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骨康疏方通过抑制HIF-1α/BNIP3自噬信号通路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破骨细胞分化
1
作者 李玮怡 江露 +4 位作者 张宗星 陈丹 包卓玛 黄丽 袁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9-1396,共8页
目的研究强骨康疏方(QGKSF)对HIF-1α/BNIP3自噬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含药血清,RAW264.7细胞体外培养,低氧+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MTX)、QGKSF低剂量组(QGKSF... 目的研究强骨康疏方(QGKSF)对HIF-1α/BNIP3自噬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含药血清,RAW264.7细胞体外培养,低氧+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MTX)、QGKSF低剂量组(QGKSF-L)、QGKSF高剂量组(QGKSF-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P染色观察各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量;鬼笔环肽染色检测F-肌动蛋白环形成情况;MDC染色观察自噬泡;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ELISA检测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BNIP3、Bcl-2、Beclin1、LC3-Ⅰ、LC3-Ⅱ、P62、TRAP的蛋白水平;RT-qPCR检测HIF-1α、BNIP3、Bcl-2、Beclin1、LC3、P62、TRAP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可见大量TRAP阳性细胞,F-肌动蛋白环形成增多,自噬荧光强度增加,自噬小体增多(P<0.001);与模型组比较,MTX组、QGKSF-L组和QGKSF-H组的TRAP阳性细胞数量和F-肌动蛋白环形成减少,自噬荧光强度减弱,自噬小体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6、TNF-α水平升高(P<0.001);经过MTX和QGKSF治疗后IL-6、TNF-α水平有所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IF-1α、BNIP3、Bcl-2、Beclin1、LC3、TRAP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P62蛋白及mRNA水平降低(P<0.01);经MTX及QGKSF治疗后,HIF-1α、BNIP3、Bcl-2、Beclin1、LC3、TRAP蛋白及mRNA水平降低,P62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QGKSF可能通过抑制HIF-1α/BNIP3自噬信号通路来减少RANKL诱导的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发挥治疗RA骨破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康疏方 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 自噬 HIF-1α/BNIP3信号通路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三百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江露 张宗星 +4 位作者 李玮怡 刘道忠 包卓玛 聂青云 袁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9-1990,共12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三百棒(Toddalia asiatica,T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网络药理学分析TA抗RA骨破坏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分...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三百棒(Toddalia asiatica,T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网络药理学分析TA抗RA骨破坏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通过CCK-8检测三百棒醇提物(Toddalia asiatica alcohol extract,TAAE)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筛选出合适的药物浓度及干预时间;用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成骨细胞模型,ALP染色、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成骨分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通路相关蛋白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采用通路抑制剂DKK-1进一步验证TAAE是否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分化。结果共筛选出TA抗RA骨破坏的靶点158个,核心靶点56个。KEGG信号通路富集主要有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CCK-8检测结果显示:1 g·L^(-1)TAAE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ALP染色及ALP活性检测结果示:TAAE能显著增加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的细胞的染色阳性率及AL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AAE可增加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使用DKK-1抑制剂后上述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TAAE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分化以达到治疗RA骨破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破坏 三百棒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百棒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胶原诱导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血管翳 被引量:1
3
作者 向珊 张宗星 +6 位作者 江露 刘道忠 李玮怡 包卓玛 田瑞 陈丹 袁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2-1588,共7页
目的探讨三百棒醇提物(TAAE)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胶原诱导性(CIA)大鼠血管翳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GT)、三百棒醇提物低剂量组(TAAE-L)、三百棒醇提物中剂量组(TAAE-M... 目的探讨三百棒醇提物(TAAE)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胶原诱导性(CIA)大鼠血管翳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GT)、三百棒醇提物低剂量组(TAAE-L)、三百棒醇提物中剂量组(TAAE-M)、三百棒醇提物高剂量组(TAAE-H),10只/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大鼠采用二次免疫法建立CIA大鼠模型。二次免疫结束后,三百棒醇提物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1次/d,连续35 d。采用关节炎指数(AI)评分评估大鼠关节炎症程度;HE染色法观察膝关节滑膜病理变化;ELISA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中PI3K、Akt、p-PI3K、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抑制因子内皮抑素(E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9)蛋白含量的变化;RT-PCR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中TNF-α、IL-6、IL-1β、VEGF、HIF-1α、PI3K、Akt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TAAE和TGT组大鼠的足肿胀度和AI评分降低(P<0.05),膝关节病理变化明显改善,新生血管生成减少,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TAAE的干预上调ES蛋白水平,下调p-PI3K、p-Akt、MMP1、MMP3、MMP9、VEGF、HIF-1α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AAE还降低了TNF-α、IL-6、IL-1β、PI3K、Akt、VEGF、HIF-1αm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AAE-H组与TGT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AE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HIF-1α、VEGF、ES、MMP1、MMP3、MMP9等蛋白的表达,改善CIA大鼠关节症状,抑制RA血管翳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百棒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管翳 炎症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骨康疏方通过RANKL/RANK/OPG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分化而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 被引量:2
