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革与重构:Sora模型对体育科学研究的推动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骁天 刘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62,共11页
视频生成模型Sora实现了视频生成在理解和再现动态世界方面的新突破。Sora模型通过灵活的条件化能力,生成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视频内容,为体育科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帮助学者构建虚拟体育场景和社交情境,模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运动行为... 视频生成模型Sora实现了视频生成在理解和再现动态世界方面的新突破。Sora模型通过灵活的条件化能力,生成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视频内容,为体育科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帮助学者构建虚拟体育场景和社交情境,模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运动行为和互动方式,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支持。Sora模型生成的高度逼真视频,为运动训练学和人体运动学提供精确的技术分析和深层次的运动损伤预测,优化训练计划和康复方案;该模型的多模态输入和交互式指导,使得体育教学更为高效,个性化和智能化的训练方案也提升了全民健身的便利性和趣味性;还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赛体验,增强了赛事的吸引力和观赏性。总体而言,Sora模型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更在研究方法、数据获取和实验设计等方面对体育科学研究范式进行重构,为体育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a模型 体育科学 研究范式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全民健身:受教育程度、数字文化资本与体育锻炼参与的互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骁天 武文琪 李树旺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99,共20页
研究探讨受教育程度、数字文化资本(互联网使用)与体育锻炼参与之间的因果中介关系。基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回归和IV—因果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受教育程度与体育锻炼参... 研究探讨受教育程度、数字文化资本(互联网使用)与体育锻炼参与之间的因果中介关系。基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回归和IV—因果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受教育程度与体育锻炼参与度显著相关,表明教育作为文化资本提升个体健康行为的能力;②数字文化资本(互联网使用水平)在受教育程度影响体育锻炼参与中起中介作用,反映数字时代文化资本的新内涵及其对健康行为的影响;③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通过子代的受教育程度和数字文化资本传递影响其体育锻炼行为,深入揭示了文化资本在家庭中的代际传递机制。丰富文化资本理论在健康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揭示数字时代教育影响健康行为的新机制,深化对体育锻炼参与差异代际传递的理解。研究结果对促进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强调提高受教育程度、提升数字文化资本和关注家庭教育环境在增进公众体育锻炼参与中的重要性。研究为理解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受教育程度、数字文化资本与体育锻炼参与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实证证据,为制定针对性的全民健身促进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文化资本 受教育程度 数字文化资本 体育锻炼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睡眠、休闲久坐、体育锻炼时间投入与慢性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向祖兵 王凯珍 李骁天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4-611,共8页
研究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北京市居民睡眠、休闲久坐、体育锻炼时间投入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年龄增长、体质指数不正常、吸烟、喝酒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外;睡眠时间投入... 研究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北京市居民睡眠、休闲久坐、体育锻炼时间投入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年龄增长、体质指数不正常、吸烟、喝酒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外;睡眠时间投入、0.5 h以上的长时间休闲久坐、体育锻炼时间投入与慢性病的关系独立显著。每天睡眠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可能性将降低14%。每天休闲久坐的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几率将随之增加11%。每周投入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可能性将随之降低2%。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投入可有效降低年龄增长带来的慢性病发生风险,并随年龄增长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休闲久坐增加、年龄增长带来的慢性病发生风险,其负向作用随年龄增长越来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休闲久坐 体育锻炼 时间投入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未来:回顾反思、实践自觉与创新变革 被引量:9
4
作者 黄谦 王富百慧 +3 位作者 张晓丽 李骁天 王鹏 丁建岚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1-717,共7页
新时代体育社会科学被赋予“学科交叉融合驱动中国体育强国科技创新”的新使命。以体育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学科属性、发展回顾、问题反思、实践自觉、未来变革,发现体育社会科学呈现科学性、非独立性、交叉性等学科特点,现实发... 新时代体育社会科学被赋予“学科交叉融合驱动中国体育强国科技创新”的新使命。以体育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学科属性、发展回顾、问题反思、实践自觉、未来变革,发现体育社会科学呈现科学性、非独立性、交叉性等学科特点,现实发展具有理论体系初步构成、研究议题具有时代特征、研究方法日益复杂、学科交叉日益紧密等特征;从学科地位、研究范式、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数据、学科交叉6方面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反思;体育社会科学需要实践自觉,其基本品格是重视实践、实践基础是根植中国、实践目标是理论创新;体育社会科学的未来变革要重新审视学科研究定位、建构中国实践意义的理论体系、加强与全球的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体育社会科学 实践自觉 未来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休闲项目的创新、传播与流行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思远 卢元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1,共5页
