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添加剂对面团动态流变学及冷冻面团烘焙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邹奇波 袁永利 黄卫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5-40,共6页
应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食品添加剂硬脂酰-2-乳酸钠(SSL)、刺槐豆胶(LBG)、葡萄糖氧化酶(GOD)、木聚糖酶(XY)及葡萄糖氧化酶和木聚糖酶(GOD+XY)复合对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以及对冷冻面团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频率0.1~40Hz扫描过程... 应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食品添加剂硬脂酰-2-乳酸钠(SSL)、刺槐豆胶(LBG)、葡萄糖氧化酶(GOD)、木聚糖酶(XY)及葡萄糖氧化酶和木聚糖酶(GOD+XY)复合对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以及对冷冻面团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频率0.1~40Hz扫描过程中,与未添加任何添加剂的面团(空白面团)相比,添加SSL的面团弹性模量、粘性模量和损耗角正切都减小;添加LBG的面团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增大,损耗角正切减小;添加GOD的面团弹性模量增大,粘性模量和损耗角正切减小;含有XY的面团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减小,损耗角正切增大;而含有GOD+XY的面团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增大,损耗角正切减小。升温扫描过程中,在低于55℃时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变化较小。随温度的升高,大约从55℃开始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迅速增加到最大值,然后又快速降低。采用6个配方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及其不同配比对冷冻面团烘焙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酶制剂、乳化剂及胶体复合明显提高了冷冻面团的烘焙特性,缩短了醒发时间、增大了面包比容和降低了面包瓤硬度,这表明酶制剂、乳化剂和胶体在面团体系中存在协同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冷冻面团 动态流变学 醒发时间 比容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氧化剂对高脂日粮大鼠血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安林 施用晖 +1 位作者 岳鹏 乐国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2-114,123,共4页
实验研究了两种抗氧化剂硫辛酸和N-乙酰半胱氨酸对饲喂高脂饲料大鼠血脂代谢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32只SD大鼠分成4组,分别是正常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硫辛酸(0.1%)组和高脂饲料+N-乙酰半胱氨酸(0.1%)组。结果表明饲喂高... 实验研究了两种抗氧化剂硫辛酸和N-乙酰半胱氨酸对饲喂高脂饲料大鼠血脂代谢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32只SD大鼠分成4组,分别是正常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硫辛酸(0.1%)组和高脂饲料+N-乙酰半胱氨酸(0.1%)组。结果表明饲喂高脂饲料可导致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的硫辛酸和N-乙酰半胱氨酸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TC、LDL-C的含量,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降低(P<0.05),显著增加血清HDL-C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LPL和HL的活性;使血清和组织T-AOC、SOD活性、GSH含量显著上升(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添加硫辛酸和N-乙酰半胱氨酸对饲喂高脂饲料大鼠的血脂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N-乙酰半胱氨酸 高脂血症 脂质过氧化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物化性质对其体外结合脂类和胆酸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静娜 夏文水 张家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体外模拟人体消化环境,测定了不同脱乙酰度和粘均分子量的壳聚糖对脂肪、胆固醇和胆盐的结合能力,探讨了壳聚糖物化性质对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结合脂肪能力受脱乙酰度和粘均分子量共同影响而呈现规律性变化,表现为随着这... 在体外模拟人体消化环境,测定了不同脱乙酰度和粘均分子量的壳聚糖对脂肪、胆固醇和胆盐的结合能力,探讨了壳聚糖物化性质对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结合脂肪能力受脱乙酰度和粘均分子量共同影响而呈现规律性变化,表现为随着这两个指标的增高而相应增强,而结合胆固醇能力则没有变化,但随着其粒径的增大,结合能力下降。壳聚糖结合胆盐能力受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较大,分子量高,则结合能力强,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结合能力相差不大。说明壳聚糖物化性质对其结合能力有影响,影响大小取决于结合物和壳聚糖之间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脱乙酰度 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脂类 胆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酵母细胞提取液中的谷胱甘肽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淼 范崇东 苏晓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1-217,共7页
谷胱甘肽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采用国产D001阳离子交换双柱(A柱和B柱)对酵母细胞提取液中的GSH进行了分离纯化,确定了A、B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酵母提取液中的谷胱甘肽的工艺参数为:A柱上样的提取液pH为5.5~6.0;B柱上样液(A柱的... 谷胱甘肽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采用国产D001阳离子交换双柱(A柱和B柱)对酵母细胞提取液中的GSH进行了分离纯化,确定了A、B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酵母提取液中的谷胱甘肽的工艺参数为:A柱上样的提取液pH为5.5~6.0;B柱上样液(A柱的收集液)的pH为2.4~2.8;B柱的洗脱采用1.2%的NaCl溶液。A、B两柱上样和洗脱液的流速均为0.5ml/min。酵母提取液中GSH的回收率大于70%,纯化倍数大于1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离子交换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状液过氧化值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辉 陈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01-404,共4页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国内现有的乳状液中氢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论文对方法中的测定条件、精确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Fe3+浓度在0~4mg/L范围内,Fe3+-硫氰酸盐络合物在510nm处的吸光值与浓度关系符合朗...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国内现有的乳状液中氢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论文对方法中的测定条件、精确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Fe3+浓度在0~4mg/L范围内,Fe3+-硫氰酸盐络合物在510nm处的吸光值与浓度关系符合朗伯-比耳定律,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60%,加标回收率为98.2%~101.2%,最低检出量为1.701meq/kg。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测定乳状液中油脂的过氧化物值具有试剂用量少、灵敏度和精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乳状体系中氢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 过氧化值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中黄体素、玉米黄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孙震 苏宇杰 姚惠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11,共4页
