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抑郁症患者中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超重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转移规律。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治疗,有多次入院记录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目的评估抑郁症患者中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超重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转移规律。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治疗,有多次入院记录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每次入院时BMI和代谢情况分为BMI正常、超重和代谢综合征3种状态,采用多状态Markov模型分析转移规律。结果纳入398例研究对象的892条观测记录,中位年龄56岁,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结果显示3种状态间共发生494次转移,其中5.1%由BMI正常转移为超重,5.5%由超重转移为MetS。超重发展为MetS的转移强度最高,是超重变为BMI正常的9.52倍。48.53个月后,BMI正常的抑郁症患者开始转移为MetS。对于超重的患者,8.77个月后开始转移为MetS。36个月后,BMI正常或超重者转移为MetS的概率为31.4%和50.4%;对于合并MetS者,36个月后仍为MetS的概率为51.2%。多因素分析显示未婚是体质量正常的抑郁症患者转移为超重的危险因素,而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是超重的抑郁症患者转移为MetS的保护因素。结论抑郁症患者发展为MetS的强度和风险较高,发生MetS后不易好转,提示加强抑郁症患者的BMI管理和MetS的干预。展开更多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疾病与其他功能障碍等。自2013年血管性神经病变的影像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疾病与其他功能障碍等。自2013年血管性神经病变的影像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STRIVE)发布以来,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得到了初步的分类与标准化。然而,在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中,对SVD影像特征的认识和应用仍存在诸多不一致和不规范之处。随着对SVD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探索与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SVD影像特征和定量标志物被相继发现,为SVD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更为全面且精准的信息。在此基础上,STRIVE-2应运而生,以期能更全面地揭示SVD对脑功能与结构的影响。为了规范中国SVD的神经影像学评估和诊断,本共识将在STRIVE-2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推动SVD影像学诊断术语的标准化,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进步。展开更多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组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主要累及颅内小血管,起病隐匿。CSVD与卒中、认知下降、情感障碍、步态异常及尿便失禁密切相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但CSVD的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组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主要累及颅内小血管,起病隐匿。CSVD与卒中、认知下降、情感障碍、步态异常及尿便失禁密切相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但CSVD的致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诊断标准不统一,临床诊疗和试验研究面临重大挑战。本文旨在汇总当前CSVD的可能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研究的进展及局限性,展望CSVD未来可能的临床研究方向。展开更多
目的初步探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中青年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中青年抑郁发作患者,完成6次MECT,分别在基线、第3次MECT后、第...目的初步探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中青年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中青年抑郁发作患者,完成6次MECT,分别在基线、第3次MECT后、第6次MECT后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对抑郁、焦虑症状和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分别在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比较性别差异。结果纳入抑郁发作患者共122例,其中青年组83例、中年组39例。两组中,基线HAMD及HAMA评分、MECT后HAMD减分率均无性别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青年组中,RBANS总分、视觉广度因子分、注意因子分的时点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基线时提高,性别分组效应和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中,RBANS总分、视觉广度因子分的时点-性别分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RBANS总分、视觉广度因子分、注意因子分在第6次MECT后较基线时提高(P<0.05),时点效应和性别分组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抑郁患者MECT后认知功能整体有所改善,中年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存在性别差异,需依据患者性别、年龄特征优化MECT方案,以减轻认知功能不良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2013—2023年血管周围间隙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领域。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6月19日血管周围间隙相关英文论著。使用CiteSpace V6.3.R1软件分析文献的发文国家...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2013—2023年血管周围间隙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领域。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6月19日血管周围间隙相关英文论著。使用CiteSpace V6.3.R1软件分析文献的发文国家、研究机构、作者的合作网络,参考文献、第一作者、期刊的共被引网络,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关键词及参考文献共被引的突现情况;使用VOSviewer 1.6.15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549篇文献。2013—2023年的年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美国的发文量最多,其次为中国。发文量位列前3的研究机构分别是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爱丁堡大学。合作网络分析发现国家间合作相对紧密,国内研究机构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较少。爱丁堡大学的Wardlaw Joanna M发文量最多。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前10个高频关键词分别为小血管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MRI、脑、Virchow-Robin间隙、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风险、卒中和类淋巴系统。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脑小血管病、痴呆、MRI为当前研究热点,类淋巴系统为新兴的研究方向。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弥散成像从2021年至今备受关注。结论近10年血管周围间隙的研究热度逐年攀升。脑小血管病是主要的研究热点,类淋巴系统为新兴的研究方向,前沿领域为弥散张量成像等MRI技术。展开更多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由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血管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学综合征,其在国际上尚无统一诊断标准,症状轻微,故临床上主要根据神经影像学表现分为新近皮质下小梗死、假定血管源性腔隙...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由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血管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学综合征,其在国际上尚无统一诊断标准,症状轻微,故临床上主要根据神经影像学表现分为新近皮质下小梗死、假定血管源性腔隙、假定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脑皮质表面铁沉积和脑萎缩。证据表明,CSVD可能与诸多神经心理学症状相关,然而,神经心理症状与CSVD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情感淡漠、疲劳、焦虑、抑郁和心理应激与CSVD影像学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把21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技能训练组(102例)和健康教育组(110例)。技能训练组接受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干预,健康教育组...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把21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技能训练组(102例)和健康教育组(110例)。技能训练组接受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干预,健康教育组接受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对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每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估,评估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17 item,HAMD-17)、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Abbreviated Version,WHOQOL-BREF)。