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杜连连 陈艳伟 吴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影响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因素,以便提出改善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法编制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自填问卷调查方式,分层整群抽样调查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6个学院的...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影响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因素,以便提出改善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法编制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自填问卷调查方式,分层整群抽样调查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6个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运用t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被调查人群38.5%感到就业压力大,并且不同学院、不同基础心理状况、就业目标不同的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小有差异,就业压力对学生生活的影响较大。结论首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压力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研究中统计学方法的规范应用与典型案例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德强 段明瑞 +3 位作者 李小春 侯锐 吴立娟 王友信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期43-50,共8页
临床研究中,统计学方法的准确应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文以典型案例解析方式,对临床研究中统计描述、统计推断、数据处理、结果解释的规范应用要点、常见误用进行总结分析,重点介绍了t检验与方差分析的误用、χ^(2)检验... 临床研究中,统计学方法的准确应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文以典型案例解析方式,对临床研究中统计描述、统计推断、数据处理、结果解释的规范应用要点、常见误用进行总结分析,重点介绍了t检验与方差分析的误用、χ^(2)检验与配对χ^(2)检验的误用、回归分析中哑变量的设置、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与注意事项、随机缺失数据的填补方法、P值和关联性分析结果的谨慎解读,可为临床工作者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规范应用统计学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避免出现统计学方法的盲目套用和误用,从而提高临床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假设检验 置信区间 回归分析 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至2017年北京市急救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梦阳 朱映璇 +3 位作者 刘悦 李志伟 张进军 郭秀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分析2010至2017年北京市急救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急救中毒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急救中心2010至2017年的急救中毒病例,分别从不同人群、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至2017年... 目的分析2010至2017年北京市急救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急救中毒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急救中心2010至2017年的急救中毒病例,分别从不同人群、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至2017年北京市急救中心共救援中毒患者101052例,其中以乙醇中毒、药物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为主,占总中毒人数的92.30%。男女性别比为2.09∶1,高发年龄段为20~40岁。急救中毒病例全年均有发生,以每年的1、2月及12月为高峰期,且城区患者多于郊区。结论北京市中毒防控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乙醇中毒、药物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尤其针对中青年男性人群、春节前后的1、2月及12月这一时期以及城市地区,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大中毒事件的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中毒 流行病学分析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传统危险因素人群中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彤 田雪 +8 位作者 左颖婷 郑曼琪 张怡君 吴寿岭 陈朔华 马高亭 佟旭 王安心 莫大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4,共8页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的观察者[男性64.01%;平均年龄(48.26±12.89)岁]。TyG指数计算为:ln[三酰甘油(mg/dL)×葡萄糖(mg/dL)/2]。根据TyG指数水平将入选人群进行四分位分组,即Q1、Q2、Q3以及Q4组。研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随访期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TyG指数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5节点(第5、25、50、75以及95个百分位)限制性立方样条图进一步研究TyG指数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中位随访12.97(12.67,3.17)年间,研究观察到1324例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1084例脑卒中和255例心肌梗死。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yG指数Q1组相比,Q2组、Q3组以及Q4组的人群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为1.16(95%CI 0.97~1.38)、1.29(95%CI 1.08~1.53)和1.60(95%CI 1.35~1.90);出现脑卒中的风险比为1.12(95%CI 0.93~1.36)、1.21(95%CI 1.00~1.46)和1.44(95%CI 1.20~1.73);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1.32(95%CI 0.84~2.06)、1.64(95%CI 1.07~2.51)和2.41(95%CI 1.60~3.65)。敏感分析性得到相似的结果。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人群中TyG指数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一致,性别与TyG指数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并且多变量调整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显示,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之间呈J型关联。结论·在没有传统ASCVD危险因素的个体中,随着TyG指数水平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心血管疾病 无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关联分析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血脂及血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赵轶雯 王莹 +1 位作者 赵松涛 杨兴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1-783,共3页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我国人群调查资料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群超重与肥胖趋势加速。据资料估算,目前超重者有(2~3)亿,肥胖者(3~4)千万。国内外研究显示,肥胖症与许多疾病相关,早在1997年,世界卫...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我国人群调查资料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群超重与肥胖趋势加速。据资料估算,目前超重者有(2~3)亿,肥胖者(3~4)千万。国内外研究显示,肥胖症与许多疾病相关,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症列为仅次于吸烟和艾滋病的第三大慢性杀手,是引起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高血压 血脂异常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血浆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