研究玉米蛋白粉中黄体素、玉米黄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MCF- 7、SHZ细胞,培养时添加不同浓度的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利用MTT法、HE染色法、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抗大鼠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对MCF- 7细胞... 研究玉米蛋白粉中黄体素、玉米黄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MCF- 7、SHZ细胞,培养时添加不同浓度的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利用MTT法、HE染色法、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抗大鼠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对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不显著,黄体素在体外对大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效果也不明显,玉米黄素则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抑制SHZ细胞增殖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经玉米黄素作用的细胞在HE染色中,可见细胞核碎裂;扫描电镜可见细胞微绒毛消失,细胞膜表面呈现大量的凋亡小体。玉米蛋白粉中黄体素、玉米黄素对SHZ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黄体素 玉米黄素 乳腺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豆毒素及中毒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洪新 娄在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7733-7735,7762,共4页
阐述菜用豆中的植物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剂、脲酶、脂肪氧化酶、植酸、皂甙等毒素及其对机体的危害作用,并分析菜用豆中主要毒素(植物凝集素)引起中毒的机理。
关键词 菜用豆 中毒 毒素 致中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虾味香精中风味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连富 隋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4-267,共4页
以虾下脚料酶解液、L-精氨酸、L-丙氨酸、还原糖、硫胺素盐酸盐等为原料制备热反应虾味香精;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并结合GC-MS检测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总共获得61种挥发性化合物,尤其是鉴定出了二甲基二硫醚、吡嗪、3-甲基噻唑、2,5-二甲... 以虾下脚料酶解液、L-精氨酸、L-丙氨酸、还原糖、硫胺素盐酸盐等为原料制备热反应虾味香精;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并结合GC-MS检测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总共获得61种挥发性化合物,尤其是鉴定出了二甲基二硫醚、吡嗪、3-甲基噻唑、2,5-二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二甲基三硫醚、甲基吡嗪、苯乙酮、噻唑醇、2-呋喃甲醇等文献报道对虾香味有贡献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味香精 固相微萃取 热反应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补偿乳状液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兵 陈洁 夏文水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42,共4页
研究了恒表面氧压搅拌式有氧补偿条件下乳状液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氧化。通过综合考虑气液边界传质阻力、油水边界乳化剂形成的液膜边界层阻力、PUFA自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建立了相应的扩散-氧化数学模型。实验验证该模型能较好地... 研究了恒表面氧压搅拌式有氧补偿条件下乳状液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氧化。通过综合考虑气液边界传质阻力、油水边界乳化剂形成的液膜边界层阻力、PUFA自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建立了相应的扩散-氧化数学模型。实验验证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搅拌式有氧补偿条件下乳状液中氧的扩散和亚油酸的氧化过程,并在乳化剂浓度变化对乳状液中PUFA氧化的影响方面表现出很好的适用性。研究对揭示乳状液中PUFA的氧化机制最终有效控制PUFA的氧化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式有氧补偿 乳状液 PUFA氧化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莲子粉制作莲蓉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军 杨林燕 周惠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5-166,169,共3页
传统莲蓉是以整粒莲子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而本文研究与探讨了以莲子粉为原料加工莲蓉,结果表明,利用莲子粉加工莲蓉是基本可行的,并且研究了生产配方和加工工艺。
关键词 莲子粉 莲蓉 配方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脂豆粕中不同脂肪氧合酶活力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洪晶 华欲飞 鄢全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2,共5页
通过加热处理低温脱脂豆粕,研究了豆粕中脂肪氧合酶的热失活动力学,并以此制备不同酶活的脱脂豆粕,分别提取分离蛋白。考察了不同分离蛋白的凝胶性质,并从蛋白溶液浊度、NSI值和碱溶上清液的分子量分布角度探讨了不同脂肪氧合酶活力对... 通过加热处理低温脱脂豆粕,研究了豆粕中脂肪氧合酶的热失活动力学,并以此制备不同酶活的脱脂豆粕,分别提取分离蛋白。考察了不同分离蛋白的凝胶性质,并从蛋白溶液浊度、NSI值和碱溶上清液的分子量分布角度探讨了不同脂肪氧合酶活力对上述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发现随豆粕中酶活力降低,所得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氧合酶 灭酶 大豆分离蛋白 凝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科学 周惠明 +1 位作者 朱振 窦武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小麦胚是小麦加工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每年可以开发利用的小麦胚潜藏量高达500万吨。在小麦胚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最高的,并且绝大部分都是水溶性的,极具有开发前景。