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嗜酸细胞胃肠炎临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钟雪梅 马昕 +2 位作者 宁慧娟 朱丹 张艳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3-856,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嗜酸细胞胃肠炎(EGE)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EGE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10例患儿中男6例,女4例,年龄9个月~14岁。学龄前及学龄儿童8例,临床表现腹痛(8例)、呕吐... 目的分析儿童嗜酸细胞胃肠炎(EGE)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EGE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10例患儿中男6例,女4例,年龄9个月~14岁。学龄前及学龄儿童8例,临床表现腹痛(8例)、呕吐(4例)、腹泻(3例)、腹腔积液(3例)、皮疹(3例)、发热(2例)和低蛋白血症(2例);婴幼儿2例,以腹泻、便血为主要表现。10例患儿外周血嗜酸细胞均升高,9例血Ig E升高,1例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内镜检查显示黏膜充血、肿胀、红斑、糜烂。多点活检病理示,嗜酸细胞计数〉20个/HP。1例行腹腔镜探查后诊断明确。治疗包括规避饮食、奥美拉唑抑酸、抗过敏药等,其中4例患儿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半年~2年,10例中有1例病情反复。结论 EGE临床表现多样,内镜多点活检是诊断关键,腹腔镜探查有助于诊断;饮食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胃肠炎 嗜酸细胞 临床表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乳糜泻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昕 钟雪梅 +4 位作者 张艳玲 宁慧娟 朱丹 宫幼喆 邹继珍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乳糜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例乳糜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为男性,分别为8岁、2岁,均以慢性腹泻、营养不良为主要表现,合并有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大便苏丹Ⅲ染色阳性,抗肌内膜抗体Ig A、抗麦胶蛋白Ig A... 目的探讨儿童乳糜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例乳糜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为男性,分别为8岁、2岁,均以慢性腹泻、营养不良为主要表现,合并有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大便苏丹Ⅲ染色阳性,抗肌内膜抗体Ig A、抗麦胶蛋白Ig A阳性。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病变;病理均提示小肠绒毛萎缩,隐窝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黏膜固有层中多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2例患儿给予避免麸质饮食后腹泻很快好转,体质量明显增加。但其中1例未能坚持免麸质饮食,腹泻出现反复。结论儿童乳糜泻在中国少见,需早期诊断及治疗,应严格终生无麸质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腹泻 乳糜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MYO5B基因缺陷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宁慧娟 宫幼喆 +2 位作者 廖伟伟 刘文雯 钟雪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34-39,共6页
目的总结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MYO5B基因缺陷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和基因分析。方法报道2021年4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MYO5B基因缺陷致胆汁淤积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基因分析结果及治疗和转归,... 目的总结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MYO5B基因缺陷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和基因分析。方法报道2021年4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MYO5B基因缺陷致胆汁淤积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基因分析结果及治疗和转归,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患儿,女,2岁3个月,新生儿期出现胆汁淤积,持续至3个月龄消退,后于7~10个月龄再次出现黄疸反复,14~15个月黄疸持续1.5个月,口服熊去氧胆酸后黄疸消退。2岁3个月再次出现黄疸反复就诊。伴有轻微腹泻。检测发现MYO5B基因有2个杂合突变位点C.1364T>G;C.473C>A.其中C.1364T>G杂合突变位点来自患儿父亲,C.473C>A来自母亲,为复合杂合突变。予以静脉滴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口服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苯巴比妥及考来烯胺。随诊1个月,黄疸及瘙痒无明显好转。文献检索发现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MYO5B基因突变37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黄疸、轻度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瘙痒,17例患儿伴有轻度或重度腹泻。20例患儿出现肝大,5例脾大。7例患儿出现身材矮小,7例患儿出现体重增长缓慢。2例伴胆道闭锁,2例出现肝硬化、2例患儿出现败血症并死亡,2例小头畸形。化验肝功能表现为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汁酸不同程度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谷氨酰转肽酶正常。37例行MYO5B基因检测:11例纯合突变,5例杂合突变,21例复合杂合突变。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UDCA、考来烯胺、利福平)、胆汁引流术、胆道分流术、肝移植术。37例患儿中5例失访,3例去世(1例因肝功能恶化去世,2例死于败血症)。病情完全缓解11例,症状好转及反复16例,药物治疗无效2例。结论对于黄疸及瘙痒反复发作,伴或不伴有腹泻的患儿,肝功能表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而谷氨酰转肽酶正常者,需考虑MYO5B基因突变引起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病6型(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s cholestasis,PFIC6型)的可能,早期行基因分析可明确诊断,治疗上采用药物治疗(UDCA)联合外科手术(胆汁引流术)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MYO5B基因 微绒毛包涵体病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酰琥珀酸尿症致反复高氨血症1例报告
4
作者 马昕 朱丹 +3 位作者 宫幼喆 王美娟 金萌 钟雪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0-533,共4页
