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视角下医院周边交通拥堵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嘉贺 张蕊 刘晓丹 《交通工程》 2024年第6期75-79,共5页
本文从医院自身参与治理的角度对医院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的治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以北京市核心区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分析其周边拥堵成因,以医院为主体建立了交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医院参与治理的情况... 本文从医院自身参与治理的角度对医院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的治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以北京市核心区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分析其周边拥堵成因,以医院为主体建立了交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医院参与治理的情况和治理效果进行评价。经过持续一年的治理与评估,多数医院上下午出诊号源比例更加均衡,基本达到1.2∶1,医院及周边停车服务有效优化提升,高峰期医院周边机动车出行总量平均减少10%左右。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了医院周边交通拥堵的内外因素,从医院视角即从源头结合其他交通管理措施提出改善措施,为缓解医院周边交通拥堵和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交通 拥堵治理 预约就诊 停车管理 交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在对外综合交通枢纽集疏系统中的作用与影响因素
2
作者 杨静 张红亮 +1 位作者 张蕊 冯焕东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67,共4页
对外综合交通枢纽集疏系统工作的顺畅与否对于枢纽乃至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输具有重要影响。以城市对外交通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轨道交通方式在枢纽集疏系统中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 对外综合交通枢纽集疏系统工作的顺畅与否对于枢纽乃至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输具有重要影响。以城市对外交通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轨道交通方式在枢纽集疏系统中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作为综合枢纽集疏系统的骨干,仍有上升及改善的空间;衔接方式、步行距离等衔接设计因素,收入水平、户籍所在地等乘客特征,显著影响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通过优化票证服务及指引服务巩固现有主体客群,利用提高时效性及舒适性的措施争取目标客群,推广轨道交通车站与对外枢纽的一体化设计与统一管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对外综合交通枢纽 集疏系统 乘客特征 衔接设计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自行车道路路段服务水平研究——以CBD地区为例
3
作者 林建新 戴冀峰 +1 位作者 杨倩 袁广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倡导绿色出行的背景下,自行车因具有节能环保、灵活、方便等特点,被公认为是绿色出行的最优方式之一.我国目前自行车相关设计规范和设计导则,缺少基于道路的铺装条件、机动车停车干扰等影响因素的自行车道路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和方法.本... 倡导绿色出行的背景下,自行车因具有节能环保、灵活、方便等特点,被公认为是绿色出行的最优方式之一.我国目前自行车相关设计规范和设计导则,缺少基于道路的铺装条件、机动车停车干扰等影响因素的自行车道路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和方法.本研究基于自行车兼容性指数(BCI)模型,结合路段机非混行现状,考虑违章停车导致自行车道有效宽度折减,提出道路自行车服务水平评价模型,通过330组数据标定模型,并验证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最后,选取北京市CBD地区进行路段自行车道路服务水平评价,提出改善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该区域自行车道路服务水平提升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道路 服务水平 敏感性分析 CBD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自行车调度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冉 戴冀峰 +1 位作者 林建新 杨倩 《交通工程》 2017年第2期1-5,26,共6页
目前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采用车辆调度的方法解决站点车辆和车桩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的问题,但对调度数量和路径选择的不合理往往导致调度效率偏低,以及调度资源的浪费.本文结合库存理论与车辆路径规划理论建立了库存-路径模型,通过求解... 目前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采用车辆调度的方法解决站点车辆和车桩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的问题,但对调度数量和路径选择的不合理往往导致调度效率偏低,以及调度资源的浪费.本文结合库存理论与车辆路径规划理论建立了库存-路径模型,通过求解站点车辆的库存上、下限,得到站点最大调度车辆数,并结合调度路径,提供调度量与路径的多种组合方案.随后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以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确定最终调度方案.模型直接引入站点存量限制,减少约束条件,并以实时借还数据为基础,实现了站点车辆的动态调度,提高调度效率,减少调度成本,缓解设备数量和需求数量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自行车系统 库存理论 调度路径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旧城区自行车行驶空间改善措施研究——以北京胡同为例
5
作者 林建新 戴冀峰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35-42,共8页