6
作者 王佳鹤 赵小雨 +5 位作者 赵彦辰 李芸菲 刘玥叡静 王金麒 武志远 陶丽新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9-805,共7页
目的:使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分析血浆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的因果关联,并寻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靶点。方法:从英国生物银行药物蛋白质组学项目(UKB-PPP)数据库中获取与血浆蛋白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目的:使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分析血浆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的因果关联,并寻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靶点。方法:从英国生物银行药物蛋白质组学项目(UKB-PPP)数据库中获取与血浆蛋白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数据库中获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结局数据。使用两样本MR作为主要方法评估血浆蛋白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因果关系。使用共定位分析作为敏感性分析以确保MR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共发现132种血浆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之间存在因果关联。共定位分析结果发现共12种血浆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共同变异。其中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OR=1.23,95%CI:1.15~1.32,P<0.01)和神经软骨素(NCAN)(OR=1.35,95%CI:1.21~1.52,P<0.01)在共定位分析中假设4的后验概率(PPH4)<0.80,获得高度共定位支持,提示可能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血浆蛋白药物靶标。结论:血浆蛋白PCSK9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有关,证实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靶点,血浆蛋白NCAN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蛋白质组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医院30~60岁体检人群体质指数与高尿酸血症的剂量-反应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海彬 冯巍 +7 位作者 孙殿钦 陶丽新 刘相佟 王云峰 闫焱 杨兴华 张静波 郭秀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究体质指数(BMI)与高尿酸血症(HUA)患病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在北京电力医院就诊的30~60岁的8866名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引入限制性立方样条探讨BMI与HUA的管理程度及剂量-反应关系... 目的探究体质指数(BMI)与高尿酸血症(HUA)患病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在北京电力医院就诊的30~60岁的8866名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引入限制性立方样条探讨BMI与HUA的管理程度及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8866名体检者中,男性5623名(63.4%),女性3243名(36.6%);共有1629例HUA患者(18.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4.9%(1399/5623),女性患病率为7.1%(230/3243)。HUA组和非HUA组的年龄、性别、吸烟、体质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调整年龄、吸烟、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超重男性(OR=1.68,95%CI:1.42~1.99)、肥胖男性(OR=2.16,95%CI:1.76~2.65)、超重女性(OR=1.59,95%CI:1.15~2.20)和肥胖女性(OR=2.77,95%CI:1.79~4.27)均有患HUA的风险(均为P<0.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表明,男性人群中BMI连续变化与HUA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χ^2=15.49,P=0.0004);女性中呈线性趋势(χ^2=0.57,P=0.7521)。结论BMI连续变化与HUA存在一定的关联,其中男性人群为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女性为线性趋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超重 肥胖症 限制性立方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体检人群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陶丽新 毛琦 +3 位作者 郭秀花 孙殿钦 田飞飞 闫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5-580,共6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糖尿病的关系,为早期发现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以来自北京小汤山医院和北京电力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为基础,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固定单位人群,分析指标为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同时控制年龄、体质量指... 目的探讨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糖尿病的关系,为早期发现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以来自北京小汤山医院和北京电力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为基础,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固定单位人群,分析指标为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同时控制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因素。将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按照四分位数分成4个水平,再将人群按照性别分成两组,采用二次推断函数分析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有6 658名体检人员入选,其中男性4 454例,女性2 204例。一般情况分析得到男性女性人群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二次推断函数分析可知,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男性、女性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男性、女性糖尿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二次推断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肌酐比值累积暴露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9
