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基食品乳酸菌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关倩倩 熊涛 谢明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共11页
植物基食品泛指用植物来源的原料制成的食品。进入大健康时代,植物基食品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乳酸菌发酵技术在多元化的植物基食品开发方面具有明显潜力,可实现植物基食品风味口感和营养健康功效的多元化。因此,植物基乳酸菌发酵食品... 植物基食品泛指用植物来源的原料制成的食品。进入大健康时代,植物基食品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乳酸菌发酵技术在多元化的植物基食品开发方面具有明显潜力,可实现植物基食品风味口感和营养健康功效的多元化。因此,植物基乳酸菌发酵食品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作者对国内外植物基乳酸菌发酵食品的类型、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并分别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简要讨论了植物基乳酸菌发酵食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新型植物基乳酸菌发酵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食品 乳酸菌发酵技术 风味口感 营养健康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食品中呋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谢明勇 黄军根 聂少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从当前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出发,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热加工食品中污染物呋喃的发现呋喃的毒理学。以及其形成途径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上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 呋喃 热加工食品 形成途径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5
3
作者 万婕 罗舜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15-318,共4页
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专业课程承担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在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和知识内容都与新时代工匠精神高度契合。针对《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 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专业课程承担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在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和知识内容都与新时代工匠精神高度契合。针对《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该文就如何开展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课程思政的设计及实践过程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 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免疫层析试纸辅助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小林 李倩影 +1 位作者 吴雨豪 熊勇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21,共10页
快速、灵敏检测食品中各类危害因子是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不依赖复杂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优点,是食品安全现场快速筛查检测的主要技术手段。多重免疫层析试... 快速、灵敏检测食品中各类危害因子是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不依赖复杂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优点,是食品安全现场快速筛查检测的主要技术手段。多重免疫层析试纸可提高检测通量,缩短总体分析时间,为食品中多种危害因子的同时检测提供技术保障。作者介绍了5种常用的信号输出模式(比色、荧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化学发光和磁信号),并简述了上述信号输出方式整合多重免疫层析技术同时检测食品危害因子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多重免疫层析试纸的设计、构建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检测 免疫层析试纸 食品安全 即时检测 食品危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对β-乳球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钟俊桢 刘成梅 +2 位作者 刘伟 蔡小飞 徐雨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4,78,共4页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DHPM)处理β-乳球蛋白,研究DHPM对β-乳球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处理的β-乳球蛋白的微观结构表现为球体且分布紧凑。随着DHPM处理压力的逐渐增大,β-乳球蛋白分子被逐渐打散,大部分颗粒逐渐变细...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DHPM)处理β-乳球蛋白,研究DHPM对β-乳球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处理的β-乳球蛋白的微观结构表现为球体且分布紧凑。随着DHPM处理压力的逐渐增大,β-乳球蛋白分子被逐渐打散,大部分颗粒逐渐变细。然而仅有小部分β-乳球蛋白分子在经过100MPa和150MPa处理后,发生了部分团聚现象,分别形成不同聚集体的形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 Β-乳球蛋白 微观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几种营养成分对葡萄糖、半乳糖模型产生呋喃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倩 申明月 +2 位作者 张雅楠 聂少平 谢明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7,共7页
为了研究营养成分对葡萄糖和半乳糖生成呋喃的影响,向葡萄糖模型、半乳糖模型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矿物元素(铁、锌、镁)、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抗坏血酸,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探究在121℃下油浴30 min,不同营养物... 为了研究营养成分对葡萄糖和半乳糖生成呋喃的影响,向葡萄糖模型、半乳糖模型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矿物元素(铁、锌、镁)、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抗坏血酸,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探究在121℃下油浴30 min,不同营养物质对各模型产生呋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矿物元素铁对各模型产生呋喃的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且与铁的添加质量呈正相关。高质量锌(≥10 mg)和镁对葡萄糖模型产生呋喃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较高质量锌(≥5 mg)和高质量镁(>10 mg)对半乳糖模型产生呋喃有抑制作用(p<0.05)。不饱和脂肪酸对葡萄糖和半乳糖模型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抗坏血酸对葡萄糖模型产生呋喃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半乳糖模型的作用相反(p<0.05)。本研究可为实际食品体系的生产优化加工工艺,并为抑制呋喃的产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葡萄糖模型 半乳糖模型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师文 王刘花 许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2-376,共5页
