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在非糖尿病中老年人群中,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目的探索在非糖尿病中老年人群中,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筛查点的40岁及以上非城镇居民。入组标准为既往无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且无糖尿病者。共有3531人纳入本项研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58.06±9.55)岁,男性1470例(占41.6%),女性2061例(占58.4%)。其中1318例(占37.3%)受试者存在颈动脉斑块。多因素调整后,空腹血糖仍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相关(OR=1.16,95%CI:1.01~1.31,P=0.035)。结论本研究发现无糖尿病的中老年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是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并积极控制血糖对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进展有着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本研究探讨40岁及以上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人群中斑块稳定性与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加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且隶属北京市昌平...目的本研究探讨40岁及以上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人群中斑块稳定性与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加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且隶属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顺义区空港医院筛查点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颈部血管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北京版评价认知功能。使用Logistic回归来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共有1446例患有颈动脉斑块、数据齐全受试者纳入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稳定斑块相比,不稳定斑块是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OR=1.255,95%CI:1.002~1.571)。结论相较于稳定斑块,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增加认知减退风险,临床上需要提高对不稳定斑块患者的管理,以预防和延缓认知功能减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在非糖尿病中老年人群中,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筛查点的40岁及以上非城镇居民。入组标准为既往无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且无糖尿病者。共有3531人纳入本项研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58.06±9.55)岁,男性1470例(占41.6%),女性2061例(占58.4%)。其中1318例(占37.3%)受试者存在颈动脉斑块。多因素调整后,空腹血糖仍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相关(OR=1.16,95%CI:1.01~1.31,P=0.035)。结论本研究发现无糖尿病的中老年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是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并积极控制血糖对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进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摘目的本研究探讨40岁及以上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人群中斑块稳定性与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加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且隶属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顺义区空港医院筛查点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颈部血管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北京版评价认知功能。使用Logistic回归来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共有1446例患有颈动脉斑块、数据齐全受试者纳入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稳定斑块相比,不稳定斑块是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OR=1.255,95%CI:1.002~1.571)。结论相较于稳定斑块,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增加认知减退风险,临床上需要提高对不稳定斑块患者的管理,以预防和延缓认知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