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微生物生长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杨乐 刘丽莉 +2 位作者 丁玥 程伟伟 肖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加强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该文针对猪肉货架期较短的缺点,将茶多酚与卵白蛋白进行复合,加入壳聚糖制备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液(TP-OVA)应用于猪肉保鲜,通过探究猪肉品质的变化研... 为加强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该文针对猪肉货架期较短的缺点,将茶多酚与卵白蛋白进行复合,加入壳聚糖制备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液(TP-OVA)应用于猪肉保鲜,通过探究猪肉品质的变化研究可食膜的保鲜性能,建立猪肉中微生物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贮藏12 d后,2%(质量分数)TP膜液处理的猪肉pH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发现2%TP膜液处理的猪肉蛋白质变性温度最高,分别为58.16、81.17℃,热稳定性最好;色差与核磁测定结果说明2%TP膜液处理使猪肉具有最佳的保水性;2%TP膜液处理使得猪肉的质构特性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且微观结构最佳。膜液处理组的菌落总数相较于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2%TP处理组的微生物最大生长速率最小,说明抑菌效果最佳。综上所述,TP添加量为2%膜液的抗氧化抑菌性能最佳,以期为开发天然高效的新型肉品包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卵白蛋白 可食膜 猪肉保鲜 微生物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在食品发酵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悦 姬翔 +3 位作者 李颜 井蕾 牛明福 李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2-328,共7页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与其他种类的微生物展示系统相比,更适合于构建食品发酵所用的全细胞催化剂。该文主要概述了酵母表面展示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发酵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在改善传统发酵食品品质、简化...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与其他种类的微生物展示系统相比,更适合于构建食品发酵所用的全细胞催化剂。该文主要概述了酵母表面展示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发酵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在改善传统发酵食品品质、简化发酵生产过程、生产高值和增值食品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该综述还对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发酵的技术革新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表面展示技术 发酵食品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的猪血红蛋白与儿茶素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丽莉 陈卉 +3 位作者 郭净芳 张潇丹 苏克楠 于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7-1124,共8页
为增强猪血红蛋白(PHb)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应用价值,将天然抗氧化剂儿茶素(C)与PHb进行互作,以期稳定PHb的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C与PHb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分子模拟对接技术表征儿茶素-猪血... 为增强猪血红蛋白(PHb)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应用价值,将天然抗氧化剂儿茶素(C)与PHb进行互作,以期稳定PHb的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C与PHb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分子模拟对接技术表征儿茶素-猪血红蛋白复合物(C-PHb)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添加C前后,PHb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明显变化;荧光光谱结果表明,C能有效猝灭PHb内源荧光且为自由发生的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q)为7.5×10^(10)L·mol^(-1)·s^(-1),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同时,相较于PHb,C-PHb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表现为β-折叠含量增高,α-螺旋、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降低。此外,分子对接模型进一步验证了C可与PHb进行相互作用。综上,C可与PHb互作以稳定其结构。本研究可为制备具有抗氧化性质的PHb复合物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红蛋白 儿茶素 相互作用 光谱法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酪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4
作者 张楠 刘丽莉 +2 位作者 杨乐 李思思 张鑫源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7,共9页