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软化、项目组合、科技介入、环境变换、游戏开发等而成为体育休闲项目是休闲时代的需要,对丰富体育休闲活动的内涵、提升质量和吸引力、创造休闲产业等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体育休闲项目需要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体育社... 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软化、项目组合、科技介入、环境变换、游戏开发等而成为体育休闲项目是休闲时代的需要,对丰富体育休闲活动的内涵、提升质量和吸引力、创造休闲产业等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体育休闲项目需要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体育社团助力、商品流通、政府推广、国际文化交流等传播途径和民间口头传播、大众传媒等传播,才能实现其在一定条件下的空间传播。体育休闲项目的流行受自身文化内涵、技术和规则的难易程度、传播手段的合理性和时机的恰当性、爱好者的响应程度以及传统文化对它的接纳、容忍或抵制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流行周期受不同文化类型对新兴体育休闲项目的排斥程度、新兴体育休闲项目的社会组织化程度和竞赛的成熟程度以及替代它的新的体育休闲项目文化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休闲项目 体育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儿化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唐艳丽 梁金辉 +3 位作者 杨宇航 孔蓝萱 潘子龙 郭天宇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分析适儿化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的价值、困境,并提出供给路径。价值:助力全民健身发展,促进社区环境更新,满足儿童多元需求。供给困境:主体协同不足,内容质量较低,资源较为紧缺。供给路径:弥合分歧,多元...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分析适儿化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的价值、困境,并提出供给路径。价值:助力全民健身发展,促进社区环境更新,满足儿童多元需求。供给困境:主体协同不足,内容质量较低,资源较为紧缺。供给路径:弥合分歧,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注重需求,场地设施提质增效;转变思路,优化各类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社区体育 场地设施 适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项体育协会内部纠纷解决制度的实践检视与完善理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冬伟 王凯珍 于焕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检视单项体育协会现有的内部纠纷解决制度,探赜索隐协会内部纠纷解决制度的完善理路,旨在为推进协会良法善治提供资鉴。研究认为:单项体育协会相关纠纷解决制度对运动项目事务多元参与主体的风险个体化...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检视单项体育协会现有的内部纠纷解决制度,探赜索隐协会内部纠纷解决制度的完善理路,旨在为推进协会良法善治提供资鉴。研究认为:单项体育协会相关纠纷解决制度对运动项目事务多元参与主体的风险个体化关注不足,缺乏化解风险的整体视角;多数单项体育协会纠纷解决缺少实际的执行机构,仅有少数协会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内部纠纷解决制度及专门机构,运动项目事务争议、冲突等风险的控制和处理权限模糊指向协会,没有向当事人提供申诉的明确渠道和程序,尚未适应依法治体的需要;单项体育协会制定的规范性制度虽然涉及纠纷解决方面的内容,但相关制度在化解风险时存在功能弱化的局限,协会内部纠纷解决制度规范供给明显不足。亟待根据单项体育协会运动项目事务特点及化解风险的现实需要,着力于项目事务多元参与主体共同主导的风险预防,确立化解风险的整体视角;依据新《体育法》鼓励建立纠纷解决机制的指导精神,设立单项体育协会内部纠纷解决机构;整合协会现行规范性制度,遵照体育仲裁制度的规制性要求完善协会内部纠纷解决制度,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明确协会纠纷解决适用范围、程序、期限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制度,将纠纷解决制度纳入协会章程进行确权,力争规范性化解和处理运动项目事务中的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风险社会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 内部纠纷 纠纷解决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活动、医疗消费与健康满意度——基于京津冀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骁天 车利 +2 位作者 纪元 郭世豪 王凯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42,共9页
运用2016年京津冀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状况调查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锻炼活动、医疗消费、个人特征对居民自评性健康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性别、年龄、居住地、居住社区类型... 运用2016年京津冀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状况调查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锻炼活动、医疗消费、个人特征对居民自评性健康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性别、年龄、居住地、居住社区类型对居民自评健康具有显著影响。(2)体育锻炼活动对居民健康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持续性的促进作用。(3)居民健康理念由“医疗手段”向“非医疗手段”转变。总体来说,中国居民疾病转型到慢性疾病,体育锻炼成为促进居民健康行为持续发生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医疗消费 个人特征 健康满意度 城市居民 体育参与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方式对北京市居民健康自评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彭玉林 向祖兵 +1 位作者 李骁天 王凯珍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8-294,共7页
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数据,采用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体育锻炼对北京市户籍居民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表明:(1)参加体育锻炼对健康自评有正向影响,然而是否是体育人口与健康自评无显著关系。(2)拆分体育人口的3个要素后发现... 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数据,采用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体育锻炼对北京市户籍居民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表明:(1)参加体育锻炼对健康自评有正向影响,然而是否是体育人口与健康自评无显著关系。(2)拆分体育人口的3个要素后发现,体育锻炼的频度对健康自评具有显著作用,从每周锻炼1~2次起,直至增加到每天锻炼2次,健康自评均显著高于每周不足1次的居民,且每天锻炼2次的居民健康自评最好;每次锻炼的时间为0.5~1 h、1~1.5 h的居民健康自评均显著高于0.5 h以下居民,而1.5 h以上锻炼时间的居民与0.5 h以下居民无显著差异;锻炼的主观自评强度与健康自评结果呈负向关系。结果提示,保持每周不少于1~2次的多次锻炼,且每次控制在0.5~1.5 h的小强度锻炼更有益于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方式 健康自评 北京市 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社联动”视角下社区体育网络体系的模式与机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向祖兵 汪流 +1 位作者 李骁天 唐莞怡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6-551,共6页
在"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的启示下,结合群众体育活动的特点,综合应用组织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群众体育开展中的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3个方面的结构、功能、相互关系,以及相互间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 在"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的启示下,结合群众体育活动的特点,综合应用组织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群众体育开展中的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3个方面的结构、功能、相互关系,以及相互间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三社联动"的社区体育治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为推进社区体育网络化运作提供了策略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社联动 社区体育 社会体育组织 治理模式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共享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骁天 王凯珍 彭程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0-73,共4页
