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北京市公务员体育与健康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骆秉全 梁蕾 +2 位作者 王美 丁进国 高斌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11,共4页
研究目的:系统、科学、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北京市公务员体质健康的现状,为合理地制定机关公务员的工作与休息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测量法、数据统计法等。主要结论是:北京市公务员的健康状况无论从营养、体育锻炼及心... 研究目的:系统、科学、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北京市公务员体质健康的现状,为合理地制定机关公务员的工作与休息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测量法、数据统计法等。主要结论是:北京市公务员的健康状况无论从营养、体育锻炼及心理因素综合评定都令人担忧;近1/4的公务员处于患病、亚健康状态;公务员的饮食与营养状况不佳,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普遍都很高,但长期坚持锻炼、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人较少;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的现象,这是造成其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许多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健康状况 公务员 体育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 被引量:12
2
作者 崔玉鹏 张凡 +8 位作者 季刚 赵明华 刘晓琳 杨俊卿 顾芳 肖志民 顾永军 苏鸿涛 王守恒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99,共4页
以首都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校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3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究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在运动员集训开始期与集训中期,分别检测运动员身高和体重以及背力、手握力、平衡能力、纵跳、反应时、侧步移... 以首都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校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3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究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在运动员集训开始期与集训中期,分别检测运动员身高和体重以及背力、手握力、平衡能力、纵跳、反应时、侧步移动与柔韧等身体素质指标。结果发现,男青少年摔跤和柔道运动员的背力、手握力和纵跳相对女青少年摔跤和柔道运动员的背力、手握力和纵跳较高(P<0.05),但是女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比男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显著强(P<0.05);男女柔道运动员手握力相对男女摔跤和散打运动员的手握力较高;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项目间运动员的背力、纵跳、侧步移动、平衡能力与柔韧方面差异不大。由此可见,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手握力较青少年摔跤和散打运动员的手握力大可能是其特点。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在力量和平衡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反应时、侧步运动和柔韧能力方面无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摔跤 柔道 散打 运动员 身体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活性增加 被引量:6
3
作者 石丽君 曾凡星 +4 位作者 朱一力 李娜 刘佰林 薛志敏 刘晓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频次的规律性有氧运动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活性的影响。方法: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ED)、低频有氧运动组(3次/周,EX1)和高频有氧运动组(5次/周,EX2)。12周后取胸主动... 目的:研究不同频次的规律性有氧运动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活性的影响。方法: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ED)、低频有氧运动组(3次/周,EX1)和高频有氧运动组(5次/周,EX2)。12周后取胸主动脉,急性分离动脉平滑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内面向外模式观察运动对其BKCa门控特性的影响。结果:在浴液游离钙离子浓度为1μM时,与SED相比,EX对BKCa单通道电导无显著影响,但可使其开放概率(Po)显著增加,同时通道平均开放时间(To)延长,平均关闭时间(Tc)缩短,且EX2的效应均比EX1显著。结论:长期规律有氧运动可以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活性增加,且在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一致的情况下,表现出频次依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膜片钳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专业运动员年训练周期中骨密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崔玉鹏 郑陆 +4 位作者 梁蕾 苟波 王智强 陈晓红 孙鹏堂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观察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专业运动员年训练周期中骨密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40名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8.4±3.2岁。结合运动员一个年度训练周期,分别在训练周期的开始、中间和结束... 目的:观察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专业运动员年训练周期中骨密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40名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8.4±3.2岁。结合运动员一个年度训练周期,分别在训练周期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时检测BMD、HPO轴相关激素以及骨代谢生化标志物(BGP、BAP和TRACP-5b)的变化。结果:女子举重运动员在训练周期中,髋骨BMD的3次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女子柔道和跆拳道运动员的检测结果(P<0.05);女运动员雌二醇和T/C在3次检测中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而血清孕酮水平则逐渐降低;女运动员训练期间TRACP-5b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并显著高于训练周期的开始测定值(P<0.05)。结论: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运动员在年训练周期中髋骨BMD无显著变化,女子举重运动员髋骨BMD明显高于柔道及跆拳道运动员;血清雌二醇和T/C在年训练周期中逐渐增加,而孕酮逐渐降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TRACP-5b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运动员 训练 骨密度 骨代谢 肌肉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训练对大鼠心肌JAKs和SOCS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蕴红 赵明华 +4 位作者 梁蕾 张丽琴 席利利 崔秀亭 唐朝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3,191,共4页