[目的]研究蛋白质和多酚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对多酚和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以芦丁和酪蛋白为原料,制备芦丁—酪蛋白复合物,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结果]芦丁—酪蛋白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m芦丁∶m酪蛋白=1.89... [目的]研究蛋白质和多酚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对多酚和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以芦丁和酪蛋白为原料,制备芦丁—酪蛋白复合物,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结果]芦丁—酪蛋白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m芦丁∶m酪蛋白=1.89∶1.00、反应时间5.94 h,pH 8.5,反应温度50℃,此条件下复合物结合度为40.23%。与酪蛋白相比,复合物的乳化活性指数降低了8.47 m^(2)/g,乳化稳定性降低了9.39%,溶解性增加了5.11%,表面疏水性显著提高,抗氧化性显著升高(P<0.0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芦丁—酪蛋白复合物呈片状,表面平滑,这有助于发挥复合物的功能特性;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复合物在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峰变宽,发生红移,荧光强度和同步荧光的荧光强度下降,发生荧光淬灭,芦丁对酪蛋白的二级结构产生影响,蛋白质的构象发生改变。[结论]与未复合的酪蛋白相比,芦丁—酪蛋白复合物的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及抗氧化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酪蛋白 复合物 制备工艺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和马铃薯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3D打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丽莉 段京瑶 +5 位作者 郭悦 邵贝贝 谢天怡 程伟伟 丁玥 肖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53-260,共8页
为研究不同比例明胶/马铃薯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性能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该文以SPI、明胶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热诱导的方式制备SPI复合凝胶,并对复合凝胶的水分分布、质构、流变特性、结构、微观... 为研究不同比例明胶/马铃薯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性能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该文以SPI、明胶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热诱导的方式制备SPI复合凝胶,并对复合凝胶的水分分布、质构、流变特性、结构、微观结构以及3D打印特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在1∶8~6∶8(质量比,下同)范围内,随着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降低,不易流动水比例升高,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为6∶8时,不易流动水比例最高,占比为2.48%。复配凝胶的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随着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的增加逐渐降低,6∶8时达到最低,质地最为柔软。随着剪切速率升高,凝胶的黏度均下降,样品的G′和G″随着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的增加也均呈升高趋势。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添加了明胶和马铃薯淀粉的样品在波长3295.44 cm-1处的—OH振动发生红移,氢键作用增强。随着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的增加,复配凝胶孔径逐渐减小,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为6∶8时,凝胶孔隙分布呈现出最高的均匀性,打印精度最好,高度打印精确度99.60%,直径打印精确度99.92%,且在1 h内未出现明显塌陷。综上所述,明胶/马铃薯淀粉比例为6∶8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3D打印性能的改善最为显著,这为开发蛋白基3D打印油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马铃薯淀粉 大豆分离蛋白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与卵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功能特性分析
6
作者 陈卉 刘丽莉 +4 位作者 程伟伟 丁玥 徐宝成 肖枫 贺家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0-69,共10页
为了解天然抑菌剂黄酮类多酚槲皮素(quercetin,Q)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相互作用的结合机制以及结构与抑菌活性的变化。本文采用多光谱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Q与OV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表征Q与OVA相互作用... 为了解天然抑菌剂黄酮类多酚槲皮素(quercetin,Q)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相互作用的结合机制以及结构与抑菌活性的变化。本文采用多光谱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Q与OV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表征Q与OVA相互作用前后的热力学性质及形貌结构的改变,并通过抑菌圈和抑菌率测定槲皮素-卵白蛋白复合物(quercetin-ovalbumin complex,Q-OVA)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Q能有效猝灭OVA的内源荧光,其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两者发生相互作用可形成结合位点为1的稳定复合物,该相互作用过程为自发反应,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要分子间作用力;加入Q后OVA二级结构中β-折叠和α-螺旋含量增高,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降低,分子间氢键增加,OVA分子延伸;分子对接结果说明Q与OVA的结合位点位于OVA的大疏水腔内,Q可以与OVA上的LYS386、THR280和ASN391形成氢键,与PHE276等残基之间存在范德华力,与LEU279发生疏水作用;Q与OVA复合之后,蛋白质热稳定性下降,微观结构从表面光滑的球形结构变成平整致密的片状结构;相较于OVA,复合物的溶解性下降,而表面疏水性以及浊度上升,抗氧化性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也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抑菌效果。