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峡谷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阶段抖振响应及抗风索减振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捷 刘小波 +1 位作者 杨霄 张天翼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为研究山区峡谷大跨度斜拉桥在不同施工状态下的抖振响应特点,以及适用于该类桥梁的抗风索减振措施,以跨越深切峡谷的某大跨度斜拉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时域分析方法计算该桥在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单悬臂中期施工状态和最大单悬臂施工... 为研究山区峡谷大跨度斜拉桥在不同施工状态下的抖振响应特点,以及适用于该类桥梁的抗风索减振措施,以跨越深切峡谷的某大跨度斜拉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时域分析方法计算该桥在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单悬臂中期施工状态和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下的抖振响应,分析不同布置形式抗风索对抖振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主梁在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下梁端竖向抖振位移显著,主要由桥塔顺桥向弯曲引起;单悬臂中期施工状态结构整体刚度提升使得梁端竖向和塔顶顺桥向抖振位移明显降低;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主梁悬臂段最长,主梁抖振响应较单悬臂中期施工状态显著增大。一端与桥塔承台连接的传统抗风索可大幅降低最大双悬臂状态主梁的竖向抖振位移,最大减小率达55.3%,但对单悬臂施工状态桥梁抖振响应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当主桥处于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时,在两侧主梁悬臂端采用交叉连接方式布置的“软连接”抗风索可有效抑制主梁的竖向、横桥向和扭转抖振位移,且减振效果优于平行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山区峡谷 施工状态 抖振响应 抗风索 时域分析 减振措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风攻角下风屏障对桥面车辆气动力的影响
2
作者 林钟毓 李明 +2 位作者 张海程 张昊 李明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0,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风攻角下风屏障对桥面迎风侧不同车道上车辆气动力的影响,通过1∶30大尺度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测量了±5°、±3°和0°风攻角下厢式货车在装有栏杆桥面和风屏障桥面上的气动力,并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得... 为了研究不同风攻角下风屏障对桥面迎风侧不同车道上车辆气动力的影响,通过1∶30大尺度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测量了±5°、±3°和0°风攻角下厢式货车在装有栏杆桥面和风屏障桥面上的气动力,并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桥面局部风环境分析了车辆气动力随风攻角变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设置栏杆的桥面,车辆侧力、升力和倾覆力矩系数最大值均不在0°风攻角时出现,且车道2位置车辆的气动力对风攻角变化非常敏感;桥面设置风屏障时,其平均风速场受风攻角变化的影响很小,尤其在风攻角不为负时,桥面中央位置处车辆受到的气动三分力几乎不变。在风屏障顶部形成的风速加速区会增加高侧边车辆受到的倾覆力矩,使其更容易发生侧倾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攻角 风屏障 行车安全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体高度对机场航站楼屋盖风压分布的影响
3
作者 张小敏 裴城 +2 位作者 程小慷 杨雄伟 马存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5-1173,共9页
为研究山区不同山体高度上机场航站楼大跨屋盖的风压分布特性,对机场航站楼屋盖在0、30、60、90 m山体高度上的刚性模型,进行的风洞测压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山体高度对屋盖表面平均风压、脉动风压、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峰值因子以及... 为研究山区不同山体高度上机场航站楼大跨屋盖的风压分布特性,对机场航站楼屋盖在0、30、60、90 m山体高度上的刚性模型,进行的风洞测压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山体高度对屋盖表面平均风压、脉动风压、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峰值因子以及极值风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体高度的增加显著增加了屋盖迎风前缘的平均风压与脉动风压系数,也加剧了屋盖前缘流动分离的程度,使得屋盖迎风前缘脉动风压的偏度、峰度以及概率密度函数明显偏离标准高斯分布,表现出强烈的非高斯特性。同时通过Hermite矩模型对峰值因子进行计算发现,屋盖表面大部分测点的峰值因子主要分布在3.5~4范围内,远高于GB 50009—2012的建议值2.5,屋盖前缘的极值风压值也会随山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全风向角下屋盖边缘有着类似的变化规律,其中90 m山体高度上屋盖表面最不利极值负压比0 m山体高度上降低了44.9%。研究可为同类型机场航站楼的设计与建造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高度 机场航站楼 大跨屋盖 极值风压 非高斯特性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截面斜拉桥涡激共振风洞试验及减振措施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志田 卿前志 +1 位作者 肖玮 陈政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共5页
