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空间治理的底层逻辑与首都规划治理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石晓冬 徐勤政 王吉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2,共9页
做好城市工作,关键是顺应城市规律、洞悉底层逻辑。长期以来,规划学科的理论建构偏重于顶层逻辑,带来规划理论与微观实践的脱节现象。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不同时期城市规划治理模式的演进脉络,结合“治理天平”视角,指出规划治理的使命... 做好城市工作,关键是顺应城市规律、洞悉底层逻辑。长期以来,规划学科的理论建构偏重于顶层逻辑,带来规划理论与微观实践的脱节现象。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不同时期城市规划治理模式的演进脉络,结合“治理天平”视角,指出规划治理的使命是价值统筹与利益平衡,规划师需要从社会底部、微观底层重新解构城市规划治理体系。其次,比照当前城市运行规律与规划体系建构之间的关系,指出科层式规划体系与上下结合的城市发展逻辑之间仍然存在一定错位,其间存在的治理偏差提升了规划实施的难度。最后,结合首都规划治理经验,围绕“八向八力”提出响应新时代规划治理底层逻辑的能力建设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治理 底层逻辑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与学科发展 被引量:47
2
作者 吴唯佳 吴良镛 +7 位作者 石楠 袁奇峰 梅耀林 叶裕民 张晓玲 冯长春 何明俊 王凯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4,74,共9页
2018年3月1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组建自然资源部,要求整合有关部委的职能,统一行使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从中可以看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 2018年3月1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组建自然资源部,要求整合有关部委的职能,统一行使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从中可以看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主要任务在于行使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者的职责,行使国土空间资源管制以及生态修复的职责。新的部委,新的机制。如何看待城乡规划在新的体制下的任务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 国土开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构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体系的思考——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石晓冬 王亮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7,96,共8页
总体规划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但是总规实施中经常出现发展理念转变不到位、任务制定分解不清晰、规划实施路径不落地、政策机制配套不充分和跟踪监查预警不及时等问题.造成总规不管用、不好用。本研究以新... 总体规划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但是总规实施中经常出现发展理念转变不到位、任务制定分解不清晰、规划实施路径不落地、政策机制配套不充分和跟踪监查预警不及时等问题.造成总规不管用、不好用。本研究以新版北京总规实施工作实践为例、结合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具体措施,提出建立“加强组织领导抓落实、细化任务清单抓分解、完善规划体系抓落地、深化改革创新抓突破和开展城市体检抓监测”五步联动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体系,推动总体规划实施,明确了干什么、谁来干、干哪里、怎么干和看成效的全流程工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规划 实施 体系 建设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地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与增长趋势——基于2000-2010年数据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寿颐 吴唯佳 刘冠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8,共9页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的永续利用和合理扩张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空间规划改革的重要内容。现有的研究往往从城镇扩张、土地非农化等角度分析建设用地的整体演变规律,对于用地结构、空间特征的关注往往不够。考虑到我...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的永续利用和合理扩张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空间规划改革的重要内容。现有的研究往往从城镇扩张、土地非农化等角度分析建设用地的整体演变规律,对于用地结构、空间特征的关注往往不够。考虑到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扩张相对独立,需要将两者统筹起来,分析城镇、农村和工矿建设用地各自空间格局和增长趋势的特征。选取我国城镇化较为迅速的首都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2000-2010年间的空间数据为基础,从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分布、结构比例、增长趋势、内部结构变化等几个方面总结其演变规律,并从空间管理、内部转换、政策工具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地区 城乡建设用地 内部结 空间格局 增长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人居空间转型与重构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勇 李和平 +7 位作者 仝德 段德罡 王成 史宜 赵亮 彭震伟 刘洋 冯长春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70,共7页
探索乡村人居转型重构规律,推动新型城乡关系建设黄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本学术对话主持人):“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发展阶段,乡村振兴... 探索乡村人居转型重构规律,推动新型城乡关系建设黄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本学术对话主持人):“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更加成为国家应对国际国内一系列发展挑战和机遇的关键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学术对话 学会理事 新型城乡关系 主持人 国家应对 历史发展阶段 大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人居环境的中国城市群--空间格局与展望 被引量:26
6
作者 武廷海 张能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5,36,共13页
城市群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同时也是主要的人居环境。从人居的角度来看,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将受制于在相对狭小的宜居空间内集聚大规模人口的特殊国情,同时受到区域快速交通网络发展的影响。将城市群视为不同尺度空间之叠合,... 城市群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同时也是主要的人居环境。从人居的角度来看,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将受制于在相对狭小的宜居空间内集聚大规模人口的特殊国情,同时受到区域快速交通网络发展的影响。将城市群视为不同尺度空间之叠合,一是在国家/区域尺度上以快速交通网络为骨架的城市节点网络空间;二是在区域/地方尺度上以不同等级城市组成的中心地体系。基于"网络"与"中心地体系"的空间特征,提出了模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递归近邻搜索法",模拟了快速铁路网络条件下由3个世界级城市群、5个国家重点城市群、以及若干个区域性城市群组成的中国城市群新格局。对城市群的未来格局进行展望,并提出优化我国城市群的人居环境的建议,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人居环境 空间格局 网络空间 中心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规划教育趋势与未来 被引量:22
7
作者 孙施文 吴唯佳 +4 位作者 彭震伟 李和平 翟国方 毕凌岚 林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3,共6页
孙施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教育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本学术对话主持人):规划教育关系到学科和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质量,所以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 孙施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教育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本学术对话主持人):规划教育关系到学科和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质量,所以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评估委员会一起,在每年的规划年会上组织有关规划教育的专题讨论,并邀请行业专家一起参加,架构起学界和行业联系的桥梁,共同促进规划教育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术工作委员会 学会常务理事 评估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 教学指导 学术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导向发展”的策略与空间模式 被引量:7
8
作者 郭磊贤 刘钊启 吴唯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0-94,共5页
伴随学术界对智慧城市的批判性思考大量涌现,如何整合智慧城市项目与城市空间发展框架是需要审慎思考的规划决策问题。文章以智慧科技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一般影响和对新技术"萌发—演化—成熟"规律的客观认识为前提,通过重新梳... 伴随学术界对智慧城市的批判性思考大量涌现,如何整合智慧城市项目与城市空间发展框架是需要审慎思考的规划决策问题。文章以智慧科技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一般影响和对新技术"萌发—演化—成熟"规律的客观认识为前提,通过重新梳理海外典型智慧城市项目与所在城市长期空间发展策略的关系,认为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仍需要立足于重点开发建设地区和局部设施服务系统,采取精明的"智慧城市导向发展"(SCOD)模式,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空间发展 空间结构 信息通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政策利弊及原因分析——基于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城市更新制度的比较 被引量:78
9
作者 唐婧娴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3,共7页
广东省是全国存量土地更新的示范省,自2009年起,全省范围内展开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探索。在此过程中,省域范围内各地城市政府采取了差异化的更新模式和更新制度设计,市场在政策的逼仄之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新的实施... 广东省是全国存量土地更新的示范省,自2009年起,全省范围内展开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探索。在此过程中,省域范围内各地城市政府采取了差异化的更新模式和更新制度设计,市场在政策的逼仄之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新的实施效果因此产生了巨大差异。文章主要对广州的"三旧"改造效果和政策变化展开论述,并对比深圳、佛山两地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模式,讨论在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守夜人"模式及政府补贴市场模式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城市更新中对城市空间发展、城市整体发展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政府与市场 政策分析 城市空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