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硕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8期9-10,共2页
本文对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进行综述。儿童NMOSD尚处在研究阶段,但作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故NMOSD在儿童患者中的识别、诊断及治... 本文对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进行综述。儿童NMOSD尚处在研究阶段,但作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故NMOSD在儿童患者中的识别、诊断及治疗对于儿童的预后及长期的生活质量影响均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儿童 临床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朱一可 王昕 +1 位作者 王琳 杨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0期28-32,40,共6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国有4.2%~6.5%的儿童青少年受其影响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目前ADHD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和有药物禁忌证时的替...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国有4.2%~6.5%的儿童青少年受其影响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目前ADHD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和有药物禁忌证时的替代治疗方案,简单可行且远期效果好,越来越受到重视。ADHD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心理社会治疗、神经反馈、认知训练、非侵入性脑刺激、感觉统合、中医疗法、饮食干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非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动障碍伴或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N2、P3a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永颖 刘子奇 +6 位作者 张樊 王小月 杨文民 孙静 张建昭 王昕 杨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3期90-93,98,共5页
目的探讨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于抽动障碍(TD)患儿反应抑制及注意功能的影响,为TD患儿的认知功能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9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保健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共95例,分为单纯TD组(47... 目的探讨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于抽动障碍(TD)患儿反应抑制及注意功能的影响,为TD患儿的认知功能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9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保健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共95例,分为单纯TD组(47例)、TD共患ADHD组(19例)、正常对照组(29例),对所有儿童进行事件相关电位N2、P3a的检测。利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三组ERP成分N2、P3a波幅和潜伏期进行分析。结果TD+ADHD组C3点的N2波幅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ADHD组Pz点的P3a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TD患儿、慢性TD+ADHD患儿Oz点的P3a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患ADHD会导致TD患儿反应抑制功能损害,慢性TD患儿存在注意认知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反应抑制 注意认知 事件相关电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儿童抗癫痫药使用情况及超说明书用药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圣海 王珺 +3 位作者 王立文 陈金晓 吴欢欢 徐翠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1期45-48,共4页
目的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癫痫儿童抗癫痫药物使用及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因,为癫痫儿童抗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癫痫儿... 目的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癫痫儿童抗癫痫药物使用及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因,为癫痫儿童抗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癫痫儿童基本信息和临床诊断治疗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发作类型和抗癫痫药使用情况等。根据药品使用说明书,判断抗癫痫药物是否超说明书,同时将超说明书使用分为超年龄、超发作类型、超剂量和超单药/添加和超给药频次等,分类统计分析抗癫痫药物超说明书使用情况。结果共收集865例癫痫儿童,其中男500例,女365例,年龄中位数2.3岁,其中724例儿童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另141例未添加抗癫痫药(包括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和/或甲强龙82例)。抗癫痫药物共使用1120人次,其中服用1种抗癫痫药儿童492例,服用2种抗癫痫药儿童125例,服用3种抗癫痫药儿童55例,服用4种及以上抗癫痫药儿童52例。抗癫痫药超说明书用药类型的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超年龄(35.8%)、超单药/添加(19.7%)、超发作类型(14.6%)、超给药剂量(4.5%)和超给药频次(2.3%)。抗癫痫药物超给药年龄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托吡酯(72.9%)、左乙拉西坦片剂(67.0%)和奥卡西平口服液(56.7%);抗癫痫药物超发作类型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左乙拉西坦口服液(51.9%)、左乙拉西坦片剂(40.8%)、托吡酯(26.3%);抗癫痫药物超单药/添加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左乙拉西坦口服液(81.4%)、左乙拉西坦片剂(55.5%)、托吡酯(23.7%)。结论抗癫痫药在儿童癫痫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是很高的,尤其以超年龄使用最为突出,其中药物以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为著。儿童用药的特殊性是造成超说明书用药的重要原因。超说明书应用抗癫痫药物时,需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超说明书用药的获益,最终获得药物疗效与安全的最佳平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抗癫痫药 超说明书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脑止抽颗粒联合硫必利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圣海 王立文 +3 位作者 王珺 徐翠娟 宛付芹 郭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7期65-67,71,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脑止抽颗粒联合硫必利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诊治的TS患儿,按区组化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单独采用硫必利治疗,治疗组患儿... 目的观察健脑止抽颗粒联合硫必利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诊治的TS患儿,按区组化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单独采用硫必利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硫必利和健脑止抽颗粒联合治疗,均治疗12周。记录两组患儿硫必利每日服用剂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儿硫必利每日服用剂量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4、8、12周后的YGTSS评分均低于同组内治疗前YGTSS评分(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YGTS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采用硫必利治疗相比,健脑止抽颗粒联合硫必利没有明显提高TS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但能减少硫必利每日服用剂量,明显降低YGTS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 健脑止抽颗粒 硫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葛绣山 白晋丽 +1 位作者 焦辉 彭晓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7期26-29,F0003,共5页
