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部分地区羊泰勒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类鉴定 被引量:13
1
作者 田万年 薛书江 +2 位作者 贾立军 张守发 李国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16,共4页
为了解吉林省部分地区羊泰勒虫病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PCR方法对采自吉林省部分地区羊血液样本235份进行羊泰勒虫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羊泰勒虫阳性率为28.08%,为吕氏泰勒虫单独感染,没有检测到... 为了解吉林省部分地区羊泰勒虫病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PCR方法对采自吉林省部分地区羊血液样本235份进行羊泰勒虫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羊泰勒虫阳性率为28.08%,为吕氏泰勒虫单独感染,没有检测到尤氏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感染。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吉林省吕氏泰勒虫与青海分离株分布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与绵羊泰勒虫、尤氏泰勒虫亲缘关系较远。此次调查为吉林省羊泰勒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泰勒虫病 流行病学调查 聚合酶链反应 18S RRNA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吉林省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病学调查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苗丽娟 刘东旭 尹柏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36,40,共5页
为了调查吉林省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情况,对2016-2018年采集的434份疑似PCV2感染病料或血清样品进行PCR检测,并对其中分离的2株PCV2(2017/2018)进行全基因组的扩增、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PCR检测结果显示,PCV2的阳性率为38.5%。... 为了调查吉林省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情况,对2016-2018年采集的434份疑似PCV2感染病料或血清样品进行PCR检测,并对其中分离的2株PCV2(2017/2018)进行全基因组的扩增、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PCR检测结果显示,PCV2的阳性率为38.5%。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CV2-2017和PCV2-2018全基因组长度为1767 bp。全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PCV2-2017与法国株AF055394同源性最高,可达99.8%,与PCV2-2018同源性最低,为80.1%;PCV2-2018与法国株AY322001同源性最高达99.8%,与上海株GU124593同源性最低,为77.2%。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与国内外参考毒株比较,PCV2-2017和PCV2-2018处于2个不同的分支中,其中1个分支中PCV2-2018与国内GU370064、AY691169、AY969004、DQ180393及国外AY322001、AB426905毒株亲缘关系较近;PCV2-2017与HM102350、JQ809464、GU124593、AF055394、AF055391、GU325757、JX512856组成第2个分支,与法国株AF055394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PCV-2b亚型,与JQ809464、HM102350、GU124593亲缘关系也较近。本试验将为后续PCV2的诊断防控及病毒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流行 全基因组序列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东旭 沙万里 +1 位作者 尹柏双 李国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69,共4页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在吉林部分规模化猪场的流行情况,对吉林部分地区的10家规模化猪场的704份样品进行PCR检测,分析猪场PCV流行情况、感染季节及感染地区情况。结果表明,2017-2019年吉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PCV2...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在吉林部分规模化猪场的流行情况,对吉林部分地区的10家规模化猪场的704份样品进行PCR检测,分析猪场PCV流行情况、感染季节及感染地区情况。结果表明,2017-2019年吉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PCV2的阳性率为42.0%(296/704),PCV3阳性率为34.2%(241/704),PCV2与PCV3混合感染率为22.7%(160/704);PCV2在仔猪中感染率较高,为49.7%(96/193),且秋季为PCV主要感染季节。研究结果表明,2017-2019年间吉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PCV感染普遍发生,且PCV2更易在仔猪群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圆环病毒 Ⅲ型圆环病毒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部分地区TTSuVs与PCV2混合感染情况调查及其与PMWS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东旭 沙万里 +1 位作者 尹柏双 李国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69,共5页