4
作者 江露 张宗星 +4 位作者 李玮怡 刘道忠 包卓玛 聂青云 袁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强骨康疏方(Qianggu-Kangshu formula,QGKS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作用机制并利用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QGKSF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强骨康疏方(Qianggu-Kangshu formula,QGKS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作用机制并利用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QGKSF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使用OMIM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RA骨破坏相关的靶点,利用Venny 2.1.0筛选QGKSF抗RA骨破坏的靶点和靶点数量;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系统将筛选的QGKSF抗RA骨破坏的靶点进行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药物的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各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量;测定TRAP酶活性以反映细胞酶活性;鬼笔环肽染色检测F-肌动蛋白环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活化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1,NFATc1)、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c-Fos、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RANK配体(RANK ligand,RANKL)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蛋白水平。结果:从QGKSF中共筛选出136种有效活性成分及126个有效成分靶点;QGKSF抗RA骨破坏的靶点有207个,其中175个核心靶点。GO富集得到199条通路,筛选出与破骨细胞相关的通路共20条,主要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和破骨细胞分化等。TRAP染色、酶活性测定及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与model组相比,QGKSF和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组的阳性细胞形成减少,酶活性降低,F-肌动蛋白环形成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model组相比,QGKSF和MTX组的NFATc1、TRAP、CTSK、c-Fos、MMP9、p-AKT、RANK和RANKL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OP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QGKSF可抑制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而抑制破骨细胞过度分化,从而起到减轻RA骨破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康疏方 类风湿关节炎 破骨细胞 RANKL/RANK/OPG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枫杨总黄酮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5
作者 陈国庆 刘晓镕 +7 位作者 金金 闫冬 刘人嘉 向珊 袁林 向阳 吴昊 沈秀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1189,共9页
目的:探讨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以及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的影响。方法:将36只C57BL/6J小鼠(SPF级、6~8周龄、雄性)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3%DSS溶液模型组、美沙拉... 目的:探讨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以及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的影响。方法:将36只C57BL/6J小鼠(SPF级、6~8周龄、雄性)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3%DSS溶液模型组、美沙拉嗪(300 mg·kg^(-1)·d^(-1))组、低剂量(62.5 mg·kg^(-1)·d^(-1))PHSTF组、中剂量(125 mg·kg^(-1)·d^(-1))PHSTF组和高剂量(250 mg·kg^(-1)·d^(-1))PHSTF组,每组6只。阴性对照组小鼠饮用蒸馏水,其他组连续7 d饮用3%DSS溶液诱导UC模型,在第1天UC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 d,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每天观察PHSTF对小鼠体重、便血和结肠长度的影响;使用HE染色评估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通过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抑炎因子IL-10的水平。构建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CCK-8法评估细胞活力;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qPCR检测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0和精氨酸酶1(Arg-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CD206和Arg-1)的蛋白表达;最后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HSTF显著缓解了DSS诱导的UC小鼠体重下降(P<0.05)、便血和结肠长度缩短的症状;减轻了结肠组织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PHSTF降低了结肠组织中IL-1β的水平(P<0.05),升高了IL-10的水平(P<0.05),降低了结肠组织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与LPS组相比,PHSTF降低了RAW264.7细胞IL-1β和iNOS的mRNA水平(P<0.01),升高了IL-10和Arg-1的mRNA水平(P<0.01);PHSTF降低了iNOS蛋白表达水平(P<0.01),升高了Arg-1以及CD206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PHSTF能促进巨噬细胞由M1促炎型向M2抑炎型转化进而干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枫杨总黄酮 溃疡性结肠炎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7水平增高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佳 夏燕 +4 位作者 袁林 陈安平 杨年安 向阳 向诗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73-1676,共4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骨关节炎(O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白细胞介素27(IL-27)及其受体的水平。方法收集20例RA、20例OA、20例正常人PBMC和4例RA及4例OA患者滑膜组织,培养FL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骨关节炎(O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白细胞介素27(IL-27)及其受体的水平。方法收集20例RA、20例OA、20例正常人PBMC和4例RA及4例OA患者滑膜组织,培养FL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BMC和FLS中IL-27 mRNA的水平;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RA、OA患者FLS IL-27Rα的表达。