自行车交通是大城市旧城区出行的重要方式,优化改善自行车的行驶空间有助于发挥旧城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微循环作用.为研究自行车行驶空间问题,对不同类型区域进行自行车使用问卷调查,利用交叉分类法分析自行车出行环境影响因素;总结了旧... 自行车交通是大城市旧城区出行的重要方式,优化改善自行车的行驶空间有助于发挥旧城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微循环作用.为研究自行车行驶空间问题,对不同类型区域进行自行车使用问卷调查,利用交叉分类法分析自行车出行环境影响因素;总结了旧城区自行车行驶环境症结,提出了旧城区的分层、分级的自行车行驶空间优化原则和胡同交通组织方案,并以北京市东城区胡同为例,提出自行车行驶空间改善和优化措施.研究发现,所提出的旧城区自行车行驶空间改善方法和措施,能够配合街巷整治,以优化区域交通出行机构,打造舒适、便捷、友好、安全的自行车交通出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区 胡同 自行车 空间设计 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布加固RC空心桥墩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21
6
作者 韩强 温佳年 +1 位作者 杜修力 张冬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RC)矩形空心截面桥墩的抗震性能问题,对8个CFRP加固的矩形空心桥墩试件体进行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CFRP试件体桥墩的破坏特征以及其弯曲延性、耗能以及滞回性能,并考... 针对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RC)矩形空心截面桥墩的抗震性能问题,对8个CFRP加固的矩形空心桥墩试件体进行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CFRP试件体桥墩的破坏特征以及其弯曲延性、耗能以及滞回性能,并考虑到箍筋和CFRP的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提出一种考虑有效强度系数和面积配箍率的CFRP有效侧向约束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Open Sees程序中的纤维单元模型,分析CFRP加固RC矩形空心截面桥墩的侧向力和变形关系特性以及相关参数对其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FRP布加固可改变RC矩形空心墩柱的破坏形式和破坏位置,显著提高其耗能能力和延性,但对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小。采用文中提出的CFRP有效侧向约束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CFRP约束RC矩形空心截面桥墩的侧向力和变形关系的滞回性能且计算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空心截面 抗震性能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与浅埋隧道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佩 路德春 +1 位作者 杜修力 马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22-427,共6页
隧道开挖后,围岩土体中的土压力拱效应显著地影响作用在隧道衬砌结构上的土压力。隧道结构设计时,界限埋深是确定围岩压力的基本参数之一。基于隧道开挖时围岩土体中附加荷载的特点,编制可以合理考虑土的应力路径相关性的弹塑性本构模... 隧道开挖后,围岩土体中的土压力拱效应显著地影响作用在隧道衬砌结构上的土压力。隧道结构设计时,界限埋深是确定围岩压力的基本参数之一。基于隧道开挖时围岩土体中附加荷载的特点,编制可以合理考虑土的应力路径相关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子程序,利用二次开发后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从围岩土体的变形规律和应力重分布两个方面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土压力拱效应,提出了深埋隧道与浅埋隧道的划分方法,即洞顶土体竖向位移达到稳定值时对应的埋深为界限埋深,当有支护结构与围岩土体相互作用时,洞顶上方地表处土体最大沉降对应的埋深作为界限埋深。通过与规范法确定的界限埋深比较,表明提出方法可较好地反映隧道开挖时围岩土体变形的宏观规律,并可考虑多种因素的定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应力路径 土压力拱效应 界限埋深 洞顶竖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应力原理解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路德春 杜修力 许成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6-151,共6页
分析了关于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一些错误理解,基于土颗粒-水相互作用分析,给出了土体中有效应力的物理含义,是单位截面的土体中土颗粒骨架所传递的有效荷载,其大小等于总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差。利用土体的力平衡方程,一方面证明了Terza... 分析了关于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一些错误理解,基于土颗粒-水相互作用分析,给出了土体中有效应力的物理含义,是单位截面的土体中土颗粒骨架所传递的有效荷载,其大小等于总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差。利用土体的力平衡方程,一方面证明了Terzaghi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并分析了该原理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证明了Bishop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解释了参量χ的物理含义,将二原理统一在一个力学框架下,从理论上说明了Terzaghi有效应力原理是Bishop有效应力原理在有效饱和度χ=1时的特例,并分析了Bishop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适用范围。研究表明,从荷载条件和土性条件两个角度分析有效应力原理,清晰地解释了有效应力的物理概念,并且提出孔隙水压力影响土体力学特性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原理 饱和土 非饱和土 有效应力 孔隙水压力 土-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模型的RC框架撞击倒塌响应数值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程小卫 李易 +1 位作者 陆新征 闫维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88,114,共8页