为了解吉林地区猪细环病毒(TTSuVs)与II型猪圆环病毒(PCV2)混合感染情况,分析TTSuVs感染与仔猪多系统衰竭征(PMWS)的相关性。试验通过PCR技术对2019年收集到的吉林部分地区的10家规模化猪场130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应用本实验已建立的P... 为了解吉林地区猪细环病毒(TTSuVs)与II型猪圆环病毒(PCV2)混合感染情况,分析TTSuVs感染与仔猪多系统衰竭征(PMWS)的相关性。试验通过PCR技术对2019年收集到的吉林部分地区的10家规模化猪场130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应用本实验已建立的PCV2、TTSuV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PCV2阳性样品进行病毒载量的分析,区分PMWS病猪与PCV2亚临床感染猪,比较PMWS病猪与PCV2亚临床感染猪中TTSuVs的载量。结果显示:TTSuV1感染率为38.46%;TTSuV2感染率为57.69%;PCV2感染率为46.15%;TTSuV1与TTSuV2的混合感染率为31.54%;TTSuV1与PCV2的混合感染率为32.30%;TTSuV2与PCV2的混合感染率为44.62%;三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22.30%。且PMWS病猪血清中TTSuV2载量明显高于PCV2亚临床感染猪(P<0.01)。结果表明,TTSuV2载量与PMWS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环病毒Ⅰ型 猪细环病毒Ⅱ型 猪圆环病毒Ⅱ型 混合感染 协同致病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8年吉林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细环病毒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东旭 李国江 +2 位作者 苗丽娟 沙万里 尹柏双 《中国兽药杂志》 2019年第7期8-17,共10页
为了解猪细环病毒(TTSuVs)在吉林部分规模化猪场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17-2018年来自吉林部分地区的10家规模化猪场的574份血清样品进行TTSuVs流行情况调查,并根据收集地点对20株TTSuVs进行ORF1全基因序列扩增及遗传变异性分析。结果显示... 为了解猪细环病毒(TTSuVs)在吉林部分规模化猪场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17-2018年来自吉林部分地区的10家规模化猪场的574份血清样品进行TTSuVs流行情况调查,并根据收集地点对20株TTSuVs进行ORF1全基因序列扩增及遗传变异性分析。结果显示:10家规模化猪场中,TTSuV1感染率为36.75%,TTSuV2感染率为63.2%,TTSuV1与TTSuV2混合感染率为30.3%。10株TTSuV1测序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5.7%~94.7%,氨基酸同源性为48.1%~88.2%;10株TTSuV2测序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7.5%~94.0%,氨基酸同源性为70.6%~87.4%。研究表明:吉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流行的TTSuV1均属于TTSuV1-lb型,而TTSuV2流行情况较为复杂,各种亚型均有涉及且呈现遗传变异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SuVs 流行情况 ORF1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小鼠的致病力研究
6
作者 苗丽娟 李静姬 李一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2-47,共6页
选取磐石病毒株(PS0901)、蛟河病毒株(JH0901)、桦甸病毒株(HD0901)、舒兰病毒株(SL0901)为试验材料,对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的致病力展开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蛟河病毒株(JH0901)、桦甸病毒株(HD0901)对于小鼠脾脏和肾脏的致病力都比较明显.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Ⅱ型 吉林株 亲嗜性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性仔猪腹泻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曲歌 沙万里 +3 位作者 高雪 刘东旭 李国江 尹柏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89-90,100,共3页
[目的]研究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性仔猪腹泻的流行情况,分析引起该地区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方法]试验采集了21家规模化猪场中117份仔猪腹泻粪便样本,进行基因提取、PCR扩增、电泳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117份... [目的]研究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性仔猪腹泻的流行情况,分析引起该地区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方法]试验采集了21家规模化猪场中117份仔猪腹泻粪便样本,进行基因提取、PCR扩增、电泳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117份仔猪腹泻样本中分离出大肠杆菌104份,其中49份具有致病性,占样本总数的42.88%;分离出沙门氏菌19份,其中15份具有致病性,占样本总数的12.82%。[结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引起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且有混合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规模化猪场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仔猪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吉林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8
作者 苗丽娟 刘东旭 尹柏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9,共3页
采用PCR扩增1株吉林新分离的PCV2-2017全基因组序列,经过测序拼接后进行了序列分析。毒株PCV2-2017基因全长1 767 bp,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对,同源性在96%~99%之间;与法国株AF055394同源性可达99%,与美国株AF055391、四川株HM10235... 采用PCR扩增1株吉林新分离的PCV2-2017全基因组序列,经过测序拼接后进行了序列分析。毒株PCV2-2017基因全长1 767 bp,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对,同源性在96%~99%之间;与法国株AF055394同源性可达99%,与美国株AF055391、四川株HM102350同源性最低,为96%。PCV2中ORF1编码Rep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9%,ORF1突变很小,相对保守;ORF2基因全长为702 bp,编码Cap蛋白,氨基酸同源性达94%~99%,核苷酸同源性与美国株比对,可达96%,与法国株和国内部分毒株同源性达99%,是变异主要发生部位,共有12处点突变;ORF3编码蛋白,核苷酸同源性高达100%,说明变异不大。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CV2-2017吉林新分离株全基因组与法国株AF055394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PCV-2b亚型;与AY322001、AB426905和国内GU370064、AY691169、AY969004、DQ180393毒株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丁酸钠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虹瑾 沙万里 +3 位作者 尹柏双 付连军 刘东旭 李国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34,共5页