以上结果证明Q与OVA能够进行相互作用形成表现出良好抑菌作用的复合物。该研究可为制备具有优良抑菌作用的黄酮-蛋白复合物及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白蛋白 槲皮素 相互作用 光谱分析 分子对接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的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薛扬 刘恩宠 +4 位作者 耿鸣阳 李梦 孙雪 董钟 刘云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为了探究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的品质特性,对铁棍山药进行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研究干燥温度及超声功率对铁棍山药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权重分析确定最佳干燥条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超声功率对样品的脱水时间、微观结构、硬度值、复水... 为了探究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的品质特性,对铁棍山药进行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研究干燥温度及超声功率对铁棍山药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权重分析确定最佳干燥条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超声功率对样品的脱水时间、微观结构、硬度值、复水比、ΔE值、多酚含量、多糖含量及IC50值均有显著影响。在干燥温度65℃、超声功率60 W的条件下,样品的干燥时间最短(240 min)、硬度值最小(628.39 g),复水比最大(2.31 g/g),在干燥温度55℃、超声功率60 W的条件下,样品的多酚含量和多糖含量最大、ΔE值和IC50值最小,分别为36.17μg/g、137.47μg/g、47.99和33.27μg/mL。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权重分析表明,在干燥温度55℃和超声功率60 W条件下所得铁棍山药样品的综合评分最高,表明上述条件即为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最优参数。研究成果可为超声强化热泵干燥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棍山药 干燥 超声 热泵干燥 品质特性 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纯种发酵淡豆豉的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尚逊 姬翔 +5 位作者 翟兴媛 刘悦媛 李鑫 王丰源 王大红 李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9-465,共7页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研制。选取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以及酵母菌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并对淡豆豉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液比和葡萄糖添加量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接种量的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炮制工艺为:葡萄糖添加量8.5%、料液比1∶2.4、接种量10%,炮制周期为6 d。炮制过程中糖苷含量逐渐降低,苷元含量显著升高。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产量分别达到964.51和1123.28μg·g-1。本研究为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 纯种发酵 大豆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提取香菇多糖制备微胶囊的抑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何皎 孙晓菲 +2 位作者 潘琳 田慧敏 陈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5,共5页
香菇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微波辅助进行多糖的提取,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活性成分,并制备香菇多糖β-环糊精微胶囊,延缓香菇多糖释药速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物活性... 香菇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微波辅助进行多糖的提取,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活性成分,并制备香菇多糖β-环糊精微胶囊,延缓香菇多糖释药速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物活性。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微波功率119 W、微波提取时间4 min。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乳化剂添加量0.38%、包埋时间39 min、固形物质量浓度19.5 g/dL。所制备的微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65.4%,羟自由基清除率达57.20%,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抑菌活性与抗氧化活性与香菇多糖相比有增幅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微波获得的香菇多糖制作的微胶囊作为新型天然抗菌抗氧化剂来使用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微波 抑菌性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糖基化猪血红蛋白对肉糜品质的影响及抑菌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丽莉 陈卉 +3 位作者 郭净芳 张潇丹 苏克楠 于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24-231,共8页