对某大跨开口截面斜拉桥进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主梁成桥状态的气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桥主梁在设计风速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竖弯以及扭转涡激共振现象.参数化的试验研究表明,该桥的涡激共振现象在相当广泛的阻尼比范围内均存在,... 对某大跨开口截面斜拉桥进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主梁成桥状态的气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桥主梁在设计风速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竖弯以及扭转涡激共振现象.参数化的试验研究表明,该桥的涡激共振现象在相当广泛的阻尼比范围内均存在,即使将竖弯以及扭转阻尼比提高到1%以上仍然存在明显的涡激共振现象,且振动幅值仍超过规范允许值.为了抑制主梁的涡激共振,通过风洞试验设计了有效的气动措施减振方案.测试表明,所采用的减振措施能有效地消除该桥涡激共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截面 斜拉桥 涡激共振 减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立特大桥桥位处山区风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黄国庆 彭留留 +1 位作者 廖海黎 李明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9-356,共8页
为了获取偏远山区的风场特性,以普立特大桥桥位处风场实测项目为研究背景,开发了基于无线传输的高频风速仪数据采集系统,分析了桥位处的平均风特性,并对实测脉动风的非平稳与非高斯特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开发... 为了获取偏远山区的风场特性,以普立特大桥桥位处风场实测项目为研究背景,开发了基于无线传输的高频风速仪数据采集系统,分析了桥位处的平均风特性,并对实测脉动风的非平稳与非高斯特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开发的无线传输系统具有实时传输、成本低及无需现场监测等优势;桥位处的大风期主要集中在2~4月份,且大部分发生在西南方向;在选取的强风天气中,出现山区雷暴风的比例约为15%;实测强风的平均风攻角主要在-10°~0°范围内波动;拟合出的风剖面指数波动范围为0~0.14,且其拟合概率密度分布的均值0.056明显小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值0.12,说明规范规定的风剖面指数不足以描述山区风;山区风出现了同时具有非平稳与非高斯特性的风速样本,且其瞬时最大风速可达22.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风 现场实测 无线传输系统 平均风特性 脉动风 非平稳与非高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洞试验的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颤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凯 廖海黎 李明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75-180,194,共7页
目前研究大跨度桥梁颤振性能的主要手段是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对桥梁主梁断面进行优化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以某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为工程背景,给出了桥梁设计基准风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进行1∶48比例节段模型颤振振... 目前研究大跨度桥梁颤振性能的主要手段是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对桥梁主梁断面进行优化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以某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为工程背景,给出了桥梁设计基准风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进行1∶48比例节段模型颤振振动试验,得出了主梁在各个攻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在最不利工况下,试验了下中央稳定板、上中央稳定板和水平稳定板对主梁颤振性能的影响,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在考虑安全、经济和美观等因素的条件下,选择最优气动方案,满足了桥梁抗风设计的要求。最后用1∶100比例全桥气弹模型试验验证了节段模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总结了大跨钢桁梁悬索桥颤振折算风速值一般位于数值4左右的规律,为今后类似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性能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梁 悬索桥 节段模型 颤振 气动优化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冷却塔等效静力风荷载规范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邹云峰 李寿英 +1 位作者 牛华伟 陈政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针对我国规范关于大型双曲冷却塔等效静力风荷载条文仅适用于高度小于165 m冷却塔、在缺少系统研究情况下只能借鉴国外规范问题,以单塔为例对德国规范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公式进行适当变换,获得与我国规范完全一致的表达形式,且式中只有... 针对我国规范关于大型双曲冷却塔等效静力风荷载条文仅适用于高度小于165 m冷却塔、在缺少系统研究情况下只能借鉴国外规范问题,以单塔为例对德国规范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公式进行适当变换,获得与我国规范完全一致的表达形式,且式中只有风振系数与平均风压分布系数取值有差异,对两国规范中两参数的取值进行比较;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3座不同高度冷却塔在中、德规范等效静风荷载作用下内力及变形分布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规范关于等效静力风荷载条文规定也适应200 m高的冷却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规范 等效静力风荷载 风振系数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开合式屋盖峰值风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寿科 李寿英 +1 位作者 陈政清 黄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72,共7页
