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载飞机前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试验研究
1
作者 崔盼礼 贺尔铭 +2 位作者 苑强波 杨正权 王彬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8,共9页
起落架动力学试验是研制过程中验证结构参数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且对动态过程约束条件模拟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针对固定翼舰载飞机弹射起飞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舰载飞机前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试验方法,... 起落架动力学试验是研制过程中验证结构参数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且对动态过程约束条件模拟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针对固定翼舰载飞机弹射起飞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舰载飞机前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试验方法,搭建了起落架弹射突伸试验测试系统,并分别研究了在弹射起飞突伸过程中起落架关键部位载荷、加速度及缓冲器充填压力等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参数变化对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起落架牵制释放及弹射突伸过程均会使结构受到较大冲击,牵制释放过程造成上部质量垂向过载是起落架突伸时的2倍以上,起落架缓冲器压力改变对此过程影响不大;弹射突伸过程中加载速率与高压气腔充气压力对整个系统突伸能量影响较大,而缓冲器充油量、轮胎充气压力等变化对突伸能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飞机 前起落架 地面试验 牵制释放 弹射突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U-McFxLMS算法的涡桨飞机舱内噪声主动控制研究
2
作者 沈昊 董宁娟 +3 位作者 薛青 陈逸笑 鹿澳沣 沈星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4-599,627,628,共8页
涡桨飞机座舱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普遍采用传统的多通道滤波x最小均方(multichannel 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简称McFxLMS)算法,该算法的计算量随着通道数的增加而激增,严重影响控制效果。针对该问题,基于连续局部迭代-McFxLMS(seq... 涡桨飞机座舱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普遍采用传统的多通道滤波x最小均方(multichannel 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简称McFxLMS)算法,该算法的计算量随着通道数的增加而激增,严重影响控制效果。针对该问题,基于连续局部迭代-McFxLMS(sequential partial update-McFxLMS,简称SPU-McFxLMS)算法,开发了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SPU-McFxLMS算法通过更新部分滤波器权值,在保证收敛精度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首先,对比分析了传统McFxLMS算法与SPU-McFxLMS算法的原理差异,通过理论推导证明其计算效率提升特性;其次,建立了算法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最后,基于SOM-TL6678核心板开发了16通道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并搭建飞机座舱地面模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108 Hz和216 Hz双频噪声场景下,各位置的平均降噪量能够达到10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噪声控制 多通道系统 滤波x最小均方算法 涡桨飞机舱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策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白生宝 肖迎春 +1 位作者 刘国强 黄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6,共13页
飞机全寿命周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飞机在役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地面维护效率,延长飞机使用寿命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效益,因而得到国内外的持续关注和研究。该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已成为衡量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飞机结构... 飞机全寿命周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飞机在役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地面维护效率,延长飞机使用寿命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效益,因而得到国内外的持续关注和研究。该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已成为衡量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标准规范与策略的制定是技术开展的首要任务。分析了航空制造业先进国家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相关的标准规范,明确了制定标准规范的具体要求;通过总结国外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梳理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框架体系;针对我国飞机结构地面试验和服役环境2大应用场景的技术特点,明晰了我国结构健康监测的技术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的总体架构和可供剪裁的技术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完整性 结构健康监测 损伤检测 监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异常声源信号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贺谦 冯建民 韩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2-315,共4页