结果 RA及OA患者PBMC中IL-27 mRNA水平分别是正常人的1.81倍及2.07倍;RA患者和OA患者PBMC中IL-27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但RA患者FLS中IL-27 mRNA是OA患者的3.74倍;RA组FLS的IL-27Rα较OA组水平增高。结论 RA、OA患者IL-27水平增加,且RA患者FLS中IL-27水平高于PB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4基因rs7574865位点多态性与武陵山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夏燕 宋敬丽 +5 位作者 冯佳 田瑞 曾殷豪 向阳 代玉芳 袁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29-833,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4(STAT4) rs7574865和miRNA146a rs291016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武陵山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7例RA患者和同期305例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多重PCR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Hi...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4(STAT4) rs7574865和miRNA146a rs291016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武陵山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7例RA患者和同期305例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多重PCR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Hi-SNP)测定RA患者和同期对照人群rs7574865和rs2910164位点基因型,用χ2检验比较分析两组人群中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并分析这两个位点多态性与RA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rs7574865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均是RA的易感因素(OR=2. 42,95%CI:1. 37~4. 28; OR=1. 43,95%CI:1. 12~1. 82),同时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也显示与RA的发病易感相关。rs291016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RA易感性无关,并且rs7574865和rs2910164位点多态性与RF和ACCP抗体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STAT4 rs757486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武陵山地区RA的发病相关,与患者RF和ACCP抗体水平无关;而miRNA146a rs2910164多态性与RA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4(STAT4) miRNA146a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益赛普短期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达标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建 陈安平 +2 位作者 夏燕 冯佳 向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C)与生物制剂益赛普的短期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达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48例RA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GC治疗组(28例,给予免疫抑制剂联合小剂量GC),益赛普治疗组(20例,给予免疫抑制剂联合益赛普)。2... 目的比较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C)与生物制剂益赛普的短期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达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48例RA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GC治疗组(28例,给予免疫抑制剂联合小剂量GC),益赛普治疗组(20例,给予免疫抑制剂联合益赛普)。24周后将GC和益赛普分别减量至停用,分别于开始治疗后第4、12、24周和药物开始减量后的第4、12、24周评价其病情活动。并在开始治疗后第24周时评价两组患者的达标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48周的骨密度情况和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第1个月益赛普治疗组DAS28评分较小剂量GC组有明显下降,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两组DAS28评分的变化无明显差异。用这两组方案治疗的RA患者达标率无明显差别。骨密度值与治疗前相比,GC组与益赛普组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小剂量GC联合慢作用药物与益赛普联合慢作用药物的短期应用,在疗效、达标治疗及不良反应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GC治疗组比益赛普组患者腰椎骨密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 益赛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枫杨总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和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国庆 董倩男 +5 位作者 杨锐 高瑛 刘人嘉 袁林 向阳 吴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1,共8页
目的:探究湖北枫杨总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及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100、150和200μg/mL)枫杨总黄酮组,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Lip-1)组,Lip-1+高剂量枫杨总黄酮组。采... 目的:探究湖北枫杨总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及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100、150和200μg/mL)枫杨总黄酮组,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Lip-1)组,Lip-1+高剂量枫杨总黄酮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谷胱甘肽(GSH)试剂盒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RT-qPCR检测细胞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LC7A11、GPX4、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枫杨总黄酮组A549细胞活力降低(P<0.01),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P<0.01),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SLC7A11和GPX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Kea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加入铁死亡抑制剂后,与高剂量枫杨总黄酮组相比,A549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SLC7A11、GPX4、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Keap-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湖北枫杨总黄酮能抑制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并且通过调控Keap-1/Nrf2/HO-1通路诱导肺癌A549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枫杨总黄酮 非小细胞肺癌 铁死亡 Keap-1/Nrf2/HO-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当归补血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柏楠 王咏兰 +3 位作者 刘道忠 万星 黄德斌 