目的:观察耐力训练大鼠心肌JAKs和SOCSs家族成员的表达,探讨耐力训练后JAK/STAT信号通路在心肌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进行10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末次运动后即刻和24小时心肌JAK1、JAK2、JAK3和SOCS1、SOCS2... 目的:观察耐力训练大鼠心肌JAKs和SOCSs家族成员的表达,探讨耐力训练后JAK/STAT信号通路在心肌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进行10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末次运动后即刻和24小时心肌JAK1、JAK2、JAK3和SOCS1、SOCS2、SOCS6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率。结果:耐力训练大鼠运动后即刻心肌JAK1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运动后24小时组和安静对照组(P<0.01,P<0.05),JAK2阳性细胞率无论在运动后即刻还是运动后24小时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P<0.01),而JAK3阳性细胞率与安静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力训练大鼠心肌SOCS1阳性细胞率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小时均较安静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SOCS2阳性细胞率也较安静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5),而SOCS6阳性细胞率与安静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力训练诱发大鼠心肌JAK1、JAK2与JAK3表达变化趋势不同,JAK1、JAK2表达升高可能影响JAK/STAT信号通路对耐力训练大鼠心肌功能和形态的调节;而耐力训练后SOCS1、SOCS2表达显著升高提示其对心肌JAK/STAT信号通路的内源性负性调节作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肌 JANUS激酶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的跳跃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纤维类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煜 周里 +2 位作者 叶鸣 金雯 许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49,共3页
通过建立动物训练模型,观察不同强度的跳跃训练对大鼠腓肠肌纤维类型影响。选取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快速力量训练组、力量耐力训练组。分别在训练第6周、8周、10周、12周分批宰杀。取大鼠腓肠肌做ATPase染色,... 通过建立动物训练模型,观察不同强度的跳跃训练对大鼠腓肠肌纤维类型影响。选取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快速力量训练组、力量耐力训练组。分别在训练第6周、8周、10周、12周分批宰杀。取大鼠腓肠肌做ATPase染色,观察肌纤维类型变化。结果表明大鼠在较长时间和较大强度的跳跃训练后,腓肠肌的Ⅱ型肌纤维数密度和面密度都有显著的增加。小强度的跳跃训练没有引起Ⅱ型肌纤维类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跳跃训练 肌纤维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蕴红 王志强 +2 位作者 梁蕾 赵明华 唐朝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6,78,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cardiotrophin-1,CT-1)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运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安静...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cardiotrophin-1,CT-1)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运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安静时和急性运动后即刻、1h、3h、5h、12h、24h心肌CT-1以及p-STAT3/STAT3的表达。结果:运动后大鼠心肌CT-1表达量升高,其中运动后3h和5h时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运动后12小时下降到运动前水平。运动后大鼠心肌p-STAT3/STAT3蛋白表达比值升高,其中运动后5h时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运动后12h下降到运动前水平,运动后24h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激活CT-1/STAT3通路,这种激活可能与运动中心肌功能代谢变化和运动诱发心肌肥大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肌 心肌营养因子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MP上下游蛋白激酶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国华 朱一力 曾凡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2,共4页
5′-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5′-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为真核细胞的能量感受器,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由α、β和γ3个亚基组成三聚体结构,α为催化亚基,β和γ为调节亚基。AMPK活性受细胞内能量状态变化的调控。AMPK的上... 5′-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5′-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为真核细胞的能量感受器,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由α、β和γ3个亚基组成三聚体结构,α为催化亚基,β和γ为调节亚基。AMPK活性受细胞内能量状态变化的调控。AMPK的上游激酶包括LKB1和CaMKK两种。下游激酶已发现达数十种,主要包括:调节葡萄糖转运的GLUT4、NO、AS160和PGC-1α;调节脂肪酸代谢的ACCβ、MCD和HSL;调节糖原代谢的GS、TORC2和PFK;调节蛋白质合成的mTOR信号级联、eEF2和HuR;调节线粒体生成的PGC-1α和NRF1/2。运动时AMPK被激活,通过相应的作用靶调节能量代谢,以适应运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 LKB1 CaMKK 骨骼肌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和运动经AR-IGF-1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叶鸣 贺道远 +2 位作者 刘霞 曾凡星 王煜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运动组,实验28天后取材测试。结果:(1)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与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2)低氧组骨骼...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运动组,实验28天后取材测试。