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菌糠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亚娇 孙国琴 +3 位作者 郭九峰 王海燕 庞杰 解亚杰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近几年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大国,而采收后剩下大量菌糠,如不合理利用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何高效利用菌糠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食用菌菌糠营养价值及利用进行综述,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近几年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大国,而采收后剩下大量菌糠,如不合理利用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何高效利用菌糠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食用菌菌糠营养价值及利用进行综述,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意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菌糠 营养价值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营养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2
作者 李亚娇 孙国琴 +3 位作者 郭九峰 解亚杰 王海燕 庞杰 《食药用菌》 2017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以食用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的最新研究成果等为主要内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药用价值涉及提高免疫、抗癌、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血管、健胃、助消化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以食用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的最新研究成果等为主要内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药用价值涉及提高免疫、抗癌、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血管、健胃、助消化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菌种退化机制及预防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亚娇 孙国琴 +2 位作者 郭九峰 王海燕 庞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食用菌菌种相当于作物生产中的种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在实际生产及试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菌种退化现象,给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带来很大阻碍。为从根本上防止菌种退化,就食用菌菌种退化原因及如何预防进行综述,提出了存在... 食用菌菌种相当于作物生产中的种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在实际生产及试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菌种退化现象,给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带来很大阻碍。为从根本上防止菌种退化,就食用菌菌种退化原因及如何预防进行综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退化表现 退化原因 退化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基质化生产食用菌的研究与应用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庞杰 于传宗 +2 位作者 王海燕 李亚娇 孙国琴 《食药用菌》 2022年第2期89-94,共6页
秸秆基质化生产食用菌是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打造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和环节。分析我国秸秆生产现状及特点、秸秆基质化生产食用菌的研究现状,指出未来研究主要方向应为秸秆生产食用菌基础理论研究、配套生产技术及配套设... 秸秆基质化生产食用菌是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打造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和环节。分析我国秸秆生产现状及特点、秸秆基质化生产食用菌的研究现状,指出未来研究主要方向应为秸秆生产食用菌基础理论研究、配套生产技术及配套设施机械研发等,提出不同区域秸秆基质化生产食用菌应针对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食用菌 基质化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野生羊肚菌ITS初步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庞杰 刘海 +4 位作者 康立茹 于传宗 王海燕 李亚娇 孙国琴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野生羊肚菌的分布和种类。【方法】采用野生食用菌常用的鉴定方式--ITS测序对收集到的野生羊肚菌进行鉴定。【结果】鄂尔多斯市收集到的羊肚菌ITS序列长度为1185 bp,其中CG为54.43%,NCBI数据库序列号为MN87... 【目的】探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野生羊肚菌的分布和种类。【方法】采用野生食用菌常用的鉴定方式--ITS测序对收集到的野生羊肚菌进行鉴定。【结果】鄂尔多斯市收集到的羊肚菌ITS序列长度为1185 bp,其中CG为54.43%,NCBI数据库序列号为MN872380。【结论】鄂尔多斯市野生羊肚菌为黄色羊肚菌类,但其拉丁学名尚不能通过单一的ITS确认,有待进一步通过LSU、EFla、RPB1和RPB2等多基因联合分析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鄂尔多斯 ITS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温度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庞杰 孙国琴 +4 位作者 于静 孟虎 王海燕 刘燕 杨志刚 《中国食用菌》 2015年第6期34-37,41,共5页
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决定着食用菌生产的成败。该文综合了前人对3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和子实体分化温度研究的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将29种食用菌温度类型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高温结实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24... 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决定着食用菌生产的成败。该文综合了前人对3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和子实体分化温度研究的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将29种食用菌温度类型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高温结实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24.0±1.4)℃^(29.0±2.2)℃,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27.6±1.2)℃^(31.7±1.2)℃,分别有虎奶菇、双环蘑菇、鲍鱼菇;(2)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32.0~37.0℃,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27.0℃~31.0℃,仅有草菇;(3)低温结实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21.1±1.5)℃^(24.4±1.0)℃,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13.8±4.9)℃^(19.4±5.3)℃,分别有蛹虫草、黄伞、大球盖菇、猴头菌、香菇、双孢蘑菇、白灵菇、金针菇;(4)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在最适温度范围(22.5±2.0)℃^(27.0±1.6)℃,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17.9±3.5)℃^(23.4±2.7)℃,分别有毛木耳、灵芝、元蘑、银丝草菇、姬松茸、侧耳、竹荪、牛舌菌、银耳、盖囊侧耳、茶树菇、金顶侧耳、灰树花、鸡腿菇、凤尾菇、秀珍菇和黑木耳。