袁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1-657,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当归补血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TCMID数据库筛选出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运用PubChem平台获取靶点Canonical SMILES号,SwissTarget、TargetNet数据库筛选出当归补血汤对应的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当归补血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TCMID数据库筛选出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运用PubChem平台获取靶点Canonical SMILES号,SwissTarget、TargetNet数据库筛选出当归补血汤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检索获得肝纤维化相关疾病靶点,Venny 2.1.0获取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靶点与肝纤维化的交集疾病靶点;STRING数据库获取PPI网络,Cytoscape 3.9.1软件获取核心靶点,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动物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采用腹腔注射CCl_(4)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给药,持续6周;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α-SMA、Col-1、p-PI3K、p-Akt、p-JN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从当归补血汤中筛选得到作用于肝纤维化的活性成分29种,肝纤维化相关疾病靶点2901个,药物与疾病有259个交集基因,核心靶点为MAPK、c-Jun、Akt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脂质与动脉硬化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当归补血汤能够下调肝纤维化小鼠血清ALT、AST、IL-6、TNF-α、IL-1β水平和肝组织α-SMA、Col-1、p-PI3K、p-Akt、p-JN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论当归补血汤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释放,调节PI3K/Akt和JNK/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炎症因子 PI3K/AKT信号通路 JNK/P38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枫杨总黄酮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昊 陈国庆 +5 位作者 卢曼 高瑛 江蕲玲 罗豪楠 袁林 向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0,共7页
目的:观察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人类风湿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MH7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MH7A细胞分为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低剂量(6.25 mg/L)PHSTF组、中剂量(12.5 mg/L)PHSTF组、高剂... 目的:观察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人类风湿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MH7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MH7A细胞分为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低剂量(6.25 mg/L)PHSTF组、中剂量(12.5 mg/L)PHSTF组、高剂量(25 mg/L)PHSTF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激动剂740Y-P(10μmol/L)组和740Y-P(10μmol/L)+高剂量(25 mg/L)PHSTF组。采用CCK-8法检测MH7A细胞活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H7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PHSTF组MH7A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划痕愈合面积显著减小(P<0.01),迁移和侵袭至下室的细胞显著减少(P<0.0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及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高剂量PHSTF组相比,PI3K激动剂740Y-P显著提高了PHSTF处理下MH7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也使得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及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PHSTF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MH7A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枫杨总黄酮 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柏楠 王咏兰 +1 位作者 洪岚 袁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cGAS/STING信号通路研究大黄素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自噬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MH7A细胞增殖的结果,并根据细胞存活率筛选出药物的浓度,并加入自噬抑制剂3-MA进一步验证大黄素对自噬的影响;采用MD... 目的基于cGAS/STING信号通路研究大黄素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自噬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MH7A细胞增殖的结果,并根据细胞存活率筛选出药物的浓度,并加入自噬抑制剂3-MA进一步验证大黄素对自噬的影响;采用MDC法检测MH7A细胞自噬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GAS、STING、p-STING、LC3-I、LC3-II、P62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DC染色结果提示,大黄素能够增强MH7A细胞自噬;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大黄素可降低MH7A细胞自噬相关蛋白cGAS、STING、p-STING和P62的表达,增加LC3-II和Beclin-1的表达。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后,MH7A细胞P62蛋白表达升高,LC3-II和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下调cGAS/STING信号通路加速自噬,抑制MH7A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MH7A细胞 cGAS/STING信号通路 自噬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飞龙掌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建红 杨丹 +3 位作者 王刚 宋天英 赵方毓 陈显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5-1383,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以及动物实验,阐释飞龙掌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数据库筛选飞龙掌血化学成分和IS靶点,构建PPI网络,建立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行成分与靶点的分子对接,最后通过动...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以及动物实验,阐释飞龙掌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数据库筛选飞龙掌血化学成分和IS靶点,构建PPI网络,建立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行成分与靶点的分子对接,最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药物对PI3K/AKT/mTOR通路及自噬的影响。动物实验中,制备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飞龙掌血组,并设假手术组,观察药物对大鼠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的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mTOR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检测PI3K、p-PI3K、AKT、p-AKT、mTOR以及自噬标识物LC3-Ⅱ、p62表达情况。