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及其原理,对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包括检测食品中微生物... 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及其原理,对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包括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转基因食品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原理 食品安全检测.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黄色素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菲菲 徐海笑 +4 位作者 陈茂深 李玥 梁蓉 刘欢 钟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6-64,共9页
将红曲黄色素油树脂以直接添加或制成微胶囊粉末添加到不同食品体系(液体、半固体和固体)中,采用分光测色仪考察颜色变化,分析其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对其变色的原因及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软饮料体系中添加红曲黄色素... 将红曲黄色素油树脂以直接添加或制成微胶囊粉末添加到不同食品体系(液体、半固体和固体)中,采用分光测色仪考察颜色变化,分析其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对其变色的原因及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软饮料体系中添加红曲黄色素能保持产品鲜艳的黄色,但在黄油曲奇饼干和卡仕达酱中,红曲黄色素的添加会使产品颜色变红,其中微胶囊在卡仕达酱中对色素的色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红曲黄色素(未知色素组分,非红曲素)能够与食品中未解离的氨基反应生成红色色素,从而导致其颜色色调变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黄色素 结构表征 颜色稳定性 变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的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文静 吴雨豪 熊勇华 《中国猪业》 2017年第9期74-77,共4页
霉菌污染在饲料及原料中广泛存在,不仅造成直接采食的动物急性或慢性中毒,而且在动物产品中会有一定残留,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建立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技术对有效控制霉菌毒素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层析试纸条是... 霉菌污染在饲料及原料中广泛存在,不仅造成直接采食的动物急性或慢性中毒,而且在动物产品中会有一定残留,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建立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技术对有效控制霉菌毒素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层析试纸条是利用层析技术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原理建立的一种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简单、低成本、无需大型仪器辅助及可裸眼观察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大量样本中霉菌毒素的现场快速筛查检测。本文对基于不同标记物的免疫层析技术在霉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免疫层析试纸条 胶体金 荧光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灵芝不同部位多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3
10
作者 张汇 鄢嫣 +2 位作者 聂少平 陈奕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分别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黑灵芝菌盖、菌柄和孢子粉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三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三者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菌盖多糖在清除羟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FRAP)方面效... 分别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黑灵芝菌盖、菌柄和孢子粉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三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三者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菌盖多糖在清除羟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FRAP)方面效果最佳;菌柄多糖在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抑制β-胡萝卜素与亚油酸体系氧化方面效果显著;孢子粉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效果较差,但在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方面明显优于菌盖和菌柄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灵芝 多糖 分子质量分布 抗氧化活性 菌盖 菌柄 孢子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赵文红 邓泽元 +2 位作者 范亚苇 李静 阮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9-223,共5页
为研究阿魏酸的抗氧化作用,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的保护作用;用TBARA法测定其对血清自氧化、肝匀浆自发性及Fe2+诱导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对·OH、O2·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铁离子的... 为研究阿魏酸的抗氧化作用,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的保护作用;用TBARA法测定其对血清自氧化、肝匀浆自发性及Fe2+诱导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对·OH、O2·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阿魏酸对Fe3+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相对还原力是VC的2倍;能有效清除Fenton反应生成的·OH和次黄嘌呤-黄嘌岭氧化酶系统产生的O2·以及DPPH自由基,其IC50分别为1.09mmol/L、0.62mmol/L和23.56μmol/L;对红细胞溶血和血清自氧化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能有效的抑制肝匀浆自发性和Fe2+诱导性脂质过氧化。这些结果说明阿魏酸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体外 抗氧化 自由基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 被引量:24
