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微生态与特应性皮炎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茜 高莹 +2 位作者 张高磊 宋丽雅 何聪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86-690,共5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提高,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困扰。AD的病因较为复杂,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失衡是A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AD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升高,以及链球菌属、棒状菌属及丙...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提高,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困扰。AD的病因较为复杂,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失衡是A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AD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升高,以及链球菌属、棒状菌属及丙酸菌属等菌属的降低紧密相关。该文围绕皮肤微生态平衡与AD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皮肤微生态 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荨麻疹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血清总IgE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冰 朱威 +1 位作者 伏瑾 张慧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8-219,共2页
应用了 ECP FEI荧光酶标法检测了 32例典型慢性荨麻疹患儿及 13名正常儿童的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值,同时还检测了患儿和正常儿童血清总 IgE值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EOS)计数,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患儿血清 ECP... 应用了 ECP FEI荧光酶标法检测了 32例典型慢性荨麻疹患儿及 13名正常儿童的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值,同时还检测了患儿和正常儿童血清总 IgE值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EOS)计数,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患儿血清 ECP值为 12.96± 9.72μ g/L、血清总 IgE值为 970.10± 312.61IU/mL,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而患儿的血 EOS计数与正常儿童相比增高不明显 (P >0.05)。慢性荨麻疹患儿血清 ECP和血清总 IgE与外周血 EOS计数之间无相关性。提示儿童慢性荨麻疹中血清 ECP和血清总 IgE的变化可能较血 EOS计数变化更灵敏,更能反映 EOS的活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荨麻疹 哮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总IGE E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肥大细胞瘤4例 被引量:6
3
作者 胡瑾 刘晓雁 马东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8-440,共3页
报告4例皮肤肥大细胞瘤。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年龄5.5~20个月。2例皮损单发,另外2例皮损多发,Darier征均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改变为真皮全层和(或)皮下脂肪组织有大量肥大细胞浸润。其中2例患儿还有散在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4例患儿的... 报告4例皮肤肥大细胞瘤。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年龄5.5~20个月。2例皮损单发,另外2例皮损多发,Darier征均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改变为真皮全层和(或)皮下脂肪组织有大量肥大细胞浸润。其中2例患儿还有散在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4例患儿的皮损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减轻或消退,局部遗留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瘤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性皮肤松弛症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东来 胡瑾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7-418,共2页
关键词 皮肤松弛症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msted综合征国内首报 被引量:8
5
作者 马东来 胡瑾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37-639,共3页
报告1例Olmsted综合征。患儿男,4岁。因双侧进行性残毁性掌跖角化和腔口周围边界清楚的角化性斑块而就诊。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病性肢端皮炎,给予硫酸锌口服治疗2年余,无明显效果,并且病情进行性加重。予以阿维A10mg/d口服治疗后,掌跖... 报告1例Olmsted综合征。患儿男,4岁。因双侧进行性残毁性掌跖角化和腔口周围边界清楚的角化性斑块而就诊。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病性肢端皮炎,给予硫酸锌口服治疗2年余,无明显效果,并且病情进行性加重。予以阿维A10mg/d口服治疗后,掌跖角化皮损有所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MSTED综合征 角化病 掌跖 红斑角化病 腔口周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红斑狼疮5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瑾 刘晓雁 马东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09-511,共3页
报告5例新生儿红斑狼疮。5例患儿面部均有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样皮损,部分患儿皮损累及颈部、胸腹部和四肢。血清学检查患儿及其母的抗Ro/SS-A抗体或抗La/SS-B抗体均阳性。5例患儿的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随访... 报告5例新生儿红斑狼疮。5例患儿面部均有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样皮损,部分患儿皮损累及颈部、胸腹部和四肢。血清学检查患儿及其母的抗Ro/SS-A抗体或抗La/SS-B抗体均阳性。5例患儿的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随访半年,患儿血清中的抗Ro/SS-A抗体或抗La/SS-B抗体均完全消失,皮损也基本消退,仅2例患儿面部遗留毛细血管扩张,经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完全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粟丘疹的汗管瘤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东来 胡瑾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0-241,共2页