结果最终筛选到22个活性成分,AKT1、MAPK3等29个核心靶点,PI3K/AKT、MAPK等194条信号通路。活性成分与IS相关靶点的结合稳定。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分布稀疏紊乱,尼氏小体数量减少,胞质空泡化,海马区、皮质区mTOR阳性细胞表达减少,海马组织p-PI3K、p-AKT、mTOR和p62表达降低(P<0.05,P<0.01),LC3-Ⅱ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飞龙掌血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有效改善上述指标。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飞龙掌血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IS的潜力。动物实验表明,飞龙掌血可以保护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结构,这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过度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飞龙掌血 缺血性脑卒中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杨总黄酮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的释放减轻大鼠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锐 舒翊秦 +5 位作者 文晖杰 蔡熹 王震 张棽 向阳 吴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5-1652,共8页
目的探讨枫杨总黄酮(PHSTF)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IA组)、枫杨总黄酮低剂量组[CIA+PHSTF(45 mg/kg)]、枫杨总黄酮高剂量组[CIA+PHSTF(90 mg/k... 目的探讨枫杨总黄酮(PHSTF)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IA组)、枫杨总黄酮低剂量组[CIA+PHSTF(45 mg/kg)]、枫杨总黄酮高剂量组[CIA+PHSTF(90 mg/kg)]、雷公藤多苷片组[CIA+TPG(10 mg/kg)],5只/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大鼠采用二次免疫法建立CIA大鼠模型。二次免疫结束后,枫杨总黄酮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HE染色检测踝关节组织损伤情况;免疫组化(IHC)检测踝关节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NETs)标志物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H3)的表达水平。建立细胞模型,设立枫杨总黄酮不同剂量组(0、12.5、25、50、100、200μg/mL),利用CCK-8探索PHSTF用药浓度,采用迪夫快速染色法观察中性粒细胞的形态;设立对照组(Control),佛波酯(PMA)刺激中性粒细胞模拟NETs形成建立模型组(PMA),枫杨总黄酮低剂量组[CIA+PHSTF(100μg/mL)],枫杨总黄酮高剂量组[CIA+PHSTF(200μg/mL)]。Western blotting检测枫杨总黄酮干预后NETs标志性蛋白Cit-H3,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Cit-H3的表达观察NETs形成。结果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较枫杨总黄酮可明显改善CIA大鼠踝关节的肿胀程度(P<0.05),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P<0.05),显著改善踝关节组织病理程度,降低血清以及踝关节软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浓度,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释放(P<0.05)。体外实验中,枫杨总黄酮并未对中性粒细胞活性有明显影响(P<0.01),此外枫杨总黄酮显著抑制PMA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释放(P<0.05)。结论枫杨总黄酮可以通过抑制NETs的产生,达到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杨总黄酮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lncRNA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夏燕 冯佳 +4 位作者 陈安平 杨年安 向阳 苏林冲 袁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2,18,共5页
目的:筛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PBMCs和正常人PBMCs中差异表达,分析lncRNA在RA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2例RA患者和11例正常对照组。利用Agilent human lncRN... 目的:筛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PBMCs和正常人PBMCs中差异表达,分析lncRNA在RA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2例RA患者和11例正常对照组。利用Agilent human lncRNA芯片检测3例RA患者PBMCs和3例正常人PBMCs中lncRNA和mRNA表达,GO及Pathway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功能分布,构建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Cis-和Trans-预测可能与RA相关lncRNA。结果:RA患者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共有1 615条,差异表达的mRNA共有878条,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金属离子结合、蛋白激酶结合、转录调节及核苷酸结合等。Pathway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TNF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前列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子宫内膜癌等。经Cis-和Trans-预测发现,REL、SMAD3和ETS1可能与RA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考虑与之相关的lncRNA:NONHSAG027875、FR378506和NONHSAT031501也可能参与了RA的发生。结论:RA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与RA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未来可能成为RA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类风湿性关节炎 PBM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方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对Smad2、Smad7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冯佳 向阳 +6 位作者 夏燕 蔡杰 陈安平 杨年安 龚书识 刘冬梅 袁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博来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对Smad2、Smad7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激素组、中药+激素组5组。正常组大鼠经气管注入生理盐水,其余组大鼠气管内缓慢...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博来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对Smad2、Smad7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激素组、中药+激素组5组。正常组大鼠经气管注入生理盐水,其余组大鼠气管内缓慢注入博来霉素5 mg/kg。自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方1 ml/100 g灌胃;激素组给予35%醋酸泼尼松溶液按1 ml/100 g体重灌胃;中药+激素组给予中药加激素混合溶液按1 ml/100 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28天处死所有大鼠,取左肺下叶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肺组织Smad2、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评分明显增高;激素组、中药组、中药+激素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均减轻,以中药组肺损伤减轻更为明显。模型组肺泡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胞浆中Smad2蛋白高表达,且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激素组、中药组、中药+激素组Smad2阳性表达均减少,以中药组表达量最低。