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菌种发酵对豆豉游离脂肪酸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谢艳华 陈力力 +4 位作者 谢靓 李梦丹 李跑 陈淼芬 蒋立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4,共5页
熟化黄豆分别接种毛霉(总状毛霉)、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曲霉(米曲霉),经不同发酵工艺形成三种不同类型的豆豉,研究三种不同菌种接种发酵处理对豆豉中游离脂肪酸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熟化黄豆、毛霉型豆豉、细菌型豆豉、曲霉型豆豉分别... 熟化黄豆分别接种毛霉(总状毛霉)、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曲霉(米曲霉),经不同发酵工艺形成三种不同类型的豆豉,研究三种不同菌种接种发酵处理对豆豉中游离脂肪酸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熟化黄豆、毛霉型豆豉、细菌型豆豉、曲霉型豆豉分别鉴定出9种、11种、9种、8种游离脂肪酸;四种样品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毛霉型豆豉(3 736.3 mg/100 g)>熟化黄豆(1 911.16 mg/100 g)>细菌型豆豉(1 421.02 mg/100 g)>曲霉型豆豉(924.55 mg/100 g),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毛霉型豆豉(2 087.51 mg/100 g)>熟化黄豆(1 065.53 mg/100 g)>细菌型豆豉(731.17 mg/100 g)>曲霉型豆豉(478.64 mg/100 g)。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菌种发酵的豆豉游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总状毛霉 纳豆芽孢杆菌 米曲霉 游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凝固型酸奶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艳华 刘金 +1 位作者 康汝罄 陈力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以金针菇和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既营养又保健的金针菇凝固型酸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金针菇凝固型酸奶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金针菇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金针菇汁15%,明胶0.6%,蔗糖添加量... 以金针菇和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既营养又保健的金针菇凝固型酸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金针菇凝固型酸奶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金针菇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金针菇汁15%,明胶0.6%,蔗糖添加量10%、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接种量0.1%、培养温度43℃、培养时间4 h。在此最优条件下,金针菇凝固型酸奶的酸度为72.3°T,乳酸菌的活菌数为5.6×10^(10)CFU/mL,感官评分为92.4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凝固型酸奶 正交试验 工艺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粕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梦丹 杨伊磊 +1 位作者 陈力力 郭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4,共4页
油茶籽粕是油茶籽提油后的副产物,营养成分丰富且价值高,可以作动物饲料,也可以通过提取油茶籽粕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加工生产多种高附加值产品,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开发力度大大不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介绍了油茶籽粕的营养成分,并从油茶... 油茶籽粕是油茶籽提油后的副产物,营养成分丰富且价值高,可以作动物饲料,也可以通过提取油茶籽粕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加工生产多种高附加值产品,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开发力度大大不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介绍了油茶籽粕的营养成分,并从油茶籽粕在动物饲料、食品、医药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对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活性成分 食品 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霉型豆豉后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伊磊 李梦丹 +1 位作者 陈力力 蒋立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26,共4页
豆豉后发酵是风味物质形成、营养成分变化及功能因子形成的重要阶段,以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毛霉型豆豉后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并对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食盐质量分数为9%、白酒添加量... 豆豉后发酵是风味物质形成、营养成分变化及功能因子形成的重要阶段,以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毛霉型豆豉后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并对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食盐质量分数为9%、白酒添加量为5%、发酵温度为45℃、发酵时间为40 d时,毛霉型豆豉的感官评分为14分,理化指标评分为8分。豆豉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69%,总酸为1.95%,蛋白质为39.20%,还原糖含量为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型豆豉 后发酵 感官评价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粕纳豆酱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梦丹 杨伊磊 +1 位作者 陈力力 郭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6,共5页
以接种量、水料比、油茶籽粕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油茶籽粕纳豆酱的纳豆激酶酶活为考核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粕纳豆酱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油茶籽粕纳豆酱纳豆激酶(NK)酶活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水料比... 以接种量、水料比、油茶籽粕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油茶籽粕纳豆酱的纳豆激酶酶活为考核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粕纳豆酱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油茶籽粕纳豆酱纳豆激酶(NK)酶活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水料比>油茶籽粕添加量>接种量。最终确定油茶籽粕纳豆酱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水料比2.5∶1.0(mL∶g)、油茶籽粕添加量29%、发酵时间22 h。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油茶籽粕纳豆酱的NK酶活为(1 044.73±0.87)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纳豆激酶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霉型豆豉和黄豆脂肪酸检测前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艳华 谢靓 +2 位作者 陈淼芬 蒋立文 陈力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2-36,共5页