以1:300的几何缩尺比制作了一个开合式大跨屋盖体育场的刚性模型,在B类地貌中对该体育场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对活动屋盖开启和关闭工况下的屋盖表面净风压时程的随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合概率曲线相关系数法对屋盖净风压时程在Gumbe... 以1:300的几何缩尺比制作了一个开合式大跨屋盖体育场的刚性模型,在B类地貌中对该体育场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对活动屋盖开启和关闭工况下的屋盖表面净风压时程的随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合概率曲线相关系数法对屋盖净风压时程在Gumbel、R-Weibull、Normal和Gamma四种候选分布中选择了最恰当的Gamma和Normal分布来描述测点的风压系数概率分布,进一步采用了转换过程法对屋盖测点的极值风压峰值因子进行了估计,并给出了极小值风荷载分布。结果表明:①转换过程法可以较好考虑风压的非高斯特性,能更安全地估计开合屋盖测点的极值风压;②固定屋盖的极值风压峰值因子在活动屋盖开启工况要稍大于活动屋盖关闭工况,其位置主要在固定屋盖屋顶口;活动屋盖极值风压峰值因子则开启工况小于关闭工况。③对于峰值风压,由于关闭工况下较大的平均风荷载,其极小值风荷载总体上仍大于活动屋盖开启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开合式屋盖 极值风压峰值因子 非高斯特性 概率曲线相关系数 转换过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峡谷大跨钢桁梁桥抗风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凯 廖海黎 刘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69-174,共6页
山区气象条件非常复杂,对跨越山区峡谷的大跨桥梁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山区大跨桥梁的抗风问题已成为山区大跨桥梁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针对桥梁抗风特性,首先介绍了山区峡谷桥梁设计风参数的选取方法和结果,其次介绍了两座钢桁梁桥... 山区气象条件非常复杂,对跨越山区峡谷的大跨桥梁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山区大跨桥梁的抗风问题已成为山区大跨桥梁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针对桥梁抗风特性,首先介绍了山区峡谷桥梁设计风参数的选取方法和结果,其次介绍了两座钢桁梁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过程和结果,然后针对主梁出现的风致振动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优化试验,最后对优化试验的各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抗风特性最优的抑振措施,满足了桥梁抗风设计的要求,为以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峡谷 钢桁梁 风洞试验 颤振 优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列双箱梁桥面风致涡激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政清 牛华伟 李春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20,共5页
基于两座具有并列双箱梁的缆索承重桥梁,做了一系列的弹性悬挂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双桥面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气动干扰效应,它对双桥面桥梁的涡激振动会产生不利影响.以平胜桥主梁节段模型为基础的风洞试验研究表明,并列双桥面之... 基于两座具有并列双箱梁的缆索承重桥梁,做了一系列的弹性悬挂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双桥面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气动干扰效应,它对双桥面桥梁的涡激振动会产生不利影响.以平胜桥主梁节段模型为基础的风洞试验研究表明,并列双桥面之间的气动干扰效应随着桥面间距的增加而减弱,从而使主梁的涡激振动特性随两桥面之间的距离而变化,而增加阻尼是抑制双桥面涡激振动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双桥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淮南—上海输变电工程同塔双回钢管塔风振控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杨靖波 韩军科 +1 位作者 华旭刚 陈政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4-110,共7页
以1000kV淮南—上海(皖电东送)输变电工程同塔双回钢管塔为研究对象,对风荷载作用下杆塔的整体振动以及局部钢管杆件的涡激振动的控制措施,分别采用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进行了研究。针对整塔的风振,提出采用粘弹性阻尼器并联于钢管主材... 以1000kV淮南—上海(皖电东送)输变电工程同塔双回钢管塔为研究对象,对风荷载作用下杆塔的整体振动以及局部钢管杆件的涡激振动的控制措施,分别采用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进行了研究。针对整塔的风振,提出采用粘弹性阻尼器并联于钢管主材外侧控制弯曲振动、调谐质量阻尼器置于横担端部控制扭转振动的新型联合控制方案;针对局部钢管杆件的横风向涡激振动,提出采用螺旋形扰流线的控制方案;并给出控制装置的关键技术参数的设计方法。控制措施易于工程应用,在一定的参数下,塔顶处顺风向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可降低30%,杆件横风向振动基本消失,钢管塔的这2类风振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钢管塔 风振控制 阻尼器 涡激振动 螺旋形扰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桥梁斜风作用下抖振响应现场实测及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喻梅 廖海黎 +2 位作者 李明水 马存明 刘明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5,76,共6页