为了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撞击荷载作用下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的计算效率,基于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撞击响应分析的多尺度模型。针对该模型分别采用拆除构件法和撞击全过程分析法分析了撞击荷载下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动力响... 为了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撞击荷载作用下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的计算效率,基于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撞击响应分析的多尺度模型。针对该模型分别采用拆除构件法和撞击全过程分析法分析了撞击荷载下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拆除构件法在分析撞击作用下结构的连续倒塌时,由于忽略了撞击力及其对周围结构造成的初始损伤、初始位移和初始速度,低估了结构的动力响应,不能合理反映撞击作用下框架结构的破坏模式;多尺度模型能够准确模拟撞击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和破坏模式,同时计算时间仅为精细模型的三分之一,满足整体结构系统撞击倒塌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多尺度模型 撞击荷载 连续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材料的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杜修力 马超 路德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9-397,共9页
将材料的破坏归结为剪切破坏,每种材料对应于特定的剪切滑动面,抗剪强度为滑动面上正应力的函数,基于不同材料的强度特性将一系列的剪切滑动面统一起来,建立了岩土材料的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的滑动面为β应力空间内... 将材料的破坏归结为剪切破坏,每种材料对应于特定的剪切滑动面,抗剪强度为滑动面上正应力的函数,基于不同材料的强度特性将一系列的剪切滑动面统一起来,建立了岩土材料的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的滑动面为β应力空间内的等倾面,在β应力空间内的强度面为圆锥面;在普通应力空间内的强度面为一系列连续光滑、外凸的锥面,在偏平面上强度曲线涵盖了从下限Matsuoka--Nakai曲线到上限Drucker--Prager圆之间的所有区域,子午面上强度线为直线.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只有3个材料参数,参数都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通过与国内外学者已取得的岩土类材料真三轴强度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模型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材料,并合理描述其非线性强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岩石 统一强度理论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被引量:60
11
作者 李鹏飞 周烨 伍冬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0,共6页
选取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的7种常用方法,分别计算隧道埋深和隧道跨度等参数对围岩压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比较7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全土柱理论适用于不考虑隧道跨度的明挖回填工程或埋深较浅、围岩条件较差的隧... 选取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的7种常用方法,分别计算隧道埋深和隧道跨度等参数对围岩压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比较7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全土柱理论适用于不考虑隧道跨度的明挖回填工程或埋深较浅、围岩条件较差的隧道工程;普氏公式适用于有一定自承载能力的深埋隧道;《人工岩石洞室设计规范》和《水工隧洞设计规范》适用于不考虑隧道跨度的围岩条件较好的隧道;太沙基公式和比尔鲍曼公式适用于围岩条件较差的浅埋隧道;《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综合了全土柱理论、谢家烋公式和基于样本统计及围岩分级经验公式的优点,物理概念相对明确,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应用,然而经验公式存在计算围岩压力随埋深变化不连续的情况,建议结合理论解析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压力 理论解析 经验公式 隧道埋深 隧道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排水条件下饱和砂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路德春 程星磊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63-2269,共7页
利用英国GDS公司的STDTTS标准应力路径三轴仪开展了饱和砂土的部分排水试验,从超静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路径与渐近状态特性等方面研究了部分排水条件下饱和砂土的力学特性。将渐近状态方程与剪胀方程耦合,并引入描述排水程度的状态参量... 利用英国GDS公司的STDTTS标准应力路径三轴仪开展了饱和砂土的部分排水试验,从超静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路径与渐近状态特性等方面研究了部分排水条件下饱和砂土的力学特性。将渐近状态方程与剪胀方程耦合,并引入描述排水程度的状态参量,提出了相变应力比方程,将方程引入到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建立了饱和砂土的渐近状态本构模型。通过部分排水条件下饱和砂土的三轴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排水条件控制着土体剪胀特性的发挥程度,进而从两个方面影响土的力学特性,一是荷载条件,即影响土体的有效应力路径,以及加载模式;二是土性条件,即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发挥程度,形成渐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排水 饱和砂土 本构模型 渐近状态 应变增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季节 王迪 +2 位作者 石越峰 徐世法 索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1,共5页
