应的荧光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应用双对数方程计算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公式计算二者结合主要作用力类型,在此基础上应用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曲克芦丁与BSA相互结合时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结果结果表明曲克芦丁能够有效降低BSA的内源性荧光,其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二者之间的结合力为疏水作用力,二者的结合常数为106数量级,结合位点数为1,作用距离为1.97nm,能量转移效率为0.529。结论曲克芦丁可与BSA通过疏水作用结合为复合物,经静态猝灭机制引起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克芦丁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桂提取物对实验性前列腺增生大鼠尿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成亮 师军锋 +3 位作者 高建 徐平湘 唐玉 郜文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8期860-862,共3页
目的研究参桂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大鼠均在无菌条件下行去势手术,术后1周分别皮下注射溶于橄榄油的丙酸睾丸酮,以制作前列腺增生模型。随后模型对照... 目的研究参桂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大鼠均在无菌条件下行去势手术,术后1周分别皮下注射溶于橄榄油的丙酸睾丸酮,以制作前列腺增生模型。随后模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5 mL.kg-1;阳性对照组给予普乐安片,2.5g.kg-1;参桂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参桂提取物0.38,0.75和1.50 g.kg-1。假手术组给予假手术后,每天给予0.9%氯化钠溶液0.5 mL。所有大鼠均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1 h称重,进行大鼠尿动力学测定,称取前列腺湿重和干重,计算湿重和干重指数。结果参桂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大鼠每日以1.50和0.75 g.kg-1参桂提取物灌胃给药,连续4周后可抑制丙酸睾丸酮引起的大鼠前列腺增生,尿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尿程延长,尿量增加,剩余尿量减少,排尿阈值压均有下降(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前列腺湿重、湿重指数、干重及干重指数均下降(均P<0.01)。结论参桂提取物可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明显改善大鼠实验性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桂提取物 前列腺增生 良性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环壬酯及其代谢物的电子轰击和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艳霞 寇于营 +3 位作者 薛明 阮金秀 张振清 刘克良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电子轰击质谱(EI-MS)、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两种技术分别对苯环壬酯结构和裂解途径进行了研究。采用ESI-MS获得m/z358[M+H]+、156、342等质谱峰,并对大鼠尿中的代谢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采用EI-MS获得m/z357[M]+、138、175、154、... 采用电子轰击质谱(EI-MS)、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两种技术分别对苯环壬酯结构和裂解途径进行了研究。采用ESI-MS获得m/z358[M+H]+、156、342等质谱峰,并对大鼠尿中的代谢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采用EI-MS获得m/z357[M]+、138、175、154、215等质谱峰,并解释了其中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环壬酯 电子轰击质谱 电喷雾电离质谱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中毒及解救实验采血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丽娟 胡小敏 +1 位作者 徐艳霞 李晓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693-693,共1页
关键词 实验动物科学 有机磷中毒 采血方法 可见分光光度计 氯化乙酰胆碱 首都医科大学 科学仪器 医疗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饲料对C57BL/6J小鼠血脂及转氨酶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丽娟 李晓蓉 +2 位作者 李宇航 徐艳霞 薛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572-575,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饲料诱发的C57BL/6J小鼠高脂血症模型血脂的动态变化。方法C57BL/6J小鼠分成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在给予高脂饲料0、1、2、3、4、5、7、9、11、17周采血检测TC、TG、HDL-C、LDL-C、ALT、BUN,并且部分动物取心、肝、肾甲... 目的观察高脂饲料诱发的C57BL/6J小鼠高脂血症模型血脂的动态变化。方法C57BL/6J小鼠分成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在给予高脂饲料0、1、2、3、4、5、7、9、11、17周采血检测TC、TG、HDL-C、LDL-C、ALT、BUN,并且部分动物取心、肝、肾甲醛液固定,HE染色作病理学检查,剩余部分动物继续给予普通饲料,21周时采血检测血浆指标。结果给予高脂饲料后1周小鼠血脂和ALT显著升高,3~11周后稳定,此后稍有下降。BUN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心、肝脏显示明显病理学损伤,肾脏病理学检测正常。但是停止饲喂高脂饲料,小鼠血脂和ALT水平很快下降至正常。结论高脂饲料引起C57BL/6J小鼠血脂升高迅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饲料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芎方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娟 李晓蓉 +2 位作者 李宇航 徐艳霞 薛明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9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研究丹芎方的抗炎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即0.9%氯化钠溶液组;醋酸泼尼松组(1 mg.kg(1);丹芎方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30.0,66.0,13.0 mg.kg(1,分别观察丹芎方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羧甲... 目的研究丹芎方的抗炎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即0.9%氯化钠溶液组;醋酸泼尼松组(1 mg.kg(1);丹芎方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30.0,66.0,13.0 mg.kg(1,分别观察丹芎方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羧甲基纤维素所致白细胞游走、棉球所致肉芽肿的影响。结果丹芎方在不同时间段里高、中剂量均能有效减轻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丹芎方高、中剂量都能够显著降低局部注射羧甲基纤维素后所致白细胞局部浸润数量;丹芎方高、中剂量均能够降低局部埋置棉球后局部刺激诱发的慢性炎性肉芽肿的重量。