分析中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共享模式的运行机制经验、缺陷。中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共享模式的构建与共享模式的运行机制存在着休戚相关的关系,要正确审视运行机制在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共享模式的作用。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社区体育 共享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惯教育视野下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杨献南 鹿志海 +1 位作者 张传昌 张盼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5,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以习惯教育为视域,从小学教育阶段为什么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键切入,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成策略。研究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在长期运动实践中逐渐...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以习惯教育为视域,从小学教育阶段为什么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键切入,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成策略。研究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在长期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运动健身认识不断升华并将其内化成一种坚定执着的信念,在这种信念指引下所形成的需要意识参与和意志努力的自觉锻炼行为。制度他律、环境润育、主体自律在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发展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作用。养成策略在于严格按照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督促学生认真执行,突出运动健身信念的引导,并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向导,充分发挥榜样力量,最终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建立坚定的运动健身信念以及有效的自我约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习惯 小学生 习惯教育 学校体育 健身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老年法案》修订探索老年体育政策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7
13
作者 湛冰 王凯珍 范成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40,共6页
《美国老年法案》中涉及老年体育政策的修订揭示美国老年体育遵循循证政策的基本范式,体现法案横向连接州政府与联邦老年服务网,并纵向直达社区的“桥梁”作用,凸显老年体育活动标准细化的趋势。反观我国现阶段老年体育政策现状,建议发... 《美国老年法案》中涉及老年体育政策的修订揭示美国老年体育遵循循证政策的基本范式,体现法案横向连接州政府与联邦老年服务网,并纵向直达社区的“桥梁”作用,凸显老年体育活动标准细化的趋势。反观我国现阶段老年体育政策现状,建议发挥学术研究在政策制定中的“粘合剂”功能,形成政策的长效“证据链”;从社会支持视角健全老年体育政策体系框架,联动推进老年体育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从政策细则上,确立老年体育活动分类和标准化意识,依托社区实现基层体医渐进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体育 体育政策 循证政策 体育活动标准 社会支持 美国老年法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研究——以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数据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骁天 向祖兵 +2 位作者 郭世豪 王凯珍 唐莞怡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63,共10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北京市3 304名户籍居民进行整群分层随机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体育培训、体育信息、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器材设备、运动服装鞋帽等费用;使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OLS)、分位数回归模型(QR)分析不同...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北京市3 304名户籍居民进行整群分层随机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体育培训、体育信息、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器材设备、运动服装鞋帽等费用;使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OLS)、分位数回归模型(QR)分析不同特征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现状及差异。结果显示:性别、婚姻、年龄、收入、地域、工作类型对体育消费有影响,在体育消费30%、40%、50%、60%、70%、80%、90%分位数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相比一般线性回归,分位数回归能更精准地反映不同自变量的不同分布对因变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体育消费 一般线性回归 分位数回归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69
15
作者 金媛媛 杨越 朱亚成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7,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实现了初步融合,但存在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建共享、体育旅游制度建设滞后、体育旅游精品缺乏、体育旅...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实现了初步融合,但存在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建共享、体育旅游制度建设滞后、体育旅游精品缺乏、体育旅游市场认知度低、体育旅游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等问题。提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共享共建;促进体育旅游规范化发展;壮大企业实力,开发优质产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育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加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与反思:基于要素与结构视角的体育文化模式辨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颜天民 高健 +2 位作者 汪流 杜向峰 王荣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6-381,共6页
