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x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术后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04-1008,1013,共6页
目的探讨Rex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术后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5例胆总管囊肿合并门静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2例;女童3例,年龄为1.7~10.2岁,平均年龄4.9岁。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于当地医院行超声和C... 目的探讨Rex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术后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5例胆总管囊肿合并门静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2例;女童3例,年龄为1.7~10.2岁,平均年龄4.9岁。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于当地医院行超声和CT检查发现为门静脉海绵样变和脾脏肿大。患儿均有因“胆总管囊肿”开腹行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腹部手术史,且术前超声和CT检查未见门静脉海绵样变和脾脏增大等门静脉高压表现。上消化道出血均发生在胆总管囊肿术后。5例患儿进行了Rex手术治疗;3例行胃左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2例因胃左静脉管径较细(<5 mm)不适于行胃左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接受Roux-Y空肠肝支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复查。迄今随访2~100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结果所有患儿成功进行Rex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80~375 min,平均219 min。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 d。1例Rex手术后因“分流血管闭锁”再次出现呕血和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行保守治疗,该患儿采用Roux-Y空肠肝支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其余4例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分流血管通畅,无上消化道出血表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较术前改善。3例术后超声检查显示脾脏较术前缩小,另外2例术后脾脏无缩小者为Roux-Y空肠肝支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患儿。上消化道造影显示3例Rex手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表现消失,其余2例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中1例为术后复发患儿,1例为术后随访2个月者。结论Rex手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后门静脉海绵样变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其中胃左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是一种可靠的Rex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x手术 胆总管囊肿 门静脉海绵样变 肝管空肠吻合术 肝外门脉高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通畅状态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门静脉血管病理改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980-986,共7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通畅情况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门静脉血管病理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4~5 kg雄性成年新西兰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一组采用开腹后游离门静脉主干的方法,为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一组采用... 目的探讨门静脉通畅情况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门静脉血管病理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4~5 kg雄性成年新西兰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一组采用开腹后游离门静脉主干的方法,为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一组采用套管将门静脉主干部分缩窄的方法,为肝外门静脉梗阻(extra-hepatic portal venous obstruction,EHPVO)组;一组采用在EHPVO模型制备14 d后将套管去除的方法,为可恢复性肝外门静脉梗阻(reversible extra-hepatic portal venous obstruction,r-EHPVO)组。所有模型于制作第14天和第28天时,测量门静脉压力、门静脉血流速度和门静脉血管直径。计算门静脉血管剪切力τ=4Q×η/π×r^(3)[其中η为血黏度(Pa·s)、Q为血液流速(mL/s)、r为血管内半径(cm)]和门静脉血管周向应力T=ΔP×r/h[其中r为血管平均半径(cm),ΔP为管壁内外压强差(kPa),h为壁厚(cm)]。模型制作第28天时取门静脉主干血管制作病理切片,显微镜拍照,采用Image J测量内膜和中膜厚度、内膜和中膜面积。比较三组血管剪切力、周向应力、内膜和中膜厚度、内膜/中膜面积(I/M)和内膜/内膜中膜面积之和[I/(I+M)]的差异。分析剪切力与内膜厚度、周向应力与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模型制作第28天时,与NC组相比,EHPVO组和r-EHPVO组的剪切力显著降低[EHPVO组比NC组为(0.392±0.041)Pa比(0.772±0.039)Pa,P<0.001;r-EHPVO组比NC组为(0.690±0.042)Pa比(0.772±0.039)Pa,P=0.009]、周向应力显著升高[EHPVO组比NC组为(34.002±3.128)kPa比(15.706±0.867)kPa,P<0.001;r-EHPVO组比NC组为(22.329±3.350)kPa比(15.706±0.867)kPa,P=0.002];但与EHPVO组相比,r-EHPVO组的剪切力明显升高[(0.690±0.042)Pa比(0.392±0.041)Pa,P<0.001]、周向应力明显降低[(22.329±3.350)kPa比(34.002±3.128)kPa,P<0.001]。与模型制作第14天去除套管前相比,模型制作第28天时r-EHPVO组的剪切力显著升高[(0.690±0.042)Pa比(0.430±0.072)Pa,t=-8.079,P<0.001]、周向应力显著降低[(22.329±3.350)kPa比(37.640±2.774)kPa,t=7.373,P=0.001],但均与模型制作第14天时去除套管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剪切力:(0.690±0.042)Pa比(0.650±0.058)Pa,t=-1.112,P=0.317;周向应力:(22.329±3.350)kPa比(26.988±2.139)kPa,t=2.532,P=0.052]。EHPVO组的内膜厚度、I/M和I/(I+M)显著高于NC组和r-EHPVO组[EHPVO组内膜厚度比NC组内膜厚度为(11.35±1.47)μm比(6.19±1.34)μm,P<0.001;EHPVO组内膜厚度比r-EHPVO组内膜厚度为(11.35±1.47)μm比(7.88±1.72)μm,P=0.001;EHPVO组I/M比NC组I/M为(0.156±0.019)比(0.100±0.020),P<0.001;EHPVO组I/M比r-EHPVO组I/M为(0.156±0.019)比(0.117±0.011),P=0.002;EHPVO组I/(I+M)比NC组I/(I+M)为(0.135±0.014)比(0.091±0.016),P<0.001;EHPVO组I/(I+M)比r-EHPVO组I/(I+M)为(0.135±0.014)比(0.105±0.009),P=0.002],但NC组与r-EHPVO组的内膜厚度、I/M、I/(I+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膜厚度:(6.19±1.34)μm比(7.88±1.72)μm,P=0.071;I/M:(0.100±0.020)比(0.117±0.011),P=0.104;I/(I+M):(0.091±0.016)比(0.105±0.009),P=0.089]。