结果:(1)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与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2)低氧组骨骼肌睾酮含量、AR蛋白表达量、IGF-1mRNA含量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对照组显著降低;AR活性、骨骼肌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低氧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和骨骼肌总蛋白含量比运动组显著下降。结论:(1)运动后进行低氧暴露比单纯运动更能通过AR含量-AR活性水平抑制蛋白质合成;(2)低氧、运动或低氧运动通过睾酮调节AR数量及活性,最终影响骨骼肌蛋白含量;(3)低氧、运动或低氧运动可通过调节AR转录活性影响IGF-1mRNA表达,最终调节骨骼肌蛋白质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运动 AR表达 AR与DNA结合能力 IGF-1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运动和低氧暴露对骨骼肌IGF-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道远 叶鸣 曾凡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1,共3页
IGF-1调控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为探讨耐力运动和低氧暴露对骨骼肌IGF-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将SD大鼠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常氧运动组、低氧暴露组、高住低训组。常氧运动组进行4周的跑台耐力运动。低氧暴露组在氧浓度为13.6%的低氧舱内低... IGF-1调控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为探讨耐力运动和低氧暴露对骨骼肌IGF-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将SD大鼠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常氧运动组、低氧暴露组、高住低训组。常氧运动组进行4周的跑台耐力运动。低氧暴露组在氧浓度为13.6%的低氧舱内低氧暴露12小时/天。高住低训组每天耐力运动后1小时进行低氧暴露。结果28天低氧暴露后骨骼肌IGF-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耐力运动后骨骼肌IGF-1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高住低训后骨骼肌IGF-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蛋白表达显著下降。提示高住低训可能主要是通过低氧影响IGF-1水平,进而影响骨骼肌的质量和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耐力运动 低氧暴露 高住低训(HiLo)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游泳训练与模拟失重对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玉鹏 张凡 +2 位作者 王保成 宋玉涛 杨卫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4,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大负荷运动训练与模拟失重对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究这两种应激源对机体HPG轴和HPA轴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ON)、游泳训练组(EXE)、后肢悬垂(模拟失重模型)组(HLS)、...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大负荷运动训练与模拟失重对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究这两种应激源对机体HPG轴和HPA轴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ON)、游泳训练组(EXE)、后肢悬垂(模拟失重模型)组(HLS)、游泳训练补充睾酮组(ETR)和后肢悬垂补充睾酮组(HTR)5组;EXE和ETR大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训练,HLS和HTR大鼠在完成腹股沟管环缩手术后一周开始为期6周的尾部悬吊;ETR和HTR大鼠通过腹腔注射补充丙酸睾酮,剂量为2.5mg/kg体重/天,补充持续6周。EXE和ETR大鼠在完成最后一次游泳训练后即刻断头处死,CON、HLS和HTS大鼠在安静状态同时断头处死。大鼠断头后,迅速开颅取下丘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结果:EXE和ETR大鼠运动后即刻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和5-HT相对CON大鼠的相应水平均有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是(DA+NE)/5-HT有增加的变化趋势;HLS和HTR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和5-HT相对CON大鼠的相应水平均增加,(DA+NE)/5-HT显著增加。结论: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和(DA+NE)/5-HT比值的变化可能是两种应激源导致机体HPG轴和HPA轴变化的中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下丘脑 游泳 后肢悬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身体成分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蕾 王蕴红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5-57,共3页
本研究以北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体重、身体脂肪量、体重指数等身体质量指标,对该群体人员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评价。结果显示,该群体中男子各年龄段BMI均值高于全国同年龄段的均值;女子在31~45岁之间的BMI... 本研究以北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体重、身体脂肪量、体重指数等身体质量指标,对该群体人员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评价。结果显示,该群体中男子各年龄段BMI均值高于全国同年龄段的均值;女子在31~45岁之间的BMI均值高于全国同年龄段的均值;男性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高于同年龄段的女性,特别是出现在低年龄段(30岁以下),肥胖人数占整个群体人数的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 体重 身体脂肪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住低训对骨骼肌蛋白质及MHC含量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鸣 贺道远 曾凡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模拟高住低训,测试并分析AR蛋白表达、AR与DNA结合能力,骨骼肌总蛋白含量、MHC含量的变化,探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运动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在... 目的模拟高住低训,测试并分析AR蛋白表达、AR与DNA结合能力,骨骼肌总蛋白含量、MHC含量的变化,探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运动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在常氧环境下安静生活,低氧组每天在常压低氧帐篷中低氧暴露12 h,运动组白天在常氧环境中耐力运动1 h,低氧运动组运动和低氧暴露的方式和时间分别同运动组和低氧组。