体育文化模式是从整体上制约体育活动、和谐体育行为、表达体育内涵与价值观、整合文化秩序、影响人的精神状态的文化价值子系统,是构成体育实践活动最为深层的思想文化基础,对体育实践活动具有主导影响的、决定体育实践活动指向的一种... 体育文化模式是从整体上制约体育活动、和谐体育行为、表达体育内涵与价值观、整合文化秩序、影响人的精神状态的文化价值子系统,是构成体育实践活动最为深层的思想文化基础,对体育实践活动具有主导影响的、决定体育实践活动指向的一种文化形态。体育文化模式的存在是以基本要素和基础结构为表现的,价值观体系、文化心理、体育文化符号、体育语境、体育体制、评价体系、信息来源、传播方式、传播路径、体育活动、体育知识、交往方式等是体育文化模式的基本要素。体育文化模式的基本要素归结在4个层面:理念层,制度层,信息层,实践层。体育文化模式的结构形式为嵌套型结构,并具有统一性、稳定性、开放性、文化优势与文化弱点共存一体、隐性和显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模式 体育文化模式 要素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时间现状研究--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数据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骁天 向祖兵 +2 位作者 郭世豪 王凯珍 唐莞怡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2-327,339,共7页
从社会学、人口学视角探讨北京市户籍居民的体力活动时间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16~70岁的户籍居民整群分层,随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获取了3 304个样本数据,进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OLS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性别... 从社会学、人口学视角探讨北京市户籍居民的体力活动时间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16~70岁的户籍居民整群分层,随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获取了3 304个样本数据,进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OLS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家庭、婚姻类型、职业、工作类型、地域、收入居民的体力活动时间现状,及其各变量对体力活动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1)不同因素对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时间有显著性作用,年龄对体力活动时间的影响最大,随后依次是工作类型、社区类型、收入、学历、婚姻.(2)年龄变化是引起体力活动时间变化的重要原因,但不同职业、学历、居住区域、工作类型、收入水平居民的体力活动时间受年龄影响的程度和趋势不同.建议:在对居民体力活动时间不足的干预中应根据不同群体进行区别对待,活动类型上应以增加体育活动时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居民 体力活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逻辑视角下的体育素养概念辨析 被引量:45
18
作者 杨献南 鹿志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2,共4页
当前,体育素养相关概念在研究中替代使用现象严重,某些体育素养概念的界定存在逻辑上缺陷,这些问题亟待澄清与解决。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以及归纳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比较"素质"与"素养"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 当前,体育素养相关概念在研究中替代使用现象严重,某些体育素养概念的界定存在逻辑上缺陷,这些问题亟待澄清与解决。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以及归纳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比较"素质"与"素养"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以形式逻辑相关理论为依据,澄清了体育素养与体育素质、体育文化素养的关系,并探讨了体育素养的概念及其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素质"侧重于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后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能力状态,而"素养"则侧重于某种能力长期养成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发展性特点。"素质"只是"素养"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能力状态。体育素养是指个体以先天遗传素养为基础,通过家庭、学校体育教育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内在追求的综合性文化塑造。体育素养与体育素质既非等同关系,也非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体育素养与体育文化素养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逻辑 体育素养 体育素质 概念 体育文化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对就医次数的影响:“收敛”还是“发散”?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骁天 马笑妮 和立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56,共15页
就医次数是衡量居民健康平等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构建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和处理效应模型,从健康不平等的视角探讨城市居民体育锻炼对就医次数的积极影响。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城市居民就医次数增加,不同人口学特征、社会... 就医次数是衡量居民健康平等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构建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和处理效应模型,从健康不平等的视角探讨城市居民体育锻炼对就医次数的积极影响。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城市居民就医次数增加,不同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城市居民的就医次数呈现“发散效应”,健康不平等现象突出。收入、体育锻炼对城市居民整体就医次数有一定抑制作用:收入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同时“发散效应”显著;体育锻炼的抑制作用和“收敛效应”均显著,且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城市居民间存在差异。体育锻炼对女性、低收入、45岁以上城市居民的就医次数抑制作用显著,呈现出不同性别、城市、收入城市居民就医次数差异不随年龄变化的“平行效应”,但体育锻炼未能改变由社会经济地位引起的健康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就医次数 城市居民 健康不平等 收敛效应 发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基于体育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4
20
作者 庞晓洁 周世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226,共5页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供给侧改革以三个"点"为中心,即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以增加有效供给为着力点。从当前体育经济领域的发展实际来看,人民群众逐渐旺盛的体育健身诉求与体育产品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应...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供给侧改革以三个"点"为中心,即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以增加有效供给为着力点。从当前体育经济领域的发展实际来看,人民群众逐渐旺盛的体育健身诉求与体育产品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应当努力提高体育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供给能力,具体到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场馆经营来说,则需要以开放性思维解决体育场馆赛后运营问题,以企业化管理方式提升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以职业联赛体制改革来扭转体育场馆经营的困局,通过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成果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场馆 供给侧改革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