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患儿SOX10基因新突变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蔚开慧
姜茜
+6 位作者
张震
李颀
肖萍
苏琳
邹继珍
李龙
潘尚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一例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WS4)散发病例患儿的分子遗传学病因,丰富该致病基因突变谱,为WS4遗传咨询提供新的证据,并对该综合征相关的SOX10基因所有无义突变进行文献回顾和总结。方法收集一个WS4患儿的详细临床资料,...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一例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WS4)散发病例患儿的分子遗传学病因,丰富该致病基因突变谱,为WS4遗传咨询提供新的证据,并对该综合征相关的SOX10基因所有无义突变进行文献回顾和总结。方法收集一个WS4患儿的详细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获取血样,对包括SOX10、EDNRB、EDN3在内的172个先天性巨结肠及综合征相关基因进行二代测序,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针对可疑致病突变进行扩增及Sanger测序验证,应用Gene Tool软件及生物信息学网站的信息分析数据。结果发现患儿SOX10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一杂合无义突变(c.838G>T,p.E280X),父母均表现正常且未发现有该突变。结论发现一新的SOX10基因致病突变,丰富了致WS4的SOX10基因突变谱,并为父母提供再生育患儿的风险评估及必要的产前诊断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
SOX10无义突变
目的基因测序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平面细胞极性通路核心基因的突变筛查
2
作者
苏琳
姜茜
+4 位作者
蔚开慧
李颀
张震
肖萍
姜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4-1539,共6页
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PCP)信号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在人类先天性巨结肠(HSCR)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HSCR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PCP通路的核心基因(CELSR3、FZD3、VANGL1、VANGL2、PRICKLE1、PRICKLE2、DVL1、DVL2)进行目...
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PCP)信号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在人类先天性巨结肠(HSCR)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HSCR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PCP通路的核心基因(CELSR3、FZD3、VANGL1、VANGL2、PRICKLE1、PRICKLE2、DVL1、DVL2)进行目标区域捕获及二代测序,针对检出的可疑致病性突变进行PCR扩增及Sanger测序验证,通过Gene Tool软件及生物信息学网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3例患儿中,9例患儿存在PCP通路核心基因突变,阳性率为10.8%,突变的核心基因分别为:CELSR3基因c.7724A>G(H2575R)、c.6613G>A(A2205T)、c.1961C>T(T654M)、c.2230G>A(V744M)和c.8615C>G(A2872G);PRICKLE1基因c.113C>T(P38L)和c.797C>T(T266I);DVL2基因c.319C>T(R107W)和c.1276G>T(V426L),数据分析提示上述突变为有害突变。结论 PCP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导致的编码蛋白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HSCR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平面细胞极性通路
基因突变
CELS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法对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
2
3
作者
倪昊
宋昉
+3 位作者
王立文
瞿宇晋
王红
金煜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早期诊断提供基因学特征和可靠的辅助检测手段。方法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PCR-限制性酶切分析法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门诊的30个SMA家系和50名入托查体正常儿童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
目的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早期诊断提供基因学特征和可靠的辅助检测手段。方法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PCR-限制性酶切分析法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门诊的30个SMA家系和50名入托查体正常儿童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的第7和8外显子进行缺失检测。结果SMN基因外显子7和8缺失检测结果:在30例SMA患儿中,22例(73.3%,22/30)同时缺失SMN1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4例(13.3%,4/30)显示单纯SMN1基因外显子7纯合缺失,4例(13.3%,4/30)SMN1基因外显子7或8均未见缺失,未见单纯SMN1基因外显子8纯合缺失。1例SMAⅠ型患儿父亲为SMN1基因外显子7和8的纯合缺失。1名正常儿童有SMN2基因外显子7和8的纯合缺失。经过PCR-限制性酶切法检测不伴有缺失的2例SMAⅢ型患儿及其家系SMN1基因外显子8SSCP电泳图中出现了异常条带。结论PCR-限制性酶切和PCR-SSCP分析法对SMN1基因外显子7和8缺失进行检测是诊断SMA的有效辅助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可以相互验证、互为补充;SMN1基因外显子7或8的缺失检测对SMA进行基因诊断是一种简便、特异的诊断方法,并且由于其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易被家长接受,是SMA临床症状前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确诊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基因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患儿SOX10基因新突变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蔚开慧
姜茜
张震
李颀
肖萍
苏琳
邹继珍
李龙
潘尚领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首都儿科研究所遗传研究室
首都儿科研究所遗传研究室
儿童发育营养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
安徽医科大学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0-24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30026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2029)