为了探索包膜丁酸钠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60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阉割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包膜丁酸钠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03%包膜丁酸钠。试验期为28d,期间检测断奶仔猪... 为了探索包膜丁酸钠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60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阉割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包膜丁酸钠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03%包膜丁酸钠。试验期为28d,期间检测断奶仔猪不同肠段中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的变化,并记录各试验组仔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仔猪的腹泻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后,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7.22%,料肉比降低2.76%,且腹泻率与腹泻指数分别降低30.71%、33.85%;检测各肠段细菌含量,显示包膜丁酸钠可显著降低回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盲肠和结肠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观察试验后各组小肠组织形态发现,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后,小肠绒毛结构更为完整,绒毛更长更粗壮,且绒毛呈圆指状。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0.03%包膜丁酸钠可有效提高仔猪肠道有益菌的含量,促进小肠绒毛的发育,促进仔猪饲料的转化率,并能够降低仔猪腹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丁酸钠 仔猪 生产性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泰勒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万年 李国江 +2 位作者 薛书江 贾立军 张守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8-401,共4页
为建立一种敏感、快速的羊泰勒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羊泰勒虫18S rRNA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引物,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羊泰勒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羊泰勒虫,而对卵形巴贝斯虫、双芽... 为建立一种敏感、快速的羊泰勒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羊泰勒虫18S rRNA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引物,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羊泰勒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羊泰勒虫,而对卵形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羊巴贝斯虫和瑟氏泰勒虫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2.08×10~1拷贝/μL,比普通PCR灵敏度高100倍。组内及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和38%。本实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羊泰勒虫定量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泰勒虫 荧光定量PCR 临床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泰勒虫病二温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万年 薛书江 +1 位作者 贾立军 张守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45,49,共4页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羊泰勒虫病诊断方法。根据Gen Bank已报道的羊泰勒虫表面蛋白基因(AY274329)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羊泰勒虫病二温式PCR诊断方法。该方法能扩增出335 bp的羊泰勒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羊泰勒虫病诊断方法。根据Gen Bank已报道的羊泰勒虫表面蛋白基因(AY274329)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羊泰勒虫病二温式PCR诊断方法。该方法能扩增出335 bp的羊泰勒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对羊泰勒虫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为16 fg/μL,与新孢子虫、弓形虫、巴贝斯虫和瑟氏泰勒虫均无交叉反应。与普通PCR相比,二温式-PCR在敏感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其反复升温降温时间消耗短。结果表明,二温式PCR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羊泰勒虫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泰勒虫 表面蛋白基因 二温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的疾病防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沐森 郭文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第3期19-23,共5页
