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大数据食品安全监测预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翠玲 徐莹莹 +1 位作者 孙晓荣 李天瑞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4,共7页
传统的食品安全监测常采用人工监测,存在效率低、及时性差、数据不完整等问题。为了实现食品安全监测过程中的资源信息共享,在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下,进行了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监测预控系统的设计开发。该系统的设计主... 传统的食品安全监测常采用人工监测,存在效率低、及时性差、数据不完整等问题。为了实现食品安全监测过程中的资源信息共享,在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下,进行了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监测预控系统的设计开发。该系统的设计主要依靠Eclipse的开发环境,基于Java EE的开发平台,采用My SQL的后台关系数据库和Java语言进行编写实现。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实时存储更新、平台实时监控、网络快速传输数据、共享数据等功能。最后以农药残留实验为例,将系统的分析光谱与Opus采集的光谱波形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简化人工劳动、提高科研效率、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且访问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共享 食品安全 监测预控 JA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特征分析——以牛奶需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姜同强 李燕 李芝维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5-90,共6页
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食品安全的需求特征,是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重要研究方式。基于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需求特征进行分析,以消费者对高保障高价格牛奶的支付意愿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建模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需... 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食品安全的需求特征,是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重要研究方式。基于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需求特征进行分析,以消费者对高保障高价格牛奶的支付意愿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建模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需求的关键因素,为生产商提供方向性指导,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也能从另一方面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结果表明,家庭月支出、进口牛奶是否代表食品安全、年龄段、职业等4个因素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其中家庭月支出、年龄段、职业3个影响因素为正向影响,"进口牛奶是否代表食品安全"这个因素为负方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 支付意愿 牛奶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食品领域数智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静珠 李林 +6 位作者 吴宗柠 于重重 成军虎 曾新安 赵霞 杨一 马骥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2,共9页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食品领域的数据规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些数据不仅来源多样、结构复杂,且缺乏统一的术语标准,给食品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带来了挑战。知识图谱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石,以其在数据整合和...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食品领域的数据规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些数据不仅来源多样、结构复杂,且缺乏统一的术语标准,给食品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带来了挑战。知识图谱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石,以其在数据整合和语义理解方面的能力,为食品领域的数据组织、管理与应用提供了支持。通过总结近年来知识图谱在食品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食品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涵盖本体构建、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和加工等关键环节;重点梳理了当前食品领域知识图谱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创新与研发、食品安全与溯源3个方面的数智化应用;基于食品领域知识图谱的发展现状,从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大语言模型构建以及食品领域工业设备智能化发展角度展望了食品领域知识图谱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本体构建 营养分析 食品研发 食品安全 食品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与中红外光谱融合技术快速定量食用酒精的乙醇浓度
4
作者 孙晓荣 闫思宁 +2 位作者 刘翠玲 张善哲 胡毅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08-218,共11页
