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社区康复服务供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
作者 戴红 薛慧 +1 位作者 尹宗杰 肖忠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0-932,共3页
关键词 社区康复服务 北京市 世界卫生组织 卫生保健组织 社区康复工作 康复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宣武区康复对象对社区康复服务的需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戴红 薛慧 +1 位作者 尹宗杰 肖忠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15-918,共4页
目的:通过对目前北京市宣武区残疾人对社区康复服务的需要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该地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需要的基本情况,并对其接受康复服务可能的影响因素运用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以便为进一步满足该地区残疾人的康复需... 目的:通过对目前北京市宣武区残疾人对社区康复服务的需要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该地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需要的基本情况,并对其接受康复服务可能的影响因素运用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以便为进一步满足该地区残疾人的康复需要提出政策性的建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宣武区进行抽样;运用EPIDATA2.1制作数据库录入界面,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卫生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北京市宣武区57.4%的残疾人需要康复服务,但接受康复服务的仅占13.9%。②以近三个月是否接受康复服务为标准,评价北京市宣武区康复服务对象对社区康复服务需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医疗费用太高,人们对康复了解程度不够,不相信康复治疗的疗效等三个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宣武区社区康复的服务与患者的需要还有相当差距,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至于北京市社区康复服务需求工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 康复服务 卫生统计学 了解程度 患者 康复治疗 残疾人 北京市宣武区 学分 针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功能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江晓峰 胡雪艳 +1 位作者 熊国星 戴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研究社区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社区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训练,采用社会功能活动问卷评测治疗3个月前后脑卒中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训练3个月后与训练前相比,脑卒中患者的社... 目的研究社区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社区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训练,采用社会功能活动问卷评测治疗3个月前后脑卒中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训练3个月后与训练前相比,脑卒中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结论社区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有疗效,且易教易学,适于在社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适宜技术 社区康复 集体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五所三级医院提供和利用康复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卫波 戴红 +2 位作者 肖忠新 王瑾 叶艳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明确北京市卫生事业机构提供和利用康复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所分布于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三级医院进行调查,了解康复科和相关科室康复诊疗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康复医学科在医院的发展情况和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5所... 目的明确北京市卫生事业机构提供和利用康复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所分布于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三级医院进行调查,了解康复科和相关科室康复诊疗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康复医学科在医院的发展情况和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5所医院康复科均未达到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科管理规范”的要求;影响三级医院提供康复服务的因素主要有康复科与其他科室合作形式尚未理顺、北京市卫生系统和医院领导以及临床科室人员不了解康复早期介入的重要性、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康复对于防治残疾的特殊疗效、康复诊疗费用的报销受限制等。结论上述因素限制了我市医院康复医疗的发展,应制定相关政策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康复服务 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岗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干预 被引量:2
5
作者 熊国星 徐文磊 +2 位作者 郑德金 江晓峰 戴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对工作满意度较低的残疾员工进行职业康复干预的近期、远期效果。方法 66名残疾员工分成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2),对干预组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环境(OT师执行)及活动干预(PT师执行)。于3个月及1年后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 目的探讨对工作满意度较低的残疾员工进行职业康复干预的近期、远期效果。方法 66名残疾员工分成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2),对干预组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环境(OT师执行)及活动干预(PT师执行)。于3个月及1年后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MSQ)评价其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总体满意度,内、外在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但内在满意度1年后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残疾员工进行职业康复干预有助于残疾人融入工作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就业质量 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 职业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江晓峰 胡雪艳 +1 位作者 熊国星 戴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1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康复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康复服务的开展情况,并对其接受康复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16名社区脑卒中患者和197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和结论脑卒中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了... 目的了解北京市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康复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康复服务的开展情况,并对其接受康复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16名社区脑卒中患者和197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和结论脑卒中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了解程度与住院期间是否接受康复服务相关;脑卒中患者所在社区是否开展过脑卒中康复治疗服务活动、患者在医院是否接受过正规康复训练两个因素与脑卒中患者在社区能否接受康复服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康复 影响因素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华 俞瑾 +3 位作者 夏惠芝 朱以明 姜春岩 戴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4-798,共5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定术后系统肩关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并通过临床病例随访分析其疗效。方法: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钉术后患者68例。