目的 探讨精氨酰琥珀酸尿症致反复高氨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例精氨酰琥珀酸尿症患儿的诊治及随访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13个月,因呕吐、嗜睡、反应差入院,检查发现血氨升高(138.02μmol/L),肝功能异常,伴低钾... 目的 探讨精氨酰琥珀酸尿症致反复高氨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例精氨酰琥珀酸尿症患儿的诊治及随访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13个月,因呕吐、嗜睡、反应差入院,检查发现血氨升高(138.02μmol/L),肝功能异常,伴低钾血症,血瓜氨酸升高(65.64μmol/L);脑电图异常。完善高氨血症相关基因的二代基因测序,发现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基因(ASL)复合杂合突变。予以限制蛋白饮食、补充精氨酸治疗,患儿高氨血症仍反复发作,肝脏进行性增大;确诊1年后行肝移植。移植后1年,患儿肝功能、血氨无异常,生长发育无异常。结论 精氨酰琥珀酸尿症临床表现复杂,高氨血症是其重要表现;基因检查有助确诊,肝移植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氨血症 精氨基琥珀酸裂合酶 精氨酰琥珀酸尿症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基因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FDH基因变异导致晚发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朱晓涵 钟雪梅 +2 位作者 王美娟 宁慧娟 朱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6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晚发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MADD)临床特征和基因特点,加强对MAD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1例MAD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探讨晚发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MADD)临床特征和基因特点,加强对MAD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1例MAD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12岁,以反复呕吐5个月、双下肢乏力2个月为主要表现,伴体重显著减轻。血生化检查提示转氨酶升高,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氨基酸肉碱质谱分析提示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脂肪肝;肌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肌炎。基因检测发现ETFDH基因存在7号外显子c.736G>A和3号外显子c.389A>T复合杂合突变,确诊为MADD。予核黄素、左卡尼汀治疗后好转。随访6个月无呕吐,肌力恢复正常,血生化指标正常。结论晚发型MADD临床表现多样,基因检查可以帮助确诊MADD,核黄素对晚发型MADD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ETFDH基因 脂肪肝 核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BB基因变异所致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米明冉 钟雪梅 +3 位作者 朱丹 宫幼喆 王福萍 张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了解CYBB基因变异所致,以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ry-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VEO-IBD)为首发表现的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CGD)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对2017年、2018年于首都儿科研究所... 目的了解CYBB基因变异所致,以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ry-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VEO-IBD)为首发表现的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CGD)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对2017年、2018年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2例因CYBB基因变异所致,以VEO-IBD为表现,最终确诊为CG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婴儿”“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慢性肉芽肿”、和“infant”“very-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CYBB”为关键词,分别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自建库至2021年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CGD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结果2例患儿起病年龄为1个月龄及1岁7月龄,确诊年龄为3月龄及1岁11月龄。临床均以VEO-IBD为首发表现,反复发热、排黏液脓血便且伴有肛周脓肿等肠道外感染;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结肠镜检查均示直、结肠多发溃疡。二代基因测序显示CYBB基因存在杂合半合子变异,确诊为CGD,予以防治感染及对症治疗,并建议及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报道的以VEO-IBD起病的CGD病例,临床发现以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结合结肠镜检查,诊断为VEO-IBD,通过基因检测确诊CGD,多数病例治疗效果欠佳且病程迁延。结论对于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排黏液脓血便且伴有肠道外感染的婴幼儿,应及早完善内镜检查并警惕CGD,需依靠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BB基因突变 慢性肉芽肿病 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单中心Citrin蛋白缺陷所致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23例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7
作者 刘文雯 马昕 +2 位作者 王美娟 宁慧娟 钟雪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Citrin蛋白缺陷所致的婴儿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经血串联质谱和/或基因检测诊断的23例北方地区Citrin蛋白缺陷所致的肝内胆汁淤积症(...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Citrin蛋白缺陷所致的婴儿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经血串联质谱和/或基因检测诊断的23例北方地区Citrin蛋白缺陷所致的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为NICCD组,同时期经过一系列系统检查后仍未明确病因的36例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INC)患儿为INC组,回顾性分析NICCD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理、血尿代谢筛查和基因结果,随访患儿转归情况,并对两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3例NICCD患儿中,伴有低血糖患儿10例,伴有低白蛋白血症患儿13例,伴有高血氨患儿17例,伴有高乳酸患儿15例;15例LDL升高,6例胆固醇升高,7例甘油三酯升高;17例PT延长,16例患儿APTT延长。与INC组对比,NICCD组GGT、TB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高于INC组,Alb较INC组为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487、Z=-3.528、t=3.532、t=-2.24,P值均<0.05)。NICCD组患儿血串联质谱中最常见异常是精氨酸、瓜氨酸、甲硫氨酸及游离肉碱、长链酰基肉碱水平的升高,尿气相色谱提示最常见的4-羟基苯乳酸、半乳糖、半乳糖醇、半乳糖酸的升高。23例均行基因检测,发现致病突变16种,其中新发现突变7种,为IVS14-9A>G、c1640 G>A、c.762T>A、c.736delG、c.1098 T del、c.851G>A、c.550G>A。除2例患儿失访外,21例患儿经过治疗2~6个月后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随访至1岁,患儿均无生长发育落后,其中2例患儿出现饮食偏好(喜食鱼类、肉类,不喜主食)。结论血GGT、TBA、Alb、APTT指标的异常可为NICCD与INC鉴别诊断提供思路。北方地区NICCD基因突变具有异质性,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