目的利用拉曼光谱与中红外光谱的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对食用酒精乙醇浓度(酒精度)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首先,分别采集不同浓度食用酒精水溶液的拉曼光谱与中红外光谱。其次,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卷... 目的利用拉曼光谱与中红外光谱的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对食用酒精乙醇浓度(酒精度)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首先,分别采集不同浓度食用酒精水溶液的拉曼光谱与中红外光谱。其次,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一阶求导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自举软缩减法(bootstrapping soft shrinkage,BOSS)和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UVE)分别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X-Y距离样本集划分法(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PXY)将光谱数据划分为校正集和预测集。最后,建立基于拉曼光谱-中红外光谱数据融合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食用酒精乙醇浓度预测模型,并利用麻雀搜寻算法优化的混合核极限学习机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optimized hybrid 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SA-HKELM)提升预测性能,实现对不同浓度食用酒精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结果与拉曼光谱数据、中红外光谱数据以及中红外与拉曼光谱的数据层融合构建的预测模型相比,中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特征层融合数据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其中,最优模型的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calibration set,RMSEC)为0.98314,校正集决定系数(R_(c)^(2))为0.99634,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prediction set,RMSEP)为1.03256,预测集决定系数(R_(p)^(2))为0.99036。结论中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特征层融合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对不同浓度食用酒精的高效定量检测,为食用酒精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中红外光谱 光谱数据融合 乙醇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花生冻伤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崔程 刘翠玲 +1 位作者 孙晓荣 吴静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233,共8页
花生在收获、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易受到温、湿度变化导致冻伤现象,从而影响花生及其制品的品质,为探索花生冻伤机理并提高冻伤花生检测效率,本文采用近红外高光谱技术研究花生冻伤无损检测可行性、基于特征变量筛选的判别模型优化... 花生在收获、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易受到温、湿度变化导致冻伤现象,从而影响花生及其制品的品质,为探索花生冻伤机理并提高冻伤花生检测效率,本文采用近红外高光谱技术研究花生冻伤无损检测可行性、基于特征变量筛选的判别模型优化方法以及花生冻伤机理。实验研究了变量标准化(Standard Normalized Variate,SNV)、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Savitzky-Golag(SG)平滑以及SG平滑-SNV和SG平滑-MSC五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数据的影响,随后分别采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法(competitive adapa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随机蛙跳(random frog,RF)、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蒙特卡洛无信息变量消除(Monte Carlo 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MC-UVE)、迭代保留信息变量(Iteration retention information variable,IRIV)、变量组合种群分析-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ariable combination population analysis-Iteration retention information variable,VCPA-IRIV)和变量组合种群分析-遗传算法(Variable combination population analysis-Genetic Algorithm,VCPAGA)8种变量选择方法筛选得到与花生冻伤相关的特征波长,通过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选用达到判别准确率阈值为90%的特征波长作为花生冻伤特征波长。结果表明,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花生冻伤检测总体可行,且精度较高,所有变量选择方法均能有效筛选与冻伤相关的特征波长,其中VCPAGA算法选择了最少的7个特征波长,仅占数据集所有波长的3.125%,训练集和测试集准确率分别为91.60%和90.12%。经过筛选得出的冻伤特征波长体现了油酸和蛋白质的信息,验证了过低的温度会导致花生中油酸含量下降和蛋白质含量上升。本研究为花生冻伤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冻伤 高光谱成像 特征波长选择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技术检测单籽粒小麦粗蛋白含量探索 被引量:7
6
作者 吴静珠 刘倩 +1 位作者 陈岩 刘翠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5期127-131,共5页
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性状遗传力较高,通过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籽粒母本可以达到优质育种的预期效果。研究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多籽粒小麦粗蛋白平均模型来实现单籽粒小麦粗蛋白含量的快速预测。实验采集47份小麦样本(... 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性状遗传力较高,通过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籽粒母本可以达到优质育种的预期效果。研究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多籽粒小麦粗蛋白平均模型来实现单籽粒小麦粗蛋白含量的快速预测。实验采集47份小麦样本(每份100粒)的高光谱图像并提取平均光谱信息,通过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筛选特征变量优化建立多籽粒小麦粗蛋白平均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4,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28%,相对分析误差为3.30。通过图像处理提取出待测单籽粒小麦的高光谱图像,应用平均模型预测单籽粒小麦在每个空间像素点的粗蛋白,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粒麦种的最终粗蛋白含量。经验证,应用上述模型预测同一组样本的单籽粒小麦时,不同籽粒的小麦粗蛋白含量确实存在差异,但蛋白含量均围绕其所在样本的平均值浮动,因此反映出采用平均模型预测单籽粒小麦蛋白的准确性和基本可行性。该方法的研究可以为小麦育种过程中高蛋白籽粒麦种的优选提供一种新思路,推动小麦优质育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单籽粒小麦 粗蛋白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探索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翠玲 戴月 赵琦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9-84,共6页