在康复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详细评测了肩关节ROM的变化,并采用GEPI方法对评...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定术后系统肩关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并通过临床病例随访分析其疗效。方法: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钉术后患者68例。在康复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详细评测了肩关节ROM的变化,并采用GEPI方法对评测结果进行肩关节定量评定。康复治疗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训练内容和侧重点根据病情的改善而不同。结果:术后12周时,患侧主动ROM接近正常,患侧GEPI平均为5.7%±2.06%;与患侧术后7周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随访31个月,68例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均恢复以前的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水平,获得满意的结果。结论: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应用缝合锚固定术后个性化、系统的肩关节功能训练方法是一种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不稳定型骨折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康复技术选修课程中康复理念的灌输
8
作者 熊国星 薛茜 江晓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0期994-995,共2页
大学生经过康复理论课的学习后康复医学意识仍然薄弱。我们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尝试在康复技术课程上灌输康复理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社区康复技术 理论学习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 被引量:5
9
作者 肖忠新 戴红 +1 位作者 贾滨 王建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9期765-76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耳压、生物反馈、电动按摩器和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患者12例,以McGill疼痛问卷(MPQ)和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耳压、生物反馈、电动按摩器和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患者12例,以McGill疼痛问卷(MPQ)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治疗前后对中枢性疼痛进行评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PQ中的PRI-S、PRI-T、NWC以及VAS有明显降低(P<0.01),PRI-A、PPI最大值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中枢性疼痛 中西医结合 McGill疼痛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胸髓损伤患者H反射测定值与痉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国星 洪毅 +3 位作者 张军卫 刘亚东 陈世铮 关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颈胸髓损伤后H反射相关值的变化及其定量评价痉挛的程度。方法对13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和30例脊髓损伤患者(亚急性期18例,慢性期12例)进行两次比目鱼肌H反射测定,两次之间相隔1个月,对患者同时运用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 目的探讨完全性颈胸髓损伤后H反射相关值的变化及其定量评价痉挛的程度。方法对13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和30例脊髓损伤患者(亚急性期18例,慢性期12例)进行两次比目鱼肌H反射测定,两次之间相隔1个月,对患者同时运用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分级进行痉挛评估。结果通过比目鱼肌H反射检测,各阶段脊髓损伤患者Hmax/Mmax比、最大H波波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波幅均较健康成人明显减小(P<0.01)。脊髓损伤亚急性期痉挛程度与最大H波波幅、Hmax/Mmax比均呈quadratic关系(P<0.05),慢性期后两者间呈线性关系(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比目鱼肌Hmax/Mmax比与痉挛有密切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还需要更大样本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H反射 Hmax/Mmax比 改良Ashworth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职业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国星 孟月 +2 位作者 徐文磊 杨兵 黄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1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残疾人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了解残疾人的就业质量。方法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随机对湖南省某公司各个车间及岗位的79名残疾员工进行调查。结果残疾人的总体满意度得分是67.78,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工作的灵活变化性... 目的调查研究残疾人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了解残疾人的就业质量。方法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随机对湖南省某公司各个车间及岗位的79名残疾员工进行调查。结果残疾人的总体满意度得分是67.78,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工作的灵活变化性和工作条件。性别、年龄、工龄、残疾种类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残疾人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除性别、年龄、残疾种类外,还有工资。结论工作满意度调查可为残疾人尤其是高危人群的职业康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质量 职业康复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致自发痛动物模型的建立
12
作者 戴红 胥少汀 +7 位作者 肖忠新 张洪 谢作磊 张立军 陈迎朝 张立仁 王元身 戴珂6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目的建立脊髓损伤所致自发痛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分为2组,用WADE法复制脊髓L2节段3 Ncm(G1组)和2 Ncm(G2组)损伤,分别在损伤前、后15 min在L1节段记录体感诱发电位,分别在损伤前、后4、8、12、16、24 h记录大鼠躯干部... 目的建立脊髓损伤所致自发痛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分为2组,用WADE法复制脊髓L2节段3 Ncm(G1组)和2 Ncm(G2组)损伤,分别在损伤前、后15 min在L1节段记录体感诱发电位,分别在损伤前、后4、8、12、16、24 h记录大鼠躯干部皮肤对轻压、轻触觉刺激反应和前足对弗莱毛轻压的抬足率等痛阈变化,并每日观察大鼠自发痛行为学的变化,持续10个月。结果2组动物均出现痛超敏和明显的自发痛现象,其中G1组的严重自发痛(自噬)的发生率为50%,接近人类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所致的中枢性疼痛(central pain,CP)中自发痛的比例。结论用WADE法复制大鼠3 Ncm SCI自发痛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其自发痛症状与人类SCI的CP接近,为研究自发痛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实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自发痛 动物模型 WADE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工作疲劳感比较
13
作者 熊国星 徐文磊 +3 位作者 孟月 胡珊珊 孙知寒 赵悌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2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调查残疾人及非残疾人工作疲劳感,了解残疾人的工作抗压能力,为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制定及其职业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疲劳影响量表(FIS)随机对东中西3省各1个公司的每个车间及岗位的280名员工(包括残疾人220名,非残疾人60名)进... 目的调查残疾人及非残疾人工作疲劳感,了解残疾人的工作抗压能力,为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制定及其职业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疲劳影响量表(FIS)随机对东中西3省各1个公司的每个车间及岗位的280名员工(包括残疾人220名,非残疾人60名)进行调查。结果残疾人的总体工作疲劳度与非残疾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认知、身体、社会心理疲劳3个维度上也是如此。进一步对FIS量表的40个条目比较后发现,工作的残疾人在社会心理功能层面的疲劳有4个条目较非残疾人表现得更明显(P<0.05)。结论残疾人具有不低于非残疾人的工作抗压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工作,残疾人及其家属、雇主都应该对其就业更有信心,国家政策应该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质量 职业康复 抗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