本文采用水提法制备小麦胚水溶性总碳水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 小麦胚是小麦加工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每年可以开发利用的小麦胚潜藏量高达500万吨。在小麦胚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最高的,并且绝大部分都是水溶性的,极具有开发前景。本文采用水提法制备小麦胚水溶性总碳水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料水比1∶8,pH 8.0,温度25℃,提取时间8 h条件下,小麦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提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薪菇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娄在祥 王洪新 杨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102-8103,共2页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茶薪菇多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水作溶剂,超声波作辅助手段,从茶薪菇中提取多糖,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作用功率、溶剂量、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辅助法提...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茶薪菇多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水作溶剂,超声波作辅助手段,从茶薪菇中提取多糖,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作用功率、溶剂量、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茶薪菇多糖的最适条件为:料液比为1g:20ml,超声波作用功率为500W,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2.5h,提取次数为2次。茶薪菇多糖提取得率可达78.81%,所得多糖纯度较高,蛋白质含量低于0.1%。[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茶薪菇多糖的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时间短、节省能源、提取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薪菇多糖 超声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色谱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γ-氨基丁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兢 江波 冯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5-229,共5页
对γ-氨基丁酸的定量方法(纸色谱萃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研究了纸色谱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γ-氨基丁酸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176g/L,线性测量范围为0.3~10g/L,平均回收率为99.0... 对γ-氨基丁酸的定量方法(纸色谱萃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研究了纸色谱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γ-氨基丁酸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176g/L,线性测量范围为0.3~10g/L,平均回收率为99.04%,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2.376%。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纸色谱萃取分光光度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是一种简单、有效和费用低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纸色谱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菜用豆中凝集素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季建刚 娄在祥 +3 位作者 王洪新 陈婧宜 王禹 陆仲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620-4621,4625,共3页
菜用豆中的豆科凝集素主要存在于豆粒中,加工不当易引起食用者中毒。通过血凝试验对7种菜用豆中凝集素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确定了凝集素提取液中的凝集素最适检测浓度。结果表明,7种菜用豆中凝集素的活性各不相同,刀豆样品中凝集素... 菜用豆中的豆科凝集素主要存在于豆粒中,加工不当易引起食用者中毒。通过血凝试验对7种菜用豆中凝集素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确定了凝集素提取液中的凝集素最适检测浓度。结果表明,7种菜用豆中凝集素的活性各不相同,刀豆样品中凝集素活性最强,凝集效价为27,蚕豆样品最弱,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豆 凝集素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吸附分离茶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松 王洪新 +1 位作者 陈尚卫 戴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8-153,共6页
本实验以目前工业上生产茶多酚后的废茶水为原料,通过超滤、脱色等预处理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进行吸附分离,探索从其中分离制备茶氨酸的工艺。选用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分析了影响茶氨酸交换容量的因素,并对树脂吸附茶氨... 本实验以目前工业上生产茶多酚后的废茶水为原料,通过超滤、脱色等预处理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进行吸附分离,探索从其中分离制备茶氨酸的工艺。选用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分析了影响茶氨酸交换容量的因素,并对树脂吸附茶氨酸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固定床离子交换工艺中合适的吸附工艺条件为:pH值为3.4,上样液浓度为3.0mg/ml,上样流速为1.7柱床体积/h。最后确定洗脱工艺条件,用pH11.3的氨水洗脱后得到茶氨酸含量为58%,离子交换过程中茶氨酸的回收率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离子交换 吸附 分离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u^(2+)-IDA金属螯合亲和膜制备及吸附蛋白质性能的研究
17
作者 李美 杨严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124,共4页
以纯棉布为载体,环氧氯丙烷(EPI)为交联活化剂,亚氨基二乙酸(IDA)为配基,可制备Cu2+-IDA金属螯合亲和膜,并对影响活化和偶联反应条件的因素包括NaOH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IDA用量等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浸没在2.0mol/LNaOH中的纯... 以纯棉布为载体,环氧氯丙烷(EPI)为交联活化剂,亚氨基二乙酸(IDA)为配基,可制备Cu2+-IDA金属螯合亲和膜,并对影响活化和偶联反应条件的因素包括NaOH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IDA用量等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浸没在2.0mol/LNaOH中的纯棉布在30℃水浴中活化反应4h,所得的亲和膜环氧基密度可达1.54!mol/cm2。配基IDA偶联的最佳条件为:IDA用量为0.08g/mLNa2CO3(Na2CO3溶液浓度为1.5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0h。以溶菌酶为标准蛋白,其等温吸附线基本符合Langmuir形式,经曲线拟合得最大吸附量为30mg/g干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棉布 纤维素 金属螯合 IMAC 等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