基于现场实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实验,对大跨度桥梁在斜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进行了研究。在西堠门大桥上安装了GPS位移测量系统和加速度传感器,对桥梁在施工和成桥阶段的风速、风压和抖振响应进行了同步现场实测。然后设计1∶124的全桥... 基于现场实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实验,对大跨度桥梁在斜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进行了研究。在西堠门大桥上安装了GPS位移测量系统和加速度传感器,对桥梁在施工和成桥阶段的风速、风压和抖振响应进行了同步现场实测。然后设计1∶124的全桥气弹模型,进行了该桥在正交风与斜向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风洞试验。对现场实测数据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测数据与风洞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桥梁在斜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幅值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同等风速正交风作用下的响应值。因此,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分析中考虑斜风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本桥在斜风作用下抖振响应的现场实测和全桥风洞试验结果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有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斜风 抖振响应 现场实测 风洞试验 全桥气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输电铁塔塔身背风面风荷载遮挡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风利 张宏杰 +2 位作者 杨靖波 党会学 牛华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6-283,共8页
对比分析了现行国内外关于输电铁塔背风面风荷载降低系数η取值规定的规范,考虑挡风系数、宽高比等参数影响,分别设计了角钢、钢管、钢管与角钢组合输电铁塔塔身模型并进行风洞试验,获得了不同模型迎风面、背风面的体型系数和背风面风... 对比分析了现行国内外关于输电铁塔背风面风荷载降低系数η取值规定的规范,考虑挡风系数、宽高比等参数影响,分别设计了角钢、钢管、钢管与角钢组合输电铁塔塔身模型并进行风洞试验,获得了不同模型迎风面、背风面的体型系数和背风面风荷载降低系数η,分析了背风面风荷载降低系数随挡风系数和高宽比的变化规律。结合CFD分析和风洞试验结果,确定了钢管断面结构和角钢断面结构背风面遮挡效应的差异,挡风系数和宽高比相近时,角钢塔身与钢管塔身η值最大相差29.1%。对于角钢塔身和钢管与角钢组合塔身,背风面风荷载降低系数η试验值分别比中国规范计算值低23.3%-34.2%和6.9%-10.9%;钢管塔身试验值与中国规范计算值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 塔身 遮挡效应 CFD分析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全风向气动阻尼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寿英 肖春云 +1 位作者 范永钢 陈政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5,共7页
超高层建筑质量小、阻尼低,极易在设计风速下产生明显的气动弹性效应,出现明显的气动阻尼.考虑一阶线性弯曲模态,制作了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单自由度气动弹性模型,高宽比8∶1,模型比例1∶600,进行风洞试验测量了各风速下建筑顶部的加... 超高层建筑质量小、阻尼低,极易在设计风速下产生明显的气动弹性效应,出现明显的气动阻尼.考虑一阶线性弯曲模态,制作了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单自由度气动弹性模型,高宽比8∶1,模型比例1∶600,进行风洞试验测量了各风速下建筑顶部的加速度响应,采用随机减量方法对全风向下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气动阻尼进行识别.其中,顺风向和横风向的气动阻尼结果与文献结果趋势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当风向角在84°~90°范围内时(90°为横风向),气动阻尼特性与横风向结果趋势一致;当风向角在0°~12°范围内时(0°为顺风向),气动阻尼特性与顺风向结果趋势一致;在某些特定的风向角下(例如16.5°),临界风速降低,气动负阻尼的起始风速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气动阻尼 风洞试验 全风向 方形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风下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韩艳 胡揭玄 +2 位作者 蔡春声 张建仁 陈政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考虑车辆和桥梁的相互气动影响,利用研制的测试装置,测试了不同工况下车辆和桥梁的气动力系数,讨论了风场的紊流特性、风速、前后车辆干扰、车辆横向距离对车辆气动力系数的影响以及车辆对桥梁静三分力系数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车辆和... 为考虑车辆和桥梁的相互气动影响,利用研制的测试装置,测试了不同工况下车辆和桥梁的气动力系数,讨论了风场的紊流特性、风速、前后车辆干扰、车辆横向距离对车辆气动力系数的影响以及车辆对桥梁静三分力系数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车辆和桥梁表面压力测试结果,探究了车辆和桥梁气动特性发生变化的原因,验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风场的紊流特性、前后车辆干扰以及车辆横向距离对车辆气动力系数有较大的影响,而风速对其基本没有影响;另外,桥梁静三分力系数受车辆的影响也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桥系统 风洞试验 横风作用 气动参数 气动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乌游泳馆屋盖风荷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寿英 陈政清 +1 位作者 黄磊 祝志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4,共5页