3组之间中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5±5.31)μm比(62.97±5.65)μm比(68.46±13.79)μm,P>0.05]。剪切力与内膜厚度呈负相关(r=-0.799,P<0.001)。周向应力与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792,P<0.001)。结论肝外门静脉梗阻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膜变化密切相关,门静脉梗阻导致门静脉血流剪切力减少、周向应力增大及血管内膜增厚,重建门静脉入肝血流可逆转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病理生理学 门静脉 损伤 门静脉 血流动力学 门静脉压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5 位作者 刁美 叶茂 李颀 李旭 孔赤寰 管考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12月2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接受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SILS组),2011年1月~2012年3月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中高位肛门闭锁患...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12月2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接受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SILS组),2011年1月~2012年3月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ILS组2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传统腹腔镜和开放手术者。SILS组手术时间(136±36)min,与对照组(151±40)min无明显差异(t=-1.351,P=0.183);SILS组术中出血量(12.5±2.3)ml,明显少于对照组(15.3±5.0)ml(t=-2.339,P=0.024);SILS组术后住院时间(7.4±4.0)d,与对照组(7.4±2.0)d无明显差异(t=0.000,P=1.000);SILS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9.1±1.7)h,较对照组(10.3±1.6)h明显缩短(t=-2.534,P=0.015)。2组术后无吻合口漏、直肠尿道瘘憩室。SILS组20例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9.7月),对照组30例随访21~36个月(平均28.5月),2组患儿控制肛门排便良好,无便秘、便失禁及污便者。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闭锁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14例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4 位作者 李颀 刁美 李旭 管考平 陈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3-786,78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8月~2016年5月对14例小儿腹膜后肿物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其中右上腹膜后肿物采用悬吊肝右叶暴露肿瘤的方法,用Hem-o-lok夹闭肿瘤动脉和静脉分支,断离血管后将肿物完...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8月~2016年5月对14例小儿腹膜后肿物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其中右上腹膜后肿物采用悬吊肝右叶暴露肿瘤的方法,用Hem-o-lok夹闭肿瘤动脉和静脉分支,断离血管后将肿物完整切除;左上腹膜后肿物,将结肠韧带游离,脾脏和胰腺掀起,暴露肿瘤,用Hem-o-lok夹闭肿瘤动脉和静脉分支后切除肿瘤。1例右侧髂血管表面肿瘤,将肿物与髂静脉分离后完整切除。1例左侧结肠旁沟内囊性肿物,沿边界将肿物完整切除。结果 12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腹膜后肿物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60~230 min,平均126 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平均41 ml,无输血者。术后住院时间1~7 d,平均4 d。术后病理: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5例,成熟性畸胎瘤3例,肾上腺囊肿2例,囊性淋巴管瘤1例,囊性肉芽肿1例,消化道畸形1例,节细胞胶质瘤1例。14例随访1~82个月(中位数32.5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是治疗腹膜后肿瘤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膜后肿瘤 小儿 神经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李颀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4年8~12月采用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及部分脾动静脉分支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7例,术中将胃结肠韧带用超声刀打开,将胃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4年8~12月采用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及部分脾动静脉分支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7例,术中将胃结肠韧带用超声刀打开,将胃后壁悬吊于前腹壁;助手将脾脏抬起,暴露胰腺,于胰腺上缘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找到脾动脉,Hem-olok将脾动脉结扎。在脾门处游离脾静脉分支,Hem-o-lok结扎脾静脉分支血管,使脾脏梗死面积达50%以上。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20~150 min,平均126 min;术中出血量为10~20 ml,平均15 ml,无一例输血患儿。术后住院时间4~11 d,平均6.6 d。术后脾脏长径较术前明显减小[(13.6±2.6)cm vs.(15.1±1.7)cm,t=3.199,P=0.049];术后脾脏厚径较术前明显减小[(3.8±1.0)cm vs.(4.1±0.8)cm,t=3.703,P=0.034]。术后B超显示7例患儿存在局灶性脾梗死,脾脏血流减少。术后4例患儿出现高热,体温分别为38.8、39.0、38.6、39.2℃,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术后2、4、8、5 d。7例随访6.0~10.0个月,平均8.4月,血常规显示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恢复正常,B超和CT示所有患儿存在局灶性脾梗死和脾脏血流减少。结论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动脉结扎术 脾功能亢进 儿童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联合波立维抗凝方案在Rex手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梗阻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波立维抗凝治疗方案对改善Rex手术预后和分流血管通畅性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51例肝外门静脉梗阻(extra-hepatic portal venous obstruction,EHPVO)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9...