为加强猪血红蛋白(porcine hemoglobin,PHb)的应用,将糖基化猪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porcine hemoglobin,G-PHb)与儿茶素互作得到具有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儿茶素-糖基化猪血红蛋白(catechin complex glycosylated porcine hemoglobin,CG... 为加强猪血红蛋白(porcine hemoglobin,PHb)的应用,将糖基化猪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porcine hemoglobin,G-PHb)与儿茶素互作得到具有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儿茶素-糖基化猪血红蛋白(catechin complex glycosylated porcine hemoglobin,CG-PHb),将其添加至猪肉肉糜中研究肉糜动态流变性、水分分布、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羰基值以及PHb、G-PHb和CG-PHb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PHb经糖基化处理及与儿茶素复合增加了肉糜中不易流动水的峰比例,有效地改善肉糜的凝胶性能;添加PHb、G-PHb和CG-PHb均可以降低肉糜在贮藏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氨类和碱性物质的速度,抑制pH值的增加;经CG-PHb处理后的肉糜样品与空白组相比TVB-N增加量由21.18 mg/100 g降为11.88 mg/100 g(P<0.05);TBARS值和羰基值也显著低于其他组。相较于PHb和G-PHb,CG-PH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平均提高了47.54%和33.40%(P<0.0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平均提高了14.93%和7.05%(P<0.05),CG-PHb表现出了较好的抑菌效果。研究表明添加CG-PHb能够改善肉糜品质,同时CG-PHb具有良好抑菌性能,为PHb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糖基化 猪血红蛋白 抗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磷酸化协同改性猪血红蛋白制备工艺优化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克楠 刘丽莉 +2 位作者 程伟伟 丁玥 徐宝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3,共8页
[目的]为高值化利用猪血,提升猪血红蛋白(hemoglobin pig,Hb)的应用范围。[方法]对Hb进行了酶解—磷酸化协同改性,并探索最佳制备条件及特性变化。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参数,研究协同改性对猪血红蛋白(enzymatic hydrolysis-phosphory... [目的]为高值化利用猪血,提升猪血红蛋白(hemoglobin pig,Hb)的应用范围。[方法]对Hb进行了酶解—磷酸化协同改性,并探索最佳制备条件及特性变化。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参数,研究协同改性对猪血红蛋白(enzymatic hydrolysis-phosphorylation of porcine hemoglobin,HP-Hb)的影响。[结果]磷酸化的最优参数为磷酸盐添加量10 g/100 mL、pH 9、猪血红蛋白肽(pig hemoglobin peptide,H-Hb)添加量8 g/100 mL、反应时间2.1 h。与Hb和H-Hb相比,HP-Hb的乳化性能和抗氧化性显著提升,电泳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并无明显变化。结构分析表明磷酸根大部分接入在N原子上;二级结构的变化,增强了HP-Hb的结构稳定性;HP-Hb的热稳定性增强,而其微观结构更加松散。[结论]酶解—磷酸化协同改性处理明显改善了猪血红蛋白的乳化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说明协同改性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改善蛋白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改性 酶解 猪血红蛋白 磷酸化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糖基化对猪皮胶原蛋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玉婷 刘丽莉 +2 位作者 于影 苏克楠 吴彤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9,共6页
[目的]改善胶原蛋白加工特性。[方法]以猪皮胶原蛋白(pig collagen,PC)为研究对象,以胶原蛋白、酶解后的胶原蛋白(enzymatic hydrolysis pig collagen,H-PC)为对照,分析了酶解—糖基化协同改性后的复合物(glucose complex enzymatic hyd... [目的]改善胶原蛋白加工特性。[方法]以猪皮胶原蛋白(pig collagen,PC)为研究对象,以胶原蛋白、酶解后的胶原蛋白(enzymatic hydrolysis pig collagen,H-PC)为对照,分析了酶解—糖基化协同改性后的复合物(glucose complex enzymatic hydrolysis pig collagen,HG-PC)的抗氧化、乳化等功能特性,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HG-PC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相较于PC与H-PC,HG-PC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持水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均显著提高(P<0.05);持油性、表面疏水性和浊度显著下降(P<0.05);紫外吸收强度有所增加,荧光强度降低,蛋白质二级结构被破坏。[结论]酶解—糖基化协同改性能明显改变PC的性质,且协同改性效果优于单一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糖基化 协同改性 功能特性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肝蛋白复合膜性能及其在肉品保鲜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乐 刘丽莉 +2 位作者 王浩阳 陈卉 丁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3,140,共8页
