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生物人工肝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段钟平 刘青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1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肝 现代医学模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积分法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煜 段钟平 +4 位作者 王宝恩 陈敏华 钱林学 贺文 陈光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6-237,共2页
探讨早期肝硬化的影像学特征。 10 2例慢性肝炎患者行B超、CT检查及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将超声、CT图象特征同病理组织学标准进行对照分析。随纤维化分期的加重 ,综合肝实质回声、肝表面、肝脏边缘、肝静脉、脾脏面积等 5项参数的... 探讨早期肝硬化的影像学特征。 10 2例慢性肝炎患者行B超、CT检查及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将超声、CT图象特征同病理组织学标准进行对照分析。随纤维化分期的加重 ,综合肝实质回声、肝表面、肝脏边缘、肝静脉、脾脏面积等 5项参数的超声总积分值逐渐升高。以超声总积分大于 10分为界值 ,诊断肝硬化的敏感性为86 1% ,特异性为 95 5 %。肝脏CT图象的形态学观察诊断肝硬化患者的特异性为 10 0 % ,敏感性为 4 8 5 %。综合多项超声参数而成的超声总积分对诊断早期肝硬化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诊断早期肝硬化虽然特异性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积分法 肝硬化 早期诊断 影像学特征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区微量注射胃动素对十二指肠移动性复合肌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梅 董蕾 +2 位作者 朱文艺 崔杨 雷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5-958,966,共5页
目的探讨海马微量注射胃动素对十二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migratingmyoelectricalcomplex,MMC)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枢立体定位海马微量注射,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十二指肠MMC的方法,观察海马微量注入胃动素(0.37nmol)对... 目的探讨海马微量注射胃动素对十二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migratingmyoelectricalcomplex,MMC)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枢立体定位海马微量注射,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十二指肠MMC的方法,观察海马微量注入胃动素(0.37nmol)对十二指肠MMC的影响。结果海马微量注入胃动素可以使十二指肠MMC时相明显变短,峰电振幅增加,峰电频率增快,但对峰电时相无明显影响;膈下迷走神经切断术可完全阻断海马胃动素对十二指肠MMC的影响;阿托品、酚妥拉明、普萘洛尔不能阻断海马胃动素对十二指肠MMC的影响;抗胃动素血清只能部分阻断海马胃动素对十二指肠MMC的影响。结论海马外源性胃动素可以使十二指肠MMC的时相、峰电振幅和峰电频率发生变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海马-下丘脑-脑干-迷走神经通路,由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元作用于十二指肠平滑肌或者促进胃动素的释放而实现的,海马在十二指肠MMC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动素 海马 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