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振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洋 叶超群 +3 位作者 周军 曹立春 张玉芹 张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5-877,883,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办法。方法:对北京市罗庄里小区28例49—65岁绝经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腰椎骨密度(BMD)、双侧股骨上端BMD,护骨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特异性磷酸酶(BALP)等测定。... 目的:寻找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办法。方法:对北京市罗庄里小区28例49—65岁绝经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腰椎骨密度(BMD)、双侧股骨上端BMD,护骨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特异性磷酸酶(BALP)等测定。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干预,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振动方案为:频率30—45Hz、20min/次,3次/周,连续3个月。结果: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组间对比BMD均无明显变化。组内对比,实验组腰椎和股骨上端BMD较实验前无明显改变(P=0.397);而对照组左侧股骨上端BMD和双侧股骨BMD均值均较实验前降低0.01g/cm2(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TRAP、BALP、OPG在振动干预结束后较实验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血清TRAP、OPG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组间对比也无明显变化(P>0.05);而实验前,实验组BALP明显高于对照组5.61μg/L(P<0.05),但3个月后,差异扩大到6.42μg/L(P<0.01),但两组的变化值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振动方案对绝经后女性血清BALP、TRAP、OPG无明显影响,但可延缓股骨上端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 骨密度 护骨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振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洋 周军 叶超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0-192,共3页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疾病,发病率为20%-50%,在绝经20年以上者可达56%,已成为中老年骨痛、骨折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特点主要为骨吸收增加及骨转换增高,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以...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疾病,发病率为20%-50%,在绝经20年以上者可达56%,已成为中老年骨痛、骨折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特点主要为骨吸收增加及骨转换增高,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以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但药物大都存在副作用。因此,近年来,广大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具有无创、副反应小等特点的物理因子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全身振动 防治 物理因子疗法 药物治疗 绝经后妇女 常见疾病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