作者 金瑞 王金麒 +3 位作者 许宗锴 刘玥叡静 赵小雨 陶丽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8,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共计9228例。以2010年至2011年(体检1)、2012年...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共计9228例。以2010年至2011年(体检1)、2012年至2013年(体检2)、2014-2015年(体检3)3次体检的SUA/Scr值计算累积暴露量、累积暴露负担和高暴露时间。随访中通过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而后排除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或降脂药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平均年龄(48.89±10.22)岁,其中男性5846(63.35%)例,将其按SUA/Scr累积暴露四分位数分组,分别为Q1~Q4组。矫正协变量后,与Q1相比,Q2、Q3、Q4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比值比分别为1.221(95%CI:1.066~1.400)、1.255(95%CI:1.095~1.439)、1.478(95%CI:1.287~1.697)。累积暴露负担大于0(OR=1.223,95%CI:1.109~1.349)和高暴露时间为6年(OR=1.332,95%CI:1.171~1.515)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增加相关。排除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或降脂药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结论SUA/Scr累积暴露、累积暴露负担和高暴露时间均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增加存在关联。颈动脉斑块的一级预防不仅要关注单一时点的SUA/Scr值,而且要对SUA/Scr值展开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肌酐比值 累积暴露 颈动脉斑块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多模态影像重组技术在颅底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宋刚 李梦君 +7 位作者 张晓雨 王旭 梁建涛 郭宏川 肖新如 陈革 鲍遇海 李茗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55-458,496,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多模态影像重组技术在颅底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颅底和肿瘤中心轮转的培训人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其中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8名、"专科医师... 目的探讨三维多模态影像重组技术在颅底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颅底和肿瘤中心轮转的培训人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其中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8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10名、轮转进修医师(均为主治医师) 20名。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60名培训人员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结合手术录像讲解术前影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三维可视化教学内容。使用三维Slicer软件将患者术前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组,模拟正常的颅脑解剖以及手术入路。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对两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评估指标分为客观(理论考试)及主观(能力的自我评价)两部分,理论考试分为笔试(占60%)、影像资料解读和病情分析(占40%)。主观评价项目为解剖基础、影像解读、手术入路制定、手术操作注意事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等,分为显著提高、提高一般和无提高。结果 (1)观察组笔试、影像资料解读和病情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笔试:(52.0±2.5)分比(48.8±3.2)分,t=4.359;影像资料解读和病情分析:(32.4±0.3)分比(27.4±0.6)分,t=7.122;均P <0.01]。(2)两组培训人员经培训后均认为能力有所提高。观察组解剖基础、影像解读、手术入路制定、手术操作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方面显著提高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解剖基础:86.7%(26/30)比40.0%(12/30),χ~2=14.067;影像解读:80.0%(24/30)比33.3%(10/30),χ~2=13.030;手术入路制定:93.3%(28/30)比46.7%(14/30),χ~2=15.556;手术操作注意事项:93.3%(28/30)比33.3%(10/30),χ~2=23.254;并发症预防:86.7%(26/30)比36.7%(11/30),χ~2=15.864;均P <0.01]。结论利用术前影像对病变进行三维Slicer重组,可以准确了解病变周围的解剖结构。通过三维重组模拟病变,有利于对培训人员的教学,可明显提升教学效果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神经外科 肿瘤 三维Slicer 影像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D、OSTA与FRAX^(■)预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左薇 费琦 +5 位作者 杨雍 王炳强 林吉生 赵凡 孟茜 彭晓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比较BMD、OSTA与FRAX(不含BMD模型)预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准确性,为选择适合我国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工具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并接受DXA骨密度... 目的比较BMD、OSTA与FRAX(不含BMD模型)预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准确性,为选择适合我国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工具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并接受DXA骨密度检查的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连续纳入1497例,建立队列。基于基线数据,以就诊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否为参考标准,绘制ROC曲线,比较BMD、OSTA及FRAX评分预测骨质疏松骨折发生风险的准确性。结果发生骨折组(n=343)患者的BMD,OSTA评分与FRAX评分均低于未发生骨折组(n=115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MD、OSTA及FRAX评分(不使用骨密度的主要部位FRAX评分)预测骨折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4(95%CI:0.621-0.687),0.629(95%CI:0.595-0.663)和0.907(95%CI:0.888-0.926),最佳诊断截点值分别为-1.25,-1.90和3.65%。结论不使用骨密度的主要部位FRAX评分可用于我国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但诊断截点值为3.65%,远低于WHO推荐的20%,其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 OSTA FR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体检人群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海彬 陶丽新 +6 位作者 郭晋 刘相佟 杨昆 曹凯 王超 闫焱 郭秀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体检人群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在北京某三级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问卷、体格检查、生物化学指标测定等。采用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体检人群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在北京某三级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问卷、体格检查、生物化学指标测定等。采用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和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NHLBI)发表的联合声明作为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根据四分位数将尿酸分为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年龄、性别、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0 061例,其中男性6 089例,女性3 972例,平均年龄为(43.35±13.18)岁。根据尿酸四分位数将人群分为4组:Q1(〈264.85μmol/L)、Q2(264.85~324.00μmol/L、Q3(324.01~383.25μmol/L),Q4(≥383.26μmol/L)。