为了研究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制备10%DCLR(与基质沥青质量比)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复合DCLR(2%SBS+15%橡胶粉+10%DCLR)沥青混合料,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以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 为了研究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制备10%DCLR(与基质沥青质量比)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复合DCLR(2%SBS+15%橡胶粉+10%DCLR)沥青混合料,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以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DCLR的掺入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能,但对其低温性能有损伤;复合DCLR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明显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DCLR 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 复合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方法的行人动力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静 张蕊 +1 位作者 刘荣强 冯焕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7,84,共8页
离散元方法是分析和求解复杂离散颗粒系统问题的一种高效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于提高目前行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求解效率,细致刻画行人运动中的力学关系具有优势.本文利用颗粒接触理论中的软球模型描述行人的接触及挤压行为,以现有社会力模... 离散元方法是分析和求解复杂离散颗粒系统问题的一种高效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于提高目前行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求解效率,细致刻画行人运动中的力学关系具有优势.本文利用颗粒接触理论中的软球模型描述行人的接触及挤压行为,以现有社会力模型中的主观运动力作为外部输入,构建了基于颗粒流理论的行人运动模型,并在离散元EDEM仿真平台上实现.通过对不同密度条件下行人运动行为及平均速度的仿真及统计,对比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比不同仿真平台的计算速度,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行人流在不同密度下的行为符合现场观测,模拟所得行人平均速度数据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所建模型具有较高计算效率.因此,基于颗粒流理论的离散元方法能够实现对行人运动的模拟,且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行人动力学仿真 离散元方法 行人运动 颗粒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LR掺量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季节 李鹏飞 +3 位作者 索智 石越峰 许鹰 徐世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39,178,共6页
为了分析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掺量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进而确定合理的DCLR掺量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进行了"二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利用DSR(Dynamic Shear Rheometer)和BBR(Bend... 为了分析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掺量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进而确定合理的DCLR掺量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进行了"二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利用DSR(Dynamic Shear Rheometer)和BBR(Bending Beam Rheometer)试验,分析了DCLR掺量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的G*/sinδ(车辙因子)、G*·sinδ(疲劳因子)、m-值(蠕变速率)以及S(蠕变劲度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DCLR掺量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高温、低温及疲劳性能均有显著影响,且随DCLR掺量增加和粉胶比提高,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在不断提高,疲劳性能和低温性能在逐渐下降。同时,发现DCLR掺量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粉胶比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程度,综合沥青胶浆性能变化,当DCLR掺量小于10%、粉胶比低于1.0时,沥青胶浆的性能最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DCLR 沥青胶浆 DCLR掺量 粉胶比 正交试验 DSR和B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51
16
作者 李鹏飞 赵勇 刘建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61,共7页