鸽病是指鸽体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其一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和系统出现功能障碍或异常,即偏离了鸽体正常生理状态的一种病理过程.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根据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而习惯将之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大类.传染性疾病是指... 鸽病是指鸽体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其一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和系统出现功能障碍或异常,即偏离了鸽体正常生理状态的一种病理过程.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根据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而习惯将之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大类.传染性疾病是指由生物性致病因子引发且具有个体间相互传播特性的一类鸽病,包括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支原体及体内、外寄生虫病和真菌病.非传染性疾病是指由其他一些非生物性致病因子引发的一类鸽病,通常不具有传染性,如营养代谢性疾病、中毒病、内科病、外科病和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防治 鸽病 非传染性疾病 营养代谢性疾病 致病因子 病毒性传染病 细菌性传染病 非生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鸭疾病防治(1)
13
作者 于子阳 李沐森 郭文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第7期9-11,共3页
鸭癌又名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中国1957年首次报道本病由鸭瘟病毒(Duckplaguevirus)(是一种疱疼病毒,又称鸭蕴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绿头鸭高度易感,赤麻鸭中度易感,而针尾鸭不易感.病原存... 鸭癌又名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中国1957年首次报道本病由鸭瘟病毒(Duckplaguevirus)(是一种疱疼病毒,又称鸭蕴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绿头鸭高度易感,赤麻鸭中度易感,而针尾鸭不易感.病原存在于病鸭及带毒鸭各内脏器官、血液、分泌排泄物中,肝、脑、脾、食道、泄殖腔含毒量最高.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交配、伤口与吸血昆虫等多种途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鸭 疾病防治 病毒性肠炎 接触性传染病 Virus 鸭瘟病毒 疱疹病毒 内脏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鸭疾病防治(2)
14
作者 于子阳 李沐森 郭文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第8期7-11,共5页
12鸭疫里氏杆菌病鸭疫里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鸭疫巴氏杆菌)引起。1~8周龄雏鸭易感,恶劣环境及大肠埃希氏菌等并发病可促进发病。12.1症状急性病鸭眼、鼻分泌物增多,咳嗽并打喷嚏,腹泻及运动失调,病程2~3天... 12鸭疫里氏杆菌病鸭疫里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鸭疫巴氏杆菌)引起。1~8周龄雏鸭易感,恶劣环境及大肠埃希氏菌等并发病可促进发病。12.1症状急性病鸭眼、鼻分泌物增多,咳嗽并打喷嚏,腹泻及运动失调,病程2~3天。慢性者拉稀、消瘦,步态不稳。部分病鸭有神经症状。12.2防治每千克饲料添加土霉素0.6~0.8g,拌料投药3~5天,配合使用B族维生素。根据用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鸭传染性浆膜炎 大肠埃希氏菌 神经症状 并发病 鼻分泌物 锐缘蜱 疾病防治 艾美耳球虫 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3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东旭 闫满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126-127,共2页
作为已知最小动物病毒之一的单链环状DAN病毒-猪圆环病毒,最早在1974年由德国人Tischer发现。病毒粒子直径为14~17 nm,无囊膜。现已知有PCV1、PCV2两个血清型。PCV1是20世纪70年从猪肾细胞中发现的与临床疾病无关的病毒。然而PCV2为致... 作为已知最小动物病毒之一的单链环状DAN病毒-猪圆环病毒,最早在1974年由德国人Tischer发现。病毒粒子直径为14~17 nm,无囊膜。现已知有PCV1、PCV2两个血清型。PCV1是20世纪70年从猪肾细胞中发现的与临床疾病无关的病毒。然而PCV2为致病性病毒,并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可通过鼻液、粪便等废物,经口腔及呼吸道等途径将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感染给不同年龄段的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粒子直径 动物病毒 猪圆环病毒 PCV2 血清型 PCV1 致病性病毒 德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地区牛卵形巴贝斯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万年 薛书江 +2 位作者 贾立军 张守发 李国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6,共4页