进一步明确了各温度类型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和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为开展食用菌温度类型评价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指导食用菌生产的时节,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本地区食用菌生产的种类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温度类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黑蘑菌丝体生长培养条件筛选
7
作者 王海燕 于传宗 +5 位作者 吴媛 李亚娇 李敏宇 狄洁增 丁志颖 孙国琴 《北方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10-21,共12页
【目的】筛选适宜草原黑蘑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培育高质量菌种、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草原黑蘑菌株a72、a99、a10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碳源(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可溶性淀粉、玉米淀粉、纤维二糖、... 【目的】筛选适宜草原黑蘑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培育高质量菌种、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草原黑蘑菌株a72、a99、a10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碳源(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可溶性淀粉、玉米淀粉、纤维二糖、甘露糖)、氮源(蛋白胨、酵母粉、酵母膏、牛肉膏、硫酸铵、磷酸氢二铵、牛肉粉、干酪素、谷氨酰胺)、pH值(4.5、5.0、5.5、6.0、6.5、7.0、7.5、8.0、8.5)对菌丝体生长速度、菌落长势和生长指数的影响,并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培养基配方。【结果】适宜a72、a99、a100菌株菌丝体生长的碳源均为蔗糖,其生长速度分别为2.84、2.79、3.41 mm/d,生长指数分别为11.360、12.560、15.350。适宜a72菌株菌丝体生长的氮源为谷氨酰胺,其生长速度和生长指数为3.43 mm/d和17.150;适宜a99、a100菌株菌丝体生长的氮源为磷酸氢二铵,其生长速度分别为4.19、3.85 mm/d,生长指数分别为18.855、17.325。适宜3个菌株菌丝体生长的pH值均为6.5。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适宜a72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25 g/L蔗糖、2.0 g/L谷氨酰胺、pH值6.0,适宜a99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25 g/L蔗糖、2.0 g/L磷酸氢二铵、pH值6.0,适宜a100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25 g/L蔗糖、2.5 g/L磷酸氢二铵、pH值6.0。【结论】草原黑蘑a72、a99、a100菌丝体更适宜在中性偏酸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了适宜3个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黑蘑 菌丝体 碳源 氮源 PH值 生长速度 生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菌棒转色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庞杰 孙国琴 +4 位作者 于静 王海燕 康立茹 解亚杰 包妍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99-101,共3页
香菇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香菇菌棒转色是生产中较独特的环节,菌棒转色的好坏直接影响香菇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深入研究香菇菌棒转色技术,优化香菇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为香菇优质菌种的研究提供数据支... 香菇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香菇菌棒转色是生产中较独特的环节,菌棒转色的好坏直接影响香菇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深入研究香菇菌棒转色技术,优化香菇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为香菇优质菌种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从香菇菌棒转色期生理生化特性、转色的作用与方式、转色的条件控制与品种要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香菇菌棒转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转色机理 调控方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新品种蒙平菇1号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燕 孙国琴 +1 位作者 庞杰 李亚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引自哈尔滨市的灰平菇,经多孢杂交紫外诱变选育出适宜内蒙古地区栽培的平菇新品种蒙平菇1号,其菌丝洁白浓密,子实体原基形成集中,覆瓦状丛生、菇盖表面光滑、灰褐色,属广温型品种,生产试验每100 kg干培养料产鲜菇107 kg,比对照品种平均... 引自哈尔滨市的灰平菇,经多孢杂交紫外诱变选育出适宜内蒙古地区栽培的平菇新品种蒙平菇1号,其菌丝洁白浓密,子实体原基形成集中,覆瓦状丛生、菇盖表面光滑、灰褐色,属广温型品种,生产试验每100 kg干培养料产鲜菇107 kg,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新品种 蒙平菇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黑木耳国认品种种质基础及黑木耳育种技术现状 被引量:8
10
作者 庞杰 孙国琴 +3 位作者 王海燕 于静 康立茹 谢亚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3-16,共4页
对23个国认黑木耳品种种质基础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黑木耳品种主要来源于东北群体和华中南群体,育种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分离驯化,而杂交育种等技术应用较少。此外,对我国黑木耳新品种选育技术手段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 对23个国认黑木耳品种种质基础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黑木耳品种主要来源于东北群体和华中南群体,育种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分离驯化,而杂交育种等技术应用较少。此外,对我国黑木耳新品种选育技术手段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黑木耳新品种选育的工作方向和未来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国认品种 种质基础 育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