针对飞机结构强度试验环境复杂的特点,进行了飞机结构异常声源信号提取方法研究。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进行声源降噪处理,通过Teager能量算子加短时过零率的双参数双门限法,进行带噪信号的端点检测,形成了一套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异常声源... 针对飞机结构强度试验环境复杂的特点,进行了飞机结构异常声源信号提取方法研究。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进行声源降噪处理,通过Teager能量算子加短时过零率的双参数双门限法,进行带噪信号的端点检测,形成了一套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异常声源信号提取方法。通过提取复材板断裂和铆钉断裂等飞机真实结构的异常声源信号,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含背景噪声的信号中准确提取飞机结构异常声源信号,适用于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复杂环境中的异常声源信号提取。同时,为实现飞机结构异常声源快速定位和声源特征辨识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声源 信号提取 飞机结构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强度试验结构单点大载荷加载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柁 张园 +1 位作者 刘兴科 任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7-31,共5页
某型飞机弹射试验中单点集中载荷较大,受试验场地条件和试验设备能力等因素限制,现有加载方式难以满足试验集中大载荷加载要求。因此,综合考虑试验载荷大小、方向、加载位置、地轨承载能力、加载装置强度、质量、减载载荷等因素,通过多... 某型飞机弹射试验中单点集中载荷较大,受试验场地条件和试验设备能力等因素限制,现有加载方式难以满足试验集中大载荷加载要求。因此,综合考虑试验载荷大小、方向、加载位置、地轨承载能力、加载装置强度、质量、减载载荷等因素,通过多参数目标优化,得到满足试验需求的单点大载荷加载装置的最佳设计尺寸。研发的加载装置通过航向载荷主动卸载及垂向载荷卸载接口将大载荷优化分配,确保承载系统安全,实现集中大载荷的精准施加。所设计的单点集中大载荷加载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型飞机弹射载荷静力试验,试验加载中加载装置保持平稳,未发现破坏及目视可见变形,且试验测量数据与目标值相吻合,试验加载稳定性、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强度试验 单点大载荷 多参数优化 载荷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强度试验支持系统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鑫涛 杜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98,共4页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特点是主起落架数量较多,且试验机及设备质量较大,单支柱起落架承载受限,因此试验过程中无法采用单个主起落架作为试验支持点,但选择多个主起落架作为支持点则造成飞机静不定,因此设计了一种试验支持系统。借鉴连...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特点是主起落架数量较多,且试验机及设备质量较大,单支柱起落架承载受限,因此试验过程中无法采用单个主起落架作为试验支持点,但选择多个主起落架作为支持点则造成飞机静不定,因此设计了一种试验支持系统。借鉴连通器结构,应用帕斯卡原理及静压支撑原理将支持点起落架通过液压系统进行虚拟联合,形成一种类等臂杠杆,保证所联合支持点的起落架受载一致,结合前起落架实现飞机静定支持。对该支持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试验支持的要求。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轮多支柱 试验支持 虚拟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差动式加载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鑫涛 杜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0-83,共4页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结构飞机的结构强度试验,由于起落架加载空间狭小,起落架载荷施加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差动式加载方法,通过设计特殊杠杆将作动筒设置于两个相邻起落架之间,形成一种加载二力杆,顺利实现所有起落架的载荷施加,...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结构飞机的结构强度试验,由于起落架加载空间狭小,起落架载荷施加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差动式加载方法,通过设计特殊杠杆将作动筒设置于两个相邻起落架之间,形成一种加载二力杆,顺利实现所有起落架的载荷施加,且满足拉压双向交变载荷施加需求。该方法一次安装到位,空间占用率低,极大缩减了试验换装周期。通过软件仿真模拟了差动式加载方法在多轮多支柱起落架上的应用,且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到某型飞机全机疲劳试验。仿真和应用结果表明,差动式加载方法完全能够实现多轮多支柱起落架的拉压双向交变载荷的施加,为类似复杂区域多结构试验件的考核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 差动式加载方法 二力杆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在考虑温度影响的起落架落震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飞 王彬文 +5 位作者 杨正权 陈熠 杨建波 朱晨辰 王聪 刘成龙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3-380,共8页