实验第28天取材,western blot检测AR蛋白表达,EMSA测试AR与DNA的结合能力,BCA和SDS-PAGE分别测试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和MHC含量。结果1)运动组比对照组AR蛋白表达升高,AR与DNA结合能力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MHC含量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低氧组比对照组AR蛋白表达降低,AR活性升高,骨骼肌蛋白质含量略升高,MHC含量稍降低;3)低氧运动组比运动组AR蛋白表达和AR活性下降,骨骼肌总蛋白含量和MHC含量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耐力运动模型的选取是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低氧暴露模拟高住低训研究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是可行的;2)运动后进行低氧暴露比单纯运动通过AR含量-AR活性水平抑制蛋白质合成,影响机体恢复;3)低氧、运动或低氧运动通过AR水平最终影响骨骼肌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运动 AR表达 AR与DNA结合能力 M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运动诱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晓然 丁虎 +2 位作者 文立 刘树森 张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可产生大量的ATP以满足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线粒体已不再被认为是静止的细胞器,而是在细胞中时刻运动,不断地发生着融合和分裂。各种不同的生理刺激都会激发线粒体的合成和分解,线粒体的大小、数...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可产生大量的ATP以满足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线粒体已不再被认为是静止的细胞器,而是在细胞中时刻运动,不断地发生着融合和分裂。各种不同的生理刺激都会激发线粒体的合成和分解,线粒体的大小、数目和体积也因此具有了高度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运动诱导 线粒体 一氧化氮 细胞能量代谢 正常生理功能 生理刺激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跑台运动后大鼠骨骼肌PKB和mTOR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道远 曾凡星 叶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耐力运动对骨骼肌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坡度5°上坡跑,速度20 m/min、60 min/次的跑台运动后12 h,采用ELISA方法测定腓肠肌IGF-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测定PKB、mTOR蛋白的... 目的:探讨急性耐力运动对骨骼肌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坡度5°上坡跑,速度20 m/min、60 min/次的跑台运动后12 h,采用ELISA方法测定腓肠肌IGF-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测定PKB、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1次急性跑台运动后大鼠骨骼肌IGF-1、PKB、mTOR蛋白表达显著上升。结论:急性耐力运动后骨骼肌mTOR信号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运动 翻译调控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实验研究 动物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血气分析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鸣 雷志平 姜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是通过实验对大鼠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测试,进一步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和酸碱平衡代谢作用的机理。选用健康纯种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运动低氧组。NS组自由活动和摄食;HS组进行间歇性低... 目的是通过实验对大鼠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测试,进一步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和酸碱平衡代谢作用的机理。选用健康纯种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运动低氧组。NS组自由活动和摄食;HS组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NT组进行无负重自由游泳训练;HT组每天先进行运动训练,然后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运动和低氧训练的方式和负荷安排同NT组和HS组。3周正式训练后测试并比较各组血气指标。结果表明HS组动脉-静脉O2cont差值比NS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HT组比NS增大,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动脉-静脉SO2差值的变化与O2cont一致。HT组静脉pH、BB、SB、BE均比NS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通过增加组织摄取、利用氧的能力来提高有氧代谢能力;间歇性低氧训练与运动训练相结合可增加血液的碱储备和缓冲酸性代谢产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血气分析 有氧代谢能力 碱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心肌ERK1/2和p-ERK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王蕴红 席利利 +4 位作者 王文瑾 张岩 蔡蕊 姚志莹 曹珍珍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39,43,共3页
目的:测定ERK1/2以及P-ERK1/2在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心肌的表达,以探讨该通路对运动心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训练,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急性运动后即刻,1,3,5,12,24小时以及10周耐力训练末次运动后即刻和24... 目的:测定ERK1/2以及P-ERK1/2在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心肌的表达,以探讨该通路对运动心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训练,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急性运动后即刻,1,3,5,12,24小时以及10周耐力训练末次运动后即刻和24小时心肌ERK1/2以及p-ERK1/2的表达;结果:急性运动对ERK1和ERK2的表达无显著影响,而p-ERK1/2表达在运动后即刻有一个短暂下降的趋势,运动之后1小时升高,与运动后即刻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耐力训练的大鼠心肌p-ERK1/2、ERK1、ERK2的表达无论在运动后即刻或运动后24小时,都与安静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递增负荷运动诱发大鼠心肌p-ERK1/2表达的改变,而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大鼠心肌p-ERK1/2表达未出现显著提高,提示长期耐力训练后心肌ERK1/2表达与病理性心肌肥大有显著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肌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