模型组Smad7蛋白较正常组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激素组、中药组、中药+激素组Smad7蛋白表达增强,以中药组表达量最高。结论:益气养阴方对博来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具有干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胶原蛋白的形成和沉积及干预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益气养阴方 SMAD2 SMAD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破骨细胞分化及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冯佳 龚书识 +6 位作者 夏燕 田瑞 杨年安 赵小丹 蔡德慧 向阳 袁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外周血破骨细胞分化形成及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人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及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外周血破骨细胞分化形成及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人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及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进行鉴定。CCK-8法筛选艾拉莫德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浓度。观察艾拉莫德25μg/mL、12.5μg/mL、6.25μg/mL对RA患者PBMCs生成破骨细胞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艾拉莫德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00 ng/mL RANKL和50 ng/mL M-CSF在第14天将RA患者PBMCs诱导为破骨细胞。CCK-8检测结果显示艾拉莫德25μg/mL、12.5μg/mL、6.25μg/mL三个浓度对PBMCs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且均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以25μg/mL组最为显著。艾拉莫德能抑制TRAP、CTSK、RANK、AP-1 mRNA的表达水平,且随艾拉莫德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艾拉莫德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类风湿关节炎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附子汤调控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尹谢添 赵诗超 +3 位作者 向楠 朱晓密 徐俊 张誉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09-1815,共7页
目的研究桂枝附子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桂枝附子汤组(6.1 g/kg)、RAGE抑制... 目的研究桂枝附子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桂枝附子汤组(6.1 g/kg)、RAGE抑制剂组(0.5 mg/kg)、桂枝附子汤+RAGE抑制剂组(6.1 g/kg+0.5 mg/kg),每组10只。用牛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混合乳化诱导建立RA大鼠模型,造模后连续灌胃给药30 d。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关节炎指数和关节肿胀度,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软骨及滑膜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RAGE、p-NF-κB p65蛋白表达,免疫组化(IHC)法观察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AGE和软骨及滑膜组织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桂枝附子汤组、抑制剂组和桂枝附子汤+抑制剂组均能有效降低RA大鼠关节炎指数、关节肿胀度、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软骨组织AGE、RAGE、p-NF-κB p65蛋白表达和软骨及滑膜组织TNF-α、IL-1β蛋白表达(P<0.01),并能减轻软骨破坏,改善滑膜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桂枝附子汤对RA大鼠软骨和滑膜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抑制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活化,进而下调下游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附子汤 类风湿关节炎 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及关节液中DcR3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安平 袁国华 +2 位作者 罗雄燕 杨明辉 刘素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5-828,共4页
目的:观察研究人诱骗受体3(DcR3)在类风湿关节炎(RA)关节液及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滑膜炎性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2例RA患者、6例骨关节炎(OA)患者及4例无关节病变的骨折患者滑膜组织中DcR3的表达进行描述分... 目的:观察研究人诱骗受体3(DcR3)在类风湿关节炎(RA)关节液及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滑膜炎性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2例RA患者、6例骨关节炎(OA)患者及4例无关节病变的骨折患者滑膜组织中DcR3的表达进行描述分析,并对DcR3表达情况与RA患者滑膜炎性病变程度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用ELISA的方法检测了26例RA及19例OA患者关节液中DcR3的表达。结果:DcR3在RA滑膜组织主要分布于血管翳周围炎性细胞及部分滑膜细胞中,DcR3阳性细胞数约为72%。OA滑膜组织细胞中DcR3也呈现少量的阳性表达,但与RA比较阳性程度较弱,阳性细胞数量较少;对DcR3表达与RA滑膜炎性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DcR3与RA滑膜炎性程度呈正相关(r=0.832,P<0.01),同时发现RA患者关节液中表达也明显高于OA患者。结论:DcR3在RA滑膜组织炎性细胞及滑膜细胞上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参与RA滑膜炎及滑膜组织侵袭等病理过程,从而导致滑膜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诱骗受体3 滑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椎体骨折危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燕 向阳 +4 位作者 冯佳 杨年安 陈安平 代玉芳 袁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椎体骨折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为椎体骨折的早期预防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Springer Link和Scinece Dir...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椎体骨折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为椎体骨折的早期预防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Springer Link和Scinece Direct综合数据库,收集有关椎体骨折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使用Stata12.0(Stata Corp,College Station,TX,USA)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8篇,涉及研究对象86 741例,其中RA患者2 258例。Meta分析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椎体骨折的概率明显增加,合并后的OR值为3.70,95%CI:2.47~5.55,P〈0.000 01。漏斗图和Egger’s检验均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发现各个研究对合并效应并未有明显的影响,结果较为稳定。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是导致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椎体骨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