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进行高低温环境下起落架落震性能试验研究。为了模拟落震试验所需的极端高温和低温环境,设计研制了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利用其对全尺寸起落架进行加热/降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开展了起落架高低温落震试验,... 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进行高低温环境下起落架落震性能试验研究。为了模拟落震试验所需的极端高温和低温环境,设计研制了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利用其对全尺寸起落架进行加热/降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开展了起落架高低温落震试验,对比研究了高温和低温环境对起落架落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自-55℃升至70℃,起落架缓冲系统的空气弹簧刚度逐渐变大;低温环境对该型起落架缓冲器内部的油液阻尼力影响较明显,而且极端的低温环境会导致起落架缓冲支柱摩擦力增大,压缩行程缩短;高温环境主要影响缓冲器内部的空气弹簧刚度,温度越高,空气弹簧刚度越大,支柱不易被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落震性能 落震试验 环境温度 极端环境模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结构强度试验载荷限定技术研究
9
作者 王鑫涛 杜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9-51,共3页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主起落架数量较多,试验机及试验设备重力大。试验应急卸载时,能量快速释放的不协调性易对支持点结构产生较大冲击载荷,且该载荷不可控,影响试验的考核。因此研究一种载荷限定技术,该技术能够兼顾飞机试验支持以及...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主起落架数量较多,试验机及试验设备重力大。试验应急卸载时,能量快速释放的不协调性易对支持点结构产生较大冲击载荷,且该载荷不可控,影响试验的考核。因此研究一种载荷限定技术,该技术能够兼顾飞机试验支持以及加载的功能。对该技术的原理、实现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和组合,搭建验证平台,对载荷限定技术工作原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原理完全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 载荷限定技术 原理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频率对TC17超高周疲劳性能影响研究
10
作者 陈永辉 郭云珊 +1 位作者 潘凯 杭超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9-526,共8页
TC17钛合金是一种典型的发动机叶盘材料,其超高周疲劳性能与发动机的长寿命高可靠性设计直接相关。采用常规拉压、常规弯曲、加速拉压、加速弯曲4种试验方法开展TC17的超高周疲劳性能研究,其中常规试验频率(1500±500)Hz,加速试验频... TC17钛合金是一种典型的发动机叶盘材料,其超高周疲劳性能与发动机的长寿命高可靠性设计直接相关。采用常规拉压、常规弯曲、加速拉压、加速弯曲4种试验方法开展TC17的超高周疲劳性能研究,其中常规试验频率(1500±500)Hz,加速试验频率(20±1)kHz。获得了TC17在5×10^(5)~2×10^(9)寿命范围内的疲劳试验数据,其疲劳强度主要集中在400~570 MPa范围内。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试验数据分析发现,加载频率对TC17的超高周疲劳性能影响较小,弯曲疲劳强度高于拉压疲劳强度。断口分析表明,加载频率对TC17的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机理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钛合金 加载频率 拉压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姿态转换与控制
11
作者 燕晨耀 尹伟 +2 位作者 杜星 田文朋 吝继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
针对以往大型飞机姿态转换过程存在潜在的胶布带脱落、局部失稳以及多种提升设备不协调等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大型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姿态转换与控制方法。通过设计位移提升装置和全浮动支持平台,确保飞机姿态转换系统安全可靠;应用协调加... 针对以往大型飞机姿态转换过程存在潜在的胶布带脱落、局部失稳以及多种提升设备不协调等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大型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姿态转换与控制方法。通过设计位移提升装置和全浮动支持平台,确保飞机姿态转换系统安全可靠;应用协调加载控制系统,提出多点协调的位移提升控制方案,实现飞机姿态平稳转换和精准控制;研究飞机姿态实时测量算法,开发可视化监控系统,实现飞机姿态多维变量实时监控。通过全要素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某大型飞机的姿态转换过程实现了多维度可视化监控,与传统方法相比,效率提升了约35%,可靠性及安全性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构强度试验 姿态转换与控制 协调加载 可视化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静强度试验屈曲检测系统设计实现
12
作者 许向彦 常亮 +1 位作者 韩志华 聂小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474-9480,共7页
全机结构危险部位的实时判断与筛选一直是结构强度验证过程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屈曲部位的识别与判断作为飞机结构静力试验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决定着现场试验人员对试验全局的掌控程度。针对飞机结构静强度试验中,试验风险越来越... 全机结构危险部位的实时判断与筛选一直是结构强度验证过程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屈曲部位的识别与判断作为飞机结构静力试验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决定着现场试验人员对试验全局的掌控程度。针对飞机结构静强度试验中,试验风险越来越难以把控,不可预期的结构失效状况时有发生等问题,为了准确高效地实现对结构屈曲部位的识别,设计实现了屈曲实时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定时器技术实现采集数据的实时获取,基于非线性度完成屈曲部位判断,最后分别通过二维与三维方式对屈曲部位进行可视化显示。系统在航空型号试验现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试验 屈曲识别 实时检测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粘贴式应变测量系统在线校准技术研究