由于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大多针对单一因子评估,试图通过借鉴其他领域的评估方法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提出利用经济管理方面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农产品品质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农产品一般具有样本数... 由于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大多针对单一因子评估,试图通过借鉴其他领域的评估方法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提出利用经济管理方面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农产品品质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农产品一般具有样本数据规模小、与复杂环境信息关联性尚不明确的特点,可以选取灰色预测等适用于小样本预测的模型和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与农产品质量相关性较大的环境因素。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点,选取适当的辅助模型,完善风险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权重系数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衰减全反射技术对板栗果仁霉变程度判别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晓荣 田密 +3 位作者 刘翠玲 吴静珠 郑冬钰 靳佳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527-4533,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太赫兹衰减全反射光谱法(terahertz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spectroscopy,THz-ATR)快速检测板栗果仁霉变程度判别方法。方法实验选取迁西板栗、沂蒙短枝、怀柔板栗3个品种的60颗饱满果仁进行霉变培养,并依据GB/T 2234... 目的建立基于太赫兹衰减全反射光谱法(terahertz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spectroscopy,THz-ATR)快速检测板栗果仁霉变程度判别方法。方法实验选取迁西板栗、沂蒙短枝、怀柔板栗3个品种的60颗饱满果仁进行霉变培养,并依据GB/T 22346—2008《板栗质量等级》将板栗果仁分为正常、轻度霉变、重度霉变3类,采集板栗果仁样本太赫兹时域光谱(波段0.3~3.6 THz)后进行光学常数提取,从而得到样本的吸收系数谱图和折射率谱图,并结合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寻优和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寻优的支持向量机算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 algorithm,SVM)建立定性判别模型。结果PSO-SVM算法模型对板栗果仁霉变程度的预测集识别正确率为91.6667%,GA-SVM算法模型对板栗果仁霉变程度的预测集识别正确率为10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判别模型准确率高,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板栗果仁霉变程度的区分识别,为太赫兹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太赫兹衰减全反射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算法 定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图像与光谱特征融合技术的鸡蛋新鲜度无损判别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翠玲 秦冬 +5 位作者 孙晓荣 吴静珠 杨雨菲 胡昊 李佳琮 昝佳睿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182,共11页
鸡蛋新鲜度等级评价是鸡蛋品质检测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选取了不同储藏环境的鸡蛋样本并采集其高光谱图像信息与光谱信息,提取图像特征和光谱特征;采用并行式融合方法进行图谱特征融合,基于连续投影法-灰度共生矩阵方法进行特征... 鸡蛋新鲜度等级评价是鸡蛋品质检测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选取了不同储藏环境的鸡蛋样本并采集其高光谱图像信息与光谱信息,提取图像特征和光谱特征;采用并行式融合方法进行图谱特征融合,基于连续投影法-灰度共生矩阵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建立支持向量机鸡蛋新鲜度判别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训练集准确率达到85%,预测集准确率达到76.67%。为了解决单模型可能出现的偶然性误判问题,采用递进式特征融合方法,引入多模型共识策略和深度残差网络ResNet 50分析方法。建立基于连续投影法-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提取方法的多模型共识策略,该模型的训练集准确率提升至89%,预测集准确率提升至88%;同时,建立基于连续投影法-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提取方法的深度残差网络ResNet 50模型,模型的训练集准确率提升至89%,预测集的准确率提升至86.67%。图谱特征融合建模分析表明,并行式融合方法和递进式融合方法对鸡蛋新鲜度等级判别都有一定的可识别性,且递进式融合算法的多模型共识策略判别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新鲜度 高光谱成像技术 连续投影法 图谱特征融合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茶叶新旧鉴别及产地溯源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晓荣 胡毅然 +2 位作者 刘翠玲 张善哲 王子涵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59,共7页
目的 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模型,实现对茶叶的新旧分类和产地溯源。方法 首先采用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茶叶样品的漫反射光谱数据,然后使用卷积(Savitzky-Golay,S-G)平滑算法和数据标准化(Normalization)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 目的 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模型,实现对茶叶的新旧分类和产地溯源。方法 首先采用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茶叶样品的漫反射光谱数据,然后使用卷积(Savitzky-Golay,S-G)平滑算法和数据标准化(Normalization)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基于遗传优化算法(genetic algorithem,GA)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分别建立了优化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从而实现新旧茶叶的分类以及产地溯源。结果 与GA-SVM模型相比,PSO-SVM模型的建模效果较好,且分类时间更短,在新旧鉴别和产地溯源实验中都达到了100%的预测精度。结论 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的PSO-SVM模型可以实现茶叶新旧的判别以及产地溯源,为鉴别茶叶年份和追踪茶叶产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茶叶新旧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食品品质实时在线光谱检测系统实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翠玲 闻世震 +3 位作者 孙晓荣 张善哲 姜传智 殷莺倩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170,共10页
