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基固废与高盐废水“固液协同”充填处置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董书宁 于树江 +7 位作者 董兴玲 张步勤 郭小铭 王晓东 王凯 朱世彬 武博强 刘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目的和背景】受地域、经济和技术水平等限制,大部分煤基固废仍以露天堆填的形式积存而未进行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高盐废水(如矿井高盐水、煤化工高盐水)的妥善处置及减量化是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关... 【目的和背景】受地域、经济和技术水平等限制,大部分煤基固废仍以露天堆填的形式积存而未进行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高盐废水(如矿井高盐水、煤化工高盐水)的妥善处置及减量化是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关键环节,然而现有高盐废水处理技术普遍存在工程初期投资大、运行费用较高等问题。【方法】提出煤基固废和高盐废水“固液”两废协同处理技术,即使用高盐废水代替普通用水和早强剂等添加剂,采用固废胶凝材料代替水泥材料,将煤基固废和高盐废水搅拌混合后得到充填膏体,泵送至煤矿井下空间。为了分析该技术的可行性,以宁夏宁东煤炭基地某煤矿为研究区,研究煤基固废充填膏体的力学性能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采用单轴抗压强度测试试验(UCS)、扫描电镜(SEM)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固化充填膏体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重金属浸出特征。【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固化充填膏体的强度不断增加,而随着矿粉添加量的增多,胶凝材料比例下降,固化充填膏体的强度逐渐减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延长,所有使用高盐废水作为拌合水的充填膏体3 d强度都高于0.5 MPa,基本满足NB/T 11432−2023《煤矿矸石基固废充填技术规范》中的最低要求,14 d强度达到3.38~5.99 MPa,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煤矿充填的各种场景要求。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固化充填膏体浸出液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25,评价分级标准为安全;从固化充填膏体的浸出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浸出液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均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及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所列的Ⅲ类水标准要求。因此,煤基固废和矿井高盐水协同处理技术,在力学性能和环境稳定性评估方面均满足相关标准,可实现煤基固废及高盐废水的可循环、低成本和全量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在无废矿山、无废化工建设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高盐废水 固液协同 井下充填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检测的复杂城市交通环境感知技术及应用
2
作者 艾散·西尔艾力 车德福 +1 位作者 王夺 喻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6,共8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环境感知技术是智慧交通领域的关键任务之一.传统深度学习算法通常只能满足单一场景下的个别目标检测任务,难以应对复杂交通环境下的智能感知需求.为提高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智能感知能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8目标检测... 基于机器视觉的环境感知技术是智慧交通领域的关键任务之一.传统深度学习算法通常只能满足单一场景下的个别目标检测任务,难以应对复杂交通环境下的智能感知需求.为提高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智能感知能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8目标检测网络模型,结合注意力机制、优化器和可变形卷积层,实现了在复杂城市交通环境下的多目标检测.采用YOLOv4,YOLOv8及改进的YOLOv8算法对复杂交通环境样本图进行目标检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4,YOLOv8相比,改进的YOLOv8算法的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40.76%和16.92%.该算法的检测准确性与实时性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可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实现在复杂城市交通环境下的智能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 目标检测 复杂城市交通 环境感知 智慧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Census的双目立体匹配改进算法
3
作者 车德福 尚祥祥 +1 位作者 王夺 孙彦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1-1628,共8页