报告1例表现为粟丘疹的汗管瘤。患儿女,9岁。面部、颈部、双侧腋窝、胸部、下腹部和外阴部出现许多肤色或白色丘疹4年。临床上皮损类似于粟丘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有数个角囊肿,其下方真皮纤维基质中有许多囊性管腔和实性上... 报告1例表现为粟丘疹的汗管瘤。患儿女,9岁。面部、颈部、双侧腋窝、胸部、下腹部和外阴部出现许多肤色或白色丘疹4年。临床上皮损类似于粟丘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有数个角囊肿,其下方真皮纤维基质中有许多囊性管腔和实性上皮细胞条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管瘤 粟丘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肤佳香皂和浴液对青少年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晓雁 胡瑾 刘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9-259,共1页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清洁剂 皮肤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汗孔角化性小汗腺孔和真皮导管痣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东来 胡瑾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7-479,共3页
报告1例汗孔角化性小汗腺孔和真皮导管痣。患儿男,7岁。因手足和左膝关节内侧角化性丘疹和黑头粉刺样丘疹7年就诊。部分丘疹呈线状或带状排列(主要位于手足侧缘)。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多个黑头粉刺样的表皮凹陷,内有角化不全柱。有些角化... 报告1例汗孔角化性小汗腺孔和真皮导管痣。患儿男,7岁。因手足和左膝关节内侧角化性丘疹和黑头粉刺样丘疹7年就诊。部分丘疹呈线状或带状排列(主要位于手足侧缘)。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多个黑头粉刺样的表皮凹陷,内有角化不全柱。有些角化不全柱内可见扭曲的末端小汗腺导管穿过。角化不全柱的底部颗粒层变薄或消失,角质形成细胞空泡化,并可见角化不良细胞。角化不全柱下方的真皮内可见小汗腺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角化 小汗腺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伴真皮上层弹性纤维溶解症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东来 胡瑾 +1 位作者 刘晓雁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97-499,共3页
报告1例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伴真皮上层弹性纤维溶解症。患儿男,11个月。因全身出现红色丘疹和萎缩斑11个月就诊。皮损沿Blaschko线分布,主要由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斑、萎缩斑和乳头状丘疹组成。此外,患儿还有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并指畸... 报告1例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伴真皮上层弹性纤维溶解症。患儿男,11个月。因全身出现红色丘疹和萎缩斑11个月就诊。皮损沿Blaschko线分布,主要由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斑、萎缩斑和乳头状丘疹组成。此外,患儿还有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并指畸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表皮萎缩变薄,真皮上层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弹性纤维染色显示真皮上层的弹性纤维明显减少,而真皮中、下层的弹性纤维却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发育不良 局灶性 弹性纤维溶解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CES综合征颅内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仪晓立 高莹 袁新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分析PHACES综合征颅内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符合PHACES综合征诊断标准患儿的影像学资料,包括4例颅脑MRI、3例增强CT和2例增强CT及MRI,观察有无颅内大血管、脑结构异常及其他伴随异常。结果6例存在颅内大血管异常,包括2例... 目的分析PHACES综合征颅内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符合PHACES综合征诊断标准患儿的影像学资料,包括4例颅脑MRI、3例增强CT和2例增强CT及MRI,观察有无颅内大血管、脑结构异常及其他伴随异常。结果6例存在颅内大血管异常,包括2例单侧颈内动脉发育不良,1例单侧颈内动脉发育不良伴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单侧颈内动脉缺如伴大脑后动脉起始部囊性动脉瘤,1例寰前节间动脉,1例原始眼动脉。8例存在颅后窝脑结构异常,其中6例单侧小脑发育不良,2例Dandy-Walker畸形;6例合并颅内血管瘤,位于桥小脑角区,与皮下血管瘤不相连。6例伴发眼眶内血管瘤,其中5例同侧存在颅内血管瘤,但不与之相连。3例存在幕上脑积水。结论单侧小脑发育不良和颈内动脉异常是PHACES综合征最常见颅内表现;颅内血管瘤在PHACES综合征患儿中并不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CES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损形态类似于色素失调症的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东来 胡瑾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6-198,共3页
报告1例皮损形态类似于色素失调症的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患者女,30岁。因全身条纹状和不规则形的色素斑近30年就诊。皮损沿Blaschko线分布,主要由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和萎缩斑等组成。此外,患者还有右足第3和第4趾的并趾畸形。组织... 报告1例皮损形态类似于色素失调症的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患者女,30岁。因全身条纹状和不规则形的色素斑近30年就诊。皮损沿Blaschko线分布,主要由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和萎缩斑等组成。此外,患者还有右足第3和第4趾的并趾畸形。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发育不良,明显变薄,皮下脂肪组织上移。弹性纤维染色显示真皮上层的弹性纤维明显减少,而真皮中、下层的弹性纤维却基本正常。临床上主要需与色素失调症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不全 真皮 局灶性 色素失调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发性肥大细胞瘤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瑾 刘晓雁 马东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肥大细胞瘤 单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巨大毛母质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建才 高莹 +1 位作者 甄甄 刘晓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1,共2页
患儿女,14个月。半年前患儿家长发现其左侧面颊有一黄豆大的皮下结节,表面呈青色,无疼痛等不适感,家长未予重视。随患儿年龄增长,肿块亦逐渐增大,增大至约鹅蛋大。入院前半个月,肿块表面破溃,渗出少量淡黄色清亮液体。于2011年2... 患儿女,14个月。半年前患儿家长发现其左侧面颊有一黄豆大的皮下结节,表面呈青色,无疼痛等不适感,家长未予重视。随患儿年龄增长,肿块亦逐渐增大,增大至约鹅蛋大。入院前半个月,肿块表面破溃,渗出少量淡黄色清亮液体。于2011年2月19日来我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母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纹发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东来 胡瑾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3-344,共2页