结论丹芎方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芎方 肿胀 白细胞 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萘酚与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蓉 王丽娟 +5 位作者 李宇航 陈怡 胡小敏 樊媛洁 宋建荣 薛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研究山萘酚(kaem pferol,KF)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al bumin,BSA)相互作用的特征。方法应用荧光光谱法检测KF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作用,应用校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动态荧光猝灭常数和静态猝灭常数,应用荧光猝灭双对数... 目的研究山萘酚(kaem pferol,KF)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al bumin,BSA)相互作用的特征。方法应用荧光光谱法检测KF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作用,应用校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动态荧光猝灭常数和静态猝灭常数,应用荧光猝灭双对数方程计算KF与BSA之间的结合位点数,并且根据热力学参数,推断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F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KF与BSA结合时供体-受体之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结果 KF对BSA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的复合方式,结合常数KA在108数量级,结合位点数接近2,结合距离r=1.45nm,能量转移效率E=0.73,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结论 KF可通过动态和静态猝灭结合的机制对BSA的内源性荧光产生明显的猝灭作用,两者之间的结合力为疏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萘酚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环壬酯的电子轰击和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15
作者 徐艳霞 王丽娟 +3 位作者 薛明 阮金秀 张振清 刘克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对新型抗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结构类似物噻环壬酯(TC)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电子轰击质谱(EI-MS)、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2种质谱技术分别对TC的结构和裂解途径进行实验。结果用ESI-MS获得m/z364[M+H]+、m/z156等质谱峰,用EI-MS获得... 目的对新型抗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结构类似物噻环壬酯(TC)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电子轰击质谱(EI-MS)、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2种质谱技术分别对TC的结构和裂解途径进行实验。结果用ESI-MS获得m/z364[M+H]+、m/z156等质谱峰,用EI-MS获得m/z363[M]+、m/z138、m/z181、m/z154、m/z221等质谱峰,并解释了其中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结论TC的EI-MS质谱和ESI-MS质谱中所出现的主要碎片离子峰都与其结构式中的主要骨架片段符合,所有的重要碎片峰均得到了满意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学 噻环壬酯 电子轰击质谱 电喷雾电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注苯环壬酯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寇于营 徐艳霞 +4 位作者 李晓蓉 阮金秀 张振清 刘克良 薛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 研究苯环壬酯在大鼠血液中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测定方法及其药物动力学。方法 以BetaBasic-18色谱柱分离苯环壬酯,正离子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苯环壬酯在大鼠血中的线性范围为1~100μg/L,萃... 目的 研究苯环壬酯在大鼠血液中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测定方法及其药物动力学。方法 以BetaBasic-18色谱柱分离苯环壬酯,正离子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苯环壬酯在大鼠血中的线性范围为1~100μg/L,萃取回收率为69.6%~79.1%,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最低定量限为1μg/L。单剂量肌肉注射(im)给药后,苯环壬酯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时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α 0.679h,t1/2β 3.98h,t1/2Ka 0.013h,tmax0.076h,Cmax54.1μg/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77.7(ng·h)/mL。结论 该检测方法省时,重现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药物动力学结果为开发新药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环壬酯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 体内定量 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环壬酯对映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外消旋体的尿排泄
17
作者 寇于营 徐艳霞 +4 位作者 李晓蓉 王丽娟 阮金秀 刘克良 薛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59-963,共5页
目的研究苯环壬酯对映体及外消旋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排泄。方法应用LC-ESI-MS定量方法测定了苯环壬酯对映体在大鼠血中的药物浓度和苯环壬酯外消旋体在大鼠尿中的原形浓度。结果苯环壬酯对映体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时程符合一级吸... 目的研究苯环壬酯对映体及外消旋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排泄。方法应用LC-ESI-MS定量方法测定了苯环壬酯对映体在大鼠血中的药物浓度和苯环壬酯外消旋体在大鼠尿中的原形浓度。结果苯环壬酯对映体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时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苯环壬酯S对映体与R对映体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a(0.021±0.021)与(0.007±0.005)h,T12α(0.350±0.107)与(0.205±0.146)h,T12β(4.68±2.43)与(3.48±0.64)h,Cmax(51.91±9.33)与(57.21±14.70)μg.L-1,Tmax(0.088±0.067)与(0.042±0.018)h,AUC(94.33±17.25)与(89.02±38.09)μg·h·L-1。苯环壬酯S对映体与R对映体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研究时间内,苯环壬酯外消旋体原形在大鼠尿中的累积排泄量为给药量的0.2%。结论肌注给药后,苯环壬酯S与R对映体在大鼠体内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立体选择性代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环壬酯 对映体 外消旋体 药物动力学 排泄 LC-E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