目的对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临床特点和周围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的遗传学分析,总结该病的诊断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HN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先证者... 目的对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临床特点和周围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的遗传学分析,总结该病的诊断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HN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先证者及部分家系成员的临床表现,完善电生理检查,抽提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基于目标序列捕获的二代测序技术进行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单基因病的突变筛查。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等家系成员进行缺失的验证和来源分析。结果本例患者具有复发性、急性周围神经麻痹症状,肌电图提示神经性受损,复发间期症状消失等临床特点。二代测序深入分析结果提示,受检者在Chr17:14095223-15477566区域可能存在约1.38 Mb的大片段缺失,该区域主要包括与HNPP相关的PMP22基因。MLPA分析结果提示,PMP22基因及其附近区域(TEKT3及COX10基因)存在大片段杂合缺失。父母验证分析发现,该缺失来源于患儿母亲。结论 HNPP为临床表现呈复发性特点的一种周围神经病,存在一定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在掌握患儿临床特点的基础上,电生理检查可为其提供诊断线索,而遗传学基因检测作为确诊依据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周围髓鞘蛋白22基因 基因分析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动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毛莹莹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2期10-12,共3页
抽动障碍是以运动性或发生性抽动为主要表现,以4~12岁最为多见,男孩多于女孩。本文主要对抽动障碍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临床表现、病因学说、症状评估及诊断、治疗方法等。抽动障碍的预后相对良好。
关键词 抽动障碍 研究进展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史研究在脊髓性肌萎缩症中的应用
8
作者 葛绣山 宋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177-180,共4页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是其致病基因。结合其典型的临床表现、肌电图等辅助检查,尤其是基因分析,大多数患者能够确诊并分型,目前其可及性高的干预手段有限。疾病自然史是...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是其致病基因。结合其典型的临床表现、肌电图等辅助检查,尤其是基因分析,大多数患者能够确诊并分型,目前其可及性高的干预手段有限。疾病自然史是疾病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临床表现描述及致病机制研究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本文就SMA的疾病自然史研究加以详述,包括自然史概念与价值、SMA患者自然史资料、研究的作用等有关内容。SMA自然史研究能够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研究甚至预防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自然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发育迟滞患儿血清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E含量及其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樊 唐鑫 +6 位作者 张敏 朱一可 刘思奇 任永颖 王昕 王琳 杨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7期96-99,103,共5页
目的 初步探索原发性发育迟滞(DD)患儿血清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E含量及其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原发性DD患儿33例为原发性DD组... 目的 初步探索原发性发育迟滞(DD)患儿血清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E含量及其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原发性DD患儿33例为原发性DD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两组血清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E的含量。采用《0岁-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评估原发性DD患儿的神经发育水平,并将各能区评分与维生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DD组维生素A含量和25-羟-维生素D;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维生素E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原发性DD组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_(3)及维生素E不足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25-羟-维生素D_(3)含量与精细运动能区得分呈正相关(r=0.375,P <0.05)。维生素A和25-羟-维生素D_(3)为原发性DD的保护因素(OR <1,P <0.05)。结论 原发性DD患儿血清维生素A及25-羟-维生素D_(3)含量显著低于同龄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精细运动的发育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迟滞 维生素A 25-羟-维生素D_(3) 维生素E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癫痫日记APP的远程干预应用于青少年癫痫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彩霞 赵佳维 +1 位作者 王晓新 姬辛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4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癫痫日记应用程序(APP)的远程干预应用于青少年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 目的探讨基于癫痫日记应用程序(APP)的远程干预应用于青少年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癫痫日记APP的远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水平、心理弹性水平、自尊感和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癫痫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的自尊量表(SES)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SES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基于癫痫日记APP的远程干预应用于青少年癫痫患者,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和自尊感,改善其心理弹性水平和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日记应用程序 青少年 癫痫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