12
作者 曹君 李静 +3 位作者 覃雯 揭平权 刘珍 邓泽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59-163,共5页
选取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品牌奶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8种奶茶产品、7种奶精及20种果粉中的反式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一杯300mL的奶茶,其反式脂肪酸量在0.5~3.0g之间,奶精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可达8.6g/100g,果粉含量则在1.0~2.2g/100g... 选取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品牌奶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8种奶茶产品、7种奶精及20种果粉中的反式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一杯300mL的奶茶,其反式脂肪酸量在0.5~3.0g之间,奶精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可达8.6g/100g,果粉含量则在1.0~2.2g/100g之间;奶茶中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奶精与果粉,以反式C18脂肪酸为主,其中一烯含量最多、二烯含量较少、反式C16脂肪酸甚微。奶茶、奶精及果粉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普遍偏高,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奶茶间和不同口味的果粉间反式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脂肪酸 奶茶 氢化植物油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薜荔籽果胶凝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梁瑞红 毕双同 +3 位作者 刘成梅 刘伟 刘玮琳 张兆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本实验采用LFRA质构仪测定不同影响因素对薜荔籽果胶凝胶强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薜荔籽果胶的凝胶特性和凝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薜荔籽果胶在室温条件下,0.5%浓度的溶液就可形成凝胶;溶胶温度越高(50~100℃),其凝胶强度越大;薜荔籽果... 本实验采用LFRA质构仪测定不同影响因素对薜荔籽果胶凝胶强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薜荔籽果胶的凝胶特性和凝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薜荔籽果胶在室温条件下,0.5%浓度的溶液就可形成凝胶;溶胶温度越高(50~100℃),其凝胶强度越大;薜荔籽果胶凝胶的pH值范围为3~6,最佳pH值为4;糖对薜荔籽果胶的凝胶强度影响较小,最佳糖添加量是20%;金属离子对其影响最大,影响效果依次为:Cu2+>Fe3+>Ca2+>Mg2+>K+。对薜荔籽果胶分子作用力的初步考察结果表明:疏水作用、氢键作用、静电作用在薜荔籽果胶形成凝胶的过程中均起到关键作用,疏水作用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薜荔籽 果胶 凝胶特性 凝胶机理 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形成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石燕 刘凡 +2 位作者 葛辉 陈智韡 郑为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15-1819,共5页
选用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分别与麦芽糊精共混作为微胶囊壁材,用红外光谱法研究这两种蛋白质在微胶囊形成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蛋白质分别与麦芽糊精共混,经过加热和喷雾干燥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其中乳清蛋白二... 选用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分别与麦芽糊精共混作为微胶囊壁材,用红外光谱法研究这两种蛋白质在微胶囊形成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蛋白质分别与麦芽糊精共混,经过加热和喷雾干燥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其中乳清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含量降低1.90%,β-折叠含量增加0.89%,β-转角增加8.19%,无规卷曲减少7.18%。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含量降低1.64%,β-转角含量降低0.47%,β-折叠增加10.20%,无规卷曲减少了9.03%。同时,两种蛋白质的酰胺Ⅰ带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说明在微胶囊壁结构形成过程中两种蛋白质与麦芽糊精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的氢键作用力较强。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别用两种蛋白质作为壁材包埋大豆油脂微胶囊的表面微结构,发现使用α-螺旋含量高的乳清蛋白为壁材的微胶囊表面更光滑、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蛋白质 二级结构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胶体对淀粉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郭晓娟 刘成梅 +2 位作者 吴建永 周国辉 李中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7-371,376,共6页
本文综述了亲水胶体对淀粉糊化性质、流变性质、凝胶特性、老化性质、热力学性质、成膜性质及膨胀能力的影响,探讨了亲水胶体影响淀粉理化性质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介绍了淀粉-亲水胶体混合体系的应用,以便为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亲水胶体提供... 本文综述了亲水胶体对淀粉糊化性质、流变性质、凝胶特性、老化性质、热力学性质、成膜性质及膨胀能力的影响,探讨了亲水胶体影响淀粉理化性质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介绍了淀粉-亲水胶体混合体系的应用,以便为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亲水胶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胶体 淀粉 理化性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黄曲霉毒素微生物筛选中降解与吸附结合作用的区分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超波 李文明 +2 位作者 杨文华 杨小龙 曹郁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1,共5页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因而生物降解真菌毒素一直引人关注。但在研究黄曲霉毒素微生物降解时,首先必须要有可靠的方法来判定毒素是被降解还是可逆的吸附结合。该文在黄曲霉毒素B1(AFB1)...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因而生物降解真菌毒素一直引人关注。但在研究黄曲霉毒素微生物降解时,首先必须要有可靠的方法来判定毒素是被降解还是可逆的吸附结合。该文在黄曲霉毒素B1(AFB1)降解菌株筛选中,对区分降解与吸附结合作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可靠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不同pH的影响,细胞灭活对AFB1去除的影响,分析菌株细胞水洗脱、有机溶剂萃取后AFB1的变化等方法,有效地排除了生物吸附结合以及pH的干扰,区分了降解作用和可逆的吸附作用,这些方法简单实用。据此,从动物粪便中成功筛选到了2株能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F4、F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微生物降解 吸附结合 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氏假单胞菌F4产黄曲霉毒素B_1降解酶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文华 刘晓华 +2 位作者 李文明 李海星 曹郁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6-261,共6页
