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镧、铈、钕对小鼠肝细胞核的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田蜜
曹丽歌
谢广云
刘娜
黄沛力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46-550,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9890280)
-
文摘
轻稀土元素进入生物体后主要累积于肝脏,进入肝细胞,分布于细胞核上。为探讨轻稀土元素对小鼠肝细胞核的氧化损伤作用,选用5周龄雄性封闭群(ICR)小鼠灌喂10、20和40 mg.kg-1的稀土元素镧(La)、铈(Ce)和钕(Nd),6周后测定小鼠肝细胞核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并测定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将实验数据进行ANOV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GPx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除Ce低剂量组外,各染毒组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其活性的降低与各稀土元素的暴露剂量有剂量-效应关系;除La低剂量组和Ce低、中剂量组外,各染毒组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Ce和Nd会造成小鼠肝细胞核的氧化损伤。
-
关键词
镧(La)
铈(Ce)
钕(Nd)
肝细胞核
氧化损伤
-
Keywords
lanthanum
cerium
neodymium
hepatocyte nuclei
oxidative damage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镧、铈、钕对小鼠肝细胞线粒体的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田蜜
曹丽歌
刘娜
谢广云
黄沛力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3-456,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90280)
-
文摘
轻稀土元素进入生物体后主要累积于肝脏,进入肝细胞,除蓄积在细胞核中,还存在于线粒体中。为探讨轻稀土元素对小鼠肝细胞线粒体的氧化损伤作用,选用5周龄雄性ICR小鼠分别以10、20和40mg·kg^(-1)的镧(La)、铈(Ce)和钕(Nd)灌胃,6周后测定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a中剂量组和Ce低剂量组SOD活性显著升高,La高剂量组和Nd中、高剂量组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P<0.01);除个别剂量组外,各染毒组CAT和GPx活性与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Nd各剂量组、La高剂量组和Ce高剂量组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研究表明,La、Ce和Nd所导致的CAT和GPx活性以及GSH含量降低可能是造成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镧(La)
铈(Ce)
钕(Nd)
线粒体
氧化损伤
-
Keywords
lanthanum
cerium
neodymium
mitochondria
oxidative damage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