+1 种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个人项目(2013D003034000007)
北京市科技新星(Z151100000315091)~~
文摘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一例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WS4)散发病例患儿的分子遗传学病因,丰富该致病基因突变谱,为WS4遗传咨询提供新的证据,并对该综合征相关的SOX10基因所有无义突变进行文献回顾和总结。方法收集一个WS4患儿的详细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获取血样,对包括SOX10、EDNRB、EDN3在内的172个先天性巨结肠及综合征相关基因进行二代测序,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针对可疑致病突变进行扩增及Sanger测序验证,应用Gene Tool软件及生物信息学网站的信息分析数据。结果发现患儿SOX10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一杂合无义突变(c.838G>T,p.E280X),父母均表现正常且未发现有该突变。结论发现一新的SOX10基因致病突变,丰富了致WS4的SOX10基因突变谱,并为父母提供再生育患儿的风险评估及必要的产前诊断咨询。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
SOX10无义突变
目的基因测序
遗传咨询
Keywords
Waardenburg syndrome type Ⅳ
SOX10 nonsense mutation
Target gene sequencing
Genetic counseling
分类号
R76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平面细胞极性通路核心基因的突变筛查
2
作者
苏琳
姜茜
蔚开慧
李颀
张震
肖萍
姜宏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临床学院生殖中心
首都儿科研究所遗传研究室
、儿童发育营养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4-153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30026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42029)
+1 种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个人项目(编号:2013D003034000007)
北京市科技新星(编号:Z151100000315091)
文摘
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PCP)信号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在人类先天性巨结肠(HSCR)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HSCR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PCP通路的核心基因(CELSR3、FZD3、VANGL1、VANGL2、PRICKLE1、PRICKLE2、DVL1、DVL2)进行目标区域捕获及二代测序,针对检出的可疑致病性突变进行PCR扩增及Sanger测序验证,通过Gene Tool软件及生物信息学网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3例患儿中,9例患儿存在PCP通路核心基因突变,阳性率为10.8%,突变的核心基因分别为:CELSR3基因c.7724A>G(H2575R)、c.6613G>A(A2205T)、c.1961C>T(T654M)、c.2230G>A(V744M)和c.8615C>G(A2872G);PRICKLE1基因c.113C>T(P38L)和c.797C>T(T266I);DVL2基因c.319C>T(R107W)和c.1276G>T(V426L),数据分析提示上述突变为有害突变。结论 PCP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导致的编码蛋白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HSCR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平面细胞极性通路
基因突变
CELSR3
Keywords
Hirschsprung disease
planar cell polarity
gene mutation
CELSR3
分类号
R394.1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R715.2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法对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
2
3
作者
倪昊
宋昉
王立文
瞿宇晋
王红
金煜伟
机构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遗传研究室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文摘
目的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早期诊断提供基因学特征和可靠的辅助检测手段。方法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PCR-限制性酶切分析法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门诊的30个SMA家系和50名入托查体正常儿童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的第7和8外显子进行缺失检测。结果SMN基因外显子7和8缺失检测结果:在30例SMA患儿中,22例(73.3%,22/30)同时缺失SMN1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4例(13.3%,4/30)显示单纯SMN1基因外显子7纯合缺失,4例(13.3%,4/30)SMN1基因外显子7或8均未见缺失,未见单纯SMN1基因外显子8纯合缺失。1例SMAⅠ型患儿父亲为SMN1基因外显子7和8的纯合缺失。1名正常儿童有SMN2基因外显子7和8的纯合缺失。经过PCR-限制性酶切法检测不伴有缺失的2例SMAⅢ型患儿及其家系SMN1基因外显子8SSCP电泳图中出现了异常条带。结论PCR-限制性酶切和PCR-SSCP分析法对SMN1基因外显子7和8缺失进行检测是诊断SMA的有效辅助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可以相互验证、互为补充;SMN1基因外显子7或8的缺失检测对SMA进行基因诊断是一种简便、特异的诊断方法,并且由于其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易被家长接受,是SMA临床症状前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确诊的重要辅助手段。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基因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Keywords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Gene diagnosi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分类号
R74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患儿SOX10基因新突变研究
蔚开慧
姜茜
张震
李颀
肖萍
苏琳
邹继珍
李龙
潘尚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平面细胞极性通路核心基因的突变筛查
苏琳
姜茜
蔚开慧
李颀
张震
肖萍
姜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法对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
倪昊
宋昉
王立文
瞿宇晋
王红
金煜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