为解决光谱检测技术中的模型维护成本高、扩展性不足和光谱资源共享性较差等问题,改善专用便携式光谱仪检测分析对象的局限性,将光谱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进行解耦,使用Android开发工具和Java语言,开发了以便携式光谱仪、手机终端和云服... 为解决光谱检测技术中的模型维护成本高、扩展性不足和光谱资源共享性较差等问题,改善专用便携式光谱仪检测分析对象的局限性,将光谱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进行解耦,使用Android开发工具和Java语言,开发了以便携式光谱仪、手机终端和云服务器构成的光谱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基于云计算服务完成云端光谱模型的建立与分析。以小麦粉面筋定量分析为例,采用多元散射校正、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小麦粉面筋定量分析模型,测试25个小麦粉样本并返回分析结果,验证系统可靠性。结果表明,25个小麦粉样本面筋含量误差范围在0~0.7%,分析结果消耗时间平均为7.09 s,误差范围和分析结果耗时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验证了基于云计算服务实现光谱实时在线检测分析是可行的。通过部署不同食品主要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至云端,系统可实现多种食品品质的实时在线检测分析,希望为多场景下食品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品质 云计算 便携式 实时在线 小麦粉 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快速检测茶叶茶多酚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翠玲 朱锐 +1 位作者 徐金阳 孙晓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504-5510,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高效的多元校正模型,实现快速、无损检测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方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单纵茶叶的光谱数据,其次通过二维相关光谱(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techniques,2D-COS)波段筛选算法提...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高效的多元校正模型,实现快速、无损检测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方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单纵茶叶的光谱数据,其次通过二维相关光谱(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techniques,2D-COS)波段筛选算法提取特征光谱,最后结合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建立茶多酚的预测模型,并与全波段模型进行对比。结果经二维相关光谱算法所提取后的特征波段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全波段模型。茶多酚模型的决定系数(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R2)从0.89上升到0.94,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也从2.37%下降到2.16%。结论二维相关光谱波段筛选算法有效地提取茶多酚的特征波段,适用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快速、无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波段筛选 二维相关光谱法 茶叶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反射成像技术的花生空果无损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晓荣 张小勤 +1 位作者 刘翠玲 张天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939-6946,共8页
目的基于太赫兹反射成像技术(Terahertz reflection imaging method,THz-RIM)实现花生空果的无损检测。方法利用太赫兹脉冲光谱仪TeraPulse 4000及反射成像附件和采集软件,在0.2 mm采集步长下对去壳花生仁进行太赫兹反射成像预实验,确... 目的基于太赫兹反射成像技术(Terahertz reflection imaging method,THz-RIM)实现花生空果的无损检测。方法利用太赫兹脉冲光谱仪TeraPulse 4000及反射成像附件和采集软件,在0.2 mm采集步长下对去壳花生仁进行太赫兹反射成像预实验,确定出正式实验的图像颜色模式为hot模式。人为制备若干个花育36号满仁花生果样本和空果样本(仅有一粒花生仁),在与预实验相同的条件下采集样本光谱图像,以时域/频域2点外相加成像(integrated time slice)重构方式进行图像重构,突出花生空果样本图像的显著几何特征。结果通过太赫兹反射图像可以实现满仁与花生空果样本的检测区分,但图像细节仍然比较模糊,需进一步提高图像清晰度。采用数字图像方法进行图像增强,利用OpenCV-Python提高图像的亮度、色度、对比度及锐度。提升对比度后的图像可观测度最高,且空果图像中含仁部分黑色面积占比最大,与空果部分对比最为明显,可以实现空果及满仁花生果的快速区分。结论THz波对花生外壳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利用THz-RIM技术结合OpenCV-Python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花生空果带壳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利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对油料作物内部品质进行无损检测研究具有极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反射成像技术 花生 无损检测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玉米种子成熟度的无损检测
14
