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猪一次性人工授精的技术操作规程
1
作者 郑玉臣 李雁涛 +4 位作者 肖义 刘吉中 戴志江 王廷斌 王成明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1年第4期35-36,共2页
1发情鉴定以骑背10S以上母猪依然安稳出现静立发情为判定标准。猪的发情可分为发情前、中、后期。发情周期平均21d,发情持续时间36~120h(2~5d)。发情时表现不安、叫,喜欢接近人、拱人,阴门逐渐肿大,颜色由粉白开始变成红,有黏... 1发情鉴定以骑背10S以上母猪依然安稳出现静立发情为判定标准。猪的发情可分为发情前、中、后期。发情周期平均21d,发情持续时间36~120h(2~5d)。发情时表现不安、叫,喜欢接近人、拱人,阴门逐渐肿大,颜色由粉白开始变成红,有黏液。接受其他猪爬跨,即稳栏。接受人压背和骑背。青年猪阴门肿胀表现明显,容易观察,经产猪阴门变化不明显,但稳栏,让压背或骑背是共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操作规程 母猪 人工授精 一次性 发情鉴定 发情持续时间 发情周期 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观察法判定后进行奶牛适时人工授精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吉中 王廷斌 +1 位作者 石莹 刘恩修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2年第3期27-27,37,共2页
奶牛发情后确定适时输精时间是提高受胎率的重要技术内容,输精过早与过晚都不会达到理想的受胎效果。通过外部观察奶牛发情症状,可以掌握适时输精时间,因为外部症状是与内部卵巢上卵泡发育、成熟、排卵等实质变化存在因果关系,是内... 奶牛发情后确定适时输精时间是提高受胎率的重要技术内容,输精过早与过晚都不会达到理想的受胎效果。通过外部观察奶牛发情症状,可以掌握适时输精时间,因为外部症状是与内部卵巢上卵泡发育、成熟、排卵等实质变化存在因果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观察法 人工授精 奶牛 输精时间 发情症状 受胎效果 卵泡发育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种猪的引种与运输
3
作者 刘吉中 王廷斌 +1 位作者 刘长才 胡国佳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2年第3期47-48,共2页
养猪企业每年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因此种猪的质量与引种安全关系到养猪企业的命运。在引种和运输时防疫、检疫、猪只健康与疾病、生产性能与外貌、运输程序与手续尤为重要。 1要了解种猪来源与品种质量购买种猪要货比三家。... 养猪企业每年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因此种猪的质量与引种安全关系到养猪企业的命运。在引种和运输时防疫、检疫、猪只健康与疾病、生产性能与外貌、运输程序与手续尤为重要。 1要了解种猪来源与品种质量购买种猪要货比三家。国内大型种猪场既有国外引进的纯种,如美系、加系、德系等种猪,也有在国内纯繁的祖代、父母代种猪,可做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程序 种猪场 引种 养猪企业 品种质量 生产性能 更新率 父母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奶牛饲养存在的问题与整改建议
4
作者 刘吉中 王廷斌 刘恩修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2期7-7,共1页
1问题与误区某些养牛户还在饲养杂交奶牛。由于交通、技术力量辐射不到,偏远地区、山区、牧区、草原地区、难孕牛和初配牛等本交现象较多,怕增加配种费用与难产,使奶牛人工授精繁殖工作和育种工作无法进行。另有一些养奶牛户认为肉牛价... 1问题与误区某些养牛户还在饲养杂交奶牛。由于交通、技术力量辐射不到,偏远地区、山区、牧区、草原地区、难孕牛和初配牛等本交现象较多,怕增加配种费用与难产,使奶牛人工授精繁殖工作和育种工作无法进行。另有一些养奶牛户认为肉牛价格高,所以主动要求奶牛配肉牛品种,想奶肉兼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饲养 改建 农村 肉牛品种 杂交奶牛 偏远地区 草原地区 育种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素诱导青年母猪发情及人工授精的受胎效果观察
5
作者 刘润文 李德龙 +2 位作者 刘吉中 王廷斌 刘长才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1年第4期61-61,64,共2页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血促性素)PMSG具有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功能,主要是FSH功能,能促卵泡发育、成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促性素)hCG具有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的功能,主要是LH功能,能促卵泡成熟、...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血促性素)PMSG具有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功能,主要是FSH功能,能促卵泡发育、成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促性素)hCG具有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的功能,主要是LH功能,能促卵泡成熟、排卵。二者协调可以使处于卵巢静止的青年母猪卵泡发育、成熟、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胎效果 人工授精 母猪发情 激素诱导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利用 促卵泡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