在前期工作中分离到可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施氏假单胞菌F4,本实验对其产AFB1降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选择与产酶相关的种龄、接种量、起始pH值、发酵时间以及发酵温度5个因素,以AFB1降解酶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 在前期工作中分离到可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施氏假单胞菌F4,本实验对其产AFB1降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选择与产酶相关的种龄、接种量、起始pH值、发酵时间以及发酵温度5个因素,以AFB1降解酶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施氏假单胞菌发酵产AFB1降解酶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接种量和起始pH值分别为3%和6.5时,最优发酵条件为种龄10.47h、发酵时间42.52h、发酵温度30.28℃,在此发酵条件下,酶活力可达到2768.7U,比优化前提高了2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假单胞菌 发酵 AFB1降解酶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中紫云英苷和DN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邓胜国 邓泽元 +2 位作者 范亚苇 单斌 熊冬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6-480,共5页
在pH 7.4的Tris-HCl的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荷叶中紫云英苷(AST)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离子强度和阴离子猝灭剂KI对紫云英苷及紫云英苷-DNA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紫云英苷和中性红与DNA结合的竞争性。结... 在pH 7.4的Tris-HCl的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荷叶中紫云英苷(AST)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离子强度和阴离子猝灭剂KI对紫云英苷及紫云英苷-DNA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紫云英苷和中性红与DNA结合的竞争性。结果表明DNA通过静态猝灭作用机制猝灭紫云英苷的荧光,并测得其在298及308 K时的猝灭速率常数(Kq)分别为3.120×1012和2.630×1012L.mol-1.s-1,结合常数(Kd)分别为3.412×104和1.762×104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07和0.962;DNA的存在使紫云英苷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减色效应且吸收波长产生红移;发现离子强度的改变对紫云英苷及紫云英苷-DNA体系的荧光强度影响不大;KI对结合形式存在的紫云英苷的荧光猝灭效率明显小于自由形式存在的紫云英苷的荧光猝灭效率;紫云英苷可插入DNA中置换出与DNA结合的中性红。这些结果说明荷叶中紫云英苷以嵌插模式与DNA进行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紫云英苷 DNA 荧光光谱 嵌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菌几种主要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9
作者 黄志兵 许杨 +2 位作者 张泓 何庆华 李燕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8,共6页
红曲在我国古代也称"丹曲",传统的红曲是指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菌经固态发酵而成的红曲米。红曲在中医上具有健脾化食、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工业上常用于制作红曲米酒和腌渍肉、鱼等。红曲菌能产生多种次级代谢产物,... 红曲在我国古代也称"丹曲",传统的红曲是指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菌经固态发酵而成的红曲米。红曲在中医上具有健脾化食、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工业上常用于制作红曲米酒和腌渍肉、鱼等。红曲菌能产生多种次级代谢产物,例如红曲色素、莫纳可林K(MonacolinK,MK)、γ-氨基丁酸(GABA)、抗氧化物质、降血压物质等,其中部分代谢产物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菌、抗氧化和抗癌等重要的生理活性。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红曲菌几种主要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菌 红曲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珠法富集沙门氏菌的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山珊 牛瑞江 +3 位作者 赖卫华 刘道峰 魏华 熊勇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3-156,共4页
采用活泼酯法将磁珠和抗体偶联,制备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系统地优化了偶联条件和免疫磁珠捕获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偶联条件:每毫克磁珠抗体偶联量为50μg,免疫磁珠的添加量为0.4mg,菌液浓度为102~106CFU/mL时,捕获效率为65%~82%;免疫磁... 采用活泼酯法将磁珠和抗体偶联,制备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系统地优化了偶联条件和免疫磁珠捕获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偶联条件:每毫克磁珠抗体偶联量为50μg,免疫磁珠的添加量为0.4mg,菌液浓度为102~106CFU/mL时,捕获效率为65%~82%;免疫磁珠捕获工艺:目的菌最佳孵育时间为45min,最佳磁分离时间为3min,磁场强度为0.8T,磁珠粒径为180nm;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捕获效率分别为61.4%、45.8%、48.2%、78.5%、64.1%,对鸡蛋清、蛋黄、牛奶和纯培养基中沙门氏菌捕获效率分别为44.3%、43.2%、65.2%和72.5%。免疫磁分离富集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操作简单、捕获效率高、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在食品样品预处理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分离 沙门氏菌 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