作者 曾柯宜 刘禹彤 +2 位作者 张倩 陈媛媛 吴静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多模态融合方法,实现对玉米种子成熟度精准、无损检测。方法获取高、低成熟度玉米种子高光谱图像,采用自举软收缩算法与连续投影算法的级联算法(bootstrapping soft shrinkage-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 目的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多模态融合方法,实现对玉米种子成熟度精准、无损检测。方法获取高、低成熟度玉米种子高光谱图像,采用自举软收缩算法与连续投影算法的级联算法(bootstrapping soft shrinkage-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BOSS-SPA)进行特征波长提取,采用灰度共生矩阵法(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进行图像纹理特征提取,选择能量、熵、相关性、逆方差和对比度5个特征参数,将光谱与图像数据进行特征级融合,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建立玉米种子成熟度分类模型。结果确定使用SG卷积平滑-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avitzky-Golay convolution smoothing-standard normal variable,SG-SNV)作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BOSS-SPA方法提取的11个波长表现出良好建模性能,基于光谱图像融合数据的模型测试集总体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结论高光谱技术结合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有望成为玉米种子成熟度的无损检测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玉米种子成熟度 多模态融合 特征波长提取 纹理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Stacking: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小样本牛肉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15
作者 李汉强 陈谊 +3 位作者 高宇飞 侯堃 宋丽萍 李静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5,共13页
当前技术条件下,微生物检测操作复杂、耗时长,导致了检测结果滞后且其样本数量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解和集成学习的小样本牛肉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ED-Stacking构建方法,以便提前预警食品中的微生物风险。首先应用经... 当前技术条件下,微生物检测操作复杂、耗时长,导致了检测结果滞后且其样本数量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解和集成学习的小样本牛肉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ED-Stacking构建方法,以便提前预警食品中的微生物风险。首先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D)、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加法模型构建时间序列分解方法(EMD-DFT),提取微生物生长时间序列中的趋势、周期和残差特征,为后续预测模型提供训练数据;然后利用这些特征数据对单层线性神经网络(SLN)、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和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进行训练;最后,采用集成学习中的堆叠(Stacking)方法对训练好的三个模型进行融合,形成预测效果更优的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ED-Stacking。对比实验结果显示ED-Stacking在MAE和MSE两个指标上分别达到了0.229和0.147,预测误差低于SLN、XGBoost、GBRT、GRU和Transformer五个基线模型,即预测准确性更高。基于该模型对食品品质进行分类,分类的加权平均精准率Weighted-Precision达到98.80%。进而,还构建了一个食品微生物生长预测可视分析系统FMPvis,可以展示预测结果和食品品质分类结果,帮助用户分析各环境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从而实现风险分析和预警。本文方法为食品微生物风险预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生物生长预测 时间序列分解 集成学习 可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z-ATR技术的水稻品种快速无损识别研究
16
作者 吴静珠 李阳 +3 位作者 孙丽娟 刘翠玲 孙晓荣 陈媛媛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6-251,共6页
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与自身品种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太赫兹衰减全反射式(THz-ATR)技术采集8个品种水稻种子0~359.97 cm^(-1)光谱,并通过光学参数计算得到样本集的折射率谱和吸收谱。采用3点移动窗口平滑预处理和支持向量机分别优化及建立... 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与自身品种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太赫兹衰减全反射式(THz-ATR)技术采集8个品种水稻种子0~359.97 cm^(-1)光谱,并通过光学参数计算得到样本集的折射率谱和吸收谱。采用3点移动窗口平滑预处理和支持向量机分别优化及建立基于折射率和吸收系数的8个水稻品种识别模型,其中基于吸收系数的SVM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8.5%,基于折射率谱的SVM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9%;实验结果表明,将THz-ATR技术用于水稻品种识别具有初步可行性,有望为水稻品种快速鉴定提供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鉴别 支持向量机 太赫兹衰减全反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粮油食品全供应链可信追溯模型 被引量:50
17
作者 董云峰 张新 +3 位作者 许继平 王小艺 孔建磊 孙鹏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6,共7页
粮油食品是人类的生活必需品,其供应链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健康。粮油食品具有供应链复杂、循环周期长、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如何从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全供应链环节有效保障粮油食品安全,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难题。本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 粮油食品是人类的生活必需品,其供应链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健康。粮油食品具有供应链复杂、循环周期长、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如何从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全供应链环节有效保障粮油食品安全,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难题。