针对绝对值之差(absolute difference,AD)-Census等传统双目立体匹配算法在低纹理区域、重复纹理区域匹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大尺度窗口信息与曼哈顿距离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使用改进的绝对误差和(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S... 针对绝对值之差(absolute difference,AD)-Census等传统双目立体匹配算法在低纹理区域、重复纹理区域匹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大尺度窗口信息与曼哈顿距离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使用改进的绝对误差和(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SAD)代价与多灰度阈值Census代价计算得到融合代价,根据邻域像素与中心点的曼哈顿距离赋予权重,减少边缘像素对代价的影响.通过大尺度的窗口提取到的差异信息对融合代价进行筛选过滤,改善了算法在重复纹理区域、灰度相似区域精度较低的问题.与传统的AD-Census算法相比,该算法误匹配率减少约18%,对算法进行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移植,使得算法在不同尺度分辨率的图像上运行速度提升1~2个数量级,满足双目立体匹配算法快速准确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立体视觉 立体匹配 AD-Census 绝对误差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尾砂动态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卞继伟 王新民 肖崇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78-3283,共6页
运用浓密机动态试验装置,通过连续进料和连续放砂,以沉降速度、底流质量分数、溢流水悬浮物质量浓度作为动态絮凝沉降效果的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条件下全尾砂动态絮凝沉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沉降速度与絮凝剂单耗、供料速度、料浆... 运用浓密机动态试验装置,通过连续进料和连续放砂,以沉降速度、底流质量分数、溢流水悬浮物质量浓度作为动态絮凝沉降效果的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条件下全尾砂动态絮凝沉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沉降速度与絮凝剂单耗、供料速度、料浆质量分数均呈正相关;底流质量分数随絮凝剂单耗的增加先增加后基本保持不变,与供料速度呈负相关,与料浆质量分数呈正相关;溢流水悬浮物质量浓度与絮凝剂单耗呈正相关,与供料速度、料浆质量分数均呈负相关。确定该尾砂最佳动态絮凝沉降条件如下:絮凝剂单耗为10 g/t,供料速度为1.5L/min,全尾砂料浆质量分数为1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动态沉降 絮凝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秋松 张钦礼 +1 位作者 王新民 肖崇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0-1044,共5页
基于室内实验、集料供排平衡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的计算模型.断面积计算模型的核心是有效沉降速度,通过沉降规律分析,提出有效沉降速度为干涉沉降结束时液面下降高度与沉降时间之比.高度计算模型由压缩层、... 基于室内实验、集料供排平衡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的计算模型.断面积计算模型的核心是有效沉降速度,通过沉降规律分析,提出有效沉降速度为干涉沉降结束时液面下降高度与沉降时间之比.高度计算模型由压缩层、沉降层、溢流层、储砂空间和稳定放砂高度组成,核心是压缩层高度计算,应用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压缩层高度和砂浆浓度的关系式.以某矿立式砂仓为例,计算得到立式砂仓直径D为10 m,砂仓高度H为26.5 m.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砂仓底流体积分数可达44%(质量分数69%),溢流水体积分数控制在3%以下,浓缩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 立式砂仓 断面积 有效沉降速度 压缩层 砂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送膏体触变特性对管道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俊 肖崇春 +1 位作者 姜寄 李书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83-287,共5页
触变性是膏体复杂的流变特性,直接影响膏体料浆的管道输送阻力,主要与流动速度、流动时间和浆体静置时间相关。为研究某铜矿全尾膏体料浆在长距离泵送过程中的触变特性,本文通过设计开展环管模拟试验、流变理论分析,研究了流动速度、流... 触变性是膏体复杂的流变特性,直接影响膏体料浆的管道输送阻力,主要与流动速度、流动时间和浆体静置时间相关。为研究某铜矿全尾膏体料浆在长距离泵送过程中的触变特性,本文通过设计开展环管模拟试验、流变理论分析,研究了流动速度、流动时间、停泵时间等触变性影响指标对膏体输送阻力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阻力损失与流动时间成反比并最终趋于稳定,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与浆体流量成反比;在低流速时,阻力损失与流速成正比,并随着流速的增大逐渐趋于线性增长;重启时的出口压力与停泵时间成正比,且停泵时间不宜超过4h,以免造成堵管。研究成果对泵送膏体的工业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膏体 触变性 环管试验 阻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Ethernet的矿山膏体充填控制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3
7
作者 姜寄 肖黑 +1 位作者 李书生 黄士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01-306,共6页
根据矿山膏体充填工艺流程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工业Ethernet的矿山膏体充填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介绍了该充填控制系统的结构及构成、硬件选型、网络通讯原理与组态,同时,设计了上位机的组态和下位机程序。该系统全方面实现了自动控制,能... 根据矿山膏体充填工艺流程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工业Ethernet的矿山膏体充填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介绍了该充填控制系统的结构及构成、硬件选型、网络通讯原理与组态,同时,设计了上位机的组态和下位机程序。该系统全方面实现了自动控制,能够保证充填膏体性能的稳定和设备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 工业以太网 自动控制 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