目的:开发一种以猪肝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天然食品保鲜剂。方法:以水溶性猪肝蛋白(WSLP)、盐溶性猪肝蛋白(SSLP)和壳聚糖(CS)制备可食性复合膜,通过测定机械性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微观结构等对可食膜组分之间进行多角度研究,... 目的:开发一种以猪肝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天然食品保鲜剂。方法:以水溶性猪肝蛋白(WSLP)、盐溶性猪肝蛋白(SSLP)和壳聚糖(CS)制备可食性复合膜,通过测定机械性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微观结构等对可食膜组分之间进行多角度研究,并将其用于猪肉保鲜,通过对比猪肉冷藏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探究复合膜的保鲜性能。结果:随着WSLP和SSLP的加入,可食膜的机械性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添加量为40%时膜的性能最佳,其膜厚分别为(0.267±0.00143),(0.264±0.00121)mm,拉伸强度分别为(9.63±0.29),(4.43±0.37)MPa,断裂延伸率分别为(58.37±0.90)%,(28.24±0.63)%,均与CS膜差异显著(P<0.05);40%的WSLP和SSLP能最大程度提升膜基质间的相互交联,其制得的复合膜表面光滑平整,微观结构最佳。猪肉冷藏12 d后,40%SSLP复合膜的保鲜性能最佳,其pH、菌落总数、TVB-N值及TBARS值均为最小。结论:40%WSLP和SSLP制得的复合膜各项性能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猪肝蛋白 膜性质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芋片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玉 肖婷 +1 位作者 孙雪 刘云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42-149,共8页
为了探讨适合香芋的干燥方式及探索超声、远红外辐射对干燥品质的单一和联合作用效果,该研究对比了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直触超声强化热风干燥(contact ultrasonic-enhanced hot air drying,CU-HAD)、远红外辐射干燥(far-infr... 为了探讨适合香芋的干燥方式及探索超声、远红外辐射对干燥品质的单一和联合作用效果,该研究对比了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直触超声强化热风干燥(contact ultrasonic-enhanced hot air drying,CU-HAD)、远红外辐射干燥(far-infrared radiation drying,FIRD)、直触超声强化远红外辐射干燥(contact ultrasonic enhanced far-infrared radiation drying,CU-FIRD)和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FD)5种干燥方式对香芋干燥过程、微观结构、物理特性(复水率、硬度、色差)、多糖、黄酮、多酚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AD产品表面形成硬壳,氧化严重,其硬度最高,品质最差;FD的组织结构疏松,综合品质最好,但干燥时间最长。CU-HAD、FIRD和CU-FIRD的干燥时间分别比单一HAD缩短26.32%、47.37%和63.16%,分别比FD缩短70.83%、79.16%和85.42%。与HAD和FIRD相比,施加超声后的CU-HAD和CU-FIRD能够使组织结构更疏松和微孔道更大,硬度降低、复水性提高及降低色差。CU-FIRD的干燥速率最快,其多糖、黄酮与多酚含量分别为22.155、0.286、0.974 mg/g,与FD的品质指标接近,且优于HAD、CU-HAD和FIRD。干燥速率评价顺序为:CU-FIRD>FIRD>CU-HAD>HAD>FD;产品品质评价顺序为:FD>CU-FIRD>FIRD>CU-HAD>HAD。CU-FIRD能够结合CU-HAD和FIRD两者加快传质、传热的优点,有效提升干燥速率,并对香芋片的品质有较好保留,有利于实现香芋干制品的高质快速干燥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香芋 超声 远红外辐射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与卵黄免疫球蛋白互作的多重光谱分析及抑菌性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孟军 刘丽莉 +2 位作者 杨协力 郭净芳 王浩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97-2303,共7页
鸡卵黄免疫球蛋白作为新生代抗体,具有安全、性质稳定且无药物残留等特点,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是抗生素最理想的替代品之一。但生产成本较高,易被蛋白酶分解导致抑菌活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通过改性... 鸡卵黄免疫球蛋白作为新生代抗体,具有安全、性质稳定且无药物残留等特点,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是抗生素最理想的替代品之一。但生产成本较高,易被蛋白酶分解导致抑菌活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通过改性方式提升其经济效益及生物可利用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儿茶素与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进行相互作用并制备其复合物,为提升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抑菌性能制备更加安全高效的抑菌剂提供支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儿茶素与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互作机制,并以鸡卵黄免疫球蛋白及鸡卵黄免疫球蛋白与儿茶素的混合物为对照,研究鸡卵黄免疫球蛋白-儿茶素复合物的抑菌性能。随着儿茶素浓度的增加,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峰逐渐升高并发生蓝移;儿茶素对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荧光猝灭类型主要为静态猝灭,二者结合形成结合位点数接近于1的复合物,作用力类型为范德华力和氢键;相较于鸡卵黄免疫球蛋白,复合物二级结构中β-折叠、β-转角含量无明显变化,α-螺旋含量升高、无规卷曲含量降低,表明儿茶素的引入使蛋白质构象发生变化;相较于鸡卵黄免疫球蛋白与混合物,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平均分别提高了135.8%和9.95%,在浓度大于0.05 mg·mL^(-1)时对大肠杆菌抑菌率分别平均提高了15.74%和13.27%。儿茶素与鸡卵黄免疫球蛋白能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相较于鸡卵黄免疫球蛋白与混合物,复合物表现出较优的抑菌性能。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儿茶素对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可为制备更加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及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性质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鸡卵黄免疫球蛋白 相互作用 光谱分析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香芋片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玉 梁端 +4 位作者 宋佩 王雪清 董钟 孙雪 刘云宏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1-179,共9页