本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了粮油食品全供应链可信追溯模型,以解决目前追溯系统的中心化结构严重、数据安全性低、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保证全供应链环节数据安全可靠,追溯信息精确可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粮油食品全供应链可信追溯原型系统,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案例论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粮油食品 可信追溯 全供应链 智能合约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含水率的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杜馨 孙晓荣 +2 位作者 刘翠玲 杨雨菲 李敬琪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该文旨在探索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原油含水率快速检测方法,研究采用油田提供的3种MDT取样流体原油样本,每种原油制备5种含水率、5种矿化度,共计75个不同属性的油水乳状液。采集75个配制样本的红外光谱,进行波长筛选并用“一阶导数+... 该文旨在探索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原油含水率快速检测方法,研究采用油田提供的3种MDT取样流体原油样本,每种原油制备5种含水率、5种矿化度,共计75个不同属性的油水乳状液。采集75个配制样本的红外光谱,进行波长筛选并用“一阶导数+减去一条直线+SG卷积平滑(17)”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对谱图进行分析,并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关于原油含水率的定量检测模型。最终建模相关系数R达到94.44%,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4.11,相对分析误差RPD为3.04;预测相关系数R为83.54%,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7.44,模型稳健性良好。研究表明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于原油含水率检测具有可行性,为光谱技术应用于原油含水率在线检测奠定了基础,可为测井勘探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技术 定量分析 原油含水率 偏最小二乘法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大米溯源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浩东 刘翠玲 +1 位作者 孙晓荣 吴静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3-186,共4页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提取大米的光谱信息进行大米产地溯源研究。采用X-Y距离样本集算法(SPXY)进行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划分,将1000颗大米样本中800个为训练集,剩下200个为测试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相关性较强的主成分光谱信息,...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提取大米的光谱信息进行大米产地溯源研究。采用X-Y距离样本集算法(SPXY)进行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划分,将1000颗大米样本中800个为训练集,剩下200个为测试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相关性较强的主成分光谱信息,进行数据降维。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前4个主成分,并在贡献率最高的第4主成分基础上,结合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建立大米产地溯源预测模型。研究得出训练集准确率可达96%,测试集平均准确率为79%。通过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实验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对大米产地进行溯源,为大米产地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一定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主成分分析法 支持向量机 大米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食用油酸值和过氧化值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殷莺倩 王少敏 +2 位作者 刘翠玲 张善哲 吴静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76,共9页
目的 建立基于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定量分析模型,实现快速测定食用油中酸值和过氧化值含量,保证食用油的品质安全以及跟踪食用油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方法 首先采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食用油样品漫反射光谱,接着采用归一化(Norma... 目的 建立基于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定量分析模型,实现快速测定食用油中酸值和过氧化值含量,保证食用油的品质安全以及跟踪食用油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方法 首先采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食用油样品漫反射光谱,接着采用归一化(Normalize)和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降低原始光谱中噪声的影响;其次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引导软收缩(bootstrapping soft shrinkage,BOSS)算法提取特征波长;最后结合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建立食用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并与全波段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BOSS算法所提取的特征波段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优于RF算法以及全波段模型,酸值模型的决定系数(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R2)达到0.98,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达到0.08;过氧化值模型的R2达到0.96,RMSE达到0.63。结论 BOSS算法有效的提取了食用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特征波段,BOSS-RBF模型能够适用于食用油中酸值和过氧化值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食用油酸值和过氧化值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可通过该方法实现对食用油品质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波段筛选 引导软收缩算法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食用油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