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波立维抗凝治疗方案对改善Rex手术预后和分流血管通畅性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51例肝外门静脉梗阻(extra-hepatic portal venous obstruction,EHPVO)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9例;51例均接受门静脉系统静脉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手术时年龄2.1~17.8岁,中位年龄5.3岁。根据Rex术后是否抗凝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抗凝组和未抗凝组。其中抗凝组12例,术后采用肝素联合波立维抗凝治疗方案;未抗凝组39例,术后未采取任何抗凝治疗。51例均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再出血发生率、再出血首发时间、分流血管狭窄或血栓形成率、术后脾功能亢进缓解比例、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比例和分流血管入肝血流量的差异。结果51例中,8例术后出现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首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为术后1~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6例为分流血管血栓形成,2例为分流血管吻合口狭窄;以上8例复发病例均在未抗凝组。抗凝组术前存在脾功能亢进11例,术后脾功能亢进缓解10例,术后脾功能亢进缓解率为91%;未抗凝组术前存在脾功能亢进19例,术后脾功能亢进缓解11例,术后脾功能亢进缓解率为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但3例术前无脾功能亢进者术后出现脾功能亢进,均在未抗凝组。抗凝组3例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例术后缓解(缓解率为33%);未抗凝组11例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5例术后缓解(缓解率4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术后1年超声测量分流血管血流量,并根据公式计算分流血管血流指数(分流血管血流指数=分流血管血流量/标准门静脉血流量)。对比抗凝组与未抗凝组的分流血管血流指数发现,抗凝组分流血管血流指数显著高于未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1±5.89)vs.(1.1±1.52),P=0.003]。结论肝素联合波立维抗凝方案在Rex术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尤其在保持分流血管通畅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门静脉梗阻 外科手术 抗凝药/治疗应用 肝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切开扩张内引流治疗儿童胰腺假性囊肿3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孔赤寰 李颀 +5 位作者 陈兴海 王雪琪 张金山 郝献华 刘雪来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568,共3页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cts,PPC)是继胰腺外伤或手术后的疾病,儿童时期也偶有发生。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我科对3例胰腺假性囊肿行内镜下切开扩张内引流治疗,获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11岁,体重57 kg。...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cts,PPC)是继胰腺外伤或手术后的疾病,儿童时期也偶有发生。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我科对3例胰腺假性囊肿行内镜下切开扩张内引流治疗,获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11岁,体重57 kg。主因“胰腺肿物切除术后2月余,腹痛伴呕吐1天”,于2019年4月入院。入院前2周复查超声提示胰尾无回声囊性病灶,CT示胰尾类圆形低密度包块76 mm×71 mm×89 mm,CT值30 HU(图1A),提示胰腺假性囊肿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假性囊肿 引流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胰尾 内镜下 胰腺外伤 囊性病灶 切除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门静脉高压手术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989-993,共5页
门静脉高压是导致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小儿门静脉高压分为肝内型门静脉高压和肝外型门静脉高压。对于门静脉高压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通常首选止血、输血等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通常仅对当时的症状有所缓解,并不能改变... 门静脉高压是导致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小儿门静脉高压分为肝内型门静脉高压和肝外型门静脉高压。对于门静脉高压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通常首选止血、输血等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通常仅对当时的症状有所缓解,并不能改变门静脉高压状态,因此上消化道出血复发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功能亢进,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不少小儿外科医生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不甚清楚。因此,本文总结小儿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和既往研究,对其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诊治婴幼儿先天性食管肌层肥厚性狭窄5例
9
作者 孔赤寰 明安晓 +1 位作者 王业通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婴幼儿期的先天性食管狭窄绝大部分是良性狭窄,狭窄可以导致进食困难、呕吐、误吸、个体发育迟缓等,严重时甚至导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以往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食管狭窄段再吻合以解除梗阻,通过术后病理区分狭窄性质。2017年4月~2018... 婴幼儿期的先天性食管狭窄绝大部分是良性狭窄,狭窄可以导致进食困难、呕吐、误吸、个体发育迟缓等,严重时甚至导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以往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食管狭窄段再吻合以解除梗阻,通过术后病理区分狭窄性质。2017年4月~2018年1月,我们在电子内镜和内镜超声的协助下诊治食管纤维肌层肥厚(fibromuscular hypertrophy,FMH)导致的狭窄,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婴幼儿 先天性 肌层 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脏占位切除术治疗小儿肝脏巨大结节性增生1例报告
10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1 位作者 李颀 邹继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本文报道2015年6月成功实施1例腹腔镜巨大实性肝占位切除术。1岁女孩,肝左叶外侧段实性包块70mm×51 mm×64 mm,手术时间210 min,术中出血100 ml,术后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无胆漏,术后住院时间6天。术后病理诊断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关键词 肝脏 腹腔镜 小儿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