以尿酸第1四分位数(Q1)区间人群为参照组,调整年龄、性别后,尿酸第2、3、4四分位数区间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优势比(OR)及其95%CI分别为:1.987(1.570~2.514)、3.144(2.470~4.000)、5.821(4.573~7.410)。随着尿酸的增加,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P trend〈0.000 1)。结论北京市成年人群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发生具有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尿酸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与成人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关联性的五年队列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相佟 陶丽新 +3 位作者 杨昆 李海彬 郭晋 郭秀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及其组分(肥胖、血压、血糖、血脂)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电力医院和北京小汤山医院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et S发病风险随基线血红蛋白(hem...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及其组分(肥胖、血压、血糖、血脂)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电力医院和北京小汤山医院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et S发病风险随基线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的变化。结果 Met S 5年发病率为14.52%,Met S组基线Hb[(144.46±13.47)g/L]明显高于未患Met S组[(141.00±14.7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后,Hb的升高与Met S发病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以最低四分位数作参照,随Hb升高,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1.238(95%CI:0.963~1.591)、1.243(95%CI:0.965~1.602)、1.439(95%CI:1.113~1.859)。结论 Hb与Met S及其组分存在相关性,可作为Met S发病的一个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代谢综合征 肥胖 血压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疾病发生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小云 周青 +2 位作者 赵海平 卢颖州 何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570-3573,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疾病发生是否存在关联,为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历管理系统,选择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 目的探讨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疾病发生是否存在关联,为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历管理系统,选择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患有某种新生儿疾病的新生儿为病例组,不患有该种疾病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是否存在差异。分析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产妇年龄、新生儿性别、剖宫产指征等因素对两者关联的影响。结果 59.3%(2 035/3 432)的产妇分娩方式为剖宫产,54.7%(1 876例)的产妇具有剖宫产指征;40.7%(1 397例)的产妇为阴道分娩。阴道分娩者和剖宫产者年龄、入院待产时间、是否实施抢救、剖宫产指征、住院时间、分娩总费用、分娩护理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新生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肺部疾病〔OR=1.48,95%CI(1.03,2.11),P=0.03〕、新生儿窒息〔OR=0.37,95%CI(0.29,0.47),P<0.01〕、低体质量儿〔OR=1.56,95%CI(1.09,2.23),P=0.02〕、早产儿〔OR=2.21,95%CI(1.97,2.61),P<0.01〕和低体质量早产儿〔OR=3.00,95%CI(1.98,4.56),P<0.01〕与剖宫产分娩存在关联,而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OR=1.64,95%CI(0.83,3.24),P=0.16〕和新生儿败血症〔OR=0.69,95%CI(0.91,3.69),P=0.28〕与剖宫产分娩无关。结论剖宫产分娩可能增加新生儿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而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无关。低体质量儿、早产儿和低体质量早产儿更容易选择剖宫产,增加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新生儿疾病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待产时间对剖宫产分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小云 周青 +2 位作者 池竟未 卢颖州 何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4090-4092,共3页
目的探讨入院待产时间对剖宫产分娩的影响,为进行入院待产时间的管理和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为病例组,阴道分娩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入院待产时间对剖宫产分娩的影响,为进行入院待产时间的管理和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为病例组,阴道分娩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入院待产时间是否存在差异。同时采用多因素分析调整剖宫产指征、产妇年龄、婴儿性别等因素对两者关联的影响。结果阴道分娩组有90.0%(1 243/1 381)的产妇入院待产时间≤3 d,高于剖宫产组的73.2%(1 447/1 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0.06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34岁比<20岁,OR=2.75,95%CI(1.45,5.22)〕、产前有剖宫产指征〔OR=6.00,95%CI(5.09,7.09)〕、入院待产时间越长〔>7 d比0 d,OR=4.14,95%CI(2.86,5.97)〕,产妇剖宫产分娩的可能性也增加(P<0.05)。结论产妇分娩年龄越大、分娩前有剖宫产指征、入院待产时间越长,越有可能选择剖宫产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入院待产时间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相应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昆 陶丽新 +4 位作者 曹凯 刘相佟 李海彬 闫傲霜 郭秀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的发生与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来自北京3所医院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追踪记录男女人群血常规指标及Met S各组分的检出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讨代谢综合... 目的探讨北京市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的发生与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来自北京3所医院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追踪记录男女人群血常规指标及Met S各组分的检出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血常规指标的关联性。结果 2007至2012年间参加3次以上体检并符合研究要求的对象共7 489人,共有378人发生Met S。与Met S发生相关联的血常规指标,以最低的四分位数作参照,对男性而言,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HCT)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的第四分位发生Met S的RR值分别为1.861 3(95%CI:1.325 6~2.613 5)和2.598 4(95%CI:1.805 5~3.739 5);对女性而言,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WBC和淋巴细胞的第四分位发生Met S的RR值分别为3.146 3(95%CI:1.836 3~5.391 0)、1.897 1(95%CI:1.089 9~3.302 2)和2.200 8(95%CI:1.221 9~3.964 0)。