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发展及其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佩琪 蒋伟东 周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23,共8页
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凭借着其操作方便、设计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可同时进行多位点编辑等优势,已成为当今最热的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独特的在RNA引导下对DNA进行靶向编辑的作用机制,不仅拓展了各相关领域的科研工... 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凭借着其操作方便、设计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可同时进行多位点编辑等优势,已成为当今最热的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独特的在RNA引导下对DNA进行靶向编辑的作用机制,不仅拓展了各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对生物体遗传调控的了解,更显示出优良的便捷性。近十年来,该系统在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发展迅速。在医学领域,更是显示出极大的潜力。本文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研究历史、作用机理以及该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综述其最新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应用和优化CRISPR/Cas9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治疗 精确编辑 脱靶效应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调控各类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杨洋 蒋伟东 +1 位作者 朱佩琪(综述) 周诺(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7-652,共6页
骨缺损是一种以骨丧失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多由感染、肿瘤、创伤、手术并发症等原因造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手段存在多种弊端,随着生物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阐释成骨分化的机制成为引领发... 骨缺损是一种以骨丧失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多由感染、肿瘤、创伤、手术并发症等原因造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手段存在多种弊端,随着生物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阐释成骨分化的机制成为引领发现新型治疗手段的研究热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200 bp的、不直接编码蛋白质的RNA,它们一度被认为是所谓的"转录噪音"。尽管它们没有或仅有极低的蛋白质编码潜力,却可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以及表观遗传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包括成骨分化在内的多种生物调控过程。由此可见,LncRNA调控各类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有着相当的研究价值。该文对LncRNA在各类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成骨分化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形成过程中典型lncRNA-miRNA调控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丽娜 周诺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5期391-394,共4页
在多种生理或病理活动中,均存在血管形成的过程。在血管形成的过程中,多种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与微小RNA(microRNA,miRNA)对参与血管形成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祖细胞功能发挥调控作用,而其中lncRNA与miRNA之间的调控... 在多种生理或病理活动中,均存在血管形成的过程。在血管形成的过程中,多种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与微小RNA(microRNA,miRNA)对参与血管形成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祖细胞功能发挥调控作用,而其中lncRNA与miRNA之间的调控网络尚未完全明确。通过探索lncRNA-miRNA调控轴,可以为构建调控网络提供支撑,为调控血管形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本文综述了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典型lncRNA-miRNA调控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形成 长链非编码RNA 微小RNA 调控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结合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爽 李翠萍 +3 位作者 穆婷 冯浩然 黄旋平 何雨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5-360,364,共7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组织与血清及血清外泌体中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54例OSCC患者癌及癌旁正常组织(&g...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组织与血清及血清外泌体中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54例OSCC患者癌及癌旁正常组织(>2 cm)、OSCC与健康人血清中LBP mRNA表达量,酶链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59例OSCC患者血清与44例健康人血清之间以及血清外泌体中LBP蛋白表达量,并记录研究对象的转移情况,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吸烟、饮酒史等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患者的一般生化指标。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比较LBP mRNA与蛋白表达差异。直线相关分析分析血清LBP与生化指标相关性,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各指标之间的诊断价值。结果LBP mRNA在OSC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OSCC与健康人血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BP蛋白在OSCC患者组血清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淋巴转移OSCC患者LBP蛋白表达量在患者血清、血清外泌体中均增加(P<0.05)。血清LBP水平与患者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LBP表达的高低可能与OSCC相关,对OSCC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脂多糖结合蛋白 肿瘤微环境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