患儿女,10岁,学生。 主诉:头发出现黑白相间的条纹近8年。 现病史:8年前患儿的父母无意中发现其头发在自然光下有许多黑白相间的条纹,外观似砂粒样,无自觉症状。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管状发,未予特殊治疗。为明确诊断于200... 患儿女,10岁,学生。 主诉:头发出现黑白相间的条纹近8年。 现病史:8年前患儿的父母无意中发现其头发在自然光下有许多黑白相间的条纹,外观似砂粒样,无自觉症状。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管状发,未予特殊治疗。为明确诊断于2001年8月30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纹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伴多发性皮下钙化结节1例
16
作者 胡瑾 刘晓雁 +2 位作者 马东来 陈岚 刘卫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27-528,共2页
患儿男,6岁,因双下肢乏力2年,多发皮下结节1年就诊。体检:面部紫红色斑,臀部和双大腿后有多发性大小不一的皮下结节,质硬,四肢肌力Ⅳ级。实验室检查LDH和HBDH升高。取皮下结节病理检查示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中有灶状钙化物。肌活检示肌... 患儿男,6岁,因双下肢乏力2年,多发皮下结节1年就诊。体检:面部紫红色斑,臀部和双大腿后有多发性大小不一的皮下结节,质硬,四肢肌力Ⅳ级。实验室检查LDH和HBDH升高。取皮下结节病理检查示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中有灶状钙化物。肌活检示肌纤维变性。经泼尼松治疗3个半月后,肌力基本恢复正常,皮下结节数目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皮下钙化结节 全并症 症状 泼尼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对人黑素瘤细胞c-KIT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高莹 陈浩 +3 位作者 关杨 薛燕宁 曾学思 孙建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瘤细胞系c-KIT表达及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黑素瘤M14细胞和鼠黑素瘤B16F10细胞中c-KIT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分析3种浓度(5、10、20μmol/L)甲磺酸伊...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瘤细胞系c-KIT表达及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黑素瘤M14细胞和鼠黑素瘤B16F10细胞中c-KIT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分析3种浓度(5、10、20μmol/L)甲磺酸伊马替尼对M14细胞和B16F1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M14细胞c-KIT和p-c-K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14细胞存在c-KIT表达,B16F10细胞未见表达。3种浓度甲磺酸伊马替尼均能抑制M14细胞的增殖,导致其形态改变;10、20μmol/L甲磺酸伊马替尼均能抑制B16F10细胞的增生,5 μmol/L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其无影响。不同浓度甲磺酸伊马替尼均能抑制M14细胞p-c-KIT蛋白的表达,但对c-KIT蛋白无影响。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能抑制M14细胞的增殖,机制可能与抑制c-KIT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C-KIT 甲磺酸伊马替尼 干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1例
18
作者 胡瑾 刘晓雁 马东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1-353,共3页
报告1例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患儿女,1岁4个月。因全身反复起丘疹、水疱2个月,口腔溃疡1周,发热5d就诊。患儿起病前2周曾接种过水痘疫苗。实验室检查:抗弓形体IgM抗体阳性,CD4淋巴细胞计数(0.13~0.42)×109/L,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报告1例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患儿女,1岁4个月。因全身反复起丘疹、水疱2个月,口腔溃疡1周,发热5d就诊。患儿起病前2周曾接种过水痘疫苗。实验室检查:抗弓形体IgM抗体阳性,CD4淋巴细胞计数(0.13~0.42)×109/L,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胸腺CT示胸腺发育不良。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疱疹病毒感染,符合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发育不良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hmund-Thomson综合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倩 张高磊 +1 位作者 高莹 刘晓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0,共3页
报告1例Rothmund-Thomson综合征。患儿男,3岁。先天性皮肤异色及光敏2年余,伴有语言、运动发育迟缓。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粗糙、干燥,面部、四肢远端及臀部对称性的网状褐色斑,伴有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及萎缩。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 报告1例Rothmund-Thomson综合征。患儿男,3岁。先天性皮肤异色及光敏2年余,伴有语言、运动发育迟缓。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粗糙、干燥,面部、四肢远端及臀部对称性的网状褐色斑,伴有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及萎缩。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界面改变,真皮浅层苔藓样炎性细胞浸润,散在噬色素细胞。基因检测:RecQL4复合杂合突变:c.727G>A,IVS8-1C>T。诊断:Rothmund-Thomson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HMUND-THOMSON综合征 皮肤异色 RecQL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型环状肉芽肿1例
20
作者 陈见友 张高磊 刘晓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3-234,共2页
1病历摘要患儿男,3.5岁。头部皮下结节1年。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头皮出现一个黄豆大皮下结节,肤色,无压痛,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6个月前,家长发现患儿头部结节逐渐增多并融合成较大结节、肿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于2017年1月2... 1病历摘要患儿男,3.5岁。头部皮下结节1年。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头皮出现一个黄豆大皮下结节,肤色,无压痛,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6个月前,家长发现患儿头部结节逐渐增多并融合成较大结节、肿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于2017年1月20日来我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肉芽肿 皮下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