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HAMD-17总分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3、6、9、12个月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组(均P <0.05)。(2)WHOQOL-BREF自评总分及生存质量自评、健康状况满意度自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6、9、12个月各因子分均高于健康教育组(均P <0.05)。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展开更多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由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是复杂且具有较强异质性的一大类脑血管综合征。CSVD的发病率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由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是复杂且具有较强异质性的一大类脑血管综合征。CSV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超过70%,可造成认知障碍、二便障碍、步态不稳等一系列问题,且显著增加卒中、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风险,是亟待解决的临床和大众健康问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抑郁症患者中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超重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转移规律。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治疗,有多次入院记录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每次入院时BMI和代谢情况分为BMI正常、超重和代谢综合征3种状态,采用多状态Markov模型分析转移规律。结果纳入398例研究对象的892条观测记录,中位年龄56岁,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结果显示3种状态间共发生494次转移,其中5.1%由BMI正常转移为超重,5.5%由超重转移为MetS。超重发展为MetS的转移强度最高,是超重变为BMI正常的9.52倍。48.53个月后,BMI正常的抑郁症患者开始转移为MetS。对于超重的患者,8.77个月后开始转移为MetS。36个月后,BMI正常或超重者转移为MetS的概率为31.4%和50.4%;对于合并MetS者,36个月后仍为MetS的概率为51.2%。多因素分析显示未婚是体质量正常的抑郁症患者转移为超重的危险因素,而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是超重的抑郁症患者转移为MetS的保护因素。结论抑郁症患者发展为MetS的强度和风险较高,发生MetS后不易好转,提示加强抑郁症患者的BMI管理和MetS的干预。
文摘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疾病与其他功能障碍等。自2013年血管性神经病变的影像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STRIVE)发布以来,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得到了初步的分类与标准化。然而,在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中,对SVD影像特征的认识和应用仍存在诸多不一致和不规范之处。随着对SVD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探索与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SVD影像特征和定量标志物被相继发现,为SVD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更为全面且精准的信息。在此基础上,STRIVE-2应运而生,以期能更全面地揭示SVD对脑功能与结构的影响。为了规范中国SVD的神经影像学评估和诊断,本共识将在STRIVE-2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推动SVD影像学诊断术语的标准化,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进步。
文摘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组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主要累及颅内小血管,起病隐匿。CSVD与卒中、认知下降、情感障碍、步态异常及尿便失禁密切相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但CSVD的致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诊断标准不统一,临床诊疗和试验研究面临重大挑战。本文旨在汇总当前CSVD的可能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研究的进展及局限性,展望CSVD未来可能的临床研究方向。
文摘目的初步探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中青年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中青年抑郁发作患者,完成6次MECT,分别在基线、第3次MECT后、第6次MECT后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对抑郁、焦虑症状和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分别在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比较性别差异。结果纳入抑郁发作患者共122例,其中青年组83例、中年组39例。两组中,基线HAMD及HAMA评分、MECT后HAMD减分率均无性别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青年组中,RBANS总分、视觉广度因子分、注意因子分的时点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基线时提高,性别分组效应和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中,RBANS总分、视觉广度因子分的时点-性别分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RBANS总分、视觉广度因子分、注意因子分在第6次MECT后较基线时提高(P<0.05),时点效应和性别分组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抑郁患者MECT后认知功能整体有所改善,中年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存在性别差异,需依据患者性别、年龄特征优化MECT方案,以减轻认知功能不良影响。
文摘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由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血管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学综合征,其在国际上尚无统一诊断标准,症状轻微,故临床上主要根据神经影像学表现分为新近皮质下小梗死、假定血管源性腔隙、假定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脑皮质表面铁沉积和脑萎缩。证据表明,CSVD可能与诸多神经心理学症状相关,然而,神经心理症状与CSVD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情感淡漠、疲劳、焦虑、抑郁和心理应激与CSVD影像学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文摘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把21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技能训练组(102例)和健康教育组(110例)。技能训练组接受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干预,健康教育组接受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对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每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估,评估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17 item,HAMD-17)、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Abbreviated Version,WHOQOL-BREF)。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HAMD-17总分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3、6、9、12个月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组(均P <0.05)。(2)WHOQOL-BREF自评总分及生存质量自评、健康状况满意度自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6、9、12个月各因子分均高于健康教育组(均P <0.05)。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文摘目的比较磁惊厥治疗(magnetic seizure therapy,MST)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抑郁发作早期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45例抑郁发作患者,分别接受MST和MECT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进行临床症状评估,采用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the 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评估时间点包括基线、治疗3次后、治疗6次后。结果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间治疗前后HAMD-17、HAMA、CGI-S、CGI-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其中HAMD-17、HAMA、CGI-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时间<0.05)。两组RBANS总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时间<0.05);各时点,MST组RBANS总分高于MEC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且随时间延长,MST的治疗效应组间增大(P交互<0.05)。治疗3次和治疗6次后,HAMD减分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T治疗抑郁发作早期治疗疗效果与MECT相当,MST治疗6次后可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文摘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由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是复杂且具有较强异质性的一大类脑血管综合征。CSV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超过70%,可造成认知障碍、二便障碍、步态不稳等一系列问题,且显著增加卒中、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风险,是亟待解决的临床和大众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