13
作者 周宁 冯建民 +8 位作者 宋昊 尧建平 赵启迪 张慧君 黄晓龙 尹伟 高战朋 武军 于翀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2,共9页
在大型客机全机结构静强度试验中,针对多点粘贴式应变测量系统的在线校准问题,提出了通过降低敏感元件分散性建立伪溯源链的技术思路,开展了初步研究并将光纤和应变片的灵敏度分散性分别降低到1%和2.8%。研制了应变标准源,比对光纤、应... 在大型客机全机结构静强度试验中,针对多点粘贴式应变测量系统的在线校准问题,提出了通过降低敏感元件分散性建立伪溯源链的技术思路,开展了初步研究并将光纤和应变片的灵敏度分散性分别降低到1%和2.8%。研制了应变标准源,比对光纤、应变片和散斑3种应变测量方式的精度及其在线溯源方法,发现了借助高精度非接触式应变测量手段和低分散性的应变敏感元件特性建立真溯源链的技术途径。针对海量粘贴式应变敏感元件配套电路通道,研发了自动化的校准检测装置,总体效率提升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测量 在线校准 溯源方法 粘贴式应变传感器 自动校准 电阻应变片 光纤光栅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金属飞机机身下部结构坠撞的吸能特性与吸能设计
14
作者 张欣玥 惠旭龙 +3 位作者 刘小川 白春玉 李肖成 牟让科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8,共16页
为研究飞机机身下部结构的坠撞吸能特性并进行吸能设计,以典型民机金属机身的下部结构为对象,首先开展了典型机身下部结构的坠撞实验,基于实验和仿真结果,对机身下部结构的吸能特性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机身下部结构的坠撞吸能... 为研究飞机机身下部结构的坠撞吸能特性并进行吸能设计,以典型民机金属机身的下部结构为对象,首先开展了典型机身下部结构的坠撞实验,基于实验和仿真结果,对机身下部结构的吸能特性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机身下部结构的坠撞吸能设计,并采用仿真手段研究了新型机身下部结构的布局参数对结构坠撞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坠撞过程中,原构型机身下部结构的立柱均在连接处附近弯折并断裂,而立柱的其他区域几乎未发生塑性变形;在机身结构总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与原构型相比,新型机身下部结构变形更加充分,可显著降低飞机坠撞前期的载荷和加速度峰值,机身框和下部吸能结构的吸能占比明显增大;相较于原构型,优化后的新型机身结构的平均过载下降了30.8%,客舱地板上2个质量点的平均加速度分别下降了25.0%和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身下部结构 适坠性 坠撞实验 吸能特性 坠撞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结构坠撞性能缩比实验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李肖成 惠旭龙 +6 位作者 白春玉 刘小川 张欣玥 韩鹤朝 徐绯 冯威 杨先锋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9,共11页
缩比实验具有成本低、风险小、周期短等优势,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以典型民机机身下部结构为对象,开展了民机结构坠撞缩比理论分析和实验方法研究。推导了民机坠撞缩放比例因子,设计并加工了1/4缩比实验件,开展了6 m/s工况下的坠... 缩比实验具有成本低、风险小、周期短等优势,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以典型民机机身下部结构为对象,开展了民机结构坠撞缩比理论分析和实验方法研究。推导了民机坠撞缩放比例因子,设计并加工了1/4缩比实验件,开展了6 m/s工况下的坠撞实验,获得了全尺寸坠撞实验与缩比实验中机身结构关键位置处的速度和加速度响应、地面撞击载荷响应以及局部关键部位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缩比实验件与全尺寸实验件在框和立柱处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具有较好一致性。缩比结构对全尺寸原型结构的坠撞载荷峰值预测误差为14.4%,座椅加速度峰值预测误差为14.8%,横梁处的加速度峰值预测误差为13.1%。缩比实验可以有效预测全尺寸原型结构的变形、破坏过程和关键部位的动态响应,可用于民机结构坠撞性能验证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飞机 缩比理论 坠撞性能 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匣结构内部辐射加热仿真与试验对比研究
16
作者 姚迟森 蒋军亮 张肖肖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2,共7页
针对当前航空发动机机匣热试验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难以对比关联的问题,根据机匣典型结构纯热试验设计开展机匣内部辐射加热仿真计算,建立了一种同时考虑石英灯丝电阻率与发射率变化规律的灯丝温度估算方法,并根据试验控制电压估算了... 针对当前航空发动机机匣热试验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难以对比关联的问题,根据机匣典型结构纯热试验设计开展机匣内部辐射加热仿真计算,建立了一种同时考虑石英灯丝电阻率与发射率变化规律的灯丝温度估算方法,并根据试验控制电压估算了3个工况下灯丝的时变温度,从而将仿真计算与实际试验相关联。同时根据试验装配情况,提出了一种针对灯管交错排布时水冷电极遮挡效应的模型修正方法。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8%以内,说明采用该建模与修正方法能够提高实际试验与仿真计算间的关联性,可进一步指导机匣结构试验设计与模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试验仿真 石英灯加热器 发动机机匣 辐射传热 内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带复合材料0°拉伸疲劳试样构型对比分析及失效机理研究
17