为了解牛卵形巴贝斯虫病在吉林省延边地区流行情况,本试验应用PCR方法对珲春地区190份牛的血液样本进行牛巴贝斯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与血液涂片染色镜检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该地区牛巴贝斯虫病的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30.52%,而血涂... 为了解牛卵形巴贝斯虫病在吉林省延边地区流行情况,本试验应用PCR方法对珲春地区190份牛的血液样本进行牛巴贝斯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与血液涂片染色镜检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该地区牛巴贝斯虫病的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30.52%,而血涂片染色镜检法的阳性率为11.05%。不同地区和不同饲养方式间牛卵形巴贝斯虫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吉林省延边地区牛卵形巴贝斯虫与日本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而区别于河南和韩国分离株。调查表明,吉林省延边地区是牛卵形巴贝斯虫病的流行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巴贝斯虫 PCR 血液涂片镜检法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防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郝景锋 姜秋杰 +8 位作者 李静姬 张宇航 尹柏双 付连军 黄岩 李心慰 李小兵 赵晨旭 刘国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18,共3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实质、间质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炎症性疾病,对奶牛养殖业危害巨大,严重制约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奶牛乳房炎的防治问题一直是广大科研人员、兽医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从抗菌药、中草药及其方剂、中西药、基...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实质、间质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炎症性疾病,对奶牛养殖业危害巨大,严重制约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奶牛乳房炎的防治问题一直是广大科研人员、兽医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从抗菌药、中草药及其方剂、中西药、基因、生物制剂、细胞因子、微生态制剂治疗以及物理方法治疗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期为科学、合理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中草药 基因治疗法 生物制剂 微生态制剂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鸡马立克病的鉴别及综合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青松 刘志刚 +1 位作者 刘明远 李国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31,共3页
为了对吉林某土鸡养殖场发生大规模的肿瘤性疾病进行诊断,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剖检及组织学观察,初步诊断为禽白血病和鸡马立克病;进行实验室鉴别诊断,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经过BLAST序列比对,实验结果确定该... 为了对吉林某土鸡养殖场发生大规模的肿瘤性疾病进行诊断,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剖检及组织学观察,初步诊断为禽白血病和鸡马立克病;进行实验室鉴别诊断,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经过BLAST序列比对,实验结果确定该病为鸡的马立克病,而且同时表现出4种混合型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病 混合型 鉴别 综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符贻武 陈豪泽 +4 位作者 党佳慧 李天一 李思琪 马明爽 刘东旭 《吉林畜牧兽医》 2019年第1期10-12,共3页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一种基因组较小,但有较高进化速率的DNA病毒,其是影响养猪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病原体。到目前为止,PCV2具有5种基因型-PCV2a到PCV2e,但对PCV2流行株的基因序列的检测发现,PCV2的基因型仍...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一种基因组较小,但有较高进化速率的DNA病毒,其是影响养猪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病原体。到目前为止,PCV2具有5种基因型-PCV2a到PCV2e,但对PCV2流行株的基因序列的检测发现,PCV2的基因型仍在持续的发展。自2012年以来,PCV2d基因型的圆环病毒在北美取代了以前主导的PCV2b基因型感染,同时在中国和韩国也有了类似的趋势。圆环病毒的新兴基因型,其毒力存在增强的可能性,基于PCV2a基因型制备的疫苗,是否对PCV2d基因型圆环病毒的感染具有保护作用,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PCV2的生物学特性、抗体变异情况以及其基因进化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总结,从而为PCV2疫苗的开发与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流行病学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孙青松 于妮娜 +2 位作者 尚信池 张笛 刘明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88,共5页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鱼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肝胆病变,严重者可引起胆管上皮癌,因此华支睾吸虫被国际癌症署(IARC)归为第Ⅰ类生物性致癌因子。我国华支睾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淡水资源丰富...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鱼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肝胆病变,严重者可引起胆管上皮癌,因此华支睾吸虫被国际癌症署(IARC)归为第Ⅰ类生物性致癌因子。我国华支睾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该病人体感染的报道。近年来,我国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且受威胁地区和人数不断增加。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已刻不容缓,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今后在华支睾吸虫病的基础研究与防控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论文就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华支睾吸虫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流行病学 免疫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