义乌游泳馆采用凹形屋盖,对这种屋盖结构的风荷载研究还比较少.为此,制作了比例为1:100的刚性模型,采用同步测压技术,进行了义乌游泳馆凹形屋盖的风压测量,得到了其屋盖上的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并与凸形屋盖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义乌游泳馆采用凹形屋盖,对这种屋盖结构的风荷载研究还比较少.为此,制作了比例为1:100的刚性模型,采用同步测压技术,进行了义乌游泳馆凹形屋盖的风压测量,得到了其屋盖上的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并与凸形屋盖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凹形屋盖上的“吸力”要远大于凸形屋盖上的“吸力”;迎风向挑棚上、下表面压力出现不利的负相关,应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周边建筑对义乌游泳馆屋盖风荷载的影响不大.最后还给出了义乌游泳馆屋盖上的前10个最小极值风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 风压系数 峰值因子 相关系数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主梁三分力系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小兵 陈政清 刘志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14,共5页
制作了一套测力系统,测定了主跨为926 m的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在斜风下主梁的三分力系数,并把所得的结果与用传统的斜风分解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不一致.这表明:基于用传统的斜风分解法得到的三分力系数进行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主... 制作了一套测力系统,测定了主跨为926 m的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在斜风下主梁的三分力系数,并把所得的结果与用传统的斜风分解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不一致.这表明:基于用传统的斜风分解法得到的三分力系数进行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主梁风荷载计算是不合适的,必须通过风洞试验实测斜风下主梁的三分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风 三分力系数 大跨度桥梁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风场中串列双矩形断面气动力干扰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小兵 陈政清 +1 位作者 刘志文 杨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3-87,共5页
数值研究了均匀风场中串列双矩形断面气动力的相互干扰,讨论了这种干扰与断面间距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游断面的阻力系数均值对干扰效应不敏感;与单矩形断面相比,下游断面的阻力系数均值降低很多;上下游两断面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的根... 数值研究了均匀风场中串列双矩形断面气动力的相互干扰,讨论了这种干扰与断面间距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游断面的阻力系数均值对干扰效应不敏感;与单矩形断面相比,下游断面的阻力系数均值降低很多;上下游两断面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的根方差值与断面的间距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断面 气动力 干扰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网气动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洪涛 何勇 +1 位作者 廖海黎 李明水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4,共5页
防风网气动特性参数是防风网结构没计中的重要参数。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透风率分别为29.9%和35.4%的蝶形、平板两类防风网的静力风荷载气动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防风网风载体型系数背风面为负值,其绝对值远大于迎风面;迎风面风载... 防风网气动特性参数是防风网结构没计中的重要参数。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透风率分别为29.9%和35.4%的蝶形、平板两类防风网的静力风荷载气动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防风网风载体型系数背风面为负值,其绝对值远大于迎风面;迎风面风载体型系数,当透风率较小时为负值,较大时为正值,即防风网向后的吸力是主要作用力。防风网的压力损失系数、风载体型系数和阻力系数相互紧密联系,其值具有致性,随着前者的提高,后两者的值也提高,即防风抑尘效果越好,抗风安全性越差。防风网结构设计时,要统筹兼顾,权衡利弊,选其最佳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防风网 阻力系数 风洞试验 风载体型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风荷载规范方法的理论解析和计算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汪大海 吴海洋 梁枢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6613-6621,共9页
中国时有输电线路的风灾破坏事故发生。作为一种典型的风振敏感结构,作用于杆塔结构上的输电线风荷载往往是线路设计中的控制荷载。从结构风工程原理出发,对中英美三国典型线路风荷载规范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及取值原则做深入解析和比... 中国时有输电线路的风灾破坏事故发生。作为一种典型的风振敏感结构,作用于杆塔结构上的输电线风荷载往往是线路设计中的控制荷载。从结构风工程原理出发,对中英美三国典型线路风荷载规范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及取值原则做深入解析和比较,全面考察基本风速、风剖面、紊流度、空间相关性、随机脉动效应、档距及高度等因素对输电线风荷载计算的影响,逐步揭示了规范荷载差异的实质原因及分布规律。结合工程实例的计算比较,提出了在中国规范中优化平均风荷载计算参数,合理考虑风荷载空间相关性和紊流特性等主要脉动风动力效应因素的建议,为提高线路抗风设计的可靠性以及规范修订提供了一些客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 风荷载 规范 脉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