选取毛霉型豆豉和原料黄豆为材料,采用索氏抽提结合氢氧化钾-甲醇(KOH-CH_3OH)、豆粉甲醇钠(CH_3ONa)和豆粉KOH-CH_3OH 3种甲酯化方法前处理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豆豉和黄豆的脂肪酸组分含量,并对3种样品前处理方... 选取毛霉型豆豉和原料黄豆为材料,采用索氏抽提结合氢氧化钾-甲醇(KOH-CH_3OH)、豆粉甲醇钠(CH_3ONa)和豆粉KOH-CH_3OH 3种甲酯化方法前处理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豆豉和黄豆的脂肪酸组分含量,并对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豆粉KOH-CH_3OH甲酯化法前处理检测得到10种脂肪酸,其他两种方法预处理均只检测到5种脂肪酸。豆粉KOH-CH_3OH甲酯化法前处理简便快捷,适合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可以避免长时间加热对脂肪酸组分的影响,测定结果相对准确,对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豆发酵前后脂肪酸种类及含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型豆豉 黄豆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毛霉豆豉制曲过程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伊磊 陈力力 +1 位作者 李梦丹 蒋立文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33,共4页
该文通过观察不同时期豉曲的菌丝生长情况,测定霉菌菌落总数、酶活力的动态变化,确定最佳的前发酵生产工艺,并对最佳条件下不同时期豉曲的酶活进行API ZYM(酶谱鉴定)系统的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15℃、接种量1%、含水量45%、... 该文通过观察不同时期豉曲的菌丝生长情况,测定霉菌菌落总数、酶活力的动态变化,确定最佳的前发酵生产工艺,并对最佳条件下不同时期豉曲的酶活进行API ZYM(酶谱鉴定)系统的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15℃、接种量1%、含水量45%、培养时间64 h时最佳,此时菌丝生长旺盛,产生大量孢子,霉菌菌落总数为2.1×107 CFU/g,总蛋白酶活力为103.33 U/g,纤维素酶活力为1.87 U/g,且通过API ZYM系统检测出了碱性磷酸盐酶、白氨酸芳胺酶、酸性磷酸酶、萘酚–AS–BI–磷酸水解酶等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 蛋白酶活力 纤维素酶活力 API ZY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粕豆酱的研制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梦丹 谢艳华 +1 位作者 陈力力 郭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5,共5页
利用油茶籽粕和米曲霉制曲发酵制成油茶籽粕酱,再与豆酱混合得到油茶籽粕豆酱。结果表明:当米曲霉添加量为3%,发酵时间为30天,盐水添加量为75%,添加盐水浓度为10%,生产的油茶籽粕酱呈现有光泽的褐色,有醇厚的酱香味,粘稠适度,体态均匀,... 利用油茶籽粕和米曲霉制曲发酵制成油茶籽粕酱,再与豆酱混合得到油茶籽粕豆酱。结果表明:当米曲霉添加量为3%,发酵时间为30天,盐水添加量为75%,添加盐水浓度为10%,生产的油茶籽粕酱呈现有光泽的褐色,有醇厚的酱香味,粘稠适度,体态均匀,稍有苦味。此条件下与豆酱按1∶3混合,可以掩盖酱的苦味,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52g/100g,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测定油茶籽粕豆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呈味物质有香桧烯、右旋萜二烯、3-甲基戊酸、月桂烯、桉叶油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发酵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干渣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菌种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青文哲 杨伊磊 陈力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以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后的油茶籽干渣为原料,通过添加适量辅料,用酵母菌、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单菌和混菌组合的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康宁木霉能充分利用油茶籽渣液态发酵培养基和固态发酵培养基中的营养基质从而良好生长。以10%... 以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后的油茶籽干渣为原料,通过添加适量辅料,用酵母菌、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单菌和混菌组合的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康宁木霉能充分利用油茶籽渣液态发酵培养基和固态发酵培养基中的营养基质从而良好生长。以10%的总接种量将菌种接种到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在28℃下进行恒温发酵,两天翻曲一次,培养6 d后,烘干至恒重测定粗蛋白含量,其中以康宁木霉和啤酒酵母接种量1∶1组合产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了21.23%,与初始培养基相比提高了8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渣 菌种筛选 单细胞蛋白 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提取液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金 方俊 陈力力 《食用菌》 2015年第6期59-61,66,共4页
开展超声波热水浸提法和酶解浸提法制备灵芝提取液的研究。以市售普通干制灵芝为试材,采用超声波浸提时间,热水浸提时间,热水浸提温度,料水比以及不同酶量的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灵芝提取液制备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热水浸... 开展超声波热水浸提法和酶解浸提法制备灵芝提取液的研究。以市售普通干制灵芝为试材,采用超声波浸提时间,热水浸提时间,热水浸提温度,料水比以及不同酶量的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灵芝提取液制备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热水浸提最优条件为热水浸提温度为70℃,料水比为1∶25,超声波浸提时间为0.75 h,热水浸提时间为3.25 h,提取液多糖含量为5.23%。酶解浸提最优条件为纤维素酶酶量1.00%,果胶酶酶量3.00%,提取液多糖含量为10.37%。酶解浸提优于超声波热水浸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热水浸提 酶解 灵芝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麻辣杏鲍菇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伊磊 陈慕毅 陈力力 《食用菌》 2015年第2期57-59,共3页
以杏鲍菇为主料,辣椒、花椒、糖等为配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加工麻辣杏鲍菇即食产品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最佳搭配。结果表明:最佳杀青条件是柠檬酸添加量0.15%,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15%,氯化钠添加量2.0%,杀青时间4 m... 以杏鲍菇为主料,辣椒、花椒、糖等为配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加工麻辣杏鲍菇即食产品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最佳搭配。结果表明:最佳杀青条件是柠檬酸添加量0.15%,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15%,氯化钠添加量2.0%,杀青时间4 min;最佳麻辣油配比是辣椒5%,花椒5%,辣椒粉6%;最佳调味料比是食盐1.5%,味精0.5%,白糖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加工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