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0例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亚临床心血管损害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瑶 石琳 +5 位作者 刘岩岩 刘杨 张明明 李爱杰 邓燕骏 刘京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30-34,共5页
目的评估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亚临床心血管损害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未经治疗的130例患儿的基本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发生亚临床心血管损... 目的评估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亚临床心血管损害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未经治疗的130例患儿的基本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发生亚临床心血管损害(包括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儿中48例(36.9%)发生左心室肥厚,35例(26.9%)存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单因素分析显示,24h平均舒张压、血尿酸及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发生左心室肥厚有关(均P<0.05)。空腹C肽水平升高与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有关(P<0.05)。结论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就诊时已存在亚临床心血管损害,需加强对相关因素的监测,警惕亚临床心血管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对孕鼠缺血受损心肌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宏茂 邱彬 +3 位作者 邓然 王超 雍伟东 石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探讨胎鼠胚胎干细胞是否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怀孕母体,并对孕鼠缺血损伤的心肌组织进行修复。方法将24只6~8周龄C57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手术+受孕组(n=8)和手术组+未受孕组(n=8),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目的探讨胎鼠胚胎干细胞是否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怀孕母体,并对孕鼠缺血损伤的心肌组织进行修复。方法将24只6~8周龄C57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手术+受孕组(n=8)和手术组+未受孕组(n=8),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并将手术后受孕组小鼠与e-GFP转基因雄鼠进行杂交。三组小鼠分别在术前、术后和孕产后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检测,比较其心功能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结构的变化,并检测孕鼠心肌是否表达荧光蛋白,以确定是否存在胚胎来源的Gfp阳性细胞。同时通过普通半定量PCR扩增技术检测孕鼠血液DNA中是否存在Gfp基因。结果手术+受孕组及手术+未受孕组小鼠术后心电图结果可见其ST段具有显著抬高,提示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而手术+受孕组小鼠产后心电图结果提示其缺血症状较孕前减轻。超声结果也证实手术后小鼠均出现明显的心肌梗死表现,手术+受孕组小鼠产后心腔结构虽较孕前未见明显改变,各项心功能指标较假手术组减低,但与手术+未受孕组相比,心功能指标明显升高(P〈0.05)。此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PCR检测发现手术+受孕组心肌梗死区域具有GFP阳性表达,而其他两组均为GFP阴性。结论胎鼠的胚胎干细胞可透过胎盘屏障,随血液迁移至母孕鼠体内,并对缺血损伤的心肌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心肌缺血 心肌损伤修复 小鼠 孕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房压力的超声心动图评估方法应用现状及进展
3
作者 杨帅(综述) 吴伟春(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65,共4页
临床工作中,常常需要准确评估右心房压力(RAP)。虽然右心导管是测量RAP的金标准,但患者需要在有创检查前进行无创评估。目前超声心动图是评估RAP最常用的方法。然而,超声心动图获得的RAP仍与导管压力有一定差距,需要根据多个指标进行综... 临床工作中,常常需要准确评估右心房压力(RAP)。虽然右心导管是测量RAP的金标准,但患者需要在有创检查前进行无创评估。目前超声心动图是评估RAP最常用的方法。然而,超声心动图获得的RAP仍与导管压力有一定差距,需要根据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虑。本文针对RAP的超声心动图评估方法应用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房压力 超声心动图 应用现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