目的:提高香芋片干燥技术及提取效率。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比热风干燥(HAD)、直触超声强化热风干燥(CU-HAD)、远红外辐射干燥(FIRD)、直触超声强化远红外辐射干燥(CU-FIRD)和冷冻干燥(FD)香芋片的挥发性... 目的:提高香芋片干燥技术及提取效率。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比热风干燥(HAD)、直触超声强化热风干燥(CU-HAD)、远红外辐射干燥(FIRD)、直触超声强化远红外辐射干燥(CU-FIRD)和冷冻干燥(FD)香芋片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及特征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干燥前及不同干燥方式加工后的香芋片共检测出14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烷烃类54种、酯类20种、苯环类16种、醇类12种、酮类11种、烯烃类11种、醛类8种、酸类4种、其他类化合物13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香芋片挥发性成分以苯环类、酯类为主。以HAD处理的香芋片挥发性成分最少,仅有42种,FIRD次之,以CU-HAD处理的香芋片虽然挥发性成分较多,但多数为烃类化合物,对香芋风味贡献值较小,以CU-FIRD和FD处理的香芋片的整体成分较接近,但CU-FIRD耗时最短,结合主成分分析得出CU-FIRD对香芋片挥发性成分的保留与加工效果最好。结论:将直触超声技术和远红外辐射加热联合应用对香芋风味的保护作用要好于单一超声和单一远红外辐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芋片 干燥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珍奇 宫强 +5 位作者 牛明福 秦翠丽 任国艳 马丽苹 伍家发 张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3-1058,共6页
为研究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 ptfA基因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为佐剂制备佐剂-DNA疫苗,分别以DNA疫苗和佐剂-DNA疫苗免疫鸡,同时设置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灌胃-DNA疫苗免疫组以及弱毒疫苗... 为研究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 ptfA基因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为佐剂制备佐剂-DNA疫苗,分别以DNA疫苗和佐剂-DNA疫苗免疫鸡,同时设置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灌胃-DNA疫苗免疫组以及弱毒疫苗、pcDNA3.1(+)空载体和PBS对照组。每两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间接ELISA检测免疫后鸡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免疫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双抗夹心ELISA检测鸡IL-2和IL-4的分泌情况。三免2周后以强毒菌株CVCC474 (5 LD50/只)攻毒,计算强毒攻击后各组鸡的存活数及保护率。结果显示,佐剂-DNA疫苗组和灌胃组鸡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DNA疫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免后,佐剂-DNA疫苗组和灌胃组鸡的SI值和IL-4水平显著高于DNA疫苗组(p<0.05)。二免和三免后,佐剂-DNA疫苗组和灌胃组鸡的IL-2水平明显高于DNA疫苗组(p<0.05),且为免疫鸡提供的保护率高于DNA疫苗,其中以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为佐剂时效果较好,但均不及弱毒疫苗。表明预先灌胃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或以其为佐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ptfA基因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为Pm DNA疫苗的研究及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在疫苗佐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 ptfA基因DNA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辐射对山药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彦辉 钟靖涵 +1 位作者 孙雪 刘云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138,共7页
目的:探讨远红外辐射加热对山药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构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远红外辐射温度对山药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远红外辐射温度对山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褐变度、总酚含量及PPO构象的影响。结果:当辐射温度为260℃时,处理11 ... 目的:探讨远红外辐射加热对山药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构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远红外辐射温度对山药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远红外辐射温度对山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褐变度、总酚含量及PPO构象的影响。结果:当辐射温度为260℃时,处理11 min后PPO酶活仍未钝化,辐射温度高于260℃时,PPO在3~7 min内即可失活;褐变度与总酚含量不随辐射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规律性变化。经远红外预处理后,随着辐射温度的升高,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含量有轻微的变化,β-转角减少、β-折叠增加,表明远红外改变了PPO的二级结构。PPO紫外光谱蓝移,荧光光谱红移,表明PPO三级结构发生改变。结论:远红外辐射加热能改变山药中PPO构象并有效钝化PPO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辐射 山药 多酚氧化酶 酶活性 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