结论北京市成年人群体检中HCT、WBC、RBC和淋巴细胞等血常规指标与Met S的发生具有关联性,可作为Met S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血常规指标 广义估计方程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的北京市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短期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龙 汤哲 +7 位作者 李霞 罗艳侠 郭晋 李海彬 刘相佟 陶丽新 闫傲霜 郭秀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在考虑"竞争事件"的前提下,对北京市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进行5年的风险评估。方法基于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年龄、糖尿病、吸烟、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血压(blood pressure,BP)、总胆固... 目的在考虑"竞争事件"的前提下,对北京市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进行5年的风险评估。方法基于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年龄、糖尿病、吸烟、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血压(blood pressure,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构建竞争风险模型,计算未来5年心血管疾病的绝对风险,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依时受试工作者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值来衡量模型的判别能力,采用校正图来衡量模型的校正度。经过Bootstrap重抽样技术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以减少过度拟合偏倚。结果 1992年基线检查无心血管疾病者共1 775人,其中男性886人(49.92%),女性889人(50.08%),至2012年末随访结束,共有473人死于心血管疾病,693人死于非心血管疾病,609人存活或失访。男性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分总分分别为65分和62分,最佳切点分别为34分和30分。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与校正度。结论利用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借助竞争风险模型,构建了北京市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短期风险评估工具,为有效筛查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竞争风险模型 风险评估 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药临床等效性分析方法及其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闫宇翔 王洪源 王仁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临床等效性检验是临床试验中评价新药疗效的一种方法 ,用于比较两药的疗效是否相当。它弥补了生物等效性评价的不足之处 ,目前已被推广使用。本文论述了临床等效性评价中等效界值确定方法、临床终点的选取、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等一些关... 临床等效性检验是临床试验中评价新药疗效的一种方法 ,用于比较两药的疗效是否相当。它弥补了生物等效性评价的不足之处 ,目前已被推广使用。本文论述了临床等效性评价中等效界值确定方法、临床终点的选取、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等一些关键性问题 ,并分析了其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统计学 临床等效性 等效界值 目标参数 试验设计 统计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蔚 李学东 +1 位作者 刘光旭 何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20-923,共4页
目的对比tenomodulin(TNMD)和avastin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和体外血管样结构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传至3~6代的HU... 目的对比tenomodulin(TNMD)和avastin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和体外血管样结构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传至3~6代的HUVEC接种于微孔板中贴壁生长,再置于孵箱中培养6 h,分别加入不同剂量VEGF处理24 h,MTT法测量细胞增殖能力,筛选促进细胞最大增殖作用的VEGF剂量A。将HUVEC分别加入A剂量的VEGF+不同剂量(0.25 mg·L^-1、0.50 mg·L^-1、1.00 mg·L^-1、2.00 mg·L^-1)的TNMD或avastin置于孵箱中培养24 h,MTT法检测TNMD和avastin对VEGF诱导的HUVEC增殖抑制的差异。基质胶体实验检测细胞体外血管形成的形态和长度:实验分为4组,A组为阳性对照;B组添加VEGF;C组添加VEGF和avastin;D组添加VEGF和TNMD,共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图像处理分析软件量化分析毛细血管样结构的差异。结果MTT在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A值)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相同药物浓度时TNMD的A值均明显低于avastin的A值(均为P<0.01)。基质胶体实验结果显示,D组的毛细血管样结构破坏明显;A组、B组、C组和D组细胞总长度分别为(7422±311)μm、(9369±121)μm、(6499±258)μm、(5292±137)μm,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TNMD比avastin对体外培养的HUVEC增殖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omodulin AVASTIN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洪波 焦鹏程 +3 位作者 尹湘莎 王凤微 王培花 杨兴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3234-3240,共7页
背景我国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冠心病,在社区层面针对多个危险因素开展综合性干预是降低和减缓慢性病发展进程的有效措施。但目前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相关... 背景我国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冠心病,在社区层面针对多个危险因素开展综合性干预是降低和减缓慢性病发展进程的有效措施。但目前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相关的行为因素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糖尿病人群的冠心病患病情况,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行为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集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系统2014年记录的9 260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资料,分析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根据是否患有冠心病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超重或肥胖情况、高血压病史及生活行为习惯的不同。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为49.13%(4 549/9 260),膳食合理者占5.27%(488/9 260),体力活动综合分级为较多者占9.49%(879/9 260)。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史、平均每天主食量、平均每天吃水果量、每日饮水量、体力活动综合分级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病史、平均每天吃水果量、体力活动综合分级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糖尿病管理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较高,该人群中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合理比例较高,年龄大、女性、有高血压病史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可能危险因素,平均每天吃水果量大、体力活动综合分级高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