根据隧道围岩变形发生的机制可将其分为材料变形和结构变形;根据隧道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可将其分为掌子面超前变形、掌子面挤出变形和掌子面后方变形。隧道软弱围岩变形具有一般隧道围岩变形的特性,同时还具有初期变形速度较快、变形持... 根据隧道围岩变形发生的机制可将其分为材料变形和结构变形;根据隧道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可将其分为掌子面超前变形、掌子面挤出变形和掌子面后方变形。隧道软弱围岩变形具有一般隧道围岩变形的特性,同时还具有初期变形速度较快、变形持续时间长、变形破坏形式多样,以及超前变形及其影响范围、掌子面挤出变形和掌子面后方变形及其影响范围均较大等特点。为控制掌子面超前变形,可以利用钢管、钢棒、钢背板材料系或高压喷射系等隧道横、纵向刚性梁构造进行超前支护;为控制掌子面挤出变形,可以采用倾斜(或球形)掌子面、预留核心土、掌子面喷混凝土、掌子面打设锚杆、掌子面前方围岩注浆加固等方法;为控制掌子面后方变形,可以优化开挖方法,采用喷射高性能混凝土、选用高承载力锚杆、高规格钢支撑以及施加多重支护等方法提高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软弱围岩 围岩变形 时空效应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道路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晓晓 徐世法 +1 位作者 索智 薛晓飞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33-36,47,共5页
低影响开发(LID)是采用源头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一种雨水管理方法,它代表着雨水处理的最新理念,对路面径流污染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针对雨水处理及减少路面径流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包括双层透水路面在内的3种典型透水路面结构,以... 低影响开发(LID)是采用源头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一种雨水管理方法,它代表着雨水处理的最新理念,对路面径流污染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针对雨水处理及减少路面径流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包括双层透水路面在内的3种典型透水路面结构,以提高降雨时路面排水能力,减少路面雨水径流,评价了该路面的径流污染净化效果及其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径流污染 双层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净化效果评价 耐久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TiO_2涂覆液降解汽车尾气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世法 苑广友 +1 位作者 许鹰 段文志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27-30,共4页
为了定量评价分析Ti O_2添加量对汽车尾气中NO、HC、CO三种气体降解效果、涂覆液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以及确定经济合理的添加量,将Ti O_2光触媒材料添加到水溶液中制备涂覆液并涂覆到AC沥青混合料表面用以开展相关研究.研究表明... 为了定量评价分析Ti O_2添加量对汽车尾气中NO、HC、CO三种气体降解效果、涂覆液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以及确定经济合理的添加量,将Ti O_2光触媒材料添加到水溶液中制备涂覆液并涂覆到AC沥青混合料表面用以开展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即时降解率可作为Ti O_2光触媒材料对尾气中的NO等气体降解效果的评价指标;Ti O_2光触媒材料添加比例占涂覆液含量的2%时最为经济合理;路面的抗滑性能会因涂覆水基Ti O_2而降低,但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TiO2 汽车尾气 即时降解率 降解效果评价 最合理剂量 抗滑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学龄儿童通学出行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汤优 张蕊 +1 位作者 杨静 刘侃 《交通工程》 2017年第2期53-57,64,共6页
针对学龄儿童通学出行时间与城市通勤高峰时段重叠,常引发学校周边区域严重拥堵,也给学龄儿童出行安全造成隐患问题,以北京市2014年居民出行数据为基础,分析6~18岁学龄儿童出行方式、出行距离与出行时耗等出行行为特征,并对比北京市学... 针对学龄儿童通学出行时间与城市通勤高峰时段重叠,常引发学校周边区域严重拥堵,也给学龄儿童出行安全造成隐患问题,以北京市2014年居民出行数据为基础,分析6~18岁学龄儿童出行方式、出行距离与出行时耗等出行行为特征,并对比北京市学龄儿童2006年、2011年和2014年相应数据.研究发现:近年来北京市学龄儿童通学出行呈现出明显的机动化需求,其中非积极方式通学出行的比例持续增长,积极方式(Active School Travel,简称AST)比例下降,就近入学政策对通学出行总体有积极的影响.结合通学出行特征,从发展公共交通、校车、网约车多样化接送服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改善校园周边AST出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学龄儿童通学出行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通学出行 出行特征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TiO_2掺量对OGFC-13降解尾气效果及路用性能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世法 韩昊岳 +2 位作者 许鹰 柴林林 段文志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61-64,共4页
为了评价Nano-TiO_2添加到OGFC-13沥青混合料中对汽车尾气的降解效果及路用性能的影响,配制了Nano-TiO_2掺量分别为30%、50%、70%(矿粉等体积代替比例)的OGFC-13沥青混合料,利用所开发的尾气降解效果模拟评价系统,进行了检测评价.结果表... 为了评价Nano-TiO_2添加到OGFC-13沥青混合料中对汽车尾气的降解效果及路用性能的影响,配制了Nano-TiO_2掺量分别为30%、50%、70%(矿粉等体积代替比例)的OGFC-13沥青混合料,利用所开发的尾气降解效果模拟评价系统,进行了检测评价.结果表明,在OGFC-13中添加Nano-TiO_2可降解尾气中的NO、HC、CO等有害气体,且降解效果随Nano-TiO_2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较小.相对AC-13而言,OGFC-13对尾气降解效果更明显.综合考虑经济与技术因素,推荐Nano-TiO_2在OGFC-13中的掺量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FC沥青混合料 Nano-TiO2掺量 汽车尾气 降解效果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