作者 黄光启 宋贵宾 张强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对常用的2种单向带复合材料0°拉伸疲劳试样构型开展了试验与仿真分析对比研究,通过采用非接触测量手段获取了2种构型试样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变分布,发现“双哑铃型”试样边缘效应显著,应力集中更加严重;同时通过仿真分析方法获取了2... 对常用的2种单向带复合材料0°拉伸疲劳试样构型开展了试验与仿真分析对比研究,通过采用非接触测量手段获取了2种构型试样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变分布,发现“双哑铃型”试样边缘效应显著,应力集中更加严重;同时通过仿真分析方法获取了2种构型试样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力云图,同样表明“双哑铃型”应力集中严重;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边缘发现机械加工将导致试样表面损伤,“双哑铃型”试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将对纤维造成更多损伤,不利于承载;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直条型”试样较“双哑铃型”试样更适合开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0°拉-拉疲劳门槛值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疲劳门槛值 试样构型 失效机理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点阵结构的流动传热强化研究及应用综述
18
作者 李小龙 梁栋 +3 位作者 李丽霞 陈宏 文佳俊 陈伟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7,共15页
微细点阵结构凭借高表体比、强扰流作用及轻量化特性等优势,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及高超声速动力装置的热端部件热防护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介绍了桁架型点阵结构和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点阵结构的定义、设计方法与流动传热特性,... 微细点阵结构凭借高表体比、强扰流作用及轻量化特性等优势,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及高超声速动力装置的热端部件热防护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介绍了桁架型点阵结构和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点阵结构的定义、设计方法与流动传热特性,归纳了其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及相关优化设计策略,总结了其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冷却和高速飞行器前缘热防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增材制造技术的进步为复杂微细点阵结构的精确成型提供了工艺保障。其中,桁架型点阵结构通过交叉倾斜的杆件诱导形成复杂涡流,其传热强化效果相对于传统冷却结构显著提高,但伴随较高的流动压降;三周期极小曲面点阵结构凭借连续光滑的曲面形态和灵活的设计自由度,结合优化算法后展现出高效精准的冷却调控效果。当前,常规工况下典型点阵结构的流动传热特性已得到初步阐述,未来研究可以重点关注梯度点阵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复杂高温环境与旋转效应对其流动传热的影响以及点阵结构与其它冷却技术的协同强化机制等方向,以期进一步推动微细点阵结构在空天热防护系统中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点阵结构 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 传热强化 热端部件热防护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跨尺度冲击损伤和疲劳研究
19
作者 於之杰 王向盈 +2 位作者 孙启星 孙伟 郭玉佩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166,共13页
为实现兼顾材料尺度效应和建模预测效率的冲击损伤和冲击疲劳研究方法,立足冲击损伤和疲劳过程中的金属塑性变形机理,研究了冲击损伤过程中尺度效应影响下的材料构效行为,建立了金属材料的去局域化、跨尺度冲击损伤本构理论,形成了面向... 为实现兼顾材料尺度效应和建模预测效率的冲击损伤和冲击疲劳研究方法,立足冲击损伤和疲劳过程中的金属塑性变形机理,研究了冲击损伤过程中尺度效应影响下的材料构效行为,建立了金属材料的去局域化、跨尺度冲击损伤本构理论,形成了面向先进制造多尺度金属材料的冲击损伤和疲劳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利用低阶应变梯度理论实现尺度效应描述,在Johnson-Cook冲击动力学模型和Lemaitre冲击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跨尺度冲击动力学及损伤演化的描述,并可以在VUMAT子程序中便捷地实现该本构的有限元计算。有限元结果表明,材料的不均匀变形带来了较高的应变梯度,使得材料的应力水平在加工硬化及应变率硬化效应上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让材料更快地进入损伤阶段,导致承载力降低或提前失效,这与金属材料在强度与韧性间的拮抗关系保持了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损伤 冲击疲劳 跨尺度力学 应变梯度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彬文 肖迎春 +3 位作者 白生宝 王莉 黄博 田媛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41,共12页
飞机结构是飞机平台的基础,是确保飞机安全、长寿命使用的最重要的承力架构。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设计思想不断演变发展,对飞机机体结构性能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严酷的使用环境和严格的功能/性能综合要求,使得结构完整性面... 飞机结构是飞机平台的基础,是确保飞机安全、长寿命使用的最重要的承力架构。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设计思想不断演变发展,对飞机机体结构性能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严酷的使用环境和严格的功能/性能综合要求,使得结构完整性面临重大挑战。飞机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具有实时性、在线性等优势,是保证结构安全性、降低维护费用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从飞机结构完整性大纲出发,阐释飞机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的基本内涵、任务和实施方法,综述本领域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结合我国在飞机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展望了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健康管理 载荷监测 损伤监测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